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的写法附教学案例.docx
《教学案例的写法附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的写法附教学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案例的写法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的写法(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的写法
目录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分析
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必要性分析
四、教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五、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及关键点
六、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
1.教育案例的定义
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
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
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
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
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
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
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
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
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
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
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
是对“
3.促进交流研讨
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
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
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
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形成教学研究成果撰写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固然是教学研究;撰写教学案例,也是进行教学研究。
写成的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都是教学研究成果。
相对而言,教学案例是较小的、单一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是较大的教学研究成果。
关于某个专题研究的教学案例,不仅本身是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是撰写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的很好的素材。
这类素材经过加工,具有典型性,采用这样的素材写成的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紧密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6.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
教师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时,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加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通过教学理论的指导,使教学行为科学合理。
要写好教学案例,需要把教学案例涉及的问题披露出来,深入分析研究,取得清晰的认识,较好地解决某个问题。
教学案例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种倾向。
经常撰写教学案例,就能够敏锐地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找出解决同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案例还能体现教学规律。
典型教学案例深层次的认识积累多了,就能够通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真切地感悟教学的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习惯,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方面,密不可分。
撰写教学案例是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学论文是撰写教学案例的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是撰写教学案例的升华。
三个方面结合,能够促使教师做到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科学紧密结合。
这三个方面,撰写教学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基础打得牢,教学研究才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撰写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重视。
有了撰写教学案例的基础,就为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能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7.提高教师一般能力
(1)提高观察能力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就要找出很有典型意义的事例。
教学事例天天都有,层出不穷,但要从日常纷繁的教学事例中发现典型,并不容易,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撰写教学案例,讲述的教学故事要体现典型、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就必须将有关教学事实形成逼真的表象,也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
因此,撰写教学案例,能够促使教师注意观察教学现象,发现教学问题,持之以恒,就会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的能力。
(2)提高思维能力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能力。
每个案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枝节部分,教师要排除枝节部分的干扰,重点把握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核心部分与教学理论的密切联系,就需要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提炼出教学案例的主题,解决好教学案例反映的具体问题,探索出解决一般问题的途径,养成凡事用脑筋好好想一想的良好习惯,掌握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的规律,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
(3)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写出的教学案例,可能是某项教学研究中的细化了的材料。
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思考教学案例反映的教学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再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带上条理性和科学性,就有可能发现某些教学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
创新多了,就会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分析
1.案例素材比较丰富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
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
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
教学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案例写作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案例事实,二写案例分析。
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事实比较熟悉。
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
通常情况下,教师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
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
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
3.案例写作基础较好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理论,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一定的教学教研经验,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
总之,教师具备写作教学案例的基础。
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
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撰写教学案例与撰写教学论文相比,写成的可能性,写好的可能性,获奖的可能性,发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四、怎样写好教育案例
1.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
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
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
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不能把“方法”介绍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
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
2.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文章要考虑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
写好个教育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
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
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
因此教育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
一是要符合,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
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
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
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
这以后发生了什么?
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
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
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
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
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
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
教学因素是什么?
历史因素是什么?
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
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学生:
已经开始好久了.........................。
老师:
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
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
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学生:
(n人开始睡觉...............)
老师:
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学生:
(又n人开始睡觉...............)
老师: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
为什么?
学生:
我又不是你,我怎么会注意到啊?
(又n人开始睡觉....)
老师:
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
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
!
!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国内的教育方式和美国的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差异。
教学案例(四)生活闯入课堂:
写作课遇麻雀大营救
一天下午,我在上作文课,学生正在观察一幅图画,准备写一篇想象作文。
忽然校园里麻雀声起,老师们也围在一起看热闹,一时间校园里人声、鸟声,声声传入学生的耳朵里。
看着孩子们喜不自胜又心神不定的样子,我知道,他们的心早已飞出了教室,怎么样才能把他们的心收回来呢?
一分钟后,我对学生说:
“同学们,我们看麻雀去,今天的作文就写这个。
”孩子们乐得拼命鼓掌,动作快的早已跑出教室。
校园的一角有几棵树,树下杂草丛生,一只小麻雀掉在草丛里,飞不走了,另一只麻雀(大概是它的妈妈)一会跳到电线上,一会又小心地蹦到树枝,叽叽叫个不停,小麻雀也叫个不停。
我们的教师试图接近小麻雀,想把它抱起来,没想到激起老麻雀的强烈反抗,它凄厉的叫声另一只麻雀,可能是麻雀爸爸吧,我这样想。
两只老麻雀忽上忽下,叫声凄厉。
不一会儿工夫,引来了几十只麻雀,他们上下翻飞,叫声震天,把所有的教师都吸引了过来。
有几只胆大的麻雀好像在试探我们,飞到离地面近一些的树枝上,又飞走,不一会儿又飞下来,又靠近一些。
如此反复,看到我们并没有伤害它们的意思,麻雀妈妈和爸爸飞到小麻雀身边,叽叽喳喳了一会,带着它飞走了,麻雀们也一哄而散,学生们这才回过神来。
回到教室,我鼓励学生们把刚才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
开始孩子们还不好意思,我极力鼓励他们,好东西应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走上讲台,讲述着麻雀大营救的壮观场面和自己内心的震撼。
我把作文题目换成了“麻雀大营救》,又一阵欢呼雀跃,学生文思泉涌,有的学生还主动的在日记上记下了这生动的一课。
这堂“节外生枝”的作文课,不仅让学生们知道所谓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写真实的事,说真实的话,更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对生命的爱。
这是我刚毕业不久上的一节特殊的作文课,那个时候强调“双基目标”,并不知道“三维目标”。
现在反观这节课,我仍为自己不自觉地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而兴奋不已。
教学案例(五)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
上海市七宝中学的青年教师王红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
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
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
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
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内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
眼前的这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
不,绝不能。
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
“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
”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
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
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
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
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
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同志在《一个素质教育进课堂的生动案例》一文中,对这个事例评论道:
有口吃的孩子说不出话了,一般好教师的处理方式是:
“没关系,你先下去,下次有机会,再好好准备一下。
”但王红有另一种视角,一种新的境界,这么处理这种场面,化解尴尬的处境,对于学生可能是终身难忘。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以我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为主呢,还是以学生为本去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