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987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心理健康C证面试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思维,小心谨慎,思考透彻。

情绪,非常敏感、多愁善感。

行为,行动迟缓、在困难面前容易优柔寡断,易受挫折,不图进取。

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交际,行为孤僻、不太合群。

(2)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气质,指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心理等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

(所谓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也指人的风度;

模样。

)气质实际上是指人格中最稳定的、在早年就表现出来的、受遗传和生理影响较大而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

人的基本气质特点是不能改变的。

性格一词源于希腊语,是雕刻的痕迹的意思。

(这句话应该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了吧)。

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是个人在环境与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可塑性小,性格的可塑性大;

第三,气质所指是典型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所以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我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有好坏善恶之分。

两者的联系如下:

第一,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第二,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

第三,气质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

第四,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你所说的气质特点和差异是指四种气质类型的吗?

我就这样理解了。

气质分类有很多种,我就选我们学的最多的吧。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艾森克以两个维度,即内倾与外倾;

稳定和不稳定。

来划分。

胆汁质:

外倾不稳定。

多血质:

外倾稳定。

粘液质:

内倾稳定。

抑郁质:

内倾不稳定。

(6)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方式有哪些?

【特点】

(1)它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

(2)强调体验和感悟。

(3)以自助、互助为机制心理辅导。

【方式】1、个别心理辅导。

对于特殊学生就应辅之以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可以让学生顾虑较少,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倾吐心中的秘密,也有利于辅导人员对之耐心、细致、深入地进行帮助。

2、团体心理辅导。

群体具有改变个体态度与行为的凝聚、规范的功能。

团体心理辅导由此也成为学校心理辅导中最有效的辅导形式之一。

(3)心理学咨询3大流派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评价

肯定

否定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本能需要的转化替代规律。

(是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

本我遵守快乐原则而要求任意满足本能需要,超我则本着道德原则予以监督,自我以现实原则服务于二者,借助防御机制转化替代了本能的需要。

◇区分意识与无意识

◇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

◇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

◇性欲(力比多)是最大本能

◇把一切行为归于被压抑的性欲

◇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甚至社会发展

◇强调研究无意识。

意识是精神活动很小的一部分心理表层,无意识才是主体、深层、本能。

行为主义

华生

提出S—R公式,即注重有机体对一定刺激情境的整体反应。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

以便人们在已知刺激之后,就能预料将会发生怎样的反应;

或者当已知反应之后,能够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从而建立起S—R公式。

人本主义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罗杰斯

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提倡并首创会心团体咨询,人格自我理论

(7)心理辅导活动课与思品课和班会课的区别是什么?

(老师价值中立,全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心理感受)

(修改稿)心理辅导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的区别:

(1)从课程功能上看,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问题,关注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规范等问题;

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则旨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等问题。

(2)从课程内容上看,思想品德课往往注重“高、大、全、远”的人物、事件、理念、原则、规范等,特别是为学生树立的榜样往往是盖棺论定的英雄模范,事迹虽然感人,却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而心理辅导课则比较注重“真、实、小、近”的人物、事件、理念、心态、价值判断等,往往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切入,化解他们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困惑。

(3)从实施形式上看,思想品德课(对教师)侧重由外向内的理论灌输和道德教育,要求正统观点,缺少互动状态和心灵感应;

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对学生)则侧重由内向外的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助和互助的方式,不受正统观念的影响。

情绪的释放和个性的张扬。

(4)从方法技巧上看,思想品德课(对教师)依据教学规律来进行操作,讲究教学常规的技巧和方法;

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则是依据团体动力学规律,(对教师)讲究是运用尊重学生,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同感共鸣以及行为训练等辅导技巧和方法。

(团体动力学概念,研究诸如团体气氛、团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团体性质的影响等团体生活的动力方面的社会心理学分支。

心理辅导活动课与主题班会课的区别:

(1)从课程内容来看,主题班会重在解决班集体的建设问题,它重在发挥道德教育作用;

(2)从实施形式来看,主题班会课往往是班主任导演或主持的,而且师生间缺少一种互动状态和心灵的感应;

学生的发言也往往追求完美与正统,所以活动的形式总会给人一种程序化的感觉。

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则侧重由内向外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情绪的释放和个性的张扬。

学生与教师都可以敞开自己的心灵,自由表达个人内心感受的,而且不必担心受到正统观念的指责和批评,显得更加真实、轻松。

(3)从操作技巧来看,主题班会课理更多地运用规范、榜样和权威影响力,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则是依据团体动力学规律,讲究是运用倾听、关注、理解、同感以及行为训练等辅导技巧与艺术。

对于情绪问题如何处理?

