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84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国演义》简述题Word格式.docx

董卓对他赐金封侯。

因此,张飞称吕布为“三姓家奴”。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

1、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有口宝刀,欲献董卓。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想试试董卓赐的马。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135字)

2、请简述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的故事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

不料曹操听闻磨刀声竟怀疑吕伯奢家人要杀自己,遂将其一家八口杀害,随后在途中又逢买酒而归的吕伯奢,为绝后患,趁其不备,挥剑杀之灭口,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130字)

3、捉放曹

曹操刺杀董卓没成功,改装逃走,被陈宫擒获,后感曹操言语,弃官一同逃走。

行至成皋,遇到曹父之友吕伯奢,吕盛邀曹、陈至庄中款待。

曹闻得磨刀霍霍,误以为吕存心加害,变杀死吕氏全家。

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见曹如此心毒手狠,宿店时,趁曹熟睡后独自离去。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1、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董卓战将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绍无措,关羽毛遂自荐,因官阶太小,袁术反对;

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

曹操备了热酒一杯,关羽却说待他斩了华雄后再饮不迟。

众诸侯听得关外喊声大举,不一会,关羽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116字)

2、请简述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守虎牢关。

袁绍派八路大军前去攻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

情急之下,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关羽见张飞不敌吕布前去助战,厮杀三十回合,仍不敌。

刘备见状飞马掣剑斜刺过来,三人轮流厮杀吕布,吕布难以招架,便朝刘备虚晃一戟,拍马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孙坚背约

孙坚从洛阳皇宫的井中捞出一枚玉玺。

他认为自己有登上皇位的资格,便托病辞归江东。

不想事情泄露,袁绍向他讨取,孙坚发毒誓说没有得到玉玺,否则死于乱箭之下。

孙坚离开洛阳,袁绍写信给荆州刘表,叫他拦截孙坚夺回玉玺,但刘表并没有得到玉玺。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赵云飞骑救公孙

袁绍想夺取冀州,就叫公孙瓒一同攻打,但实际上他却从中取事.公孙瓒知道后大怒,起兵攻打袁绍.袁绍派文丑出战.公孙瓒被文丑追赶,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

二人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公孙瓒部下救兵到,文丑拨马回去.此少年即是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救民之心才投靠公孙瓒。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1、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

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的部将杀死。

(123字)

2、大闹凤仪亭

吕布乘董卓与皇帝谈话之际,来到董卓府中,与貂蝉在凤仪亭相会。

貂蝉假意苦述被董卓淫污、不能复侍吕布,为吕布受他人之制而遗憾,吕布羞愧。

董卓回府看见他们共语,一怒之下抢了画戟,掷戟刺他。

吕布逃走了。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曹操为何大兴师要报杀父之仇?

曹操派人往琅琊郡接父亲曹嵩。

曹家一行四十余人途经徐州,徐州太守陶谦欲结好曹操,遂设宴款待,并派兵护送。

不料所派之人竟然是黄巾军降将,他们杀死曹嵩一家,取了财物,逃窜他处。

曹操大怒,于是发誓要向陶谦报杀父之仇。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1、北海救孔融

黄巾军余党包围北海城,太守孔融派太史慈星夜出城向刘备求救。

刘备同关羽张飞点精兵三千,前去救援。

关羽出阵斩杀了黄巾军余党的首领。

太史慈、张飞杀入敌阵,刘备驱兵掩杀,孔融也驱兵出城,两下夹攻,解了北海之围。

2、大战濮阳

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大战,曹军大败。

典韦五步用戟,就出曹操。

吕布采用陈宫的计谋,诱骗曹操进入濮阳,四门放火,外设伏兵,使曹操差点丧命。

曹操将计就计,诈言自己被烧死,引吕布来攻,吕布败回濮阳。

最后双方因粮草不济而退兵。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请简述三让徐州的故事

曹操为报父仇发兵攻徐州,刘备与孔融前往救援陶谦。

陶谦感刘备之德欲将徐州牧之位让与刘备。

刘备辞谢不受。

/刘备劝退曹军后,陶谦又欲让徐州,刘备亦不受,只答应屯军小沛。

/而后陶谦病危,临终再次将徐州托与刘备,刘备一直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

徐州军民拥立刘备,刘备方才接受。

(106字)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1、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卓死后,王允不赦其西凉部将,以李傕郭汜为首,攻入长安。

