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835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加快某某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和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但与此同时,在工业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形聚而神不聚。

我县多数工业平台的发展历程也是从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驻集中开始的,而这种集中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集中,未产生实质的集群效应。

一方面,产业定位不清。

全县工业平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存在不少重复建设现象。

部分工业平台发展思路和产业定位不清晰,缺少产业引进和培育的系统规划。

特别是在当前招商引资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往往未能按规划布局落实项目,产业插花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平台内主导产业的主导作用淡化。

另一方面,产业关联度不高。

一些工业平台在引进项目方面盲目追求数量,忽视了引进项目和产业间的关联性和相互渗透性,没有适当地引进上下游产业,导致平台内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因而无法产生企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二)土地利用率低。

一是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虽然我县通过土地复垦、围涂造地等途径,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但与实际需求的差距仍然较大。

2012年全县预计可以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大约4000亩,而实际需求1.2万亩,用地指标和用地空间产生脱节现象。

二是低效利用现象比较普遍。

部分工业平台土地利用状况不尽合理,投入和产出率低。

2009-2011年我县亩均GDP分别为11.5万元、12.9万元、14.9万元,在全市排名中比较靠后,与省政府“十二五”期间亩均GDP18.2万元的要求也有较大差距。

工业用地投入也较低,2009-2011年约定投资强度分别为173万元/亩、134万元/亩、167万元/亩,实际投资更低,而全市平均投资强度达200万元/亩以上。

三是闲置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我县存在一定规模的闲置工业用地,部分闲置时间较长,批得多、用得少现象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

虽然近三年来,我们通过有偿收回、促进动工、项目调剂等方式处理了近4000亩的闲置工业用地,但截至目前全县仍有闲置工业用地981亩。

(三)产业配套服务薄弱。

我县大多数工业平台只注重发展产业本身,在整个平台内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则不完善、不配套,既缺乏商业、医疗等配套的生活性服务设施,又缺乏金融、研发、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

比如滨海工业园、城东工业园等,由于生活性服务配套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全县工业平台尚缺乏专门的管理、统计等机构,工业平台整体发展的研究和管理还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

在工业平台与乡镇的协调方面,由于我县大的工业平台如经济开发区、产业区没有连块成片,容易与周边乡镇的工业布局、建设规划出现冲突。

此外,通过“飞地经济”让乡镇参与园区共享共建的同时,由于收益分成等原因,也客观上导致了园区的积极性下降,产生服务的不平衡。

二、充分认识工业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工业平台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等三大体系的有效载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业平台是保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实践证明,工业平台对各地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硅谷的出现使美国得以继续领跑知识经济;

班加洛尔园区使印度信息软件业异军突起,并成为其主要的出口产业。

国内的天津开发区、苏州工业园等一些重要工业平台,对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50%,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工业平台更是发挥出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就全省情况来看,2011年底全省64个开发区(14个国家级开发区、5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5660亿元,进出口总额1315.4亿美元,利用外资5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6%、42.5%和51.3%,成为保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

(二)工业平台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工业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吸引企业集中“扎堆”发展。

而这些集中在一起的企业,集聚了很多先进生产要素,它们之间在管理模式、生产技术等方面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既相互模仿又彼此超越,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文化的共通。

如果一家企业采用了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企业就近模仿,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交流技艺,使得先进技术得以快速传播,集中提高整体水平。

这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还能提升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而且又能放大“乘数效应”,提高平台的竞争力,形成区域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区。

在其先行的示范带动下,通过知识传播和典型引路,区内带动区外,龙头带动一般,最终推动区域经济水平整体的升级。

(三)工业平台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工业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减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提高基础设施投入效益,加快城市人口的集聚,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

而且通过引导企业向工业平台集聚,充分利用工业平台基础设施齐全的优势,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进而使工业平台逐步发展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并最终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我省的萧山区就是在发展工业平台的基础上,把工业平台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成功融入杭州大都市并成为全省经济实力最强的行政区。

另外,工业平台建设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新途径。

“办好一个厂,就业一批人”,通过开发建设工业平台,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以工业为主导的非农产业上去,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工业平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必须解决好工业发展同资源有限和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两大矛盾。

通过工业平台建设,实现工业园区化,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金、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效益,从而达到各种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有资料表明,一个合理布局的工业平台一般可以节约城市用地10%-20%,工业管网减少10%-20%,交通运输线路缩短20%-40%。

同时,工业平台能更好地组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可以通过集中联片生产,对“三废”进行统一综合治理,以减少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工业平台发展的几种趋势

建设工业平台是发展工业最有效的手段,这方面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

按照发展水平的不同,工业园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要素群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财富凝聚四个发展阶段。

我国的工业平台建设从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起步,历经30多年发展,到2011年底国家级开发区达到128个,但大多数的工业平台还处于要素群集和产业主导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工业平台建设的不断创新实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

