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74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4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美与医学人体美Word下载.docx

(3)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4)增强医学审美能力(5)塑造完美人格魅力

v二、医学审美创造

1.医学审美创造概念和作用

2.医学审美创造思维结构

3.医学审美创造特点

4.医学审美创造的制约因素

v三、医学审美评价

v1.医学审美评价的概念

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审美原则、审美观念、审美程序等,对对象进行美的价值判断。

v2.医学审美评价的作用

(1)增进人体的健美

通过美的欣赏和评价,促进人体机能的协调、运转和发挥

调节人们的精神,增进人们的愉快情感,使血液中分泌出有益健康的物质。

精神上陶醉于美的享受之中,可使疲劳得到解除,精神得到鼓舞,大脑得到休息和放松。

通过医学审美评价活动,提高鉴赏医学美、人体美的能力,促进人们对健美的自觉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规范医学美容工作者的行为

在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中,医务工作者的医疗行为以及创造的事物是否符合医学美的规律,是否规范等等,医学审美评价将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3)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v3.医学审美评价的标准

(1)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2)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3)真善美的统一

第二章口腔医学美学基础

第一节口腔医学美的形成

一、口腔医学审美思想的起源

1.人类原始的装饰品、牙齿保健对龋齿的最初认识中,己经孕育朦胧的美学哲理。

2.古人把牙齿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庄子·

盈》唇如激丹,齿如齐贝。

3.古人懂得牙齿在人体美中的重要性《诗经·

卫风》齿如瓠犀

4.是年龄的代名词,生命的象征

《礼记·

文王世子》曰:

古者谓年为龄,年少者称“幼齿”,成年称“壮齿”。

5.我国很早就十分注意口腔的健美

内则》“鸡初鸣,咸盥漱”(西周公元前1100年)

《养生方》“朝夕啄齿不龋”(汉代简帛医书公元前500年)

揩齿图

6.1770年,英国人威廉·

曼迪斯在新盖特监狱内发明了具有现代外形的牙刷。

7.19世纪中叶,法国正式生产牙刷。

二、口腔医学美形成的历史背景

1.健康观念的更新

2.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3.对医学总目标的重新认识

4.现代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需要

理论研究

孙少宣---口腔医学美学

王兴、张震康----美学参数

三、口腔医学与美学结合的初探

口腔医学各个专业逐步涉及到“美学”这一领域,不少学者开始自觉、主动的将原来属于哲学范畴的美学原理和知识,运用到口腔医学临床实践中来,随着医学美学研究的深入而渐形成的。

四、口腔医学美学的范畴

(一)口腔医学美定义

是一门以医学和口腔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应用医学方法来维护和增进口腔颌面健美的一门医学科学。

(二)口腔医学美学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2.审美心理研究3.基础研究4.应用研究

(三)口腔医学美学的审美层次

1.功能美层次外伤整形2.形式美(外形美)层次

3.理性美层次

第二节容貌美学基础

一、容貌美学的特征

(一)容貌美的多视角性

1.个体差异性-----独特

2.颌骨退化----颧、颏的决定性

3.面部各器官间比例协调统一

4.容貌美更容易使异性产生好感----心理学

5.容貌美丑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社会学

6.容貌美学十分精巧而复杂----医学

容貌美

•优美的线条和轮廓、和谐的色调构成容貌美

•人群中美丑容貌的正态分布规律:

•极美、极丑少

•容貌美的客观一致性(公认标准)

•容貌美的个性化特征

•容貌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容貌美的公认标准

1.五官端正,左右对称

2.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

3.颜面皮肤红润

4.双唇能自然闭合,笑不露牙龈

5.侧貌鼻、唇、颏突度适宜

6.牙齿洁白、整齐

(二)容貌美的客观性

情人眼里出西施

1.Lliffe关于英国的容貌美的民意测验(英美)

2.Martin关于黑人对容貌美的认同调查(三类人种)

3.我国学者的调查研究

结论:

容貌美具有客观性,对颌面部修复与美容的量化标准具有参考意义。

(三)容貌美的结构特征

1.比例与和谐

(1)“三停”与“五眼”;

(2)黄金比;

(3)根号2规律;

(4)审美平面。

•面部各器官的协调性:

1、两口角平虹膜内缘

2、瞳孔→口裂=鼻底→颏下点

3、下唇红白唇交界线位于面下1/3中点

4、上前牙总宽度=鼻翼宽度+7mm或=1.31倍鼻翼宽度

2.对称与非对称

•容貌美的基本对称:

