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9679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高唐县清平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4)《野生动物保护法》;

(15)《水污染防治法》;

(16)《水法》;

(17)高唐县国营林场提供的相关基础数据;

(18)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

二、编制范围

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基本情况;

(3)森林景观资源特点与质量评价;

(4)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

(5)项目建设方案构想;

(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7)环境保护;

(8)组织机构与工程管理;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财务分析与评价;

(11)综合效益分析。

第四节项目概述

一、项目性质

新建

二、项目选址

拟建项目位于鲁西北平原高唐县境内,距高唐城区10公里,距322省道不足3公里。

公园以国有高唐林场为主体,北临三十里铺镇五神庙村,南接清平镇。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05′,北纬36048′。

园区东西长5.9KM,南北宽4.96KM,总面积为1187.6公顷,林场北邻卅里铺镇,南至清平镇,交通便利,游客可入性强,现有场地各项建设条件基本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项目选址合理。

三、建设规模与内容

该项目共需占地143亩,主要由引景区、入口区、汽车营地和拓展训练区、森林休憩娱乐区、植物游赏区、休闲度假区、白杨林景区和西北风情区共8个区组成,建设内容主要是景点配套、服务管理、道路和绿化保护等设施建设。

四、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计划为2009年3月—2013年年底。

五、投资估算

投资概算:

公园开发建设分两期工程。

经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1181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98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85万元,基本预备费1074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合计项目总投资12315万元。

六、资金筹措

1、地方政府投资3000万元;

2、申请国家、省财政扶持资金9315万元。

第五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一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规模

143

1.1

引景区

1.2

入口区

10

1.3

汽车营地和拓展训练区

30

1.4

森林休憩娱乐区

15

1.5

植物游赏区

5

1.6

休闲度假区

40

1.7

白杨林景区

13

1.8

西北风情区

2

项目计划总投资

万元

12315

2.1

建设投资

11815

2.1.1

建筑安装工程费

9856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

885

2.1.3

预备费

1074

2.2

流动资金

500

3

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年

8845.8

8年期计算平均值

4

总成本费用

6837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82.1

6

利润总额

1526.7

7

内部收益率

%

20.83

税前

8

项目投资回收期

6.13

税前、含建设期

其中:

绿化面积57200平方米,绿化系数60%

第六节简要结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加重,更需要精神、休闲娱乐上的享受,清平森林公园的建设为广大人们群众提供了娱乐的场所,有利于人们减轻压力,放松身心,较好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符合山东省打造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有利于高唐县森林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森林公园建设的要求。

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一方面,经济发展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具备了外出旅游的可自由支配资金;

另一方面,国家的长假政策使居民有了用于旅游的闲暇时间,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

旅游将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旅游消费时代已经来临,特别是国务院新近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总体目标,这必将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山东省将旅游定位为全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高唐县政府已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并制定了发展旅游业的优惠政策,这一切都为本园发展旅游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森林旅游业具有开放性、经济性、带动性、综合性和生态性的特点,其发展前景不仅与区域内产业的发展现状相关,还与其他相关产业密切联系,更与整体大环境和形势的变化相关联。

近年来,高唐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审时度势,提出了将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策略,努力发挥旅游业的产业先导作用和联动功能,走全社会办旅游的路子,形成“一业带百业,百业促一业”的发展走势,促使高唐县旅游逐步走上旅游产业化的发展轨道,这也给高唐县的森林旅游及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契机。

在2003年第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高唐县委、县政府,把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充分发挥高唐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多形式开发旅游市场,着眼于构筑大旅游格局,建立多元化旅游投入机制,将“大旅游”列入全县“八大战略”之一,把振兴旅游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项目实施后,对构筑高唐县“一塔(兴国寺塔)一湖(鱼邱湖)、一乐园(森林公园)”的旅游大格局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为扩大高唐旅游市场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有利保障,使高唐逐步发展成为休闲娱乐与度假并重的内陆型度假城市,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清平森林公园位于鲁西北平原高唐县境内,距高唐城区10公里,距322省道不足3公里,公园以高唐国有林场为主体,北邻三十里铺乡五神庙村,南至清平镇。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05',北纬36048'。

园区东西长5.9km,南北宽4.96km,总面积1187.6ha,其中,国有面积968.2ha。

2、地貌与土壤

公园均系黄河故道冲积形成的份沙土、沙壤土,冲积层厚度达300米。

地势东北较高,西南偏低,平均海拔27米,坡降为1/7000—1/9000。

地貌分岗、坡、洼三种,地面缓岗与洼地呈微波状起伏,高差不过3米,缓岗主要是小沙丘,土壤按质地分粉沙土、沙壤土、沙质盐碱土、粉沙土、沙壤土为主,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段,地形稍有起伏。

