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0049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②______。

(5)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

(6)短文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A、下雨天,我扶着双目失明的老人向前走,是他的向导。

B、下雨天,双目失明的超级大国人教我怎样做人。

C、下雨天,我是盲人的向导,盲人教给我怎样做人。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问号

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个梦,童年还是一串长长的问号。

有一个英国男孩,叫牛顿。

他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便想:

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呢?

还有一个英国男孩,叫瓦特,他看到水开了,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就问姨妈:

“壶盖为什么要跳舞?

古时候,中国有个小男孩,叫张衡,他常常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望着晴朗的夜空,一边想一边问:

“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

童年,就这样在问号中慢慢长大。

后来,牛顿、瓦特、张衡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

(1)“偎”字是______结构,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舞”的读音是______,共______画,在文中的词语是______,再组两个词:

______,______。

(2)牛顿发现了______,瓦特发明了______,张衡发明了______。

(3)牛顿、瓦特都有着自己的童年问号,你的童年问号是什么?

(4)你觉得自己要向牛顿、瓦特、张衡学习什么?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爱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柔和的风声,倾听激越的雨声,倾听雄壮的雷声……

②柔和的风声像是曼妙的古琴声,轻柔婉转,悦耳动听。

你听:

那凉爽的晚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惊醒了树上的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伴着徐徐的晚风又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③激越的雨声像是振奋人心的军鼓声,铿锵有力。

黄昏时分,乌黑的云送来了倾盆大雨,伴着呼啸的风,来得气势汹汹,来得猝不及防。

噼噼啪啪,雨的脚步声像炸开了锅的豆子,像擂响了千万个激越的小鼓。

④雄壮的雷声像是雷公擂响的低沉的大鼓声,像是压抑的无情的怒吼。

雷声隐隐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终于“轰’’的一声,大地也随之微微颤抖着,像是古战场上你我两军对垒。

⑤大自然的声音是如此奇妙,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人思绪万千;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与大自然心心相印。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我”喜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分别把风声、雨声、雷声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摘录一句:

______。

(5)给本文划分三段正确的是( 

5.读句子,想想划线词语的意思。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会那么简单,因此我们要亲自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

______ 

他这个人真不简单。

(2)一阵疾风,扑面而来。

他从医五十多年,为许多人解除了疾苦。

(3)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在阳光的照射下,小树苗正在茁壮成长。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空城计》节选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

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

“莫非诸葛无军,故作此态?

父亲何故便退兵?

”懿曰:

“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

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

孔明曰:

“司马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

”孔明曰:

“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

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

“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造。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1)《空城计》选自我国著名长篇小说《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司马认为应该退兵的理由。

(3)“此人料吾生平谨慎”联系上下文“此人”和“吾”分别指( 

)。

(4)下面歇后语中与本故事有关的是( 

(5)从“神鬼莫测”这个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故事中诸葛亮的“神鬼莫测”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至少从两方面谈)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

n)子,扇(shān 

shà

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五彩缤纷的意思是______。

我还找到了一对反义词______和______。

(3)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

(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找出一个拟人句______。

(5)秋天的雨还有很多美丽的色彩,仿照文中的句子写写你看到的秋天。

秋天把______给了______。

你看,______。

8.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可是他想: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他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______”画出来。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9.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

快乐的杉树林冬天来了,西北风hū 

xià

é

i,吹起地上的落叶,吹动了树枝上还悬挂着的残叶。

有时天空还飞舞着雪花,被杉树叶铺盖着的地面上,树干上,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大地变成了fěn 

zhuāng 

的世界。

我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杉树林,高兴地玩了起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

(1)根据拼音写词语。

hū 

i

fěn 

(2)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铺______盖,它的另一个音是______,组词______;

树干______,它的另一个音是______,组词______。

(3)缩句:

树干上和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

(4)照样子写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

例:

悬挂、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你课外积累词句。

①描写雪景的四字词。

②描写雪景的句子。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野菊花

①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

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吗?

