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9354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

3.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裸机系统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4.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它们是命令方式和系统调用和图形用户界面。

5.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裸机(或基本硬件,或硬件)系统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6.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7. 

操作系统目前有五大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8.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是系统调用。

9.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有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三种。

10.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目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此时时间片最大应为20ms。

分时系统采用的调度方法是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三、判断题

()1.操作系统属于最重要的、最不可缺少的应用软件。

()2.分时系统不需要多道程序技术的支持。

()3.批处理系统不允许用户随时干涉自己程序的运行。

()4.虚拟机不需要硬件的支持。

()5.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是长驻内存的。

()6.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管理系统中的资源。

()7.Linux操作系统属于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8.一般的分时操作系统无法做实时控制用。

1.×

2.×

3.√4.×

5.×

6.√7√8.√

四、问答题

1.简述操作系统的概念

答:

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2、什么是批处理系统?

为什么要引入批处理系统?

批处理系统指用户的作业成批的处理,作业建立、过渡、完成都自动由系统成批完成。

因为58~64年,晶体管时代,计算机速度、容量、外设品种和数量等方面和第一代计算机相比都有了很大发展,计算机速度有几十倍、上百倍的提高,故使手工操作的慢速度和计算机运算的高速度之间形成一对矛盾。

只有设法去掉人工干预,实现作业自动过渡,这样就出现了成批处理。

6、什么叫多道程序?

试述多道程序涉及技术的基本思想及特征,为什么对作业进行多道批处理可以提高系统效率?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下,相互穿插还差运行。

当某道程序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运行下去时候,管理程序就将另一道程序投入运行,这样使几道程序在系统内并行工作,可使中央处理机及外设尽量处于忙碌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

在批处理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形成多道批处理系统,多个作业成批送入计算机,由作业调度程序自动选择作业运行,这样提高了系统效率。

7、何为分时系统?

简述其特点。

分时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办法,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多个终端服务。

特点:

多路调制性:

多个联机用户可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

独占性:

用户感觉不到其他人在和他一起共享计算机及资源。

交互性:

用户可与计算机会话,提出要求,命令。

8、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有何不同?

分时系统控制的主动权在计算机,计算机按一定时间间隔,以固定时间片或不固定时间片去轮流完成多个提交的任务,只是在用户反应相对较慢时,不感到机器“走开”。

而实时系统控制的主动权在用户,用户规定什么时间要计算机干什么,计算机不能“走开”。

分时系统通用性强,交互性强,及时响应性要求一般(通常数量级为秒);

实时系统往往是专用的,系统与应用很难分离,常常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时系统并不强调资源利用率,而更关心及时响应性(通常数量级为毫秒或微秒)、可靠性等。

进程与线程

1.当()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B.时间片到

C.等待某一事件D.等待的事件发生

2.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A.就绪态→运行态B.运行态→就绪态

C.运行态→阻塞态D.阻塞态→运行态

3.下列各项工作步骤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需的步骤。

A.建立一个PCBB.作业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

C.为进程分配内存等资源D.将PCB链入进程就绪队列

4.下列关于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程通过进程调度程序而获得CPU。

B.优先级是进行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不能改变。

C.在单CPU系统中,任一时刻都有1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D.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等待状态。

5.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进程调度属于()。

A.I/O管理B.文件管理C.处理机管理D.存储器管理

6.下列有可能导致一进程从运行变为就绪的事件是()。

A.一次I/O操作结束B.运行进程需作I/O操作

C.运行进程结束D.出现了比现运行进程优先权更高的进程

7.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运行B.由运行变就绪

C.由阻塞变运行D.由阻塞变就绪

8.一次I/O操作的结束,有可能导致()。

A.一个进程由睡眠变就绪B.几个进程由睡眠变就绪

C.一个进程由睡眠变运行D.几个进程由睡眠变运行

9.在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进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线程B.一个线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线程

C.一个线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进程D.一个进程可创建一个或多个进程

10.进程的控制信息和描述信息存放在()。

A.JCBB.PCBC.AFTD.SFT

1.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等待时间相同时,运行时间短的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