(5)说说你的意志特点:

比如果断性、坚韧性、独立性、主见、坚强---,对于自我主张与现实有矛盾的情况,如何处理?

【】意志,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常以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来。

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能坚持不懈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处事比较果断,挫折面前比较坚强,力避人云亦云。

【】当自我主张与现实有矛盾,往往代表自己的主张被现实所制约,不能很快得到实现。

处理办法:

深入分析自我主张的正确性,意义和价值。

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就得放弃自我主张。

结果结论是肯定的,那么就需要坚持,把这个自我主张转变为理想,然后直面现实,将理想作为种子埋在心里,当成一盏明灯,经常拿出来照一照自己面前灰暗的现实,那么,理想的实现将可以预期。

(6)人际关系和谐或有冲突,对人际关系冲突如何处理?

一、充分自信“我能行”。

具有“我能行”的自信心理,我们就会在心理上以高瞻远瞩的态势去洞悉矛盾事实及矛盾的双方,从而占据解决矛盾的主宰地位。

同时,还可增加解决矛盾的勇气,开发解决矛盾的潜在能力。

二、正面对待不回避。

正面对待,就是要找出矛盾的有利面,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勇敢地去承受,客观地去看待和处理。

正面对待,我们既要勇敢地面对矛盾事实,和矛盾的对方,还要正面对待自己。

三、冷态处理不慌乱。

矛盾发生后,一定要进行冷态处理,即做到沉着不慌乱,又能避免感情冲动,盲目武断。

切忌对方激动你激动,对方发火你发火,甚至采用变本加厉的办法解决矛盾,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

要真正解决矛盾的办法应是不急不乱,成竹在胸。

四、积极诚恳换思考。

以退为进。

面对矛盾,我们尽量从时间上及时积极,态度上诚恳主动,用换位的思考方法,站在对方想问题,为他人找理由,多找自己的不是,从而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逐渐让对方接纳你,从而以退为进地解决矛盾。

五、总结经验创和谐。

不管成功与否,我们都要认真总结。

即使失败了,也应有经验教训需要积累。

总结成功,既可增加解决矛盾的能力和信心,升华自己的人格。

以后将会赢得周边人们的认同、支持、理解和宽容,进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

(7)你觉得这些个性特点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

在我的个性里,可以用乐观,乐于助人,真诚,稳重,体贴,耐心等这些词语来形容。

个性形成原因之一是先天因素,即父母的基因、生理素质等,这不是主要因素。

而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及主观的努力却是主要因素。

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职业、个人努力等的不同,使我形成与他人不同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8)你的重要他人是谁?

或在你的生活中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人是谁?

对你性格、为人处事方面的影响在哪些方面?

【】重要他人:

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巨大影响甚至决定性作用的人。

母亲——胆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力量型冲动型。

情绪,高昂强烈,脾气急躁,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爱恨情仇写在脸上。

行为,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有力。

父亲——抑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弱型,和平型,兴奋和抑郁过程都弱。

扬长避短,我吸取他们性格中优秀的部分,如乐观,乐于助人,真诚,稳重,体贴,耐心。

做事力求高效,又耐心细致。

(9)你在前面表述的个性特点中,有(消极的情绪体验),能否举个例子,说说那次消极情绪体验是怎样处理的。

从事教学工作之初,在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是12分的努力,结果班风良好,班级学生成绩前茅,在学校组织的班级综合素质考评中总分全校第一。

期末评优评先却是班级荣誉和个人荣誉榜上无名。

当时是感到苦闷、烦恼,特别的失败,不知道未来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消极情绪对我的正常生活的影响很大,时间一长,形成一种得过且过病态,消极的情绪传染给家人和同事,便是数不清的争执与矛盾。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就想办法努力克服。

一、买了一面镜子,每天在镜子前面放声大笑,表示对自己的鼓励。

告诉镜中的自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这点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二、增加运动的机会,用身体的疲劳来减轻心理压力。

三、向知心朋友倾诉,共同讨论在这件事情,哪些是消极的一面,哪些是积极的一面?

四、旅游和外出,看看青山绿水,泛舟江湖之上,用大自然的美景净化自己的心灵。

五、回家写字,“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勉励自己,消极的情绪就逐渐转变成积极的情绪!

