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17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6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导学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3dWord下载.docx

+2,+3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与H+反应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

 

Fe3O4是碱性氧化物吗?

Fe3O4可写作FeO·

Fe2O3,能否认为Fe3O4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

提示 Fe3O4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的是两种盐和水,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FeO、Fe2O3是碱性氧化物)。

Fe3O4中有

的Fe是+2价,有

的Fe是+3价,可写成:

·

,但不能认为Fe3O4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实际上,Fe3O4是纯净物。

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氧化性酸(如稀HNO3)反应方程式分别为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

三、铁的氢氧化物和盐类

1.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①4Fe(OH)2+O2+2H2O===4Fe(OH)3;

②Fe(OH)2+2H+===Fe2++2H2O

③Fe2++2OH-===Fe(OH)2↓;

④Fe(OH)3+3H+===Fe3++3H2O

⑤Fe3++3OH-===Fe(OH)3↓;

⑥2Fe2++Cl2===2Fe3++2Cl-

⑦2Fe3++Cu===Cu2++2Fe2+。

2.以上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⑥、⑦,说明+2价Fe与+3价Fe之间在氧化剂、还原剂的作用下可以相互转化,Fe2+具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

Fe(OH)2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Fe(OH)3。

3.反应②、④说明了Fe(OH)2、Fe(OH)3具有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反应③、⑤说明了Fe(OH)2、Fe(OH)3的制备方法。

5.FeCl2、FeCl3的水溶液显酸性,说明Fe2+、Fe3+具有水解性。

6.检验溶液中是否有Fe3+的方法是:

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现象是溶液显红色。

7.Fe(OH)2、Fe(OH)3的颜色分别是白色、红褐色,Fe2+、Fe3+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分别是浅绿色、棕黄色。

Fe(OH)3分别与足量的HCl、HI反应有何异同?

提示 Fe(OH)3作为一种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Fe3+有较强的氧化性,若酸为还原性酸(如H2S、HI)则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与HCl反应只是中和反应,而与HI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2Fe(OH)3+6HI===2FeI2+I2+6H2O。

铁的三角关系

五个措施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的防氧化措施

(1)将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驱除溶解的氧气。

(2)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的亚铁盐溶液底部,再慢慢挤出NaOH溶液。

(3)在亚铁盐溶液上面加保护层,例如苯或植物油等。

(4)充入保护气,如氢气、氮气、稀有气体等。

(5)用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OH溶液或NaCl溶液,利用新产生的Fe2+与OH-反应制取。

六种方法

1.Fe2+的检验方法:

(1)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2)向待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或氨水,产生白色絮状沉淀,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含Fe2+。

(3)向待检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显红色,说明含Fe2+。

2.Fe3+的检验方法:

(1)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

(2)向待检液中滴加NaOH溶液或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含Fe3+。

(3)向待检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含Fe3+。

我的警示

①Fe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但主要表现还原性;

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S2-、I-、SO

等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Fe3+是典型的弱碱阳离子,与CO

、AlO

等在溶液中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

③亚铁盐、铁盐的存放方法:

亚铁盐溶液——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Fe2+被氧化。

铁盐溶液——加入少量相应的酸溶液以防止Fe3+水解。

考点1Fe2+、Fe3+的性质应用

1.判断离子共存

(1)Fe2+、Fe3+均水解,与HCO

、CO

等因水解相互促进,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2)Fe3+与S2-、I-、HS-、SO

,Fe2+与NO

(H+)、ClO-、MnO

(H+)在溶液中因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2.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

(1)Fe2+的盐溶液:

加少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

加少量相应的酸,防止Fe2+水解。

(2)Fe3+的盐溶液:

加少量相应的酸,防止Fe3+水解。

3.制取Fe(OH)3胶体

Fe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

4.制备无水FeCl3

FeCl3·

6H2O

FeCl3+6H2O

5.氧化性、还原性关系

氧化性:

Cl2>

Br2>

Fe3+>

I2>

S

还原性:

Cl-<

Br-<

Fe2+<

I-<

S2-

6.除杂方法

(1)Fe2+(Fe3+):

加Fe粉,过滤;

(2)FeCl3(FeCl2):

加氯水或H2O2;

(3)FeCl2(CuCl2):

加Fe粉,过滤。

【典例1】►将1.12g铁粉加入25mL2mol·

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保持不变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C.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5∶1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解析 n(Fe)=

=0.02mol,n(Fe3+)=0.025L×

2mol·

L-1=0.05mol,由反应2Fe3++Fe===3Fe2+可知Fe3+过量,加入KSCN显红色;

溶液中n(Fe2+)=3n(Fe)=0.06mol,溶液中n(Fe3+)=0.05mol-2n(Fe)=0.01mol,即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 B