当各个作业要求运行的时间相同时,等待时间长的作业得到优先调度。

2.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

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3.进程由程度、数据和PCB组成。

4.若干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称为并行,若干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称为并发。

5.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

6.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等待时间相同时,运行时间短的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

7.进程由程度、数据和PCB组成。

8.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一个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独立运行和调度

的基本单位。

9.采用对换方式在将进程换出时,应首先选择处于阻塞且优先权低的进程换出内存。

10.常用的进程通信方式有管道、共享存储区、消息机制和邮箱机制。

(√)1.有了线程之后,程序只能以线程的身份运行。

(×

)2.线程的切换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3.多个线程可以对应同一段程序。

(√)4.系统内存在无父进程的进程。

)5.线程所对应的程序肯定比进程所对应的程序短。

)6.进程从CPU退下时,将“现场”保存在系统栈内。

(√)7.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原语实现的。

(√)8.原语的执行是屏蔽中断的。

)9.系统中进程的数目越多,CPU的利用率越高.

(√)10.原语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操作。

)11.线程是最小的拥有资源的单位。

)12.进程可以删除自己的PCB表。

)13.作业调度能够使作业获得CPU。

1.简述进程和程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进程和程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1)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

程序是一组有序的指令集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进程则是程序及其数据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是一个动态的集合。

离开了程序,进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同一程序在计算机上的每次运行将构成不同的进程。

程序可看作是电影的胶片,进程可以看作电影院放电影的过程。

(2)一个进程可以执行多个程序,如同一个电影院的一场电影可放映多部影片。

(3)一个程序可被多个进程执行,如同多个影院同时利用一个电影的胶片放映同一部电影。

(4)程序可以长期保存,进程只能存在于一段时间。

程序是永久存在的,而进程有从被创建到消亡的生命周期。

2.为什么将进程划分成执行、就绪和阻塞三个基本状态?

答:

根据多道程序执行的特点,进程的运行是走走停停的。

因此进程的初级状态应该是执行和等待状态。

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占用处理机执行程序,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正在等待处理机或者等待其它某种事件的发生。

但是,当处理机空闲时,并不是所有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都能放到处理机上执行,有的进程即使分配给它处理机,它也不能执行,因为它的执行的条件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将等待状态的进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放在处理机上就能立即执行,这就是就绪的进程;

另一部分是仍需等某种事件发生的进程,即使放在处理机上也不能执行的进程,这就是阻塞进程。

3.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是什么?

它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操作系统管理的进程是多种多样的,要对这些进程实施有效的管理,必须对进程进行抽象。

为了便于系统控制和描述进程的活动,在操作系统核心为进程定义了一个进程控制块PCB。

PCB用于描述进程的基本情况以及进程运行和变化的过程,它与进程一一对应。

当系统创建进程时,为进程分配一个PCB;

在进程运行过程中,系统通过PCB对进程实施管理和控制;

进程结束时,系统将收回PCB。

PCB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调度信息和现场信息两大部分。

调度信息包括进程名、进程号、优先级、当前状态、资源信息、程序和数据的位置信息、隶属关系和各种队列指针信息等。

现场信息主要包括程序状态字、时钟寄存器和界限寄存器等描述进程运行情况的信息。

4.简述创建进程的大致过程

解创建一个进程大体分以下几步:

(1)申请一个空白的PCB和唯一的进程标识号pid

(2)为新进程分配除CPU以外的资源,包括内存空间;

(3)初始化PCB中的数据项,包括标志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等;

(4)将新进程的PCB插入系统的就绪队列。

5.何谓进程通信?