后李傕郭汜生隙,一个挟百官一人挟天子,争斗不休,后杨奉,董承救驾,议招诸侯救驾,皇帝招袁绍曹操救驾,值袁绍幽州大战,唯曹操奉旨进京勤王保驾,后曹操以长安残废,将天子迎至许都。

遂成曹操奉天子令天下。

2、荀彧献计

曹操担心刘备与吕布同心引兵来进犯,便听从谋士荀彧献上“二虎竞食”之计:

请诏命授刘备为徐州牧,又发密信让他杀掉吕布。

由于刘备不忍,此计不成。

荀彧又献上“驱虎吞狼”之计,让刘备与袁术相并,从而使吕布生异心。

3、醉酒失徐州

刘备受命带关羽攻袁术时,留下张飞守卫徐州,临行前交代张飞不得喝酒误事。

刘备离开后,一天张飞宴请徐州众官,要求今日尽醉,以后戒酒。

席间,因喝酒之事痛打吕布岳父曹豹,以致吕布与岳父内外勾结,夜袭徐州得手,失去了刘备安身立命之地。

(112字)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1、“小霸王”指的是谁?

你能说说这一外号的由来吗?

“小霸王”指的是孙策;

孙策在与刘鳐作战的过程中,不过三回合生擒部将于糜,在得知背后遭人暗算后,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

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

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2、孙策雄踞江东

孙策靠其父孙坚在18路联军讨伐董卓时得到的玉玺,与袁术那里换得千于兵马以即一些老部将转战江东,以求自立,先后攻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等诸部。

并得到周瑜、张紘等当代名士支持与辅佐,及战将多员,八年一统江东,袁术僭号称帝时,孙策与之绝交,从而真正脱离袁术,独立于江东。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

1请简述吕布射戟辕门

袁术派大将纪灵进攻刘备住地,袁术送粮请吕布助战,刘修书请吕布解围,吕知助袁不利已,但碍送粮之面,便在辕门设宴和解。

纪灵与张飞斗气,吕大怒,令左右树戟150步辕门外,若一箭中戟小枝,两家罢兵;

不中,各自安排厮杀;

不从其言者,并力拒之。

吕果中,双方罢兵(131字)

2请简述典韦之死

宛城之战中,张绣用贾诩之计夜袭曹营,先让人将典韦灌醉,再命人偷了典韦的短戟,致使典韦在掩护曹操出逃之时,身无片甲。

虽奋力以腰刀砍杀二十余敌,终因寡不敌众,中枪大叫数声而死。

死后半晌,尚无一人胆敢进入。

曹操获悉痛失典韦后自称比失去了长子和侄儿还要悲痛(125字)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1、曹操杀粮官

曹操攻打袁术,相持不下,粮草快完了,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又荒旱,接济不及。

他叫粮官王垕小斗放粮,权且救一时之急。

王垕按令去做,将士因吃不饱大哗。

为平民愤,以盗窃官粮罪把王垕推出去斩首,借粮官的人头以稳定军心。

2、请简述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征张绣途中,恰逢稻麦成熟,为显示爱民之心,曹操下令要求众将士不准纵马毁麦。

没想到禁令刚下,曹操的马受惊跑入麦田,踏毁麦田。

此时,曹操假意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

主簿犯难,谋士郭嘉便引《春秋》中“法不加于尊”的说法为其开脱,曹操顺水推舟,割发代首以示众人。

(129)

3、望梅止渴

曹操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

当时曹操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

“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这一故事,小说没有正面描写,而是借曹操之口侧面介绍。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拨矢啖睛