在前一轮的发展中,各地区在搭建各类工业平台的同时,都会辅以不同的优惠政策,有些甚至力度很大,成为平台发挥效用的主动力。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工业平台建设的主要措施开始从表层优惠政策向深层次的产业集群转变。

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开放的现阶段,靠优惠政策构建的优势会逐渐减弱,工业平台的竞争优势只能构建在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之上。

(二)从加工型工业平台向创新型、研发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平台转变。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平台的整体研发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在新的战略形势下,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工业平台的发展就会永远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

不管入驻企业数量和经济规模有多大,没有核心竞争力,必然没有长久发展的生命力。

因此,大力发展以研发型、创新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高新园区成为许多地区发展工业平台的重要选择。

(三)从“生产基地”向“总部基地”转变。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产业链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许多企业按照总部经济模式把总部布局在发达地区,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欠发达地区,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此,国内许多地区都明确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积极建设总部基地或总部经济园区,通过发展总部基地,以较小的成本付出,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档次。

(四)从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变。

随着工业平台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城市的功能配套,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任务也逐渐增加。

工业平台开始由一个产业集聚地,逐步转变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具备了配套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娱乐休闲服务等综合功能,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综合城市。

四、加快xx工业平台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工业平台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集中区、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和城市发展的带动区,对于保持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

加快工业平台建设既是当前稳增长、保投资、促转型的现实需要,又是打基础、管长远的一项战略举措,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牢抓好。

(一)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在工业平台建设中,首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自然空间优势与政策空间限制的关系。

在平台空间拓展上,我县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和一批可以利用的区块,但因缺乏土地指标、未被纳入规划等原因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土地指标、进入规划范围,向规划、指标要平台空间,是工作重点之一。

二是县级工业平台与乡镇工业平台的关系。

打造县级工业平台,通过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从而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

但是乡镇工业平台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发挥着壮大本地经济、连接城乡社会的重要作用,也需要鼓励适当发展。

为此,如何把握集中和分散的尺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是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是平台的规模效应及投入产出的关系。

平台要形成规模效应,必须汇聚一定数量的企业,并辅以基础设施的投入,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而我县目前的工业平台呈现出规模不大、较为分散的特点,一些平台入驻企业不多,但仍旧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出现投入产出失衡现象,这必须引起重视。

四是平台空间与产业定位的关系。

工业平台的发展不能是“摊大饼”式的发展,而是要有明确的产业方向和定位,有目的地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因此,在引进项目时要按照产业定位对项目进行筛选,但这种方式势必会产生平台空间闲置的风险代价,其本质上是空间布局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矛盾,这也需要妥善处理。

(二)优化工业平台布局。

目前我县已获批成为省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和浙台(xx石浦)经贸合作区,经贸合作区已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

要充分利用好此次契机,按照“集聚发展、分级布局、产城互动”要求,统一对全县工业平台布局作进一步完善规划。

县级工业平台是工业发展的主平台,必须突出龙头地位,继续加大力度推进。

主要考虑好三个方面:

一是规划建设临港装备工业园,结合县域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环xx港一级公路、县域联网供水等相关配套建设,重点发展临港大项目,着力打造成为xx工业发展主阵地。

二是推进现有经济开发区工业示范园区、滨海工业园、城南高新创业园以及产业区城东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着力挖潜闲置土地,做好东陈仁义涂、涂茨北排滩、大徐小盐场等周边扩容,保证近三年工业用地需要。

三是尽早谋划今后发展空间,中期的可考虑道人山围涂区块,甚至可考虑白岩山围垦二期,这有利于工业平台布局连成片,产生规模效益。

远期的可考虑以东海涂围垦为基础,再建一个工业大平台。

乡镇工业功能区要突出特色集聚发展理念,实行分类指导,完善乡镇工业功能区发展布局。

对于石浦科技园、西周机电园仍可以按照现有模式,纳入县级工业平台范畴,由乡镇具体负责操作。

对于临近县级工业平台的乡镇,可在园区中划出一小块、或周边布置一小块,重点发展配套协作项目,接受中小项目的转移辐射,强化与县级平台产业互动。

对于像中西部的一些乡镇,可以作为城镇功能布局,为本地零散企业提供重要的集聚发展平台。

产业配套功能区。

“两化互动、产城一体”是工业化道路成功的重要经验。

在谋划工业平台布局时,要把“园”、“城”联动作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把工业平台布局规划纳入城镇建设整体规划,综合考虑产业布局、市政设施、交通条件、公共服务的相互融入和无缝对接,让城镇发挥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功能作用,真正激发工业平台承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活力。

像贤庠、涂茨,应当提前谋划,抓紧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临港装备工业园、城东工业园发展,以产城互动的强大动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平台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我县工业平台的发展往往注重企业的“集中”,忽视了产业的“集群”。

