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871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5.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色气体B.难溶于水

C.有刺激性气味D.密度比空气的小

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HB.LiC.NaD.K

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KCl溶液B.C2H5OH溶液C.H2SO4溶液D.Fe(OH)3胶体

8.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HClB.CO2C.MgC12D.CH4

9.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器皿

B.陶瓷

C.丝绸

D.中草药

10.羰基硫(COS)可用于合成除草剂和杀虫剂。

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H2S(g)+CO2(g)

COS(g)+H2O(g)。

下列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H2S、CO2、COS、H2O的浓度相等

C.H2S、CO2、COS、H2O的浓度不再变化

D.H2S、CO2、COS、H2O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11.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C.锌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12.2017年,我国科学家在利用稼(

)进行肿瘤的早期精准诊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31B.中子数为68

C.质量数为99D.核外电子数为37

13.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淀粉B.植物油C.葡萄糖D.蛋白质

14.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甲烷

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D.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15.下列方法能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观察颜色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通入水中D.通入酸性KMnO4溶液

1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18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属于带负电荷的粒子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17.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解释的是

A.氧化性:

Cl2>

Br2B.稳定性:

HCl>

H2S

C.酸性:

H2SO4>

H2SO3D.碱性:

NaOH>

Mg(OH)2

19.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同质量的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20.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森林火灾会产生SO2

B.氢、氧两种元素没有参与硫的循环

C.工厂产生的烟气应经脱硫处理后再排放

D.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21.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验纯后点燃甲烷气体B.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C.在集气瓶口上方扇闻气体D.实验时将剩余的钠及时放回原试剂瓶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2gCO2物质的量为0.5mol

B.0.1mol·

L-1NaOH溶液中含有0.1molNa+

C.1molCl2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约为6.02×

1023

D.标准状况下,44.8LH2O的物质的量为2mol

2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

2Na+2H2O=2Na++2OH-+H2↑

B.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

Cl-+Ag+=AgCl↓

C.稀盐酸与碳酸钙:

CaCO3+2H+=Ca2++CO2↑+H2O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

H++SO42-+Ba2++OH-=H2O+BaSO4↓

2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

符的是

A.收集氯气

B.除去水中泥沙

C.分离乙醇和水

D.配制100mL0.1mol·

L-1NaCl溶液

25.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推理或结论

A

向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溶液变成蓝色

I-的还原性强于Cl-

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取少量Na2O2粉末放在脱脂棉上,再将1滴水滴到Na2O2上,脱脂棉燃烧

Na2O2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答题(共30分)

1.(3分)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的钛合金用量达9.3%。

制备海绵钛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2MgCl2+Ti。

该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_,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了2molMg,则生成_________molTi。

2.(3分)请从2-A和2-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A评分。

2-A

2-B

在3种物质①碳酸钠、②硫酸铵③次氯酸钠中,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可用作食用碱的是_________,可用作漂白剂的是_________。

在3种物质①乙烯、②乙醇、③乙酸中,可用于清除水壶中水垢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可用作水果催熟剂的是_________,可用于配制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___。

3.(4分)现有下列4种物质:

①Cl2、②NH3、③浓H2SO4、④Al2O3。

其中,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与强酸、强碱溶液均可反应生成盐的是_________;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_________;

能使蔗糖变黑并有气体生成的是_________。

4.(4分)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研究SO2的性质。

序号

X

实验现象

I

紫色石蕊溶液

现象a

II

品红溶液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

请回答:

(1)实验I中,现象a是_________。

(2)根据实验II,推断SO2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3)根据实验Ⅲ,推断无色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K+、Mn2+、H+和_________。

(4)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实验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5.(8分)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绿碱FeSO4·

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1)①~④所涉及的实验操作方法中,包含过滤的有_________(写序号)。

(2)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固体X为铁粉

b.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Fe2+、Fe3+、A13+

c.从溶液C到绿矾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

(4)为测定烧渣中Fe2O3的含量,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烧渣的质量为ag,固体X的质量为bg,固体B的质量为cg。