简述夏侯惇(dūn)拨矢啖睛

夏侯惇奉操命征讨吕布以助刘备,行进中遇布猛将高顺,便出马迎战。

战四五十合,高顺败下阵来。

夏侯惇追高顺,却被布将曹性偷袭,射中左眼。

夏侯惇急拔箭,却连眼珠拔出,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纳于口啖之,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

曹性死,夏侯惇纵马便回。

两军闻之骇然。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

简述白门楼吕布殒命

操淹下邳,吕布恃有赤免马,沉溺酒色不出战。

布部下起离心,盗赤兔马献操,插白旗欲献东门。

曹军攻城,吕布迎敌,少憩门楼之时却被叛将生擒。

操在白门楼上处置吕布。

吕布盼刘备相助,并愿辅操定天下。

曹问备何如,备提董卓之事,吕布怒骂备无信。

操下令将吕布缢死,割首示众。

(128字)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

1、正名认亲

平了吕布之后,曹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汉献帝,献帝令取其宗族世谱捡看,发现刘备是自己的叔父辈,便请入叙叔侄之礼,并拜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侯,自此人皆称刘备为刘皇叔。

2、简述许田打猎

曹操大权在握,逼迫皇帝去许田打猎,并用天子的宝雕弓射死大鹿.群臣见了金纰箭,误认为是天子射中,都踊跃高呼"

万岁"

.曹操竟"

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群臣大惊失色,而曹操却神情自若,将宝雕弓自悬在身边.关羽欲杀曹操,被刘备拦住.

3、汉献帝用玉带诏让大臣救国难的故事

许田打围后,汉献帝认为曹操早晚必加害

于他,想让国舅董承想法救他,又怕被左右曹

操的心腹所知,乃以血写诏缝于玉带内,以带

赐董承,把旨意秘密传送出去。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1、简述曹操煮酒论英雄 

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种菜掩人耳目。

一日,曹操请刘备坐饮畅谈。

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袁绍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

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大为吃惊,匙箸落地。

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吃惊,使曹操认为其胆小如鼠,不复怀疑。

(122字)

2、关公赚城斩车胄

刘备借口截击袁术,离开曹操后。

曹操派车胄伏兵瓮城,想擒刘备。

关羽获悉后,假扮曹军,赚开城门,将车胄杀死。

自此,刘备与曹操正式为敌。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伐曹檄文

袁绍出兵助刘备讨伐曹操时,令书记陈琳起草檄文。

陈琳援笔立就。

这篇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的罪名,写得痛快淋漓。

檄文传到许都,当时曹操正患头风,卧病在床。

看了檄文之后,曹操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头风顿时痊愈。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简述祢衡之死

曹操欲使人劝说刘表归顺,孔融荐祢衡。

曹操见之,不加礼,祢相讥,又批斥其人才。

曹操恼怒,命其为鼓吏以辱之。

祢衡于宴上裸衣击鼓,痛骂操。

操不愿负杀戮贤士之名,遂遣之。

祢衡在众人的劝说下奔赴荆州。

至荆州祢又讥讽刘表,刘为免受害贤之名,遣其去见黄祖。

祢衡后被黄祖杀死。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请简述曹操诛杀董承的原因

曹操在许田围猎故意做出欺君之举。

汉献帝不甘受辱,与伏皇后商议,赐给董承藏有密诏的锦袍,让他谋划除去曹操。

董承暗结刘备等人谋诛曹操。

董承谋划用曹操患偏头痛的机会,用毒药毒死曹操不料被家奴告发,为曹操所杀。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1、简述劝降关羽(简述关公约"

三事"

关羽下邳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

曹操想招降关羽以为己用,使张辽前往说之。

辽具说关公拼死有三罪,降操有三利。

关公亦有三约:

降汉不降曹;

礼待二嫂;

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

曹操对于第三个条件有所犹豫。

辽劝操说,刘备待关羽只不过恩厚,只要曹操更施恩厚以结关羽之心,不怕关羽不服。

曹操觉得有理,方才答应。

(148字)

