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431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Word下载.docx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概述吴刺史饮贪泉、赋诗,廉洁终老,宪副吴君用“饮泉”给亭命名等事情,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②段中作者批评一些人对吴刺史饮贪泉事的非议;

认为君子树立廉洁的榜样,有利于匡正世风。

C.第③段中作者认为吴刺史冒死饮泉,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大丈夫之所为,值得世人学习。

D.末段指出以“贪”命名泉的原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并点明写这篇记的缘由。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

(2)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

(3分)

(3)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淳曰: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从之,事遂定。

(选自《明史·

张淳传》)

一、(2014届广东广州一中8月测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yí

n]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

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

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

先生窃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

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

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

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

“汝何知?

”先生答曰:

“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

”伯兄骤闻而骇之,曰:

“然则吾将试汝。

”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千言,俄顷而就。

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

“几失吾弟。

”户部亦愕然曰:

“几失吾子。

”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

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

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

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

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

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

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当参校。

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

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忧,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

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

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

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

不衿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

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欲豫焉豫:

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援:

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爽:

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归:

归还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其顽,闭之空室中B.汗浸千言,俄顷而就

先生之初至京也而先生未尝倦也

C.持之而泣,以告户部D.乃知先生之深于经

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万贞文为人“和平大雅”的一组是(3分)()

①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②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

③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④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

⑤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⑥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

A.①②⑤B.③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

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

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伯兄骤闻而骇之,曰:

”(3分)

②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3分)

③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4分)

二、

(2014届湖南耒阳二中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5题。

日喻说苏轼

①生而眇者[1]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

“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2],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②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③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苏子曰:

“道可致而不可求。

”何谓致?

孙武曰:

“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子夏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④南方多没人[3],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

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⑤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注:

[1]眇(miǎo):

瞎一只眼睛,文中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

[2]籥(yuè

):

古代的竹制管乐器。

[3]没人:

能潜水的人。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扪烛而得其形扪:

抚摸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

传达

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致:

自然获得、得到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务:

致力、从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扣盘而得其声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B.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C.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D.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在阐述治学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

文章开头用双目失明的眇者为喻,指出当今不务学者正如眇者之求日一般,自己不曾痛下苦功钻研学问之道,而是依赖他人片面的见解,却就此而满足,这是极其错误的。

B.文章第4段,作者以“没人”一事设喻,强调做学问,要“致道”,没有捷径,不能速成。

唯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是唯一的法则。

C.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除了赞赏、鼓励吴彦律有志于学外,更主要的是在揭露、批判社会上的士人如同眇者得日、南方之人学游泳一样,对学习马马虎虎,急功近利,“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学风。

D.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语言流畅亲切,没有板起面孔一味说教的味道。

但是在轻松、风趣的后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郑重与严肃。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①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3分)

②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4分)③夫没者,岂苟然哉!

三、

(2014届江西师大附中开学摸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胡贸棺记

(明)唐顺之

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

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①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既披阅点窜②竟,则以付贸,使裁焉。

始或篇而离之,或句而离之,甚者或字而离之。

其既也,篇而联之,句而联之,又字而联之。

或联而复离,离而复联。

错综经纬③,要于各归其类而止。

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

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

余之于书,能及古人蚕丝牛毛④之万一,而贸所为,则蚕丝牛毛事也。

贸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酒。

佣书所得,钱无少多,皆尽于酒。

所佣书家,不问佣钱,必问:

“酒能厌否?

”贸无妻与子,佣书数十年,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其颛⑤若此,宜其天窍⑥之亦有所发也。

予年近五十,兀兀如病僧,益知捐书之乐,视向所谓披阅点窜若雠我者。

盖始以为甘而味之者也甚深,则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其势然也。

余既不复有所披阅点窜,贸虽尚以佣书糊口诸士人家,而其精技亦虚闲而无所用。

然则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此余与贸之相与,始终可以莞然而一笑者也。

予既不复有披阅点窜,世事又已一切无所与,则置二杉棺以待长休。

贸无妻与子,无一钱之畜,死而有棺无棺不可知。

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而书此以为之券云。

呜呼,百余年后,其或行于世,而又或偶有好之者,慨然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则余之勤因以不没,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

余之书此,亦以还功于贸也。

虽然,余既以披阅点窜为雠,而岂欲后人又以披阅点窜知余也哉。

【注】①锥书:

连缀编排。

②点窜:

修整字句;

润饰。

③错综经纬:

纵横交错,规划结构。

④蚕丝牛毛:

喻多而细密。

⑤颛:

同“专”。

⑥天窍:

天生的悟性。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不自揆揆:

度量、揣度

B.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绝:

断绝、摒弃

C.岂独士之遇世然哉遇:

对待、对付

D.亦以还功于贸也功:

功劳、功绩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稍删次之,以从简约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①而独能为此②天柱高而北辰远

