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79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拿来主义教学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炙:

烤肉。

3.冠冕堂皇: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4.故弄玄虚:

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

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辨析正误]

6.礼尚往来一向是我恪守的古训,受了朋友的款待自然要去回拜他,况且还是芜湖老乡。

上个周末,当我气喘吁吁赶到他家,竟然铁将军把门,让我碰了一串钉子。

辨一辨:

                                    

答案:

“碰了一串钉子”运用不当,该成语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礼尚往来”运用正确。

(二)近义辨析

1.未免vs不免

课本原句

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巧辨巧析

二者都有“免不了”的意思。

“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

只能用在肯定句中,不能用在否定句中。

“未免”表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中心语多为肯定形式。

即学即用

高中学习生活总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压力,但有些同学夜不能寐,食不下咽,未免有些过了,因此,平时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2.徘徊vs彷徨

   

(左右)徘徊        彷徨(失措)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都有“犹豫不决”的意思。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犹豫不决。

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彷徨”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走。

高考落榜后,他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昨晚,我看见他低着头在一条小路上徘徊。

◎作者档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五四运动前后,参与《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36年10月19日,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因积劳成疾卒于上海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诗文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人物颂歌

世纪文化伟人——鲁迅

在那个硝烟四起、战火弥漫的年代,你不甘愿就这样庸庸碌碌地随波逐流,你不愿麻木不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就这样沉沦。

所以,“鲁迅”这个名字响彻了祖国的山河,你铿锵有力地“呐喊”,你孤注一掷地“彷徨”。

你要的不仅仅是对封建思想文化流弊和余毒的揭露和批判,更多是国民身体上的健康以及心灵上的解放。

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

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

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

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沉重;

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

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

一曰“横眉”,一曰“俯首”,就这样完美地勾勒出你的形象。

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

国人醒了,你却睡去了,沉沉地,在另一个梦想的国度,开始你人生的又一段“呐喊”。

大星陨落,天地同悲;

巨著行世,千秋共仰——谨以此语作为菲薄的礼品献给你——世纪文化伟人鲁迅。

《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此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政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围剿”,同时在文化方面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奉行卖国主义政策,错误思想泛滥。

其中有遗老遗少的封建复古主义,有醉心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的奴化主张。

在进步文艺工作者和左翼文艺队伍中,对于要不要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存在思想混乱的状况。

针对这种现状,鲁迅写了一系列文章,从创建民族新文化的高度,论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遗产的问题。

本文是其中一篇。

杂文:

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

一般短小、活泼、犀利。

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

中国自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多有这类文章。

“五四”以后,经鲁迅等人努力,成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

杂文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二、敏锐迅速,泼辣犀利。

杂文对生活的反映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

三、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杂文常常运用讽刺和幽默的写法,也有以歌颂为主的正面说理的杂文。

四、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语林撷英

鲁迅名句集锦

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2.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3.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5.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6.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诗海拾贝

无 题

鲁 迅

万家墨面没蒿莱①,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②,于无声处听惊雷。

【注】 ①墨:

黑色。

墨面:

此处形容凋零破败的模样。

没:

隐藏。

蒿(hāo):

香蒿,青蒿。

莱(lá

i):

一年生草本植物。

②浩:

浩大。

茫:

茫茫,面积大,看不清边沿。

广宇:

广阔的宇宙。

【赏析】 本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人民的困苦生活,万家凋零破败,淹没在蒿草丛中,人民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情景。

同时诗人心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歌依然是诗人痛定之后的长歌当哭,动地的哀吟之中,是对惊雷的期待。

鲁迅没有李白的疏狂,没有杜甫的愁苦,有的是屈原那样飞扬驰骋的想象和绵密深刻的忧思。

从“我以我血荐轩辕”到“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耗尽了一生的精力。

心事浩茫,不为国君,为万家墨面的人民。

【思考】 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

 2.理解本文先破后立,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立结合的结构特点。

3.体会本文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运用和生动、幽默的语言特色。

1.“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实行“拿来主义”需要什么条件?

答:

[明确] ①“拿来主义”的含义,文中说: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可见,“拿来”和“送去”是相对而言的。

“‘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

“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创新”。

②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文中说:

“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欣欣然的蹩进卧室”的“废物”,均是实行“拿来主义”的障碍,都在扫除之列。

2.“送来”和“拿来”有什么区别?

[明确] “送来”不等于“拿来”。

“送来”是被动的,而“拿来”是主动的,“送来”的是对我们不好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1.