面中线:

两内眦连线中点至上唇中点的连线

基本对称是必要的,绝对对称是不可能的

大量微小的不对称不会被目测发现

非对称率:

<10%,可视为对称

不对称多见于下颌角平面

3.差异性:

不同地域文化人种对审美的差别

侧面面型直面型,凹面型,凸面型

(四)容貌美的生理心理学特征

二、容貌美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一)面型

•上、下颌骨、颧骨、鼻骨

•以及额骨、顶骨、颞骨构架

•下颌骨形状对面型影响极大

•分型:

•椭圆型、圆型、方型、长方型、三角型

•椭圆、卵圆、圆、方、长方、菱、梯形、倒梯形

•下牙弓形状与面型一致

•面型

•三停五眼

•发际-眉间点-鼻下点-颏下点三等分

•左耳-左眼外眦-左内眦-右内眦-右外眦

•右耳五等分

•鼻底-口裂-颏上点-颏下点三等分小三停

•上前牙总宽度:

瞳孔间距:

外眦间距=1:

√2:

2

•虹膜宽:

上中切牙宽:

上前牙总宽=1:

√2:

4

•Ricketts平面与Steiner平面

1.眼的美学参数:

•睑裂左右径:

30-40mm

•睑裂上下径:

10-12mm

•两眼内眦间距:

30-36mm外眦较内眦稍高

•上睑缘与眉毛间距:

15-20mm

•内眦睑裂角:

48°

-55°

,外眦睑裂角:

60°

-70°

•角膜露出率:

50%-80%,角膜直径:

12-13.6mm,平均露出直径11mm

•上睑覆盖角膜2mm,下睑裂与角膜下缘相接触

•上睑最高处在上睑缘中内1/3交界出处,下睑最低处位于下睑缘中外1/3交界处。

•此外,还要注意眼的曲线美、多彩美、动态美、黄金美。

•眼

•上睑形态:

单睑型、重睑型、内双型、多皱型

•重睑(双眼皮):

平行型、新月型、广尾型

•此外,还要注意眼的曲线美,多彩美,动态美,黄金美。

2.眉的美学参数:

眉头的三种位置

A.向心眉:

严肃、威武,忧虑

B.标准型:

与内眦平齐

C.离心眉;

安详、温和

过远则显痴呆

•眉梢的走向

•1.水平状:

文静、稳健

•2.上翘型:

活泼、生动

•3.下降型:

亲切、慈祥;

过陡则显痴呆

图解眉毛的黄金比例

A:

眉头位于眼头,鼻翼延长线的略前处。

B:

眉峰是眉毛的最高处,位于鼻翼与瞳孔连线的延长线上或整条眉毛的2/3处。

C:

眉尾眉尾于鼻翼,眼尾延长线上,眉尾要略高于眉头。

3.鼻的美学参数:

长度:

颜面的1/3,约6-7.5cm。

•宽度(两鼻孔外侧缘间距):

鼻长的70%。

•高度:

鼻根高度,男性12mm;

女性11mm.

•鼻尖高度,男性26mm;

女性23mm

•鼻唇角:

90°

-120°

•额鼻角:

120°

-135°

•美的鼻型是一种语言

•唇

•突度:

鼻唇角(90-120°

•长度(息止颌位时):

•1.短上唇:

上前牙露1/2

•2.正常上前牙外露2mm

•3.长上唇:

唇缘平上前牙切缘以下

•厚度:

下唇为上唇的1.5倍

•40岁以后唇逐渐变薄

•口裂宽度与内眦间距=3:

2

4.口唇与颊部的美学参数:

上唇略宽,男性唇高约20-26mm,女性略低2-4mm.

口角:

相当于两眼平视时瞳孔中点向下延伸的垂线上。

酒窝:

位于外眦向下垂直线与口角水平线相交处。

5.耳的美学参数

•耳长:

62-65mm;

耳宽:

30-33mm.

