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31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烟草公司的指导下,坚持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全市上下干群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我市烟叶生产在XX年的基础上再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连续四年实现了我市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长年辛勤工作在烟叶生产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深深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烟草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即将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科技兴烟农户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

  总结我市XX年的烟叶工作,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促农增收。

  XX年,除了种植面积未能完成8万亩的目标任务外,其余目标任务全部超额完成,用十六个字概括,就是“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促农增收”。

XX年,全市种植烤烟77万亩,完成计划的96%,比上年的44万亩增长7%;

收购烟叶204万担,完成计划的102%,比上年的136万担增长0%;

上等烟占2881%、上中等烟占88%,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1%;

收购均价为994元/公斤,比上年的928元/公斤增长7%;

烟农实现收入12400万元,比上年的7887元增长2%。

去年,烟叶产业为“促农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米易县民区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了00元以上,而麻陇乡就达到了800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战略性措施。

XX年,全市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烟叶产区牢牢把握“科学规划、专家设计、明确权责、加强监管、规范运行”的原则,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强力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打造烟水、烤房、标准化站点、防雹和烟路等五项基础工程。

新建烤房60座;

新(扩)建了的米易南坝、盐边共和等10个烟叶收购标准化站点,共计11万平方米,新建仓储中心仓库12万平方米;

新增防雹点2个,达到70个固定防雹点和2个移动防雹点;

烟路建设方面,投入了30万元完善和修复烟区道路。

XX年,我市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烟水配套工作,从去年9月开始,到12月底结束,我市共修建小水窖36147口,总容积达99万立方米,总投资1亿多元。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我市烟叶生产经营条得到改善,防灾抗灾能力得到增强,特别是已建成的烟水配套设施将在提高烟叶质量、促进烟农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科技兴烟战略稳步推进。

  1、制定了《XXX市优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

为全面提高科技兴烟水平,市烟草公司整合国家局技术政策、烟草科研技术成果和《四川省烟叶生产技术方案》,结合XXX市气候、土壤特点,制定了包括优化布局、选种、育苗、整地、理厢、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成熟采收、烘烤、分级扎把、交售等烤烟生产收购全过程技术标准的《XXX市优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XX)》,并及时印发给每一位烤烟生产管理人员、烟技员和广大烟农,为科学规范生产技术提供了依据。

  2、提高了烟农技术水平。

采取多种形式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烟农技术水平。

去年共培训烟农12次,60000余人次。

一是通过理论培训提高烟农的理论水平和科技兴烟意识,以会种、会烤、会分级“三会”为目标,通过完善培训手段,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使广大烟农真正掌握烟叶生产的关键性技术,提高种植水平。

二是通过现场指导,提高烟农的操作水平,统一规范化标准,提高规范化生产水平。

三是认真实施烟农户籍化管理,为烟农提供个性化服务,缩小烟农与烟农之间掌握种植技术的差异,平衡烟农与烟农、村与村、乡与乡的种植水平。

  3、壮大了烟技员队伍。

为有效落实生产技术方案,提高实用技术推广到位率,烟草部门进一步加强了队伍建设和培训,生产及技术管理队伍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在烟技员队伍建设方面,调整充实了烟技员队伍,提高了烟技员整体素质,并有效推进烟技员队伍的专业化与本地化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服务体系。

XX年,全市共有227名烟技员、168名村社辅导员。

  4、其它措施。

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云烟8”、“云烟87”、“红花大金元”等优良品种,使品种结构更加合理;

推广漂浮育苗,基本上实现了以乡、村、社为单位的集中育苗,合理密植达到技术方案要求,按时完成移栽定植;

平衡施肥基本落实到位,全面启动示范片建设工程;

在县(区)植保部门的配合下,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病虫害发生率和危害较去年大为减少。

生产技术方案和实用技术的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烤烟种植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烟叶亩产量、等级质量、烟叶内在质量的较大提高。

  (四)扶持力度加大,扶持政策不断完善。

  为加大对烟叶产业的扶持,XX年,我市不断加大对烟叶产业的投入,全市安排烤烟扶持专项资金1400万元,比XX年增加600万元。

同时,扶持政策不断完善:

一是继续执行四川省关于烟叶生产特产税及附加税返还扶持烟农的规定。

二是实行种植补贴,对烟农每亩补贴不低于90元。

三是实行烤房建设补贴,对烟农新建标准化烤房补贴为400元/座。

四是实行了燃煤补贴,为保护生态环境,对用煤或电烘烤烟的烟农,实行8元/担的燃煤补贴。

五是进一步完善烤烟生产风险救助体系建设。

去年6月末,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了烟叶自然灾害商业保险。

适逢去年我市遭遇到严重的洪涝灾害,保险公司按协议进行了理赔,面积达到636867亩,赔付6011万元,最高赔付达到31元/亩。

通过烟叶自然灾害商业保险,调动了农民种烟的积极性。

六是建立了基本烟田保护制度。

  (五)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形成。

  XX年月,市政府制定了《XXX市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XX年8月,市政府与四川省烟草专卖局签订了《加快建设XXX优质烤烟生产的战略合作协议》。

发展规划和合作协议是我市烟叶工作中的两大事,形成了我市烟叶产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即:

到“十一五”末,全市建成配套设施完善的基本烟田40万亩,年种植烤烟23万亩,稳定产量60万担,上等烟3%,上中等烟90%以上,成为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建成攀西烟草物流中心;

