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858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Word格式.docx

⑵观色法:

如观察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实验等。

⑶同位素标记法:

如噬菌体浸染细菌,18O2和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转移途径的实验

⑷等组实验法:

如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燕麦胚鞘实验等。

⑸加法创意法:

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用注射研究生长激素的实验,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实验等。

⑹减法创意法:

如用阉割法、摘除法来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实验,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的实验等。

⑺杂交实验法:

如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植物杂交、测交的实验,小麦的杂交实验等。

⑻化学分析法:

如番茄和水稻对Ca和Si选择吸收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等。

⑼理论分析法:

如大、小2种草履虫竞争的实验,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实验,植物向光性的实验等。

⑽模拟实验法:

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试验

6、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隔绝气体密封玻璃容器可用石蜡,隔绝液体和空气可用油膜,排气或充气根据升温或冷却。

 

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通入氧、放绿色植物;

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油膜覆盖、用凉开水;

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植物生理实验对照组——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蒸馏水或清水;

动物生理实验对照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

2)固体材料的研磨可用二氧化硅,要注意保护叶绿素用碳酸钙。

细胞破裂加清水,细胞失水加氯化钠盐溶液,注意搅拌。

3)光控制遮光或光照,单色光棱镜色散或薄膜滤光。

4)温度,恒温水浴保温,降温冷却,升温加热。

加微生物之前,需先将培养液进行煮沸后冷却。

5)PH值,缓冲溶液(HCO3-/H2CO3HPO42-/H2PO4-)。

6)矿质元素、激素施加或除去,注意量的控制。

7)组织或器官,摘除法。

8)除去叶中的淀粉,饥饿处理;

析出或溶解物质,水溶性的根据其溶解度,脂溶性的可用丙酮或酒精。

9)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10)动物细胞膜制备——置于蒸馏水中吸水涨破。

11)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隔水加热脱色

12)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

7、实验结果的显示方式------观测指标

1)除去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一般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增加可用碳酸氢钠;

增加水中的氧气可用吹气或放入水藻。

2)测液体容积液体一般用量筒,或注射器。

3)光合作用可以通过测CO2吸收量、02释放量、葡萄糖的产生量。

4)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测02吸收量、CO2释放量、葡萄糖的消耗量。

5)物质合成的途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6)有无某物质存在,有机物根据颜色反应或凝集,无机物变色或生成沉淀。

7)判断细胞死活,动物植物质壁分离和复原或细胞质流动。

8)细胞吸水与吸收离子的关系——KNO3溶液的质壁分离及其自动复原。

9)激素是促进还是抑制;

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动物的发育速度

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身长变化)

血糖的含量——低血糖症状、尿糖是否出现

(二)关注教材中实验素材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发展离不开实验。

教材中除了考纲要求的实验外,还有许多实验素材可以挖掘,如“资料分析”、“演示实验”、“科学史实验”、“课后习题中涉及的实验”等。

这些材料很有可能作为高考实验的命题素材来源。

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增强实验技能。

(三)提升关―――实验设计题是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实验课题(名称):

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即研究或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

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或者做了该实验后,要解决什么问题?

能提高或学到哪些知识、能力等(从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基本技能、实验设计、显微镜的使用等方面分析)。

3、实验原理:

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即完成该实验所应用到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材料用具:

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实验条件:

完成该实验必备的仪器、设备、药品条件。

5、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的操作程序。

涉及到实验设计思想、器材、药品的使用、实验设计原则(科学性、简便性、单一变量、可重复性、控制的体现、控制与与平衡控制等)的体现。

6、实验测量与记录:

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的记录

7、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8、实验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注:

有些考题要求考生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推断相关的结论。

探究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

第一步:

准确的把握实验的目的,找出自变量

第二步:

确定实验的原理。

实验原理通常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题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实验变量的检测方案,再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确定实验的原理

第三步:

设置对照实验,选择合理的实验对照方法

第四步:

选择实验材料(实验材料要根据原理来选择或题干所给的信息来确定)

第五步:

设计实验步骤。

设计实验步骤时最好能理顺实验思路,设计步骤时一定要注意遵循实验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科学性原则)。

第六步: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的原理分析或推测其可能的情况,并将所有可能的结果和结论一一列出。

探究类实验回答的基本模式:

如果(若)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则(说明)相对应的实验结论。

(四)针对性训练解题指导

1、审题(从题干获取有用信息)

(1)提出问题——明确实验目的(灵魂)

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实验目的和要求;

分清题型,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索)性实验。

(2)搞清实验原理(关键)

根据所学相应实验的实验原理,提出适合本实验的实验原理;

或是认真阅读题干(有时在题前叙述,有时隐藏在实验结果描述中)找出相应实验原理;

更多的时候是二者结合分析出。

(3)找出实验材料(定位)

题目通常给出实验材料,或你经分析可能选择的材料。

2、作出假设

假设的作出之前,首先要明确:

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结论已经给出,只要充分的实验事实,加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探究性实验:

结论未知,要经过实验去找寻可能的情况。

(最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探究性实验假设提出的方法:

将实验目的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恒等变形(句式转化),注意将问题具体化(具体到某一方面而且结果或促进或减弱或几乎没有变化)。

3、设计实验(核心)材料、仪器、方案、预测

注意问题:

1.实验条件的控制。

2.实验程序的安排。

3.实验结果的显示方式即实验的观测指标。

4、设计实验步骤(要点)

①材料是否要制取或处理(注意对照实验)。

②所用器材是否要分组编号。

③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加不同的处理。

④结果观察(预测)、记录,并根据结果(现象)进行分析。

①题目给出的试剂和材料要充分运用。

②除非题中条件允许,一般不能随意添加。

③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

5、文字表达注意事项

①一般不宜连续描述,往往要分段叙说(设计思路除外)。

②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洁、明了。

(简约而不简单)

③每一步骤要有首句,然后详细叙述。

④表现手法,纯文字,表格,图示等。

6、记录实验现象及其相应数据(客观、详实)要明确实验现象及其相应数据反映什么。

观测指标的确定也是实验考查的重要方面。

(通常以坐标曲线、表格等形式呈现)

7、预测结果及分析结论――答题要求:

结果预测要全面、准确。

方法:

首先要分清,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①验证性实验,假设既定,那么结果的预测应该与实验的假设相一致。

②探究性实验,就需要对结果进行分类讨论(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判断标准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时充分注意各种情况的可能性。

《实验与探究》题型分类(bhzhen)

题型1:

教材实验类

以考纲规定的16个实验为命题点,重点考查实验原理、试剂、器材、步骤、现象等。

1、实验操作题:

[典例1]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色素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2~3次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计数前,将培养液震荡摇匀后再吸取样液

C.检测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充分混匀后加入组织样液

D.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压盖玻片

[典例2](09广东理基)4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

②转换高倍镜;

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典例3](10江苏卷)1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实验①8.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典例4]很多生物学实验都要必须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A.脂肪的鉴定:

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解离洋葱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C.观察细胞质流动:

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

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

[备考策略]熟知各种实验材料的用途、实验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目的,实验操作程序等。

2、实验选材题

[典例5]下面有关洋葱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皮细胞大,容易观察,可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

C.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

D.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典例6](10新课标)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

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备考策略]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

实验选材时,要遵行科学性、简便性、直观性等原则。

3、实验试剂及实验现象题

[典例7]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染色剂对生物体的结构或物质染色,以便观察和鉴定。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红色,细胞质变绿色。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0.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备考策略]引导学生列表归纳高中生物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及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还原糖检测

斐林试剂

蓝色→砖红色沉淀

脂肪的检测

苏丹Ⅲ/苏丹Ⅳ

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的检测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淀粉的检测

碘液

蓝色

CO2的检测

Ca(OH)2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变混浊/由蓝变绿再变黄

酒精的检测

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酸性条件)

观察染色体

龙胆紫/醋酸洋红

紫色/红色

观察线粒体

健那绿

蓝绿色

观察DNA

甲基绿

绿色

观察RNA

吡罗红

红色

4、小综合题

[典例8]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B.用洋葱鳞片叶大片内表皮和动物膀胱作半透膜都能成功完成渗透作用实验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甘蔗中的蔗糖

题型2:

实验分析类

1、实验原理分析题

[典例9]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清水。

一段时间后,凹槽中水分减少。

下列图示实验与此实验原理相同的是(B)