另外,沙质盐碱土为少数,地势较洼。

3、气候水文

公园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13℃,变幅在4—6℃之间。

全年以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2℃;

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2℃。

年极端最高气温41.2℃(出现在1958年6月28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9℃(出现在1970年1月15日)。

年平均降水量589.3毫米,最多年达到975.9毫米(1961年),最少年为306毫米(1968年)。

年平均日照2,658.4小时;

夏季最多为774.1小时,冬季最短为550.1小时。

年平均相对湿度64%。

平均初霜日在10月22日,最早为10月2日,出现在1958年。

无霜期平均206天,最长238天(1961年),最短171天,出现在1958年。

主导风向为南和西南,占全年风向30%。

风速年际变化不大,平均为3.7米/秒,最大4.3/秒(1969年),最小2.9米/秒(1962年)。

春季平均风速为全年之冠,为4.6米/秒,夏季最小,平均3.4米/秒,4月份最大,月平均风速5米/秒。

高唐县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系历史悠久的古河流,自西南向东北平行纵贯全县,流经森林公园境内的为沙河沟,为马颊河支流。

徒骇河由南镇入境至涸河李集出境,流经境内26公里,流域面积274平方公里。

马颊河由大高庄西北入境至梁村董姑桥出境,流经境内28公里,流域面积544平方公里,园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是高唐县城的生活水源地。

4、森林资源

公园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野生资源十分丰富,植被覆盖率90%以上,木本植物90余种,园区主要为人工植被,其中林地872ha。

回朔到东汉时期,那时流经高唐县的黄河故道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清平镇北部,随岁月流失,逐渐形成1.2万余亩高低不平的一片荒漠,方圆十几里都是茫茫沙丘,连绵曲折,少有人烟,可以说是“沙丘遍野,黄沙漫天”。

1959年建立国营旧城林场,现为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现树木最大的有七十年树龄,1985年被定位公益性林场。

八十年代大面积栽植杨树及刺槐,主要树种有毛白杨、北京杨、泰青杨、沙兰杨、榆、槐、柳、椿、桑、松、柏、苦楝、柏树、桑树、泡桐等90余种等,构成不可多得的平原森林景观。

二、社会经济情况

1、高唐县社会经济概况

高唐县位于鲁西黄河冲积平原,县域960平方公里,有7镇3乡,45.6万人,共有743个自然村。

高唐县历史悠久,高唐之名,因地处沼泽之丘而得。

春秋为齐国西境之一邑,迄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属中华民族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汉置县,元明清置州,中华民国复改县,沿用至今。

历史上高唐就“居中原衡衢”,有关马大道“南通吴会,北拱神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加之受黄河文化的孕育,素有“上古之民朴、中原之士敦”的美誉,很早便成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

高唐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物产丰富,尤以种植棉花享有盛名,历经几百年不衰,旧志称其“为州民恒产”,“货以木棉甲于齐鲁”,素有金高唐之称。

高唐县经济结构以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工业体系主要有纺织、电力、化工、机械、造纸等组成,主要工业指标位于聊城市前列,近年来服务、流通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全县经济增长迅速。

高唐县历史悠久,拥有众多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主要文物保护单位有梁村塔(兴国寺古塔,位于县城北12.5Km)、文昌宫大成殿(在县城内)等。

2、交通运输条件

高唐县的区位和交通优越,位居济南、德州、聊城三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东距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距京九铁路聊城站、临清站均50多公里,距津浦铁路德州站60公里,有“二十分钟上火车,一个小时登飞机,四个小时进京城到港口”的便捷条件。

随着在县内交叉穿过的青银高速,山东西外环高速的建成通车,高唐将会成为鲁西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和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三、森林公园概况

高唐县国营林场于1959年建场,林地面积15573亩,为山东省第二、鲁西最大的平原林场,隶属县政府、林业局领导的正科级事业单位。

林场分5个科室,下设8个营林区,20多个护林点。

现有职工69人,护林人员20余人,办公用房屋900平方米,5KVA、10KVA、100KVA变压器各1台,风力灭火器2台,车辆一部,固定电话20门,护林点10余处,属全民事业差额拨款单位。