乙同学认为仅利用以上数据不能计算出烧渣中Fe2O3的含量,其理由是_________。

6.(8分)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转化规律。

含甲元素的部分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A、B、C中甲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

B,C为同类物质,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1)若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C为红棕色气体。

①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E、F可为氧气

b.常温下,B可为无色气体

c.③中甲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若A为金属单质,C溶液遇KSCN溶液呈红色,F为黄绿色气体。

①B溶液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当5.6gA全部转化为D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二、选答题(共20分。

请在以下三个模块试题中任选一个模块试题作答,若选答了多个模块的试题,以所答第一模块的试题评分)

《化学与生活》模块试题

1.(4分)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有人制作重阳糕孝敬老人。

制作重阳糕的部分原料如下:

①糯米粉、②红枣、③植物油、④白糖。

(1)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_。

(3)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

(4)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_。

2.(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的魅力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纵观化学发展史可知,青铜与铁是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创造的新材料,酿酒和发酵工艺是原始的食品化学工艺,药物的发现和提纯工艺是早期药物化学。

近现代以来,合成化学在无机、有机、催化、高分子和超分子等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产物广泛应用在纳米材料、医药、航空、航天及军事等领域。

化学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其核心技术就是通过对分子层面的操纵创造物质。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是化学的特征之一。

_________

(2)铁的冶炼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通过对分子层面的操纵可研发新药。

(4)化学合成的物质广泛应用在纳米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

3.(8分)水体中植物营养素过多蓄积会加速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

利用微生物对含氮废水进行处理的流程如下:

(1)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有氮元素和_________(填字母)。

a.磷元素b.氧元素

(2)根据图1和图2,推断使用亚硝化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

(3)过程③,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利用微生物处理含氮废水的优点为_________。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试题

1.(4分)下列6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有机物:

①CH3CH2CH2Br(染料原料)②CH2=CHCH=CH2(顺丁橡胶原料)

(定香剂)④

(杀虫剂原料)

(防腐剂)⑥

(医药中间体)

(1)属于烃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与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与③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4)用系统命名法给⑤命名,其名称为_________。

2.(8分)下列4种有机物:

①CH3C≡CCH3②CH3CH2CHO③

(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能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4)选出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物质,并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___+2Cu(OH)2+NaOH

_________+Cu2O↓+3H2O

3.(8分)化合物E(二乙酸-1,4-环己二醇酯)是一种制作建筑材料的原料。

其合成路线如下: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

(3)E的分子式是_________。

(4)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试题

1.(4分)载人航天器中,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H2O,再通过电解H2O获得O2,实现O2的再生。

已知:

①CO2(g)+4H2(g)=CH4(g)+2H2O(l)ΔH=-252.9kJ/mol。

②2H2O(l)=2H2(g)+O2(g)ΔH=+571.6kJ/mol。

(1)反应①属于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①消耗1molCO2(g)时,热量变化为_________kJ。

(3)反应②热量变化为生成571.6kJ时,生成O2(g)的质量是_________g。

(4)反应CH4(g)+2O2(g)=CO2(g)+2H2O(l)∆H=_________kJ/mol。

2.(8分)化工原料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2A(g)

4B(g)+c(g)∆H>0

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0molA(g),发生上述反应。

反应过程中A(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1)0~500s内,v(A)=_________mol/(L·

s)。

(2)仅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平衡时,A的转化率是_________。

(4)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_。

3.(8分)乙酸和碳酸钠在生产、生活及医药方面有广泛用途。

25℃时,有两种溶液:

①0.10mol·

L-1CH3COOH溶液;

②0.10mol·

L-1Na2CO3溶液。

(1)①中c(H+)_________c(OH-)(填“>”、“=”或“<”)。

(2)②呈碱性,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a.Na2CO3和CH3COOH都属于强电解质

b.①中:

c(CH3COOH)+c(CH3COO-)=0.10mol·

L-1

c.②中:

c(Na+)>c(OH-)>c(CO32-)>c(HCO3-)>c(H+)

(4)用石墨做电极,电解Na2CO3溶液可制得NaHCO3,装置如下图所示。

将阳极的电极反应式补充完整:

4CO32-+_________=4HCO3-+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