2、斩颜良诛文丑

关羽投降后,曹操恩遇有加。

后来,袁绍部将颜良攻打曹操,曹操连折两将,无奈之下,只好请关羽出战,关羽马快,奔到阵前,趁颜良不备,一刀斩杀。

过后不久,文丑带兵前来复仇,关羽只用三招就将其斩杀。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

简述封金挂印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到相府辞别曹操,曹操为了挽留关羽,假托有病,挂避客牌不见客人。

张辽也托病不出。

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一封,辞别曹操。

将曹操所赐金银,一一封在库中,分毫未动,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

关羽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候五关斩六将

1、简述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座关口,斩了孔秀、韩福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经过卧牛山时,收下周仓。

前往古城会见张飞,斩了蔡阳兄弟俩才消除了误会。

后遇上从袁绍军中脱身的刘备,兄弟三人才得以重逢。

2、简述典故:

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一典故常用来比喻人在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宫心在汉,“降汉不降曹”。

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但绝不能背叛刘备。

后来,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刘备。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斩蔡阳兄弟释疑(古城会)

关公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而去,行到芒砀山古城时,听百姓说此地被一黑头将军占了,就想除害。

孰不想出来的正是三弟张飞。

张飞误会关公降操,也不容关羽解释,只接嫂嫂,却攻关羽。

正巧曹军中蔡阳恨关羽杀其外甥秦琪而追来。

张飞要关羽杀蔡阳以证桃园之义,关羽为表真心,关公斩操将蔡阳才解开了张飞的疑虑。

这个称斩蔡阳兄弟释疑,也就是古城会。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1、跣足迎许攸

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时,袁绍谋士许攸因谋略不被采纳,便往曹营投奔曹操。

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曹操正要解衣休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

(曹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表现)

2、请简述许攸问粮

官渡之战前夕,许攸为袁绍所逼而投奔曹操。

曹知许来投,跣足出迎,还先拜于地。

攸说明来由,并问曹军军粮多少。

操先答可支一年后改口半年,攸拂袖出帐,操为挽留攸曰“三月耳”,攸笑操果为奸雄。

操就附耳说只有此月粮。

攸大声道“粮已尽矣”,操愕然。

而后,攸出谋取乌巢,使曹军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131字)

3、火烧乌巢

袁绍手下谋士许攸因计谋不被采纳,家人又因贪赃被审配捉拿,于是叛袁投曹。

许攸投曹,为曹操带去了袁绍军粮仓乌巢守卫空虚的好消息,曹操立刻亲自领兵,火烧乌巢,守将淳于琼于醉睡的情况下忽然遭遇曹军袭击,军心大乱,乌巢丢失。

4、请简述官渡之战

(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袁绍率七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夜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128)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曹操仓亭破本初

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曹操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引诱袁绍追至河上,曹军背水死战,必将取胜。

操从其计。

军分十队,次日埋伏左右,至半夜,伪作劫寨之势。

袁绍拔寨而走,在仓亭附近处处有埋伏,袁绍军大败,只得引袁尚等回冀州养病。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请简述许攸献计夺冀州(水淹冀州)

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兵退冀州。

为助曹操夺取冀州,许攸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守城审配闻此仅是暗笑,不作防备。

不想,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力并力发掘,等到天亮,竟挖出两丈深的战壕。

然后引漳河水灌之,水淹冀州。

以致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

终而被曹军攻破,审配被斩,陈琳投降。

(136字)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

1、许攸之死

曹操击败袁绍后许攸居功自傲,口出狂言,当曹操和官兵的面炫耀自己的功劳,说没有他就无法入冀州城门,颇令曹操和众将不满。

一日,许攸又背后炫耀功劳,被许诸拔剑杀死,提头来见曹操。

曹操深责许诸,令厚葬许攸,又令人遍访冀州贤士。

2、进军乌恒平定辽东(郭嘉遗计定辽东)