试列举几种进程通信方式。

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就是进程通信。

进程同步与互斥,就实现了进程之间交换信息,但由于交换的信息量少,可以看作是低级通信。

并发执行的进程,有交换信息的各种需要,除同步与互斥外,还可采用其它的通信方式。

介绍几种常用的通信方式:

共享存储、消息传递、共享文件。

7.引起进程调度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1)一个进程运行完毕;

(2)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被阻塞;

(3)在抢占式调度中,一个高优先级的进程被创建;

(4)在抢占式调度中,一个高优先级进程由阻塞被唤醒;

(5)在轮转式调度中,正在运行的进程运行完一个时间片。

同步与死锁

1.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一般应定义为()。

A.–1B.0C.1D.任意值

2.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

A.1至–(m-1)B.1至m-1C.1至–mD.1至m

3.在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临界资源是非共享资源B.临界资源是任意共享资源

C.临界资源是互斥共享资源D.临界资源是同时共享资源

4.设两个进程共用一个临界资源的互斥信号量mutex,当mutex=1时表示()。

A.一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B.没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C.两个进程都进入了临界区D.两个进程都在等待

5.设两个进程共用一个临界资源的互斥信号量mutex,当mutex=-1时表示()。

A.一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B.没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C.两个进程都进入了临界区D.两个进程都在等待

6.当一进程因在信号量S上执行P(S)操作而被阻塞后,S的值为()。

A.>

0B.<

0C.≥0D.≤0

7.当一进程因在信号量S上执行V(S)操作而导致唤醒另一进程后,S的值为()。

A.>

0C.≥0D.≤0

8.若有4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3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

A.3,2,1,0B.3,2,1,0,-1

C.4,3,2,1,0D.2,1,0,-1,-2

9.如果有三个进程共享同一互斥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互斥段,则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

A.3B.1C.2D.0

10.在操作系统中,有一组进程,进程之间具有直接相互制约性。

这组并发进程之间()。

A.必定无关B.必定相关

C.可能相关D.相关程度相同

1.对信号量S的操作只能通过原语操作进行,对应每一个信号量设置了一个等待队列。

2.在信号量机制中,信号量S>

0时的值表示可用资源数目;

若S<

0,则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此时进程应阻塞。

3.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消费者进程的两个P原语的正确顺序为P(full);

和P(mutex);

4.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条件和请求和保持,不剥夺条件和环路条件。

5.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叫临界资源。

6.对信号量S的操作只能通过P、V操作进行,对应每一个信号量设置了一个等待队列。

(√)1.一个临界资源可以对应多个临界区。

)2.互斥地使用临界资源是通过互斥地进入临界区实现的。

(√)3.引入管程是为了让系统自动处理临界资源的互斥使用问题。

(√)4.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个既有同步又有互斥的问题。

(√)5.用管程实现进程同步时,管程中的过程是不可中断的。

)6.单道程序系统中程序的执行也需要同步和互斥。

(√)7.对临界资源应采取互斥访问方式来实现共享。

)8.摒弃不可剥夺条件的方法可用于预防多个打印进程死锁的发生。

)9.操作系统处理死锁,只要采用预防、解除、检测、避免之中的一种就足够了。

(√)10.如果系统在所有进程运行前,一次性地将其在整个运行过程所需的全部资源分配给进程,即所谓“静态分配”法,是可以预防死锁发生的。

四、问答题与计算分析题

1.在多道程序系统中程序的执行失去了封闭性和再现性,因此多道程序的执行不需要这些特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这种说法不正确。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程序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在相同的输入的情况下,多次执行所得结果是不同的,有谁还敢使用这个程序?

因此,多道程序的执行也需要封闭性和再现性,只不过单道程序系统的封闭性和再现性是先天固有的,多道程序系统的程序执行要想获得封闭性和再现性,需通过程序员的精心设计才能得到。

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同步和互斥的方法。

2.多个进程对信号量S进行了5次P操作,2次V操作后,现在信号量的值是-3,与信号量S相关的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有几个?

信号量的初值是多少?

解:

因为S的当前值是-3,因此因为S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有3个;

因为每进行一次P(S)操作,S的值都减1,每执行1次V操作S的值加1,故信号量的初值为-3+5-2=0;

7.按序分配是防止死锁的一种策略。

什么是按序分配?

为什么按序分配可以防止死锁?