有人说:

在你正在为没有漂亮鞋子而哭泣的时候,却发现有人竟然没有脚。

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我完全有理由从此摆脱消极情绪,振作起来,淡泊名利,奋勇前行!

(10)用几个形容词来表达你的个性特点。

【】乐观活泼、乐于助人、真诚守信、稳重坚持,体谅理解、耐心细致;

乐乐真问题呢

(11)为什么申请参加C证考试?

【】一、学校教学的需要。

看到自己的学生面对青春期的烦恼,面对学习的焦虑,面对生活中带来的情绪困扰,作为学科老师感到力不从心,在心育的知识和技巧上出现了空白,我需要补上这一课。

往后如果在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能恰当地利用心育的知识和技巧,将会更有效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二、自身成长的需要。

自身心理学素养欠缺,人格不够完善,已经成为个人发展和追求幸福道路上障碍。

三、个性特点适合做心理辅导工作。

如乐观活泼、乐于助人、真诚守信、稳重坚持,体谅理解、耐心细致等;

能否获得C证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鼓励和肯定。

(8)有人说考C证其实没什么用,你怎么看待?

(答案同上)

(2)说说你的认知特点:

思维敏捷(迟缓)、条理性、想象力、逻辑性……

省自考委颁发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合格证书》(《人际关系心理学》及《心理咨询与辅导》)。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

主要的心理活动是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通过这些活动来获取知识。

一、思维敏捷,学习精力充沛,效率高。

二、观察力条理性的表现:

观察一个事物的顺序反映了一个人头脑中的条理性。

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从静到到动或从动到静,从浅到深或从深到浅,等等。

三、注重相像力的培养。

第一,【表象组合】要善于把不同种类的表象加以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形象。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就是用这种组合法想象出来的。

第二,【特征组合】要善于把同类的若干对象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普遍特征分析出来,然后集中综合成新的对象。

“阿Q”的形象,就是鲁迅先生用这种方法想象出来的。

阿Q的原型“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第三,【相似性想像】要善于抓住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想象。

想象可以通过比喻的途径来完成。

如人们常常把“爱心”比作滋润心田的雨露,从而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四、逻辑性思维: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概括的反映。

比较、分类、综合、推理、论证。

是最常见的一种科学方法。

喜欢下棋,喜欢看侦探小说和电影,平时喜欢与同事辩论一个热门的话题,作为对逻辑能力的锻炼。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

1、团体暖身阶段“情绪接纳”

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情绪接纳”,要营造一种轻松、温暖、安全的氛围,团体凝聚力初步形成。

帮助团体在当下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实体。

具体来说包括:

(1)通过热身游戏或其他媒体手段,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

(2)充分展现教师的“尊重、接纳、关爱”的辅导态度。

(3)必要时,明确告知团体基本规范及辅导活动的注意事项。

如要倾听、积极参与讨论、对事不对人,保密等。

2、团体转换阶段“展开主题”

此阶段肩负着由“团体凝聚力初步形成”向“运用团体动力解决某一个团体共同关心的问题”转移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展开主题”,具体来说包括:

(1)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如案例、小品表演、游戏、影视片断、歌曲等),将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某一个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出团体成员中不同观点和不同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的碰撞和冲突,催化团体动力。

(2)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积极面对他人的意见予以回馈。

(此阶段要把握好,若团体互动氛围不能有效地激活,后一阶段的团体动力就可能受阻)

3、团体工作阶段“问题探索”

团体工作阶段是团体基本成熟后进入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20分钟左右。

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问题探索”。

具体来说包括:

(1)设置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思考。

(2)继续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

(3)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换、在支持与面质之间取得平衡。

(4)注重团体的组织调控,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相互倾听,共同探讨有效对策。

4、团体结束阶段“问题解决”

团体结束阶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历程的最后阶段,结束阶段的团体经验对团体的成效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结束得好,学生有欣喜、激动、感慨等正向情绪,而不是不屑和愤怒,他们就比较愿意将在团体中所学带入现实生活中,心理辅导活动课才有效果。

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问题解决”。

(1)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澄清团体经验的意义。

(2)鼓励学生将认知、经验加以生活化与行动化,使自己的收获向课外延伸。

(3)设置富有新意、余音袅袅的团体结束活动,(如具体化的优点轰炸、赠言、寓意深刻的名言、感人肺腑的歌曲等)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堂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个阶段,恰如起承转合,美妙而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