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991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1米下承式钢便桥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

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合同守信誉、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6)遵循与设计、规范和验标保持一致的原则。

编写施工工艺时,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现行政府以及相关机关及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7)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我方施工经验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工程建设;

(8)本着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成熟可靠地技术,加强工序控制,确保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建成该工程。

二、工程概况

钢桥全长21m,单跨,桥面净宽4m,设计有效载荷80t,限速15km/h,不通航。

钢桥主梁使用321型标准贝雷片,为下承式三排单层加强贝雷型;

横梁使用28#工字钢(Q345),每节安装4根,桥面铺设1m*3m标准桥面板。

三、便桥承载力计算

为简便计算,本方案按21m跨度简支梁计算,荷载为800kN,按集中荷载计算,结果偏安全。

1、恒载

根据材料表得出,q1=17.1kN/m:

M跨中、恒=1/8q1L12

=1/8×

17.1×

212=942.6kN·

m

注:

q1------每米恒载重量(KN)

L1------跨径(m)

2、活载

考虑到集中力与汽车荷载布置的差异,冲击系数采用1.3:

M跨中、活=1/4PL1n=1/4×

800×

1.3×

21=5460KN.m

P------活载重量(KN)

n------冲击系数采用1.3

3、强度验算

单排单层加强型桥的容许弯矩M=1687.5KN•m,计算时取贝雷折减系数0.8:

[M]=1687.5×

0.8=8100KN.m﹥942.6(恒载)+5460(活载)=6402.6KN计算通过,是安全的。

4、剪力验算:

单排单层加强型桥的容许剪力Q=245.2KN,计算时取贝雷折减系数0.8:

q恒=ql/2=17.1×

21/2=179.6KN

q活=800kN

Qmax=Q活+q恒=800+179.6=979.6kN

[Q]=6×

245.2×

0.8=1176kN

[Q]﹥Qmax,计算得出是安全的。

5、挠度验算:

f1=5×

Q恒×

L^4/384Eln=5×

21^4/(384×

2100×

577434×

6)=6.0mm

f2=Q活×

L^3/48Eln=21.2mm

Fmax=f1+f2=17.2mm

[F]=L/500=21000/500=42mm

[F]﹥Fmax,计算得出安全的。

四、施工设备及人员安排

1、本工程所用主要设备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25t

2

电焊机

400

2、人员安排

本工程配项目经理1人(兼职安全员),电焊工2人,小工2人。

五、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施工方法:

本方案工程用吊车拼装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桁架拼装→主梁吊装→横梁安装→桥面系→焊接完成

1、测量放线

根据图纸,在现有基点上放出准确的控制点,便于现场控制桩基的轴线,标明桥台、桩位的准确位置。

然后根据图纸尺寸,进行桥台基础的开挖与浇筑,在规定凝固期内使用。

2、贝雷桁架拼装

贝雷主梁在桥头空旷场地内拼装,首先在地面上垫上枕木,用吊车将贝雷片逐片吊起,再用贝雷销将其相互连接接长。

单榀贝雷梁为三排单层结构,用支撑架螺栓将竖向支撑架于水平方向与贝雷连成整体,每节贝雷梁接头位置安装一片竖向支撑架。

连接贝雷梁的所有螺栓螺帽必须拧紧并涂上黄油。

贝雷销穿到位后,必须插好保险销。

3、钢便桥主梁安装

钢便桥主梁采用贝雷梁,贝雷梁在架设前在施工场地上拼接成长21米的三排单层下加强架体,再整体吊装。

具体步骤如下:

1)测量放样,定出贝雷梁的准确位置。

2)将拼装好的贝雷梁运至作业范围内。

3)将2组单榀21米长的贝雷梁分别吊放至指定位置。

4)安装抗风拉杆。

5)安装横梁。

6)安装桥面系。

7)安装上加强弦杆及支撑架。

8)焊接限位。

4、桥头填土

桥面与桥头路的衔接十分重要,桥头填土用毛石压实,再浇筑一层混凝土,略高于桥面,并保持与桥面相平的距离不得小于两米,以防止上坡车辆给栈桥造成挤压推力,从而使便桥扭曲变形。

六、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一)、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

1、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经理部各部门明确质量管理范围、责任、技术科各部门分级落实责任制,技术人员分工明确,并且责、权、利三者相结合,发挥出每个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起到应有的作用。

2、认真审阅图纸,审图需全面、完整,发现问题时做好记录,开工后遇到有关技术上的问题及时请示,对相关专家指示的技术方法正确地深刻领会,以指导施工。

3、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做到认真、细心负责,及时指出工程施工中的不足之处并予及时纠正完善,工作过程中做到操作仔细、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并推行复核检验制度。

4、认真检查各型材的进场质保书;

对全桥组装件的拼装质量进行检查,所有的销子、螺栓必须安装到位;

全桥焊接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并由工程组把关,保证焊接的质量。

5、推行计划管理各施工组,各组根据总计划指标要求制定本组、本施工点的计划。

队部提出处理意见,及时调整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在数量和时间上的安排,保证各施工环节环环紧扣,有条不紊,既保进度又保质量。

