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56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

《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专学校建设与发展思路Word格式.docx

学校建有多媒体影视系统、计算机中心、数控加工中心、汽车整装维修中心、机械加工中心、电子实训中心和电子类实验室,机械模具及成型技术实验室、技工基础实验室50余个,校办生产车间5处,拥有南充市最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训设施设备,总价值约7000余万元。

学校先后同……联合办学;

同……、……合作办学,举办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

托管……职业中学,并与中建中东公司等全国157家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校企合作关系。

3、师资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现有教职工3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74人、双师型教师131人,拥有中级职称106人、高级职称71人,本科学历152人、硕士研究生23人。

4、教育教学成果突出

学校一贯坚持“使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教乐业者创业”的办学理念,以“自爱、自修、自尊、自强”为校训,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探索出了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之路。

建校以来,学校取得了丰硕办学成果。

学校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类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35000余人,就业率100%,就业稳定率98%。

办学过程中,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倾力打造专业品牌。

近几年来,根据社会发展和用工单位的需求,学校加强了数控技术、机械加工、石油技术、汽车技术、电子应用技术等专业的建设,建立了先进而完善的实习实训车间,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5、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

学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全面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多年来,学校虽然在各项建设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教职员工的中等职业教育思想观念有待树立和强化,校内管理体制的改革仍不彻底,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滞后与学校层次提升和快速发展之间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何在办学实践中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为地方服务的统一仍然是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人才强校”战略难度较大,成为影响和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四是是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二、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

(一)办学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职业教育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办学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办成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良、教学管理规范、育人环境良好、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学校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

以培养高素质中等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办学层次定位:

办学层次定位体现“中”字,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五大功能。

3、专业发展定位:

以机械制造、旅游商贸专业为优势和特色,根据自身条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数量适宜、结构合理,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专业群。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政治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过硬、一专多能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以及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5、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西部,面向华南,辐射全国,将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三、学校“十二五”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西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落实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发展战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发展中职教育,适度发展高职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学校办成一所适应中职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为学校将来成立高职学院从硬件、软件两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办学规模

在学校现的有机械制造、旅游商贸、经济信息、汽车技术、电子技术、幼儿教育、丝纺服装等七个专业大类,21个专业的基础之上,根据经济建设及社会市场的需要,改造和新建一批对接社会生产的专业。

扩大招生规模,使在校学生达2.5万人。

2、师资队伍

以全面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为重点,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吸引人才,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力求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向提高素质转变、向培养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转变、向建设优秀教学团队转变。

师资力量:

到2015年,生师比达到18:

1;

学历层次:

理论课教师均达本科;

实习指导教师均达专科,45岁以下教师中获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者达到10%;

职称结构:

高级职称占25%左右;

教师梯队:

基本形成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为主体的教师梯队,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或具有双师素质应达60%。

3、办学条件

(1)校园基本建设

到2015年,完成……、……两个新校区738余亩校园的30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建设,使校舍建筑、教学设施、图书资料、文体活动场馆等达到国家规定的中职院校标准。

(2)教学设备添置与更新

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条件建设,提高教学实验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标准和技术水平;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成以学校网站为主干,职能部门网站、特色网站为分支的校园网站群,建设精品课程网,为广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信息交流平台。

(3)图书资料建设

图书馆(含系级资料室)藏书总量达到12万册,期刊总量达到160种,建立电子阅览室,构建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图书资料信息网络,提高藏书的利用效率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4)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拓宽和完善教学实践环节的形式和内容,加大对实习基地和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

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专业设置的情况,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

4、教学建设与改革

(1)重视专业建设。

积极建设新专业和改造老专业,加强省级精品专业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的建设力度,完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块。

(2)专业教学根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来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一致。

坚持“四对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开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

(3)教学方法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由重共性向重个性转变,由重理论向重实践转变,由重教室向重现场转变。

教学手段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考核方法实现由选拔考试向达标考试转变,由考记住什么向考会做什么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4)重视教材选用与编写。

根据教育教学对象的基础,结合实际,主要使用国家规划教材,同时加快校本教材编写。

5、招生就业

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宽生源渠道,扩大招生的范围,切实做好生源的组织工作;

在“优化结构,确保质量,稳步提高”的招生原则指导下,扩大招生规模,使学校办学资源基本上满足办学规模变化的需要,切实处理了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建立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通过板报、广播、讲座等形式向毕业生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努力转变就业观念,主动积极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建功立业;

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就业信息化建设,努力将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6、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统筹协调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坚持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形成校长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办学理念先进、勤政务实、廉洁自律、开拓创新的干部队伍,为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对党员进行党的宗旨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和修养,充分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努力构建德育教育体系,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八荣八耻”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渊博的知识,全心全意教书育人;

教育全体教职员工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共谋学校改革发展大计,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和工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完善校级领导联系教学、联系教师、联系学生、联系离退休老同志,定期通报情况,听取意见,保证决策更加科学和符合教育规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以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教育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创造出一个崇尚学术、追求真知、文明健康、奋发向上的良好育人环境。

用高尚的理想和情操,文明的道德规范,昂扬向上的精神和优秀的校园文化凝聚人心和培育学生。

四、具体保障措施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加快发展

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发展不动摇。

与此同时,必须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突出质量和效益观念、着眼未来的观念,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卓越的才华,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坚持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尊重教育规律,贯彻民主决策、依法办学的方针

坚持和发扬民主集中制,按照科学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确保学校的重大决策都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三)推进七项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加快管理体制改革;

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

三是推进干部与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四是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五是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六是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七是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是整体推进改革;

第二是要着重加强机制建设;

第三是增强效益观念,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用“两条腿走路”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立足培养培训,鼓励教职工在职进修;

二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聘请省内外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

建立完善人才稳定、引进、奖励和培养制度。

完善落实人才引进奖励办法,完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励办法,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完善专业带头人培养奖励制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奖励制度。

通过上述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应学校办学规模及教学需要,质量适应中职化办学乃至大专化办学的要求,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源结构搭配合理的教职工队伍。

(五)拓宽投入渠道,优化资源配置

努力争取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政策性投入,积极拓展投入渠道,加大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力度;

加强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核算,充分合理利用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

建立和完善与中职教育体制相适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财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形成规范的、有特色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

努力实现学校整体资源配置最优化,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资金保障和财会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