破立结合是本文突出的结构特点,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并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各部分所运用的“破”或“立”的方法。

[明确]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答好“作用”题

[解读]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是阅读文章的必备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

近几年高考,在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都有涉及,既有对文章整体性思路的考查,也有对文章局部作用的考查。

[指津]

1.方法归纳

(1)辨明文体。

①记叙文: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②议论文:

引论、本论、结论;

论证结构:

并列、对照、总分、层进。

③说明文:

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④小说: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⑤散文:

景、物、人、情理之间的关系。

(2)抓关键语句。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尤其是议论句、抒情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

(3)找标志性词语。

有些文章往往会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系,如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以及过渡词等。

(4)做必要的概括。

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出大致讲了什么内容。

2.答题步骤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入手)。

(3)答题格式: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结构及其作用(包括表现手法)。

一般结构的常见作用如下:

开头句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中间句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某一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与文章主体内容形成正衬或反衬,充实内容,拓展文意。

结尾句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蕴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应用] 请同学们尝试用本方法解答[落实应用案]中的第8题。

2.

本文题目是“拿来主义”,第1段却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原因何在?

[明确] 

(1)作者这样安排,表面上是绕了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在历数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之后,再提出“拿来主义”,既顺理成章,又有气势。

(2)“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面,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使“拿来主义”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内涵更为明确。

3.

课文第3段中鲁迅先生为了证明“送去主义”的危害,采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请简要分析。

[明确] 采用了类比的方法。

尼采:

自诩是太阳——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他发了疯;

中国:

自诩地大物博——只送去,不拿来——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我们的子孙没什么可吃。

4.

第4段中“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这句话中“抛来”与“抛给”应如何理解?

[明确] “抛来”是接受的一方有选择的余地,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门面;

“抛给”即“送来”,则强迫对方接受,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有意地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侵略,达到其永远奴役中国的目的。

5.作者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指出了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态度,根据第8、9段的内容,完成下面两个表格。

错误态度:

三种

类型

想 法

行 动

实 质

共同点

孱头

怕被染污

徘徊不敢走进门

拒绝继承

(逃避主义)

不加选择

昏蛋

保存清白

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

(虚无主义)

废物

羡慕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全盘接受

(投降主义)

“占有”“挑选”的方法:

喻体事物

做 法

本体事物

态 度

鱼翅

吃掉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

(作用)

鸦片

送药房供治病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趋利避害

(使用)

烟枪和烟灯

留一点,毁大部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作为史料、反

面教材(存放)

姨太太

散去

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

剔除

(毁灭)

6.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句话的内涵?

[明确] 这句话揭示了继承文化遗产的意义。

强调实行“拿来主义”对于改造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中特别提到“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显示了作者认为首要的是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真知灼见。

7.

试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1)鲁迅的杂文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本文语言的特点是犀利和幽默。

(2)犀利是能够三言两语,甚至只用一句话、一个词语就能深刻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例如“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一个“给”字就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

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作者在文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范。

最典型的例子是第9段的那些精当而风趣的比喻。

作者对于如何占用、怎样挑选,早已深思熟虑,胸有成竹。

题目虽大,道理虽深,却能以小喻大,深入浅出。

在幽默风趣中令人信服,也使人受到感染。

作者在文中对“送去主义”进行了讽刺和揭露。

你认为在今天有没有“送去”的必要,应如何看待“送去主义”呢?

[名师指津] 可分别从继承发展和交流发扬两个角度分析。

[我的理解] (示例1)没有“送去”的必要。

我们要实行的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要汲取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来发展自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而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文化遗产送出去。

“送去主义”是一种媚外行为,应该批评。

(示例2)有“送去”的必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了解世界,也应该让世界了解我们。

既要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也应适当地把自己的优秀文化“送去”,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送去主义”有积极的一面。

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

◎课内挖掘

《拿来主义》是“破立结合”的典范。

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

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着重批判“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

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

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

文章的前三个部分破中有立。

第一部分提出“拿来”,第二部分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阐述“拿来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

第四部分,以立为主,立中有破,对“拿来主义”作了正面的分析,对论点用比喻进行正面的、直接的、具体的阐述。

◎技巧指导

写破立结合的文章除了灵活运用有关立论文、驳论文的写作知识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驳斥的错误观点应是本文所立论点的对立面

以立论为主的立论、驳论相结合的议论文要用适当的篇幅驳斥错误观点,驳的目的是为了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牢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

所以,文中所驳斥的观点既要是错误的,又要与文中确立的论点针锋相对。

如《论冒尖》这个题目,如果确立“要敢于冒尖,敢为天下先,做新时代的先锋”这样的论点,就可驳“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最先”“中游保险,上游冒险”之类的错误观点。