C.①无一钱之畜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②其人居远未来

下列句子全都是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一项是()

①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②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 

③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④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⑤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  

⑥贸乃无以自见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

(2)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3)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

四、

(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开学检测)

袁州州学记

〔宋〕李觏①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

惟时守令,有哲有愚。

有屈力殚虑,祗②顺德意;

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

或连数城,亡诵弦声。

倡而不和,教尼③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

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

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

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

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北隅。

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

瓦壁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

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

百尔器备,并手偕作。

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④且有日,旴江李觏谂于众曰:

“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

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

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

《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

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

俗化之厚,延于灵、献。

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

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

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今代逢圣君,尔曹得贤官,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

天下治,则诞礼乐以陶吾民;

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

是惟朝家教学之意。

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有改动)

【注释】①李觏(1009—1059),字泰伯,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

②祗:

恭敬。

③通“泥”,停止,阻止。

④舍菜:

开学典礼。

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舍菜。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旧夫子庙相:

视,察看

B.庖廪有次廪:

粮仓

C.旴江李觏谂于众曰谂:

熟悉

D.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徼:

通“邀”,要求

下列都属于袁州学馆很快建成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制诏州县立学 

 

②闻而是之,议以克合

③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 

④工善吏勤,晨夜展力

⑤《诗》《书》之道废 

⑥抑亦为国者之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叙述袁州学馆建造经过,并阐述了作者对立学兴教重要作用的看法。

针对皇帝下令州县立学,有的地方官员积极响应,把设立学馆、兴办教育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也有的地方官阳奉阴违,阻碍重重教化无法推行。

B.陈侁通判觉得旧有的夫子庙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于是决定在东北角上建造新的学馆。

作者记叙营治学舍的过程,并无称道之语,但对陈通判办学雷厉风行的赞赏之意已在不言之中。

C.作者分析认为,秦国废弃了诗书教化之道,使众人见利忘义,从而加速了秦的灭亡;

而汉武帝、汉光武帝努力发扬儒家学说,醇厚的风俗教化一直延续,结果民间读书人敢讲正直的话,连功高震主的大臣也不敢胆大妄为,可见圣贤的教化很深入。

D.本文风格庄重高古,凝厚质实;

议论切中时弊,逻辑性强;

结构上前后对比,形成映衬,颇见作者哲学家深邃、严谨的思想风貌。

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

(2)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

(3)今代逢圣君,尔曹得贤官,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

(4分)

五、

(2014届广东“十校”联考一)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

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

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力绝群。

仕吴为通江吏。

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

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

“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

”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

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迁建平太守。

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

帝尝从容问:

“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

”曰:

“吴主英俊,宰辅贤明。

”帝笑曰:

“君明臣贤,何为亡国?

”彦曰:

“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

此盖天时,岂人事也!

”张华时在坐,谓彦曰:

“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彦厉声曰:

“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

”帝甚嘉之。

学优高考网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

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

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

迁员外散骑常侍。

帝尝问彦:

“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

”彦对曰:

“道德名望,抗不及喜;

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

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

“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

”机乃止。

因此每毁之。

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

“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

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

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

”于是机等意始解,毁言渐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

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

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

卒于官。

——选自《晋书·

吾彦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抗奇其勇略对·

·

感到惊奇

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率领

C.乃更荐之改变

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优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此盖天时,岂人事也B.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

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

C.蔑尔无闻,窃所惑矣D.以君之相,后当至此

所以为陛下擒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没有谁不服的。

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彦的恨意

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

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而且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

D.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而导致了吴国的灭亡,但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8分)

①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4分)

②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4分)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2分)

六、

(2014届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

欧阳生文集序

曾国藩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

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

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

“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

”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者也。

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籍者,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树植之、姚莹石甫。

四人者,称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

在桐城者,有戴钧衡存庄,事植之久,尤精力过绝人,自以为守其邑先正之法,襢①之后进,义无所让也。

其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有新城鲁仕骥絜非,吴兴吴德旋仲伦。

昔者,国藩尝怪姚先生典试湖南,而吾乡出其门者,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

既而得巴陵吴敏树南屏,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而武陵杨彝珍性农、善化孙鼎臣芝房、湘阴郭嵩焘伯琛、溆浦舒焘伯鲁,亦以姚氏文家正轨,违此则又何求?

最后得湘潭欧阳生。

生,吾友欧阳兆熊小岑之子,而受法于巴陵吴君、湘阴郭君,亦师事新城二陈。

其渐染者多,其志趣嗜好,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

其为文芜杂寡要。

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

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唯此尤兢兢。

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

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

欧阳生名勋,字子和,殁于咸丰五年三月,年二十有几。

其文若诗,清缜喜往复,亦时有乱离之慨。

庄周云:

“闻人足音跫然②而喜,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