(二)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构件吊装和安装须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其他相关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并要对每一个相关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水上作业要穿救生衣。

3、吊装过程中,无关人员应退至安全范围之外,吊车臂架下和工作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

4、吊装用的钢丝绳、吊具等必须满足受力要求,且要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钢丝绳使用前一定要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钢丝绳吊点部位要保证所吊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加设支撑杆或扁担梁,以防止构件变形。

6、为保证钢丝绳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应在吊点处加垫木板、麻片或采取其它措施使吊点处钢丝绳受力均匀,不产生应力集中,避免割绳、断绳等安全事故发生。

7、钢丝绳安装好后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牢固后方可指挥起吊。

起吊时要缓慢提升吊钩,先收紧吊绳使之受力,然后进行试吊,确认安全后才能正式起吊提升。

8、吊装或拖拉过程中必须派专人指挥和协调运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和任何违规操作立即制止,纠正后方可继续吊装或拖拉。

9、构件起吊后应根据实际情况,由起重工通过拉绳拉好重物防止旋转和晃动,任何人员、船只不得从被吊构件下通过。

10、现场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每天施工完毕应收好电线、气瓶,做到工完场清,并及时关闭电闸。

(三)、观测体系

1、前期每周一次对全桥进行测量观察,对全桥的沉降、偏位进行记录,待稳定后每月测量一次。

2、定期对全支架拼装点、焊点焊缝及各型材检查一次,如发现关键焊点焊缝生锈老化、关键型材明显形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临时封闭交通,采取补强措施。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5.1文明施工

(1)制定完善的文明施工条例,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经常教育职工做文明施工榜样,对文明施工做得好的班组和个人及时进行表扬、奖励;

对文明施工做得差的班组及时进行批评和处罚,并限期整改。

(2)施工现场各种临时设施按业主指定地点建设,必须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做到经济、美观、实用,施工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到明显、清晰、规范。

(3)各种施工材料定点分区分类堆码整齐,各种标识牌清楚明了,特别是摆放到现场的材料、构件决不可乱堆乱放,影响美观。

(4)制定能源管理具体办法并实施落实,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制的实施与落实,确保各设备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利用率。

(5)精心计划、合理安排,每道工序作到“落手清”,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施工人员全部佩戴上班牌,牌证上标明名字、职务和工种,以供业主、监理辨认、监督,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2环境保护

(1)注意保护水源,生活垃圾及排泄物集中处理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倾倒,不直接倒入江河中。

(2)每天机修班组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不让设备因漏油而污染施工现场,废水、废油严禁现场排放,必须经处理后掩埋。

(3)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4)安排专人打扫施工现场,保证现场清洁、文明的施工环境。

八、危险源的识别、分析和预防措施

1、危险因素的识别

根据钢便桥的施工特点,施工中不安全危险因素主要有:

(1)机械倾覆、落水

(2)人员落水

(3)物体打击

(4)机械伤害

(5)触电

2、对危险因素的评价

(1)机械倾覆、落水:

便桥施工时,钢管桩插打不稳,深度不够或者机械驾驶人员没有注意机械位置,或者疲劳、醉酒驾驶使机械设备落水,而对机械造成的损坏。

(2)人员落水:

在搭设以及吊装时或在便桥顶安装钢板、型钢、焊接时进行的水上作业,可能落水导致人身伤害的。

(3)物体打击:

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

(4)机械伤害:

机械(吊车、运输车、振动锤等)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的。

(5)触电:

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3、预防措施

(一)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1)对危险因素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a、前期控制:

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出防控措施。

b、施工过程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二)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3)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4)严格加强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切实加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

(1)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

(2)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实施。

(3)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

(4)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4、钢管桩插打安全措施

(1)钢管桩插打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便桥施工方案所规定的工序和工艺进行,一定要保证钢管桩的插打深度,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长度,避免下沉变形。

(2)严格控制材料的进场质量,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管,由技术、质检、物资部门把关,严禁劣质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3)钢管桩施工必须由专业作业施工队完成,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技术设计要求及安全技术交底实施。

(4)钢管桩插打或者起吊时由专职起重指挥人员指挥吊车作业,在起吊或安装前要选择平坦、坚实可靠的区域,在停车支腿作业,并做到平稳、准确、可靠。

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使用的工具、用具的安全性能,特别是钢丝扣、卡环的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或更换。

(5)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具应有防护措施,严禁随意抛掷各种工具、物料。

(6)便桥作业时安全设施必须同步进行,每完成一跨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也要马上完成,如:

便桥两侧的安全防护栏杆等,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可靠。

(7)钢管桩必须增加剪刀斜撑,确保整体牢固可靠。

(8)施工中钢管桩之间以及钢板之间的焊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便桥的整体牢固可靠,焊缝由专人检查。

(9)便桥施工完成后,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便桥施工安全。

5、人员落水安全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水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具应有防护措施,并且必须穿戴救生服,并且要配有足够数量的救生圈。

(2)施工前必须对现场的安全设施,如:

作业平台的走道板,护拦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3)便桥桥面铺装时,大部分作业人员集中在作业平台上,作业面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施工人员的位置转换及工具、用具摆放。

(4)夜间施工保证投入足够的照明设施。

(5)全体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三个必须”;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执行各自工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6)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水上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水上作业工作。

6、预防物体打击安全措施

(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凡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帽。

(3)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形成打击威胁的部位,必须进行日巡查,保证其安全可靠。

(4)对于吊装作业除设指挥人员外,对有危险区域应增设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

(5)施工现场严禁抛掷作业(其中包括工具转换,及垃圾废料清理)。

(6)起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

司索人员应严格注意被吊物的整体状态,运行区域路线及其危险性。

如有可能对作业人员形成威胁,必须通报指挥人员暂停作业。

(7)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空载运行,在确定无故障情况时方能进行作业。

7、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1)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物资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工区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3)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和规程操作。

(4)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停止使用后应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5)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8、安全用电措施

(1)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2)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R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3)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4)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及安拆。

(5)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

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6)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工区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7)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米。

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8)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9)照明专用回路设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米的应使用安全电压。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

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10)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空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11)使用移动电气工具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12)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9、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2)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3)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燃。

(4)严格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库房,应有单独保管。

(5)对易燃物品仓库选址要远离员工宿舍及火源存在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

(6)临时用房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

(7)对于临时用电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8)定期对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10、五种危险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一)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触电事故要在第一时间迅速采取切断电源,并及时向工区报告事故情况。

2、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立即采取对伤员的急救或据情况送往医院救治。

3、如伤员情况危急及时拨打120求救以便争取时间。

4、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将施救所需的医疗器械、辅助器材及时供应到现场,保证抢救顺利进行。

5、要对有可能继续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进行清除,以免再次发生事故或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

6、对事故现场采取绘图或拍照等必要手段,留存重要痕迹、物证等以便为事故调查提供可靠依据。

7、配合上报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为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二)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机械伤害,要及时停止机械运转,并根据伤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及时逐级上报到预案领导小组,伤势严重的应及时打120救援。

3、出血性外伤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避免伤员因失血过多造成生命危险。

4、骨折性外伤,在挪动伤员时要冷静小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救护避免伤势扩大。

5、脊椎骨折伤员要使受伤者静卧,严禁采用抱、拉、抬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椎受伤,导致伤员瘫痪。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以便调查组调查。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

(三)机械倾覆的应急预案措施

1、事故发生后,工区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应立即赶往出事地点,秉着先救人的原则积极采取对伤员的救护,同时并逐级上报到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求救,以便争取时间,减小伤亡。

3、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将救援所需的物质和器械供应到现场,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并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抢救设备的措施以及方案

4、对事故现场采取保护或拍照等必要手续,留存重要痕迹物证等,以为事故查处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据。

5、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人员落水事故应急预案措施

1、发生落水事故,现场应急预案小组人员应及时赶往出事地点,积极采取对伤员的救护,同时应上报到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2、物资人员应及时将救生衣及救生圈带往落水现场,并且组织救生艇实施救援。

3、根据伤员所伤部位采取正确救护手段,骨折伤员尽量避免挪动和拉线。

颅骨造成伤害人员特别注意脑震荡,脊椎受伤人员要静卧,防止造成脊椎损伤导致瘫痪。

4、根据落水人员受伤情况,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施救。

(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措施

1、发现火情要立即查清火源点及起火原因,扼制火势发展和蔓延。

2、及时拨打119报警,同时将事故情况上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便及时处理。

3、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所有能参战员工利用已备灭火器、消防器材、器具实施救助。

4、切断火源及火路,对现场的物资库、易燃易爆物品及时隔离和转移,避免事态扩大和蔓延。

5、对现场人员进行清点,如有人员被火围困要采取可行的措施救援,不能盲目施救。

6、在消防人员到来后,服从并协助消防指挥人员采取救助。

7、对烧伤及因缺氧造成气窒人员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据情及时送往医院或拨打120求救。

8、对火灾现场可能做证据的物品要注意留存,以便为查处提供有利依据。

9、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11、水上作业预防措施

(一)船只水上作业注意事项:

(1)作业前必须认真做好准备,了解水区的气象情况和水域的情况,如风向、风速、水深、水速、台风、大风等。

船上应配备桨、篙、锚、绳索、排水设施、常用的修理材料个人救生设备消防设备和急救药箱。

(2)船只不能超载,重量要分置,尽量保持平衡。

(3)水上作业船只的锚绳固定位置处要配备专用的保险斧,以备在紧急情况下用来砍断锚绳避免发生翻船事故。

(4)夏天水上作业因气温高、湿度大要特别注意防止中暑。

(5)进行钢管桩施工时,除施工人员船上严禁滞留其他人员。

(6)吊车进行起吊钢管桩时,旋转半径内严禁有人,船上人员做好接应,严禁将钢管桩随意放在船只上。

(二)水上作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做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

(2)设置漏电保护器,一是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二是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三是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3)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