因为这些观点都是所确立的论点的对立面。

2.过渡要自然,衔接要紧密

文中立、驳两部分内容的过渡要自然,衔接要紧密,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要注意与驳论文的区别

用破立结合的方法写立论文,破是为了立,驳论部分是用一种特殊方式证明正面的论点,使正面的论点立得更稳,更令人信服。

只要明确了破的目的,就不会把这种立论文章写成驳论文章。

驳论文中也往往破立结合,但立是为了破,立论部分是用一种特殊方式反驳错误观点,证明论点的虚假与荒谬。

只要明确了立的目的,就不会把这种驳论文章写成立论文章。

◎即时运用

请你运用破立结合的手法,写一个关于学习态度的议论文段。

►范文示例

钉子有两个好处:

一是善于“挤”,一是善于“钻”。

我们在学习上也应提倡钉子的这种“挤”和“钻”的精神,提倡这种钉子的精神。

挤,树要挤才直,人要挤才壮,时间要挤才充裕。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鲁迅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挤的作用可谓大矣!

钻,理要钻才懂,业要钻才精。

其字素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称的书法大师王羲之那洗砚的墨池,是他钻的见证。

然而,也还有这种懒汉的托辞:

“我有时间,不用挤。

”我们都知道,水能发电,但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发电,还有很大一部分白白地流入东海。

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托不起理想的航船,只能带走一些枯枝、败叶。

“志士惜时短,庸人愁夜长”,你所说的有时间,正是你蹉跎光阴的自我表白,像这样的人怎能还说自己有时间,不用挤?

亲爱的朋友,你想使你生命的长河托起理想的航船吗?

你想鼓动双翅飞向那理想的彼岸吗?

你想让你的时间赋予创造性的价值吗?

那就学习那“挤”和“钻”的精神,学习那钉子的精神吧!

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说“我们要拿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他怒斥“孱头”“昏蛋”“废物”,主张“占有”的同时要“挑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拿来之后,“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他的“拿”是有选择地拿,为我所用地拿,不亢不卑地拿。

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

◎课外激活

1.秸上绣花,创新自成一家

民博会上的秸绣,可谓创新之举。

它将麦秸画与刺绣结合在一起,突出了麦秸画的立体感,而色彩上的单一又通过刺绣来弥补。

发明者是一名80后女孩姚懿佳。

这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毕业于服装设计专业。

由于热爱民间工艺,她放弃了高薪工作,直奔苏州学刺绣。

2006年学成回沪后,首创了秸绣技法。

她认为民间工艺既要保留传统,又必须通过技法上的创新让它保持生命力。

[激活] 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是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2.建造在水下面的桥

在荷兰的哈尔斯特伦市,有一条“西布拉邦防线”,由一条护城河和周边的系列堡垒构成。

2010年,政府决定重新修缮,并开放旅游。

承接工程的爱德·

科尔面临挑战:

堡垒被护城河环绕,如果将桥架在壕沟和防御工事之上,就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意义。

如果修造一条水底隧道,又大大超出了政府的预算。

爱德·

科尔最终受摩西分红海故事的启发,在护城河水岸线以下,修了一条“嵌”在水里面的桥。

2011年,桥建设成功,欧洲建筑师联盟授予它“2011年年度建筑大奖”。

这座“摩西桥”深嵌于河水之内,与景观天衣无缝地融合,远处望去如同隐形一般。

只有走近了,才能看到这条狭窄的水路在你面前打开,就像神话中摩西分开红海那样,行走在海底大道之中,妙不可言。

[激活] 文化、科技等的发展离不开批判地继承与广泛地借鉴与创新。

◎运用范例

近年来,“啤酒节”“番茄战”等标榜狂欢的西式文化活动在中国日渐风行,每一次都吸引不少眼球,但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近日在广东东莞举行的“番茄大战”再一次将这种狂欢节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15吨新鲜番茄掀起的“万人番茄大战”招致众人的怒批,不少人提出,以食物来狂欢是否暴殄天物?

我们这个以节约为美德的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狂欢节?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曾指出“拿来”“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我们学习西方的东西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特别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有创新意识,又不能忘了中国传统的精华。

面对日益流行的西方狂欢节,我们应该鼓励的是借鉴西方狂欢节中的快乐元素来创新我们的节日文化。

与其抵制或者照搬西方的狂欢节,倒不如思考如何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注入更多的快乐元素,打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