•外耳上缘在眉水平;

耳阔下端与鼻小柱基底连线平行。

耳朵的角度應是由側面向後傾斜8-10度

6.颏的美学参数

•上唇高:

下唇颏高=1:

•鼻底到口裂点:

口裂点到颌唇沟:

颌唇沟到下颏=1:

1:

1

7.鼻、唇、颏相互关系的美学参数:

•Rickett审美平面

8.牙的美学参数

正面观:

息止颌位时:

上切牙缘露1-2mm。

微笑时:

上切牙显露唇面的2/3;

下切牙显露1/2。

侧面观:

上、下中切牙长轴的夹角应在125°

+/-7.9°

•1)上前牙切缘曲线:

富有节奏感的切缘曲线,看起来年轻

•“V”形的切缘曲线与波浪形的切缘曲线,在于尖牙相对较短,更适合女性(温柔)

•整齐的、没有节奏感的切缘曲线,看起来苍老

•2)上前牙牙龈曲线

•3)上前牙切端曲线

•4)接触区与切外展隙

(一)笑是容貌动态美感的核心

•笑与眉眼

•笑与鼻唇沟

•笑与笑窝

•笑与面部皱纹

•笑与唇齿

•容貌美中的动态美笑容美

•前牙是口腔的门户,唇的支架,其长短、位置、

•倾斜度、色彩将影响微笑时的表情。

•1.人中的最大宽度=两中切牙宽度

•2.鼻底→下唇下缘=眼宽

•3.4个切牙切缘曲线凸向下,与下唇内曲线吻合

•4.微笑时上切牙露2/3(上笑线),下切牙露1/2

•(下笑线),口角处露上颌第一双尖牙

•笑窝(酒窝)

•笑肌在颊部皮肤附丽处牵拉皮肤所致

•位置:

口角连线与外眦垂线的交点

•形状:

1.浅圆盘型;

•2.竖椭圆型;

•3.窄长沟型;

•4.锥尖状圆点型

•数目:

一般为2个,对称,

•个别1,3-4个

(二)笑容美感的个性特点

笑容展现个性

•第三节色彩知识与牙齿的比色方法

•一、光色基本理论

(一)理论基础

•牛顿的三棱镜透光试验

•结论:

1.色彩来自于光

•2.光谱由七种颜色构成

•(三)感知色彩的过程

•光-------物体-------吸收

反射眼视神经

•二、色彩学和齿科色彩学

色彩的基本概念

人眼可见光的波长——302~380~780~950nm

白色光可由两种互为补色的彩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互补色

色——经过物体透射或反射出来的光的颜色即入射光—被吸收的光=出射光(减色过程)

如:

瓷、金属、透射、反射、折射……

色彩的分类

1.光源色----直接发光,如太阳等。

2.透过色----由物体反射光线引起的视觉刺激

3.物体色----通过透明物体的光线引起的视觉刺激

(二)色彩三要素

1.色相(Hue):

颜色的名称,区分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

2.彩度(Chroma):

指色彩的饱和度或纯度。

彩度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容易受到明度变化的干扰。

(深浅)程度

把水加入一杯红色的液体中

3.明度(Value)

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高者,光线强,反之,亦然。

明度最高为白色,最低为黑色,中间为灰色。

亮或暗

无色彩的黑、灰、白代表物体的明度

彩色明度的判断要参考无色彩的明度梯度

色相统一的情况下判断明度比较容易

色彩的前后

1.明度高的色有向前的感觉﹐明度低的色有后退的感觉﹔

2.暖色有向前的感觉﹐冷色有后退的感觉﹔

3.高纯度色有向前的感觉﹐低纯度色有后退的感觉

4.色彩整有向前的感觉﹐色彩不整﹐边缘虚有后退的感觉﹔

5.色彩面积大有向前的感觉﹐色彩面积小有后退的感觉﹔

6.规则形有向前的感觉﹐不规则形有后退的感觉﹔

(一)天然牙的组织结构与色彩

牙釉质:

半透明

牙本质:

淡黄色、晶体结构

决定因素:

牙釉质结构和透明度

(二)天然牙的表面特征与色彩

1.形态特征;

2.颜色特征。

(见《牙体解剖学》)

(三)天然牙的透明度

1.透明体、半透明体、不透明体、

2.牙齿的透明度

3.天然牙的透明度分类

透明层不稳定,均匀分布牙冠表面

B:

透明层位于牙齿切端

透明层位于牙齿切端和近中部

明度与透射光的强度有关,也就是与物体的透明度有关,同色相的物体,透明度越高,明度越低,透明度越低,明度越高。

(四)天然牙的荧光效应

1.荧光现象

天然牙能够发出一种微弱的蓝白色光

2.复制荧光的方法

瓷粉中添加某些金属元素如铕、锆等

(五)天然牙的增龄性变化

1.颜色变化

2.形态变化

3.组织结构变化

详见《口腔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

四、几种常用表色系统

1.孟塞尔(Munsell)表色系统

2.CIELAB表色系统

3.CIELCH表色系统:

L:

计量心理量明度C*ab:

计量心理量彩度,数值越大,离无色彩原点越远,越鲜艳

Hoab:

计量心理量色相角,与a*轴(红色)之间的夹角表示不同的色相

LCH表色系统的概念与指导肉眼比色的孟赛尔表色系统一致

领悟比色系统的原理,会对牙科比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孟塞尔(Munsell)表色系统

•A.H.孟塞尔根据颜色的视觉特点制定的颜色分类和标定系统。

•用一个类似球体的模型,把各种表面色的3种基本特性:

色相、明度、彩度全部表示出来。

•立体模型中的每一部位都代表一种特定的颜色,并都有一个标号。

肉眼比色指导,先比明度,再比彩度,最后确定色相

•2.CIELAB表色系统

•3.CIELCH表色系统

•(六)牙齿色彩的测量方法

•1.视觉测色法

(1)原理:

利用标准色卡

(2)几何光学:

光源选择

(3)照度:

45°

照明,法线方向观察,使用无光泽、非荧光性均匀无彩色背景。

(4)缺陷:

五、影响辨色的因素

•1.比色光源:

①适宜的色温口腔比色5500-6500k(开尔文)

•②足够的显色指数Ra:

指光源光谱的完整性。

•③足够的照度:

被照物体表面在单位面积内受到的光通量(呎(米)烛光)

口腔比色,光源照度达到175呎烛光(1500米烛光)

•2.物体的特性

•①适宜的背景环境

•色名对比明度对比

•彩度对比补色对比

•②足够的大小,静止时间

•3.人的感知系统

•①视杆细胞:

在照度不强时,分辨两种颜色的差异主要依靠明度的差异。

•②视锥细胞:

在照度较强时,分辨两种颜色的差异主要依靠色相和饱和度的差异。

•孟赛尔表色系统:

明度-彩度-色相

•4.比色系统

•Vita3D比色系统

•29块,按明度分1-5组,每组根据饱和度分1,1.5,2,2.5,3;

每个明度组中按色相分M组(正常)L(偏黄)R(偏红)

六、正确的比色方法

1.光源与比色顺序

第一步:

不要任何特殊光源,在弱光下进行明度的比色。

由低向高

第二步:

在选定明度的7块比色板内进行彩度与色相的选择。

最好是太阳光(5500-6500K),9-11am,1-4pm;

晴朗少云,北面

2.影响比色的问题

1)诊室的环境:

墙壁,中性色

2)创造适当的面部环境:

衣服,化妆,眼镜,耳环

3)创造适当的口腔环境:

口红,牙齿染色

4)牙体预备前比色:

失水,污染,疲劳

5)观察迅速:

5’内

6)眼睛疲劳时,看蓝色物体,黄色的互补色

3.正确比色的关键

1)适宜的环境、光源

2)科学的比色系统

3)比色顺序:

明度、彩度、色相

4)选择明度时,选择柔和光线,眯眼

5)选择彩度、色相时,选用高照度标准光源

6)选择色调时,以饱和度最高的尖牙作参考

7)难以选择到准确的的颜色时,可选择略低饱和度,略高明度的颜色,容易改

8)牙体预备前比色

9)术者眼睛疲劳时,看蓝色物体休息

10)选色后征求患者意见,最终要选择患者接受的颜色

七、仪器测色法的必要性

(1)原理:

三刺激值测色仪原理;

分光光度测色仪原理

(2)测色仪的应用

•(3)优点:

快速、稳定,指标可量化,结果可信度高

•(4)计算机比色

•3.影响天然牙色彩测量的因素

(1)测量方法

(2)测量部位

•(3)测量的客观条件

•(4)医师辨色能力

八、全面的颜色信息

•一)颜色分布

(1)井字格法

(2)四分区法

•(3)手绘法

4.影响色觉的主要因素

——年龄:

越大,晶状体变黄--〉褐,越难分辨出白黄之间的差异

——色觉缺陷:

色弱、色盲

——疲劳:

系统、局部、精神疲劳、连续、同时观看多种色调、过亮、过暗等均可导致识别色调能力和彩色感觉能力下降

——颜色适应:

人眼在颜色的刺激下造成的视觉变化

——颜色对比:

在视场中相邻区域不同颜色的相互影响

——颜色感觉的个体差异

——面积对比:

面积大小会造成色感上的变化,大-鲜亮,小-暗钝

——颜色的前进后退感和膨胀收缩感:

由晶状体中彩色色差造成

5.比色与选色

比色、选色时的照明条件

选色、配色的其他要求

6.辨色能力

依赖于正常的视觉生理功能和正常的视觉心理

有必要对医生的辨色能力、颜色学知识、心理功能作检查

人对颜色的辨别、感受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

7.比色板

两个基本要求:

其颜色排列是在颜色空间内的有序排列

其颜色分布是在颜色空间内的合理分布

目前常用商品比色板的缺陷:

商品比色板没有覆盖真牙的颜色空间

商品比色板的制作与瓷修复体的制作有很大差别

与金属烤瓷牙背景结构不同,没有金属基底

8.比色、选色时的照明条件

光谱分布:

全光谱灯,与室外光照条件最接近

白炽灯、冷白光灯皆不理想,全色光源的黄光灯较冷白光灯显色准确

色温:

配色光源的色温在5500K左右

显色指数:

光源的显色性与标准光源之比。

显色指数为100的光源最为理想,〈90不合适作为配色光源

要分清色相、彩度和亮(明)度,不要搞混。

最容易搞混的是亮(明)度(与光的反射性有关),因此,如果是遮色层或底层瓷的反射性所导致的色泽不协调,单改变表层的颜色效果并不明显。

9.选色、配色的技巧

选色者:

具备颜色学知识,了解选色配色的过程,无色觉缺陷。

最好有2~3人同时选色

Ø

在清洁的牙上选色

比色时间:

就诊一开始就应比色

快速进行颜色比较:

凝视时间不宜超过5秒,每次比色之间,凝视一会儿蓝色物体,这样可以增加对黄色的敏感度

10.选色、配色的其他技巧

为金属烤瓷修复体配色,天然牙与修复材料间存在理化性质的差异,光谱分布也不可能一样,故要使两者在所有光照条件下都达到颜色匹配目前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与比色板上相差较远的牙色。

应注意:

1、掌握病人的心理素质、所处环境等状况,适当引导。

2、不要钻牛角尖,利用色彩学知识和视觉原理来选色。

3、不强求一致,但求协调,协调也是美的表现。

4、明白自身的视觉水平和缺陷。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上前牙切角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性能

优点美观保存牙体组织热传导性较低

缺点:

操作方法要求较严格

聚合收缩(2%~3%)

——边缘渗漏

——继发龋

——术后敏感

机械性能

•1.复合树脂修复的牙体预备技术

*牙釉质粘结技术

釉质*矿化程度高*釉柱结构

粘结剂渗入微孔树脂突(resintags)

微机械扣锁/嵌合

牙本质粘结机制与釉质相同

但是:

•牙本质小管内矿化程度低,含水分较多

•液体降低了树脂对牙本质粘结的稳定性

•玷污层使得粘结剂对牙本质的润湿更困难

粘结较复杂

•DentinBondingAgent,DBA

•牙本质粘结剂(DBA)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促进了牙本质的粘结;

•近年来DBA的改进使得对牙本质的粘结起到较好效果

•3.复合树脂充填技术

复合树脂特点:

向心性收缩

•分次填入,分层固化(厚度<

2mm)

•斜形堆塑(后牙)

①≤1mm

②④≤2mm

③≤4mm

•4.复合树脂光照技术

向光性收缩

•光源距修复体2~5mm

•多角度、斜形投照

•G.V.BlackⅣ类洞

•前牙邻面龋损累及切角的洞形

•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修复的步骤

(1)牙体预备:

•球钻去净腐质及着色深的牙本质,尽可能保留健康牙体组织(包括较厚的唇侧无基釉)

•用水清洁窝洞

•用杵形金刚砂钻沿洞缘全长,做1—3mm宽的30~40度洞斜面;

其宽度按牙体缺损体积大小确定,要求釉质斜面的面积与缺损面积相适应。

(2)保护牙髓:

•缺损达牙本质中层,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

•近髓处用氢氧化钙制剂盖髓,再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以保护牙髓组织。

注:

垫底材料不能覆盖釉质表面

(3)比色和选材料色泽:

在自然光线及牙面湿润的条件下,用比色板参照正常牙体组织(临床为正常邻牙)的颜色,选定所用材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