当时袁绍官渡惨败,不久之后就被曹操完全灭掉,他的两个儿子袁熙和袁尚跑到辽东太守公孙康处,本来曹操要去攻打辽东,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的郭嘉当时病入膏肓,临死前就献计,说不用亲自打,用不了多久公孙康就会把袁熙和袁尚的人头送过来。

果然,袁熙和袁尚在辽东想发动政变,除掉公孙康,把辽东据为己有。

公孙康则认为自己收留这两人会得罪曹操,也想杀了这两人,结果是公孙康先下手,把二袁杀死,把人头送交曹操。

一切都按照郭嘉的计算行事(易中天先生认为郭嘉是曹操手下最得力的谋士,堪比诸葛亮。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1、刘备之“髀肉复生”

[成语解释: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

刘表邀刘备荆州相会。

席间,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自觉语失,起身如厕。

因见髀肉复生而潸然流涕。

刘表怪之,刘备解释说是因为久不骑马,导致髀里肉生,又感慨老之将至,功业未建。

刘表以“煮酒论英雄”之事安慰刘备,不料刘备竟乘酒兴失口言说天下碌碌之辈,不足为虑。

刘表默然。

2、请简述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欲害刘备。

宴上,荆州幕宾伊籍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逃脱。

蔡瑁闻讯,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

刘备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马遂纵身而起,跃过檀溪。

刘备脱险。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1、南漳逢隐

刘备跃马檀溪脱身之后,信马来到南漳,遇上隐士水镜先生,从其口中得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论断,并在回新野之后,得单福(徐庶)为军师。

2、简述刘备的治理新野第34-35回(这是很能说明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

”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

“新野牧,刘皇叔;

自到此,民丰足。

”(120字)

3.简述的卢马救主妨主的故事。

这匹马原为刘表手下降将张武所有,后来张武造反,刘备征讨他,大为赞赏此马,赵云斩将夺马给了刘备。

刘备又将此马送给刘表。

不料,刘表谋士蒯越认为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

”还说“张武骑此马而亡”就是证明,吓得刘表赶紧找借口还给了刘备。

此马曾飞跃檀溪救了刘备。

刘备对之极为珍爱。

后来见庞统坐骑老弱,为了显示自己对庞统的重视而将自己珍爱的宝马的卢赠送给了庞统。

谁知庞统无福消受,刚骑上的卢便被敌人当作刘备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从此后的卢马也失去了踪迹。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1、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

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程昱仿徐母字叫徐庶归曹。

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匆匆离去。

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

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125字)

2、徐庶之母因何而死?

徐庶是个孝子,曹操将徐庶的老母接来,想让她写信劝徐庶归降,徐母不肯,曹操叫人照她的笔迹,写信给徐庶,以此来迫使徐庶离开刘备而投奔自己。

徐庶无奈来曹营见母亲,谁知母亲反说他弃明投暗,之后竟然自缢而死。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第36、37回

谋士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

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

徐母得知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

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

(108字)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简述三顾茅庐第37、38回

由于徐庶的推荐,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亮外出(归途中遇见诸葛亮密友崔州平)。

第二次,刘备他们冒雪来访,只见到诸葛亮的另两位密友石广元和孟公威,及其弟诸葛均,备留信表敬慕之情。

(归途中还遇见诸葛亮岳父黄承彦)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

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1、上楼抽梯

刘表长子刘琦害怕继母蔡夫人不容,故邀孔明入后室喝茶,想求孔明出主意摆脱困境,孔明以不参与别人家事为由拒绝了;

刘琦又挽留孔明到密室饮酒,再次乞求他出主意,孔明又拒绝了;

刘琦诈称让孔明看一部古书,领其登上一座小楼,仍是求他出主意,孔明要下楼而梯子已被撤下。

孔明于是劝刘琦屯兵荆州避祸,刘琦便带兵三千去守江夏。

2、简述火烧博望坡,三国前期,势力强大的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南下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