建成烤烟打叶复烤厂(60万担/年)1座;

引进国内知名烟草集团在我市建设优质烟叶生产基地10万亩以上。

  二、对“十五”期间我市烟叶工作的评价

  “十五”的五年,是我市烟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我市的烟叶产业由XX年的面积0万亩,1万担,烟农收入233万元,发展到XX年的77万亩,204万担,烟农收入12400万元,分别翻了14番、19番、2番。

烟叶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我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成功范例,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总结“十五”的烟叶工作,概括起来有“五离不开”,即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分工配合和大力支持,离不开烟草公司的具体指导和大量资金投入,离不开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离不开广大烟农的辛勤劳动。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设施不完善,烟区道路不畅通,防雹设施陈旧,收购站点少和仓储设施容量小;

二是生产技术适应不了生产规模的大力扩张,烟农、烟技员和烟草职工队伍,还不能充分适应当前的需求;

三是一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还不高,种烟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还没有烤烟打叶复烤厂,烟叶损失比较大,质量不能保证;

五是风险救助机制、激励机制等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关于“十一五”期间和XX年的烟叶工作的意见

  “十一五”是我市实现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关键时期,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开好局、起好步,非常重要。

各级各部门要齐心协力、扎实推进,确保烟叶工作XX年“十一五”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烟叶产业的认识。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明确将烟叶产业定位为我市特别是“山区和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去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初的中央一号文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烟叶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重视、扶持烟叶生产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把支持、帮助烟区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行动,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我市烟叶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

  重点是加强烟站、烟房和烟区水、路等相关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烟草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推进烟站整合,重点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的烟站,并按照“功能齐全、制度健全、队伍精干、服务一流”的要求,全部建成标准化烟站,提升烟站组织生产、服务烟农、推广技术的功能和水平。

适应规模化种植的需要,大力推广密集烤房,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烘烤质量,特别是对于重点种烟村、烟叶生产生态村和烟叶农场等各种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模式,要加快配备密集烤房。

XX年的重点工作还是实施烟水配套工程,要完成68万口小水窖的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逐步完善水利设施,改善烟叶生产条,提高烟叶种植效益。

  各县(区)要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地建设等项目,加大投入。

有条的地方可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快烤房和烟区水、路等生产设施建设。

  (三)狠抓科技落实,不断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实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科技兴烟、实现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各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节约成本,减少投入,让烟农从繁杂低效的农事劳作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上,切实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尤其是要突出“调整品种结构,推广漂浮育苗和集约化、商品化育苗,示范推广智能化、自动化密集式烤房和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烘烤模式”等技术重点,狠抓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科学技术到位率和贡献率。

大力推进烟叶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烟叶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加快基层烟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支生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队伍,提高烟农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

市农科所、林科所等要把烟叶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提高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是大力提倡适度规模生产模式。

积极引导烟草公司、企业职工、烟农或社会力量参与农场建设,或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生产模式。

鼓励有条的地方大力发展烟农协会、烟农互助组等多种形式的烟叶生产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烟农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积极推进烟厂办基地建设。

借鉴这几年上海卷烟厂、武汉卷烟厂在XXX办基地的成功经验,围绕重点企业和优势品牌推进烟厂办基地建设,选择企业实力强、品牌附加值高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用基地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模式,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内大部分烟区实行基地化生产。

  三是探索建立烟叶生产生态村。

在具备优质烟叶生产条的重点种烟村,通过大力发展“订单”烟叶等措施,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实施土壤改良、烟水配套、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种烟效益,把烟叶生产培植为当地优势产业,逐步建立起以发展烟叶为主的烟叶生产生态村,并逐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烟叶生产产业带。

  四是大力培植烟叶生产种植大户。

制定扶持政策,在烤房建设、水利配套、化肥农药、烟苗供应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促进种烟农户向种烟大户发展。

  五是全面推行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模式。

积极推广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施肥、统一植保、集中烘烤的集约化生产方式,不断简化烟农劳动程序,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时间。

  六是逐步建立“责任到人、考核到位、规范管理、绩效挂钩”的烟农和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构筑起以烟农为中心、以烟站为基础的生产服务体系和公司、烟站、职工捆绑考核,按绩分配的奖惩机制。

将烟农全部纳入服务管理网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健全生产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一是完善气象服务及防雹减灾体系。

各地县(区)要高度重视防雹减灾工作,不断建立完善烟草气象服务及防雹减灾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作配合,科学组织烟叶生产,降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烟叶生产带来的危害,切实减小种烟风险,增加烟农收入。

  二是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

各烟草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全市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建立烟草病虫害快速反应机制和有效控制机制,切实减轻突发性病虫害给烟叶生产造成的损失。

  三是实施风雹灾害保险或风险储备金制度。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健全烟草部门、保险公司和烟农的风险共担机制,一旦发生风、雹等自然灾害,要给予烟农合理经济补偿,切实保护好烟农利益,减少烟农后顾之忧,保护和引导好烟农种烟积极性。

  (六)关于今年的工作。

  今年要完成12万亩、30万担的烟叶生产任务,烟农收入达到1亿以上,政府在《关于抓好XX年度烟叶生产工作的通知》里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

  同志们,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工促农,以工哺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烟叶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优化生产布局,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措施,降低种烟风险,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生产的路子,为把我市打造成中国的“津巴布韦”、实现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