也许,它不惹人注目。

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②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

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

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

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

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③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

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④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

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

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

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

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⑤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无所需求,顽强生长,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着。

我觉得人难道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难道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

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标出序号)

清热败火( 

) 

①失败②打败3搞坏④解除,清除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①支撑②顶撞③相当,抵④顶替,代替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野菊花有哪些用途?

(4)概括野菊花品质的句子有哪些?

(5)你从野菊花身上学到了什么?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秦兵马俑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 

()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 

()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将下面词语选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紧握双拳,勇武干练 

③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②凝视远方 

④眼如铜铃,神态庄重

(2)将文中空缺的标点加上。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这段采用了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4)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是______句,其中每一个分句都是先描写兵马俑的______,然后是由此产生的______,体现了兵马俑的______。

(5)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展开想象,请续写一句:

(6)“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从这句话我体会到:

(7)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被称为“______”,我国像这样体现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历史遗迹还有______和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______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______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轻松--______生育--______长久--______

(3)用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的词语造句。

(4)樟树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地方?

(5)文中画线豹部分主要写了______;

在短文中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6)文章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的可贵之处,目的是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

(2)这段话是按______顺序来介绍不同花的开放的。

(3)这段话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照样子,写一写。

蔷薇绽开了笑脸。

桃花______。

荷花______。

14.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星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注,就像有趣的鏡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東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1)选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它把______比作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想象ー下,云彩会呈现出什么形状?

云彩有的像______,有的像______,还有的像______。

15.读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然后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

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

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

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顿时,我的泪如泉涌。

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了,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

(1)从文中找出描写我当时心情的词语。

(2)哪句话写出全村人都在关心着我。

(3)“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

”“是热的”包含着什么意思?

17.课外阅读。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大的树。

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

他们不仅是在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看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复杂—______ 

痛苦—______

矮小—______ 

战争—______

(2)用“简单”写一句话。

(3)用横线画出这幅画的内容。

(4)人们为什么都仔细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这个盲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赶风筝的孩子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只见两个孩子在猛追着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的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

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哈哈大笑着(挖苦 

嘲笑)这两个孩子。

“对,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上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

”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翅膀的变化,并(精心 

细心)制作出各种会“飞”的玩具。

他俩长大后,仍然(连续 

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现实。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降生 

诞生)了。

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人,正是多年前猛力追赶飘荡在高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挖苦 

嘲笑)______这两个孩子 

(精心 

细心)______制作

(连续 

继续)______研究 

第一架飞机______(降生 

诞生)

(2)“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现实。

”这句话中的“科学的幻想”是指______;

“变成现实”是指______。

(3)从这篇短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4)如果你是当时的过路人,你会对兄弟俩说些什么?

19.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_______(放 

盯)在自己的_______(坐 

座)骑大黑骡子上。

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怎天它背上都_______(堆 

放)得像小山似的。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

"

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

”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_______(拿 

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大黑骡子解决燃眉之急。

(1)找出片段的括号里恰当的字。

(2)“燃眉之急”比喻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

(3)请用横线画出片段中表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喜爱的句子。

(4)彭德怀这么喜爱大黑骡子,主要是因为:

①______。

(5)从片段中可以看出,彭德怀爱______,更爱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第一个“有的人”指的是______;

第二个“有的人”指的是______。

(2)第一个“活”是指______,“死”指的是______。

第二个“活”是指______,“死”指的是______。

(3)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2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

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

“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

真是笑话!

”小水珠说:

“不信,我俩比比看。

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

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

”“容易,容易!

”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

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比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

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

“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石块滴穿了,银色的圆洞还透光呢!

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也不动。

(1)把短文中描写大浪内心活动的句子找出来。

(2)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哪一种?

①按叙述的内容顺序写的。

②按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写的。

③按事情发展(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

(3)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

”大浪说这句话的神态属于哪种?

①虚心 

②藐视 

③高兴 

④关心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多音字组词

哗 

huā______huá

曲 

qū______ 

qǔ______

只 

zhī______zhǐ______

夹 

jiā______ 

jiá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信教的人向神祈祷,乞求保佑。

②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③手忙乱,脚也忙乱。

形容做事慌忙。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