林场位于高唐县城区西南10公里处,距322省道不足3公里,距青银高速公路15公里,北临卅里铺镇,南至清平镇,与周边25个村庄接壤。

四、公园历史沿革

林场始建于1959年,名谓国营旧城林场,现为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2001年被批准为市级森林公园。

近年来,高唐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决定在市级森林公园的基础上申报建设省级森林公园。

依据《聊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考虑到公园的长远发展,将公园西界延伸包括扈贾庄所属地域,南界包括朱小吴村,规划面积增至1187.6ha。

五、旅游现状

在2003年全县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高唐县委、县政府,把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政府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充分发挥高唐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多形式开发旅游市场,抓好清平森林公园及鱼邱湖风景区建设,着眼于构筑大旅游格局,建立多元化旅游投入机制,将“大旅游“列入全县”八大战略“之一,把振兴旅游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现已初步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配套服务体系,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接待能力。

县境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景观众多,有杨树参天、密林遮日、青碧葱茏、令人神住的清平森林公园;

有碧波荡漾、景色如画的鱼邱湖风景区,现均处在开发建设初期,若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得当,可形成资源互补、特色明显的新兴旅游胜地。

第四章森林景观资源特点与条件评价

第一节森林景观资源特点

一、自然景观资源

1、森林景观资源

森林以杨树林为主景观,森林环境优美,是高唐县城区的生态配套区。

全场木本植物有93种,隶属34科、56属。

主要树种有毛白杨、北京杨、泰青杨、沙兰杨、榆、槐、柳、椿、桑、松、柏、苦、柏树、桑树、泡桐等,果树品种主要有大枣、鸭梨、桃、杏、葡萄、桑葚、苹果、石榴等。

可以说清平森林公园是鲁西北植被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

茂密的森林,丰富的资源,给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条件,野生兽类主要有狐狸、狸子、獾、兔、黄鼬、刺猬、鼹鼠等;

野生鸟类主要有喜鹊、啄木鸟、布谷鸟、乌鸦、黄雀等,这些野生动物给森林公园增添了靓丽的风景;

生物药材资源约有77种,动物药材资源8种,天花粉是名优特产之一,闻名全国;

另外有各种花卉数10种。

1.1杨树林景观

杨树林为森林公园的主要景观。

大树参天的杨树林遮天蔽日,一望无际,形成壮观的黄河故道森林景观。

1.2刺槐林景观

散布于公园内,形成季相变化的森林景观。

林相整齐茂密,春天槐花如雪,槐乡四溢,而夏秋绿树成荫,与常绿林景观相比毫不逊色。

1.3经济林景观

公园内经济林以冬枣、梨、石榴、李子、桃、杏为主,多数都在结果盛期。

春天,繁华似锦,浓香四溢,蜂蝶飞舞,引人驻足,流连忘返。

夏秋,深红、黄金、淡绿等五颜六色的累累果实,挂满枝头,春华秋实,景观迷人。

1.4花草景观

公园内野生花草繁多,主要有茅草、苦菜、蒲公英、野菊花、丝石竹、猫眼、蒿等,还有引种栽植的葵花、蜀葵等。

该园杨树林下的天然草地似人工草坪,和高大的杨树林共同构成可游、可憩、可赏的森林环境,是独具特色的森林植物景观。

园区的野生蔬菜资源也非常丰富,主要有:

黄须菜、马苋菜、曲曲菜、苦菜等,可利用其作为特色餐饮。

1.5鸟类景观资源

鸟类景观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好的“声景”和“动态景观”效果。

该园森林茂密并处于稳定状态,鸟类资源越来越丰富,包括:

喜鹊、乌鸦、啄木鸟、布谷鸟、黄雀等。

这些鸟类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且丰富了森林景观内容。

2、地貌景观资源

园区地貌为黄河故道冲击形成的平原地貌,冲击层厚度达300米。

地势东北较高,西南偏低,平均海拔27米,坡降1/7000—1/9000。

地貌分岗、坡、洼三种,地面缓岗与洼地呈微波状起伏,高差不过3米。

缓岗主要是小沙丘,造成了一定的地形起伏,丰富了景观内容。

3、天象景观

日出、日落、云雾、雨雪等现象在这片森林的衬托下也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

二、人文景观资源

1、历史人物与文献

斗转星移,沧桑变迁。

高唐的劳动人民创造着高唐的历史、早就着时代的英才。

古代有重臣名将、仁人侠士;