[备考策略]复习时引导学生在掌握教材中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对实验过程、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2、实验对照分析题

[典例10]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

A.土壤不作处理,自然状态B.土壤进行处理

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D.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典例11]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

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C.探究Ca2+的主动运输吸收,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D.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备考策略]复习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实验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对照组的具体作用的描述一般为:

排除无关变量(因题而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同时提醒学生,并非所有的实验都需要设置对照组,如物质鉴定实验、孟德尔杂交实验可不设置对照组。

3、实验变量分析题

[典例12]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

再向A管滴入2滴3.5%FeCl3溶液,向B管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堵住管口,轻轻振荡;

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

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

原因可能是。

3)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

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③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号试管。

答案(1)酶的高效性(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2)H2O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而分解

(3)①2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滴H2O2溶液,2mL马铃

薯块茎提取液②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3

[备考策略]实验设计的关键——找准变量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首先确定好四个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四者之间的关系。

变量,亦称因子,指实验操纵控制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按性质不同,通常有以下两类共4种变量:

(1)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例如,在“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

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就在于捕获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及其实验事实。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亦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量,亦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起干扰作用。

例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和稀释浓度、可溶性淀粉溶液浓度、试剂溶液的剂量和浓度、实验操作程序、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

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及条件,对3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

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和减少额外变量。

关于控制“无关变量”语言表达

无关变量都相同且适宜。

表述要清楚。

对在量上难以准确描述的,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

“一段时间”、“适宜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用相同型号的…”、“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大小数量相同的…”、“等体积的”、“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加入等量的…”等。

对于定量分析,如对浓度有要求时,可这样描述“分别加入一定梯度浓度等量某溶液”

4、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题

[实例13]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

两次,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浓度大于10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B.浓度大于0.00lmg/L,都能促进胚芽鞘伸长

C.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10mg/L之间

D.浓度为0.1mg/L时,两个实验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该数据应舍弃

[实例1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大豆种子细胞呼吸速率的影

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2,4—D溶液浓度(mol/L)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in)

0

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A

1.1

2.2

3.3

4.4

5.5

B

10-12

6.5

13.0

19.5

26.0

32.5

C

10-10

8.0

16.0

24.0

32.0

40.0

D

10-8

7.5

15.0

22.5

30.0

37.5

请回答:

(1)实验中有色液滴移动的原因是。

(2)请利用表中的相关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绘出大豆种子细胞呼吸速率与2,4-D溶液浓

度的关系图。

(3)与D组相比,当2,4-D溶液浓度为10“mol/L时,有色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更。

(1)2,4—D溶液处理过的大豆种子有氧呼吸消耗O2,

放出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左侧瓶内气体体

积减小,气压下降,有色液滴左移

(2)(4分)

(3)小

[实例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

桐花树(红树的一种)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

为探究桐花树幼苗的最适生长盐度是多少,该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材料用具:

生长良好、树龄相同的桐花树幼苗5株,培养瓶5个,3%NaCl溶液,蒸馏水,其他必需的器材若干。

(2)实验步骤:

①将5个培养瓶按A~E分别编号。

②在培养瓶中分别加入浓度梯度相等的1%、、3%的NaCl溶液。

③,按右图所示装置装配好。

④将装置置于适宜的的环境下进行培养。

每天观察记录幼苗生长情况。

(3)实验记录:

请设计一个表格以便对上述实验进行记录。

E

1

2

3

4

(4)实验结果:

4天后幼苗

全部死亡,实验失败。

(5)结果分析:

致使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方案有明显的设计缺陷,主要有:

①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②从营养供给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③从实验设计科学性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参考答案:

(2)②1.5%、2%、2.5%③将桐花树幼苗分别放入5个培养瓶④温度和光照

(5)①未设置通气装置,根无法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合理答案也给分)

②培养液中缺乏幼苗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合理答案也给分)

③每组幼苗数目太少,每组应设置多株幼苗(合理答案也给分)

[备考策略]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结果的两种主要呈现方式:

1、利用坐标曲线呈现实验结果。

绘制坐标曲线图的方法步骤:

⑴标轴:

找准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坐标轴,标注单位符号。

⑵描点:

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描点,一般需要先进行计算;

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最低点、最高点、转折点、与坐标轴的交点。

⑶连线:

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光滑曲线连接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