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797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践总结 建工0811严朦涛10081104Word格式.docx

目录

第1章实践概况2

1.1实践者概况2

1.1.1实践时间2

1.1.2实践工地2

1.1.3实践目的2

1.2工程概况3

1.2.1工程建设概况3

1.2.2建设工程地点特征3

1.2.3建筑设计概况3

1.2.4结构设计概况3

第2章实践的工作和内容4

2.1施工技术4

2.1.1木工5

2.1.2钢筋工5

2.1.3混泥土工5

第3章实践总结6

3.1问题与不足6

3.2认识与收获7

第1章实践概况

1.1实践者概况

1.1.1实践时间

2010年1月4日——2010年2月10日

1.1.2实践工地

海盐县金域蓝湾,北临武通河,东临百尺南路,南临环城南路。

1.1.3实践目的

1、通过学习,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施工过程和监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有较清晰的了解。

巩固课本上的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并为以后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积累经验。

3、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为将来参加工作作好准备。

4、通过实习和劳动,了解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技术规范的监理细则。

5、了解目前我国过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与监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

6、与工人和基层生产干部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7、 

虚心学习,了解具体施工细节,学习工人师傅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实习报告,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为小区住宅楼,位于海盐县武原中学北面,由浙江秦山房产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浙江安居建筑设计院设计;

浙江质安建筑监理有限公司监理;

拱墅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

浙江捷达岩土勘察有限公司勘测;

I标II标分别由浙江秦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通二建有限公司承建。

1.2.2建设工程地点特征

项目位于海盐县,北临武通河,东临百尺南路,南临环城南路。

1.2.3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总面积145657㎡,本工程由30幢多层砖混框架结构楼及小高层框架或框剪结构组成,平面布置较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屋面防水二级,设防要求不少于两道,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B级,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防水层设在迎水面。

地下室变形缝、施工缝、预留连接口、穿墙管等部位为地下室防水工程薄弱环节必须按规定要求处理,精心施工,保证质量。

地下工程防水应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1.2.4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系数1.0,抗震设防烈度6度。

本工程图纸上所标注的尺寸除标高以m为单位外,其余均以mm为单位。

设计室内地面标高±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000。

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及抗震缝内的施工垃圾应全部清除干净,充分保证设计所要求的缝宽上下贯通。

第2章实践的工作和内容

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1、钢筋工程

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

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

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2、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3、混凝土工程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³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1施工技术

2.1.1木工

1、模板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2、各种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4、现浇结构模板拆除的时间和顺序;

5、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项;

6、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维修的方法及要求;

2.1.2钢筋工

1、钢筋的种类及外形特征;

2、钢筋的焊接方法及质量要求;

3、钢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艺;

4、钢筋的绑扎的方法及质量要求;

5、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要求

6、各种构件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隐蔽工程记录方法及主要内容;

2.1.3混凝土工

1、搅拌机的种类,规格,拌和的原理;

2、震动器的种类,适用范围;

3、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及标志牌的内容;

4、施工缝的留设及其处理方法;

5、混泥土的养护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内容;

第3章实践总结

3.1问题与不足

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

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三个多月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

本次实习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例如:

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养护时间,做试块时应该振捣到什么程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养护温度、养护时间,另外对混凝土出现裂缝分析不出原因等等。

2、熟悉图纸的能力差,对平面的图形想象不出立体的样子。

致使不能明确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

3、对于最新的施工规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

4、对于一些施工顺序还不太明了,对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操作不了解。

5、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

对于建筑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

还有一些安全问题,如工人们可能是太熟悉他们的工作了,也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于是就不注重那些器械操作规程,认为怎么好用就怎么用。

他们在砌砖的时候,随意搭设脚手架,而且没有按照规定使用扣件,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扣件扣紧了钢管才不会乱滚,人站上去才会安全。

安全兜网也没有按照规定架设,灰土石块掉下来砸到下面的人就不说了,如果是人掉下来,他的生命安全还能得到保证吗?

我们还看到有人用塔吊将钢管或者圆原木运送到楼上,结果被监工骂了而且扣了工钱。

是的,如果不小心,材料滚动下来,砸伤了人,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为了生命安全,企业的负责人应该为他们买保险,应该给他们上安全教育课。

3.2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

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

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

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

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

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比如说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或发生剧烈变化。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

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

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

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还有模板设计:

1)放线: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

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

还有好多注意事项,我在这就不列举了。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2010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