【应用1】►把22.4g铁粉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如反应只收集到0.3molNO2和0.2mol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Fe(NO3)3

B.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Fe(NO3)2

C.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3和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3和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1

解析 由于铁的物质的量为

=0.4mol,所以在反应的过程中它失去的电子数应介于0.8mol(此时只产生Fe2+)和1.2mol(此时只产生Fe3+)之间,又产生0.3molNO2和0.2molNO,即反应过程中硝酸得到的电子数为0.3mol×

(5-4)+0.2mol×

(5-2)=0.9mol,所以对应的产物既有Fe(NO3)3又有Fe(NO3)2,设前者的物质的量为x,后者的物质的量为y,则由铁守恒可得x+y=0.4,由得失电子守恒得3x+2y=0.9mol,解得x=0.1mol,y=0.3mol。

答案 C

【应用2】►取少量MgO、Al2O3、SiO2、Fe2O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X和滤液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Al(OH)3酸性最强

B.向沉淀X中逐滴加入硝酸,沉淀慢慢溶解

C.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D.溶液Y中加入过量氨水,所得沉淀为Fe(OH)3和Mg(OH)2

解析 MgO+2HCl===MgCl2+H2O,Al2O3+6HCl===2AlCl3+3H2O,Fe2O3+6HCl===2FeCl3+3H2O,SiO2不与HCl反应,SiO2也不与HNO3反应,B错误;

溶液X中阳离子有Mg2+、Al3+、Fe3+、H+,C正确;

加入NH3·

H2O时,生成Mg(OH)2、Al(OH)3、Fe(OH)3沉淀,D错误。

考点2

一、Fe2+、Fe3+的鉴别

鉴别方法

Fe2+

Fe3+

直接观色

浅绿色

黄色

利用显色反应

与KSCN溶液

无现象

显红色

与苯酚

显紫色

利用Fe3+的氧化性

与铜片

Cu溶解,溶液变蓝绿色

与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利用Fe2+的还原性

与溴水

溴水褪色

与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利用沉淀反应

Fe2++2OH-===Fe(OH)2↓

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Fe3++3OH-===Fe(OH)3↓红褐色沉淀

二、常见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保存

1.制备FeSO4溶液时通常采用的方法

(1)用FeSO4·

7H2O制备,先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加入适量的FeSO4·

7H2O晶体,然后加水溶解。

(2)用稀H2SO4与Fe反应制备。

2.实验室保存FeSO4需采取的措施

酸要过量,以防止Fe2+水解,在溶液中加入铁钉以防止Fe2+被氧化。

3.制备FeCl3溶液和FeCl3晶体

由于Fe3+水解能力较强,当pH>

4时,Fe3+即可形成Fe(OH)3沉淀。

在配制FeCl3溶液时,应先将固体盐溶于少量相应的酸中抑制Fe3+水解,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在制FeCl3固体时,加热浓缩FeCl3稀溶液时应在HCl氛围中进行。

【典例2】►(2012·

淄博质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FeCl2还是FeCl3”。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一位同学用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来验证溶液中含有Fe2+。

①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呈现红色,但当滴加过量新制氯水时,却发现红色褪去。

为了弄清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同学们查到如下资料:

Ⅰ.铁有一种化合物称为铁酸盐(含有FeO

)。

Ⅱ.SCN-的电子式为[

C⋮⋮N

]-

Ⅲ.氯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于是同学们提出两种假设:

①第一种假设是:

Cl2可将Fe3+氧化为FeO

,请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种假设是:

____________,提出该假设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向含有Fe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的Fe(OH)2沉淀,后迅速变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

(2)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氯水的加入氧化了Fe3+或SCN-。

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②第二种假设可能是SCN-被Cl2氧化。

答案 

(1)①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②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

(2)①2Fe3++3Cl2+8H2O===2FeO

+6Cl-+16H+ ②SCN-被Cl2氧化 从电子式分析,SCN-中S为负二价,N为负三价,均为最低价有被氧化的可能

【应用3】►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

6H2O晶体。

(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

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

FeCl3溶液,ⅡFeCl3·

6H2O晶体

①步骤Ⅰ中通入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

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及可能发生的反应:

A.产生水蒸气,碎瓷片起防止暴沸的作用;

B.水蒸气在高温下与Fe反应,3Fe+4H2O(g)

Fe3O4+4H2;

C.缓冲、冷却气流,使气体中的H2O部分冷凝;

D.干燥生成的H2;

E.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CuO,H2+CuO

Cu+H2O;

Fe3O4溶于盐酸: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其中Fe3+能与SCN-反应,生成红色溶液:

Fe3++3SCN-===Fe(SCN)3。

在溶液中通入Cl2能将Fe2+转变成Fe3+:

2Fe2++Cl2===2Fe3++2Cl-。

答案 

(1)3Fe+4H2O(g)

Fe3O4+4H2

(2)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液珠

(3)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4)①将Fe2+氧化成Fe3+ ②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③Fe3++3H2O

Fe(OH)3+3H+,过量盐酸抑制Fe3+水解

【应用4】►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酸性的含有Fe3+的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一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

②向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氧化,使Fe(SCN)3消失

B.②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为Fe2+

C.②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

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为(SCN)2

解析 由于SCN-是“类卤离子”,与卤素离子性质相似,可以被KMnO4(H+)氧化为(SCN)2,而使红色消失。

Fe3+具有氧化性,可被SO2还原为Fe2+,也可使红色消失。

综上分析可知C项错误。

考向1(5年6考)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011·

福建)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选项

化合物   

A

B

C

D

Y

CO2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解析 A项,Mg与CO2反应可生成MgO;

B项,Al与Fe2O3反应可生成Al2O3;

C项,C2H5OH与Na反应可生成C2H5ONa;

D项,虽然FeCl3与Cu反应可以得到CuCl2但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 D

2.判断正误:

(1)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目的是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2010·

江苏-10B)

(2)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2010·

江苏-8D)

(3)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3Fe+8H++2NO

===3Fe2++2NO↑+4H2O(×

(2010·

北京理综-10C)

(4)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

Cu+2Fe3+===Cu2++2Fe2+(√)

(2010·

天津理综-5A)

(5)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Fe(OH)2+2H+===Fe2++2H2O(×

四川理综-9B)

3.(2010·

全国理综Ⅰ)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6H+===2Fe3++3H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2++4H++NO

===Fe3++2H2O+NO↑

D.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

2Fe3++Cu===2Fe2++Cu2+

解析 A项,铁与稀硫酸反应,铁元素被氧化为+2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B项,磁性氧化铁中有三分之二的三价铁、三分之一的二价铁,故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

C项,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但该方程式没配平,各物质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应分别为3、4、1、3、2、1;

D项,三价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铜氧化,自身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D正确。

考向2(5年5考)铁的化合物在化学实验及其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2010·

安徽理综)右图是三种稀酸对Fe—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6HNO3(稀)===Fe(NO3)3+3NO2↑+3H2O

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Cr的含量不同,三种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不同,当w(Cr)较小时,稀硝酸对其腐蚀性最强,A不正确;

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而不是NO2,B错;

三种酸的质量分数相同,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C错;

根据图中稀HNO3的曲线变化,可知D正确。

2.(2010·

福建)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

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FeCO3、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H)2+

__________+

__________===

Fe(OH)3+

Cl-

(3)针铁矿(Goethi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Goethe)名字命名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化学式量为89,化学式是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调节“滤液2”的pH时,理论上可选用的最大区间为________。

Mg(OH)2

Zn(OH)2

MgCO3

CaCO3

开始沉淀的pH

10.4

6.4

沉淀完全的pH

12.4

8.0

开始溶解的pH

10.5

Ksp

5.6×

10-12

6.8×

10-6

2.8×

10-9

(5)工业上从“滤液3”制取MgO过程中,合适的反应物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大理石粉b.石灰乳c.纯碱溶液d.烧碱溶液

(6)“滤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7)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ZnC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对题目有个整体的认识,清楚各步操作的目的。

粉碎菱锌矿是为了使反应更充分。

滤液1调pH是为了中和过量的盐酸生成Fe(OH)2沉淀,加漂白粉是为了将Fe(OH)2氧化成Fe(OH)3以除去,滤液2调pH是为了将Zn2+转化为Zn(OH)2沉淀,滤液3中含有Mg2+、Ca2+,滤液4是纯净的ZnSO4溶液。

(5)从滤液3中提取MgO,首先应将Mg2+转化为Mg(OH)2沉淀,a项大理石不起作用,c项溶液会将Ca2+转化为CaCO3沉淀,故b、d两项合适。

(7)ZnCO3 ~ ZnO

125g   81g

x     m2

x=

kg

则菱镁矿粉中Zn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或增大反应速度或使反应更充分

(2)

ClO-+

H2O===

(3)FeO(OH)(或其他合理答案)

(4)8.0≤pH<

10.4(或其他合理答案)

(5)b、d

(6)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或其他合理答案)

(7)125m2/(81m1)(或其他合理答案)

3.(2009·

北京理综)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出FeSO4·

7H2O。

Ⅱ.将FeSO4·

7H2O配制成溶液。

Ⅲ.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O3的浊液。

Ⅳ.将浊液过滤,用90℃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O3固体。

Ⅴ.煅烧FeCO3,得到Fe2O3固体。

已知:

NH4HCO3在热水中分解。

(1)Ⅰ中,加足量的铁屑除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