今后园区的发展,尤其是当前正在谋划建设的工业平台,要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现代产业集群。

一要科学合理确定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是发展方向,是工业平台建设的前提。

要围绕先进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以及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以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为目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立足资源特色、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合理确定富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找准工业平台发展定位,避免盲目无序、方向不明或多头出击、力量分散。

二要注重开展产业招商。

要根据产业发展定位,从产业联系和投入产出的关系出发,实行专业招商,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企业。

并通过其带动作用,引导培育出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构建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如临港装备工业园,要依托现在的中石油、中石化等项目,将与之配套合作的企业吸引过来,形成一个临港工业产业集群。

三要营造工业平台创新环境。

创新是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要注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研发中心、创业中心、孵化中心等创新载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要引导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结构,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推行精品制造,培育区域品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狠抓工业项目建设。

项目是工业平台中的主体,也是工业平台产业特色的具体体现,离开项目,工业平台就是一个空壳。

在推进工业平台建设中,要牢固树立项目优先、项目第一的观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一要千方百计引进项目。

只有确保项目不断档,才能促进平台发展不停步。

要盯紧盯牢央企、科企、外企(台企)和民企(浙商、甬商),牢牢把握当前省、市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甬商回归的政策机遇,主动出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联系一切可以联系的人士,全方面、多渠道引进项目。

同时要重点开展区域性定向引进项目,尤其是海洋经济方面,要组织专门力量,选准目标,加强联系,增强引进项目的针对性,提高引进项目的成功率。

二要想方设法确保项目落地。

各工业平台要坚持主动服务的理念,加强与企业和投资商沟通联系,提前介入,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探索新入园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服务工作联系制度,明确落实项目落地服务人,实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跟踪服务等制度措施,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主动靠前服务好项目。

三要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对于重点项目要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队人马、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明确项目责任主体、明确各项工作任务、明确项目实施要求、明确各方权责,对照项目进度计划,倒排时间节点,逐项狠抓落实。

同时要加强项目督促检查,确保引进的项目尽快运作上马,尽早开工投产,以免出现引进时是有效益项目,达产时项目黄金期已过的现象,造成投资和资源开发无效益。

(五)努力加强用地保障。

土地是工业平台建设的基础,也是一笔必须用好的资源。

当前xx的用地资源日渐短缺,出现了“项目等土地”的现象,必须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平台开发、项目建设用地需要。

一要盘活闲置土地。

继续实行“腾笼换鸟”模式,对批而未供、已批未用、部分闲置等土地采取二次开发、主体调整、协议收购、等价置换等措施进行有效激活,借力市场、行政、法律等多重作用盘活企业闲置土地。

二要向规划要土地。

规划是用地的前提。

由于受整体规划的影响,一方面纳入规划的可用土地呈分散布局的特点,不利于整体开发;

另一方面一批可用之地未纳入整体规划,无法开发利用。

因此,要立足全县,摸清资源,加强系统规划,做好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促进更多土地转变为真正的可用之地。

三要挖掘后备用地。

重点要充分挖掘滩涂资源,积极争取建设用海指标,科学实施围涂造地工程,推进道人山围涂,加快大港口、水糊涂、乌屿山等围垦项目,着力加强后备用地储备。

四要集约节约用地。

要加强土地立体开发,向上问空中要资源,向下问地下要深度,鼓励企业构筑多层厂房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要引导和鼓励企业走内涵式扩张的路子,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通过优化布局、功能整合、“零土地”技改等措施,挖掘现有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单位用地产出率,打造工业“高产田”。

(六)不断创新开发机制。

加快工业平台开发、促进项目建设,应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机制上大力开展创新实践。

一要完善工业平台与乡镇合作开发机制。

继续推行“飞地经济”合作模式,促进工业平台与周边乡镇在基础建设、招商引资、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使工业平台实现相对空间上的拓展。

不断完善工业平台与乡镇的利益分配机制,制定相应的税收分成比例,最大程度地激发工业平台活力和乡镇积极性,实现工业平台与乡镇的联动开发、互惠共赢。

二要优化项目的进入机制。

树立“引进好项目是财富、引进差项目是包袱”的理念,改变以往“拣到篮里都是菜”的做法。

要建立限制政策机制,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要通过多部门项目会商等方式,从项目的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土地产出效率、科技含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严格控制高排放、高消耗和低产出、低效率的项目进入。

对于一般性的项目,可采取“以租代售”的模式提供企业厂房,提高引进项目的档次和水平,保障项目的“生命力”。

三要强化项目的退出机制。

要加强合同、协议管理,对签订合同后迟迟不开工或不按建设规模建设的项目,严格履行退出条款。

要积极鼓励企业参股、并购退出企业,通过改造老厂、引进先进设备、节约生产空间等办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整体资源利用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