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878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位于黄河中游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这座拥有浓厚文化的古城中有一条西大街,西大街的建筑体现的是仿唐建筑的风格。

经过多年的岁月洗礼,现代人发现了西安西大街珍贵的文化内涵,将其进行新的改造。

整个建筑立面的改造上延续着传统的历史文脉,对沿街原有的和新建的建筑都采用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下大功夫恢复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牌坊,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特色。

建筑立面的设计也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它通过色彩、形态、均衡、比例等造型元素,体现着建筑外立面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表达。

建筑美不美观,好不好看,它需要经历岁月的检验,这些都是与建筑的色彩、形态、光影、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往往这些就是设计师们所要表达的。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弘扬,即通过对建筑立面的设计运用“象征”“引用”等表现手法来展现它深刻的寓意。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那些缺乏寓意的造型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那些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才有真正的深刻寓意。

一座城市的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面貌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体现着城市文化特征,也可以说城市建筑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

在改造中,以尊重原有年代风格和特点为核心,保留结构,改变外观,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上,不仅提高了使用价值,也提高了其艺术欣赏价值。

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应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化,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让现代建筑立面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实用艺术。

(摘编自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三:

每天一份报纸,每月固定的《读者》和《知音》,这些许的文字信息需求,在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就能逐一实现。

作为城市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许许多多海口市民以及阅读爱好者的美好回忆。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普及,这一原本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正在逐渐消失。

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实地走访。

“以前的报刊亭很多,相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现在两三公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个,甚至有些新的小区周边乃至整条街上都没有一个。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报刊亭没有那么深的需求,但像他们这拨人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阅读习惯了,每天一份报纸是必不可少的。

经营者也普遍反映生意不好做,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就相应的少了很多。

经营者章女士告诉记者:

“原来一天从早到晚开门12个小时,现在能有4、5个小时就不错了。

没有生意守着也白守,你看现在好多人都增加了很多‘副业’,要不然真没办法。

每天在报刊亭购买报纸的人鲜而有之,记者蹲守海口某处报刊亭2个小时,才有一人路过购买一份报纸。

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定期阅读的那些杂志和期刊,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阅读一下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是手机不离手的,加上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

但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讲,回家的途中路过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很方便的,这对于我来说才是‘生活’。

”李女士说,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也还是希望到店里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希望这一抹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风景线不会消失,而是更好地为那些心存情怀的阅读爱好者们营造一个文化驿站、一个心灵港湾,也为这个城市,留下充满人情味的无限美好与遐想……

(摘编自《海口城市“文化符号”--报刊亭现状:

经营难“副业”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哈尔滨着力打造冰城符号,提升城市魅力,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境界和文明高度。

B.各种符号按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符号体系,形成了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文化。

C.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符号诸如文字、色彩等可成为城市的标志。

D.材料三以记者实地调查的形式报道海口文化符号报刊亭的现状,比材料一更具权威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音乐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演出常态化、多样化,而且深入市民内心,成为城市文化印记。

B.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中艺术化地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能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现这些符号的深刻寓意。

C.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城市建筑设计的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城市文化符号又居于建筑立面改造的重要地位。

D.城市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城市建筑立面的恰当改造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的实用功能以及审美价值。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四合院屋檐上雕刻的蝙蝠与寿字等,使北京四合院成为蕴涵着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

B.徽派建筑,以白墙黛瓦,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黛色又称青色,合在一起谐音为:

清白。

C.旧时南京秦淮河两岸商铺林立,许多文人在乌衣巷、朱雀桥边尽显诗酒风流,一片繁华。

D.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鸟巢、水立方传遍世界,这些建筑无疑成为北京的代表。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5.作为海口“城市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近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分析。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1985年的莎士比亚

朱山坡

蛋镇电影院曾经有一段时间门可罗雀。

有一天,来了一个长发及肩的毛头小子,身材矮小,穿喇叭裤,硕大的墨镜差不多遮蔽了他瘦削的脸。

毛头小子走进电影院,对经理老吴说,我要借你的电影院用用。

老吴打量了一番毛头小子:

“你是谁?

毛头小子说,你听说过莎士比亚吗?