按序分配是适应于动态分配的一种分配方法。

为了避免产生死锁,系统将所有资源进行编号,并规定进程请求资源时,严格按照设备编号的大小,比如由小到大的顺序进程申请。

如果某进程第n号资源没有获得,则进程不能请求第j(j>

n)号资源。

(系统也可以规定由大到小的请求次序。

因为按序分配可以破坏环路等待条件,因此可以防止死锁。

存储

1.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

2.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

3.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

4.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

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

5.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

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

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

6.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A.可重入的B.可重定位

C.可动态链接D.可静态链接

D.虚存以逻辑地址执行程序,实存以物理地址执行程序;

7.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中的改变位是供()参考的。

A.页面置换B.内存分配C.页面换出D.页面调入

8.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中的访问位是供()参考的。

A.页面置换B.内存分配C.页面换出D.页面调入

9.在请求分页管理中,已修改过的页面再次装入时应来自()。

A.磁盘文件区B.磁盘对换区C.后备作业区D.I/O缓冲池

10.实现虚存最主要的技术是()

A.整体覆盖B.整体对换C.部分对换D.多道程序设计

11.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A.实现存储保护B.实现程序浮动

C.扩充辅存容量D.扩充主存容量

12.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则当进程分配到的页面数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

A.减少B.增加C.无影响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3.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A.相同B.随作业长度变化

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14.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2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15.解决碎片问题,以及使程序可浮动的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技术。

A.静态重定位B.动态重定位C.内存静态分配D.内存动态分配

16.设主存容量为1MB,辅存容量为400MB,计算机系统的地址寄存器有24位,那么虚存的最大容量是()。

A.1MBB.401MBC.1MB+224BD.224B

1.程序经编译或汇编以后形成目标程序,其指令的顺序都是以零作为参考地址,这些地址称为逻辑地址。

2.段式管理中,以段为单位,每段分配一个连续区。

由于各段长度不同,所以这些存储区的大小不一,而且同一进程的各段之间不要求连续。

3.在采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地址变换过程可能会因为缺页和越界等原因而产生中断。

4.段的共享是通过共享段表实现的。

5.分页管理储管理方式能使存储碎片尽可能少,而且使内存利用率较高,管理开销小。

6.常用的内存管理方法有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和段页式管理。

7.动态存储分配时,要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实现重定位。

8.在存储管理中常用虚拟存储器方式来摆脱主存容量的限制。

9.在请求页式管理中,当硬件变换机构发现所需的页不在内存时,产生缺页中断信号,中断处理程序作相应的处理。

10.置换算法是在内存中没有空闲页面时被调用的,它的目的是选出一个被淘汰的页面。

如果内存中有足够的空闲页面存放所调入的页,则不必使用置换算法。

11.在多道程序环境中,用户程序的相对地址与装入内存后的实际物理地址不同,把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是操作系统的地址重地位功能。

12.在页面置换算法中最有效的一种称为LRU算法。

13.能方便实现信息共享的存储管理办法有段式和段页式。

14.在动态分区式内存分配算法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地址部分空闲区的算法是首次适应算法;

能使内存空间中空闲区分布较均匀的算法是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15.在请求调页系统中的调页策略有预调入策略,它是以预测为基础的;

另一种是请求调入,由于较易实现,故目前使用较多。

16.静态链接是在程序编译时进行,动态链接是在执行时进行。

(√)1.虚存容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2.页式的地址是一维的,段式的地址是二维的

)3.页式管理易于实现不同进程间的信息共享。

(√)4.在虚拟存储方式下,程序员编制程序时不必考虑主存的容量,但系统的吞吐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存储器的容量;

(√)5.采用动态重定位技术的系统,目标程序可以不经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

)6.页式存储管理中,一个作业可以占用不连续的内存空间,而段式存储管理,一个作业则是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

)7.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的大小是可以不相等的。

(√)8.段页式管理实现了段式、页式两种存储方式的优势互补。

)9.虚地址即程序执行时所要访问的内存地址。

(√)12.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是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其实质是借助外存将内存较小的物理地址空间转化为较大的逻辑地址空间。

)13.虚存容量仅受外存容量的限制。

)14.用可变分区法可以比较有效地消除外部碎片,但不能消除内部碎片。

(√)15.页表的作用是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17.用绝对地址编写的程序不适合多道程序系统。

1.为什么要引入逻辑地址?

引入逻辑地址有如下原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