近代有民族英雄和可歌可泣的热血男儿,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更是人才辈出、名流济济、誉满天下。

在历史长河中,高唐籍文化名人更是灿若群星。

东汉桓帝时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尚存曲阜,这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

西晋刘实,少贫,卖牛以自给,手约绳口读书,博古通今,官至太傅,撰《春秋条例》十一卷,《左氏牒例》二十卷。

华峤,官至秘书监内台中书,以汉纪烦秽,起光武终孝献,为《汉书》九十二卷。

唐代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吕才,即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人,至今其高大墓封土不圯,他反对禄命、风水迷信以及对佛教的批判至今仍闪烁着唯物主义的光芒。

金代状元闫咏,其先六世登科,应奉翰林十年,有著述十卷传世。

闫复,官至平章事,弱冠入东平学,时迎元好问校试,其文入选者四,闫复为首,著《静轩集》五十卷。

李苦禅,当代国画大师,为齐白石高足,与吴昌硕弟子潘天寿并称“南潘北李”,系划时代的中国大写意画大师。

中央文史馆馆员孙瑛,融中西画法于一体,开中国山水画新风。

李燕、谢家道、辛守庆等国内外著名书画家也都是书画艺术之乡的杰出代表。

2、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农历正月二十八为花姑节,是高唐县独有的传统节日。

此节来利于花姑的传说。

高唐县是从北京至南京大官道的必经之路,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元末明初战火不断、尤其是“靖难之变”,使高唐深受其害。

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某年正月二十八的夜晚,一位仙女乘祥云而来,降于一片荒地上。

当夜搭起房屋修起围墙,等第二天人们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了一座神奇的住宅,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忙着整治土地。

美女朴实大方,所着衣服华丽结实,质地非丝非麻,柔软、舒服、挺括,具有自然之美。

姑娘告诉人们衣服为棉纱所制。

人们十分羡慕,提出要向花姑学习种植棉花。

春暖花开,姑娘带领大家平整土地。

枣树发芽了,他们播下棉种,提苗锄草、整枝打杈。

秋天,奇迹出现了:

棉花开了,似一片片白雪。

收获了,人们欢天喜地。

冬闲时,姑娘又教人们纺纱、织布。

人们做衣、做裙、做裤、做褂,人人欢天喜地,尊姑娘为种花老师,亲切地称她花姑。

从此,高唐人家家植棉、户户纺织,除供日穿棉衣、夜盖锦被所需之外,还能换来粮食。

之后,高唐人们便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几十年过去了。

高唐人富了、发家了,而花姑却老了,两鬓染霜。

人们来到花姑的院内,长跪地上,大放悲声。

为花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人们铭记着花姑的美德,传颂着花姑的故事,世世传播着花姑的植棉技术,代代相传以至延续至今。

老人们为教导儿女成家立业,记住上一代人的心愿,种好棉花,所以在儿女新婚时总要在洞房铺设的被褥中放进一把“娘花”(籽棉)。

相沿成俗,至今尚存。

人们在花姑的宅旁,建了花姑庙,塑了花姑神像。

每逢农历正月二十八,人们齐集庙内焚香烧纸以示纪念。

此庙建在高唐城西门外,老年人尚有记忆。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都要举办花姑庙会,农村家家煮面疙瘩、面叶、面条食用。

疙瘩,意为棉桃;

面叶,意为棉叶;

面条,意为棉枝,以此纪念花姑,祈求棉花丰收,时间流逝,习以为常。

农历正月二十八遂成了高唐所独有的节日——花姑节。

高唐至今有句农谚:

“收花不收花,须看正月二十八”。

据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如果是晴空万里,意为花姑喜悦,预示着本年棉花丰收;

如果是阴天,则为花姑不喜欢,本年棉花可能不会大丰收。

勤劳智慧的高唐人民,不仅创造着灿烂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了美丽、动人的传说,从而大大促进了高唐的精神文明建设。

3、灿烂文化

高唐文化积淀深厚。

固河汉墓群土的陶器,韩寨金代墓出土的壁画,以及至今尚保存完好的隋唐兴国寺古塔,均说明高唐文化源远流长。

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址众多。

战国齐盼子墓、三国华歆墓、东魏房公墓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闻名遐迩的兴国寺古塔,为青砖砌筑,塔身13层,高37.5米,虽逾千年,雄姿不减;