老吴说,听说过,但没见过。

毛头小子说,我原来是鹅镇的莎士比亚,现在是蛋镇的莎士比亚。

老吴警觉地问,你想借电影院干什么?

“不,我们,蛋镇莎士比亚剧社准备排演一部伟大的戏剧。

这个毛头小子是蛋镇中学初三的学生。

他的父亲朱风光从鹅镇调到蛋镇当卫生院院长,所以他也跟着转学,成为蛋镇的莎士比亚,并且成立了蛋镇莎士比亚剧社。

莎士比亚抽的烟是万宝路,这让老吴瞠目结舌。

“不白借,我们排演一次,给电影院50块钱。

”老吴从莎士比亚手里接过一条结实的万宝路后,老吴谨慎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我当然支持年轻人的事业。

这一天中午,莎士比亚带着五个毛头小子和三个稚嫩的女学生兴冲冲地来到了电影院。

十几个穿着时尚的男女中学生在台后常常打情骂俏,发出阵阵浪笑,这让老吴不得不保持警惕。

如果不是因为近来电影院过于冷清,老吴断不会把场地租给莎士比亚。

每次指挥排演的时候,老吴自始至终盯着,一言不发。

莎士比亚要跟老吴好好谈一次。

“老吴,你了解《哈姆雷特》吗?

”“我什么都知道。

但我谁都不相信。

“鹅镇、平谷镇还有白马镇的老百姓都已经见识到了伟大的戏剧《哈姆雷特》,我也要给蛋镇人民也见识见识。

”莎士比亚说。

老吴说,那你现在就让他们见识,从排练开始。

莎士比亚是靠物质诱惑他的同学来排演《哈姆雷特》的。

据说,每排演一次,每一个学生演员可以拿到三块钱。

谁也无从知道他的钱从哪里来。

有人说,他的钱是从他的父亲朱风光那里硬要来的。

我不觉得莎士比亚是一个坏小子,他只是有一个奇怪的理想。

每一个孩子心里都有稀奇古怪的想法。

比如我从小就立志当一名摄影师,但遭到了差不多全镇人的讥笑。

因为我就是大家眼中的“小混混”,我家穷得连拍一张照片的钱都没有,遑论购买一台照相机。

他对主演的表演极其挑剔、苛刻,吹毛求疵。

“我给了你钱。

你给我演好点,我不想给蛋镇人民看到狗屎一样的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有一只漂亮的海鸥牌照相机。

他拍了很多剧照,张贴在电影院海报墙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我想摸摸他的照相机。

他不同意。

我说,你给我拍一张照片总可以吧?

莎士比亚说,胶卷很贵的。

但他还是很勉强地给我拍了一张。

“作为回报,你必须在我的戏里免费演一个角色。

”莎士比亚果然给我弄到了一个角色,让我演给哈姆雷特提靴子的仆人。

《哈姆雷特》在蛋镇越来越出名了,几乎家喻户晓,连小混混们都开始谈论哈姆雷特。

“什么时候才能正式上演呀?

”“国庆节正式上演!

国庆节转眼便要到了。

国庆节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在电影院作了最后一次排演,莎士比亚一反常态,不吝用最好听的词语赞扬了我们的表演。

可是,老吴给我们出了难题。

如果今天莎士比亚不交清租金欠款,明天休想推开电影院的大门。

莎士比亚对我们说:

“钱的问题我来解决,明天首演如期进行,一切按计划进行。

明天将是蛋镇史上最伟大的一天。

第二天一早,很多人早早便来到了电影院。

令我惊喜的是,电影院的大门是敞开着的,老吴笑容可掬地站在门口,右手里揣着一把钞票。

莎士比亚在电影院后台等着我们。

他的脸上洋溢着好事将至的亢奋,一一给学生们发钱:

“加油!

话剧按时开始。

一切都十分顺利。

观众的热情和专注出乎意料,没有人喝倒彩,也没有哄笑,连吹口哨都没有。

演出落下帷幕,观众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我看到了父亲在向我招手,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这一次,他断不会骂我“废物”。

这是伟大的一天。

但当全体演职人员集体出来谢幕的时候,唯独没见莎士比亚。

有人小声告诉我,刚才警察闯了进来,将莎士比亚抓走了。

“昨晚,他撬开了蛋镇卫生院财务室的保险柜……”

首演即成绝唱。

大概是三个月后,临近春节了。

莎士比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莎士比亚说,我爸垫了卫生院财务室的钱……我在派出所关了一些时间。

我要离开蛋镇了。

“回到你妈妈身边?

莎士比亚说,不是,天下之大,哪我都能去……他从脖子上取下照相机递给我:

“这个送给你。

我惶恐地推辞。

在我眼里,一部照相机的价值相当于半个蛋镇。

“你给哈姆雷特提靴演得很好,这是你应得的。

”莎士比亚说,“莎士比亚原著中没有提靴人的角色,你帮助我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创新。

莎士比亚说:

“我们不能只看眼前。

我们二十年后见。

很快,我成了蛋镇最好的照相师,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我给他们照相。

我十分期待二十年后与莎士比亚相见。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有删改)

A.小说以“1985年的莎士比亚”为题,交代了时间和人物,点明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莎士比亚能够租影院排演剧目,与做卫生院院长的爸爸对他的经济支持分不开,即使出事后爸爸还为他垫付了钱。

C.莎士比亚请求租用电影院,老吴说“我当然支持年轻人的事业”,其实老吴心口不一,后来又给莎士比亚出了难题。

D.毛头小子排演世界名著,未见识过话剧的蛋镇人热情空前,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精神面貌与文化需求的新变化。

7.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对莎士比亚的外貌描写,不仅体现了他的鲜明个性,而且反映了那个年代新潮青年的时尚追求。

B.小说选取那个年代稀有的文化场所电影院作为活动场景,既有利于情节的集中和展开,也利于表现主题。

C.小说采用补叙方式,交代人物身份,对支付演出费用做了补充说明,为后文情节作铺垫,使结构更严密。

D.小说莎士比亚与“我”告别这一情节,既交代人物命运,又丰富了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8.如何理解“这是伟大的一天”?

9.“我”在小说中虽然出现较晚,但有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阎立本,唐太宗朝,官位至重,与兄立德齐名。

善图画,工于写真。

尝奉诏写太宗真容。

与立德同制《职贡图》,其人物鞍马、冠冕车服,皆神也。

立本画国王粉本在人间,昔南北两朝名手,不足过也。

时南山有猛兽害人,太宗使骁勇者捕之,不得。

虢王元凤忠义奋发,自往取之,一箭而毙。

太宗壮之,使立本图状,鞍马仆从,皆写其真,无不惊服其能。

有《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等图,亦辉映前古,时人称其妙。

李嗣真云:

“师郑法士,实亦过之。

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

”太宗尝与侍臣泛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击赏数四,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阁外传呼云:

“画师阎立本。

”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临池侧手挥丹青瞻望座宾不堪愧赧退戒其子曰:

“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

缘情染翰,唯以丹青见知。

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

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立本为性所好,欲罢不能也。

至高宗朝,显庆中累迁将作大匠,后代立德为工部尚书,兄弟相代为八座注,时论荣之。

总章元年,立本为右相,与左相姜恪对掌枢密。

恪既历任将军,立功塞外;

立本唯善于图画,非宰辅之器。

又以年饥,放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

时人为之语曰:

“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三馆学生放散,五台令史明经。

”立本家代善画。

至荆州,视张僧繇旧迹曰:

“定虚得名耳。

”明日及往,曰:

“犹是近代佳手。

”明日又往,曰:

“名下定无虚士。

”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

又张僧繇作《醉僧图》,道士每以此嘲僧,群僧耻之,于是聚钱数十万,货阎立本作《醉道士图》。

(节选自《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一,个别文字从《旧唐书》卷七十七)

【注】八座:

封建时代中央政府八种高级官员,历朝所指不尽相同,文中指尚书。

10.下列选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亦师范于立本:

学习的榜样②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

纵放自适

③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

面壁思过④兄弟相代为八座:

相互代替

⑤非宰辅之器:

才能,此处意为人才⑥又以年饥,放国子学生归:

荒年,年成不好

A.①②⑤B.②③⑤C.④⑤⑥D.②⑤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临池侧∕手挥丹青∕瞻望座宾∕不堪愧赧∕

B.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临池侧∕手挥丹青∕瞻望座宾∕不堪愧赧∕

C.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临池侧∕手挥丹青瞻望∕座宾不堪愧赧∕

D.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临池侧∕手挥丹青瞻望∕座宾不堪愧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阎立本驰誉丹青,工于写真。

阎立本绘画技艺高超,在艺术上继承并且发扬了前人的优秀传统,其作品备受当世推重,所画人物堪称绝妙。

B.阎立本热爱绘画,因画生悔。

阎立本身为一代画家,深受唐太宗青睐,但耻于为人驱使,告诫儿子不要习画,自己却因本性使然不能释手。

C.阎立本官至宰辅,遭受议论。

阎立本尽管在绘画上赢得了名誉,但在选官授徒上力有不逮,有人借“学生放散,令史明经”一事予以调侃。

D.阎立本观画有得,渐入佳境。

阎立本对张僧繇的画作一开始并不认可,后来渐渐品味出其中的滋味,以至于留宿其下反复玩味,不愿离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太宗壮之,使立本图状,鞍马仆从,皆写其真,无不惊服其能。

(2)道士每以此嘲僧,群僧耻之,于是聚钱数十万,货阎立本作《醉道士图》。

14.阎立本画技精湛,除了“家代善画”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B.“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句正面点题,从诗人自己的角度写了秋风的劲疾肃爽。

C.“一年颜状镜中来”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诗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D.首尾两句都将秋风称为“君”,表达了作者对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秋风的喜爱。

16.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歌“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唐诗别裁集》)。

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出“英气勃发”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告诫子侄,自己最厌恶、至死都不愿听到子孙有“,”的行为。

(2)《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王朝的灭亡是由于“”。

(3)最大的搜索引擎“XX”的名字来源于《青玉案·

元夕》中的“”。

(4)在《登泰山记》中,“,”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①),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

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

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

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

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哪怕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

寒风轻摇_枯荷残叶,仿佛悄悄地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

(②),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和标点,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兴趣偶然无寂静

B.兴致偶尔,死寂

C.兴趣偶尔,寂静

D.兴致偶然无死寂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身体的所有温暖仿佛都要被浸入骨髓的冰凉抽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更好,为什么?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下列各句中,引号里的内容均存在表达不当之处,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就学术风波一事,翟天临在微博中道歉说:

“参演一系列影视作品后,我开始飘飘然。

这种不良心态被我带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使我内心始终心存侥幸。

②李国文先生的散文《草间偷活沉吟不断》,说的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经历,其中写道:

“他的连捷高中,他的翰林高就,他的讲学东宫,使得满朝文武惊诧,使得艺苑杏林艳羡。

③摇滚歌手何勇的《钟鼓楼》歌词中,有这样两句: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④雅虎官方发言人说,“雅虎工具条集合了雅虎360度全能搜索、一站式登录服务、动态提醒等”。

22.近日,“中国教育:

从传统文化寻找突围之道”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国学新青年”成为此次论坛上的热门话题,请根据以下调查信息图为“国学新青年”下一个定义。

要求:

语言简明,不超过80字。

(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某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彻底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

班长召开班会讨论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师附中模拟卷)答案

1.A解析B,“按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主观臆断,于文无据,原文是“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

C“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程度太重,文中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二者表意有区别。

D“更具权威性”说法错误,写作的内容和目的决定了表现的形式,两则材料在这一方面无法比较。

2.B解析过于绝对。

3.C解析材料二主要的论证对象是城市建筑中的文化符号,C项陈述的秦淮河相关的历史事实不属于“城市建筑中的文化符号”。

4.①以阐释概念内涵开篇,引出论题。

此条1分。

②逐层深入展开论证。

(由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到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中的运用。

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之后,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答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

③论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该条答出多种论证方法1分,再列举一种方法1分。

如仅仅列举论证方法,列举一种得1分,列举两种得2分。

5.①城市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