塔下唐代古槐,几经雷火仍生机盎然,与古塔相映,人称“唐槐宋塔”,叹为观止。

古朴典雅的清初“文昌宫”大成殿系南定景定五年(1264年)所建,飞檐挑銮,画栋雕梁,殿前大观八行碑,为宋朝丞相蔡京所书,国画大师李苦禅少年曾在此读书。

近年来,县里投资按《水浒》传说在鱼邱湖东岸复建了柴府花园、三眼井及李逵井等景点,重修了“李逵大闹高唐州”的发生地清平迎旭门。

这些历史名胜古迹都具备很高的文化、考古和旅游价值。

4、独特名吃

高唐县具有鲁西风味的菜肴精品至今流传,成为风味独特的传统名吃,可作为森林公园的特色餐饮开发利用。

“鬼子肉”即五香驴肉,是高唐县传统名吃之一。

因驴的相貌丑陋、像封建迷信中的牛头马面,因而旧称驴为鬼,故高唐县民间称加工好的五香熟驴肉为“鬼子肉”。

尹集镇老王寨村加工“鬼子肉”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久负盛名,享誉省内外。

高唐食品厂用传统配方与技巧加工的熟驴肉,加以现代化真空袋包装后,远销海内外。

“鬼子肉”加工精细,方法独特,别具一格。

加工后的高唐驴肉呈酱紫色、有光泽,味道清香鲜美、肉烂而不散、软而不松、香而不腻、百吃不厌,而且具有活血、降血压、滋补益身的作用。

清时就是重要贡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各国。

高唐人宴请宾客,驴肉是必备佳肴。

平时,男女老幼皆视为食中佳品。

老年人至66岁时于农历六月六日吃饼卷肉,多卷“鬼子肉”。

老豆腐又名豆腐脑,也是高唐名吃之一。

高唐老豆腐,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油而不腻,辣而不呛,清而不淡,有肉味而不腥,盛入碗中,豆腐似雪如玉,卤像玳瑁琥珀,红中透白,红白相间,豆香、料香、卤香、油香、辣香,五味俱全,百吃不厌,回味悠长。

高唐老豆腐享誉省内外,外地人来高唐不喝老豆腐真是一大遗憾。

高唐人外出归来,坐在摊前喝碗老豆腐,实为一种享受,城镇不少人早餐时常食用馍馍和老豆腐。

罗汉饼也是高唐名吃之一,与渲饼、闷饼合称“三饼”。

罗汉饼属糕点类,状似月饼,但无馅,皮绵软酥松,层层清晰,酥脆香甜可口,香而不腻。

罗汉饼产于明代中叶,清代、民国初年尤为兴盛,畅销于济南、天津等地。

罗汉饼的配料与制作十分考究严格,做工精细。

此饼层层叠叠,状似叠罗汉,所以称罗汉饼。

陈井馓子物美价廉,吃时酥脆香咸,油而不腻,为高唐又一名吃。

卅里铺乡陈井村,自清代以来就从事馓子制作,炸制馓子的原料主要是面粉和香油,陈井馓子深受欢迎,不仅为高唐走亲访友、探望病人的必备礼品,还远销北京及东北三省。

清平坠面产于清平镇,是空心挂面,亦称坠面。

细如猪棕,空心细长,是高唐传统名吃,其原料是优质面粉和精盐,坠面煮时不混汤,入锅即熟,配以香油、食醋、味精、芫荽花,味道独特柔软滑爽,营养丰富,极易消化,是儿童、老人、产妇、病弱者的最佳食品,产品远销省内外,参加了全国供销系统加工食品汇报展览,并获得赞誉。

清平黑枣,又称窑枣,系用大枣精心熏制而成。

清平黑枣黑紫光亮,花纹精致,易于储存,甘甜可口,营养丰富,有强肾健脾功能,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等地。

布袋鸡色泽黄中透红,全鸡完整,内藏八宝,像活鸡趴在盘内,造型美观,食之香烂味浓不腻,风味独特,是高唐县名吃之一,宴请宾客不可缺少。

布袋鸡制作精细,保持鸡皮完整,形成一个鸡布袋,再将猪肉切成方丁与葱姜在油中稍炒,加食盐、酱油,并与火腿片、海参、木耳、香菇、玉兰片一块装入鸡内,切口处用竹签别住,再经过几道工序以后入笼蒸制,布袋鸡是鲁菜系百花园中的奇葩,以造型优美,别具风味而誉满省内外。

三、可借景观资源

公园南临清平镇,镇政府所在地原为清平县城,现保留城门——迎旭门、影壁墙等古迹,可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