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013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过冬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

  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

  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

  ①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

(或是季节变化)

  ②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④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

  四、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

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

(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

)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朋友不见了。

  ③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冬天来到时,树林里的变化)

  ④指导读本段。

(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

  2.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从哪里知道的?

(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

  ③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

(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

  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就用“暖和”?

“这儿”指哪儿?

(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

(联系插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

  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

  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

  ②学生自学。

  ③讨论。

  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冬眠是什么意思?

  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

(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

  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

  ④回读本段。

(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

  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

  ①自学思考:

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

  ②联系比较:

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

(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五、回读全文,总结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

  3.教师总结。

本文告诉我们,冬天到了,各种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

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

喜鹊就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

青蛙和蚂蚁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完成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蚂蚁:

天真好奇;

青蛙:

自信且答问耐心;

喜鹊:

平静和气)

  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

  3.介绍有关课外读物,要求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句:

  词:

周围树梢暖暖和和告别冬眠舒服刨土

  句:

我要冬眠了。

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

  二、学习生字:

  

(一)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

周静忽喊燕睡眠舒粮食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大家纠正读音。

  注意:

“周、静、眠、食”几个字是翘舌音,“食”的本音是二声,在“粮食”一词中读轻声。

  

(二)记住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自学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喊:

右边是“咸”,不是“成”。

  舒:

左边是“舍”,右边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写一撇。

  “周、静、眠、粮、食”几个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和部件分析等方法识记。

  (三)指导书写。

  睡:

右边的“垂”笔顺是:

注意最后一笔是短横。

  粮:

第六画是“点”,不要写成“捺”。

  食:

上半部的“人”要盖住下面的“良”。

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着重指导“燕”:

“廿字头,黑字尾,北字中间夹个口”。

  三、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5 动物过冬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王璟

教材分析:

《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童话。

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课文生动地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则藏在蜂巢里吃蜂蜜。

课文还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设计理念: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我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密切关注学生,本着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感悟”的教学思想,积极创设各种情境,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练读音中体会词句的意思。

2、了解小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小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

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19《小动物过冬》,上节课咱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那些小动物。

2、板画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

3、这三个好朋友聚在一起干什么?

二、学习3—7自然段

1、过渡:

小动物究竟是怎样商量,怎样过冬的呢?

答案就藏在你们的书中,请朋友小心地把书打开,自由轻声读3—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2、画出相关的句子

3、学生反馈,感受小燕子过冬的方式

(1)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先找到哪个小动物过冬的句子?

(2)指名读出句子。

(3)这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飞到南方。

(4)再读这段话,试着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说。

(5)教师小结:

同样一句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6)过渡:

是呀,南方暖和,小燕子要到南方过冬。

出示词卡“暖和”,学词指导读好轻声、识记字形、换词、说句。

(7)过渡:

南方不仅暖和而且可美啦。

(课件出示春暖花开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

①找出课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词。

②这么美的画面你还会想到哪些词?

③指导朗读(朗读词、句子和段落)

4、感受小青蛙过冬的方式

(1)过渡:

我注意到了,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燕子,就请你接着和青蛙哥哥商量商量。

(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读)

(2)小燕子商量了几句话自己再读读,找找,做上记号。

(简单感受反问句和疑问句,并指导朗读)

(3)过渡:

是呀,小青蛙到底怎么过冬,谁能把你刚才画的句子再读一读。

(指名学生朗读)从这些句子中可以告诉我们青蛙的过冬方式其实是——冬眠。

(4)复习识字5中的冬眠动物。

(5)播放青蛙冬眠录像。

(6)针对这部分学生质疑问难:

预设学生问题:

青蛙为什么要吃的饱饱的?

青蛙为什么要钻到土里?

(7)引导学生解疑,伺机学习生字“钻”,理解来年春天是什么时候。

4、感受小蜜蜂过冬的方式

(1)过渡:

看到大家商量得这么有意思,老师和小动物们商量商量。

(出示6、7自然段)师生分角色商量.

(2)了解小蜜蜂的过冬方式。

(3)课件认识蜂巢。

(4)教师小结:

这个蜂巢太神奇了,它可以储存很多蜂蜜,让小蜜蜂无忧无虑地过一个冬天,难怪小蜜蜂那么自信地说——(学生朗读小蜜蜂的话)

5、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过渡:

三个好朋友商量以后知道了各自的过冬方式,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他们还商量好了,有一个美丽的约定呢,这在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全体齐读第8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想象三个好朋友是怎么约定的,小燕子说——小青蛙说——小蜜蜂说——

(2)第二年春天很快就到了,小青蛙首先从——(泥土里钻出来)早早来到约定的地方,等它的好朋友;

接着小蜜蜂从——(蜂巢里飞出来)和青蛙见面了:

不久一,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

三个好朋友又见面了,它们会说什么呢?

(学生想象说话)

五、作业

收集介绍有关其他动物过冬方式的知识,准备下一节课开一个信息交流会。

反思

本课内容非常浅显,动物过冬的方法都是通过小动物间对话交谈的方式交待的,学生只要通过读书就能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可是课文不像讲述一个道理故事类的童话,这类科普知识的小文章,很容易上成自然常识课。

在设计教案时,,既要让学生了解三个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又要把训练语言作为重点,教学中真的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不管怎样《小动物过冬》一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以读代讲,自悟自得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通过充分地读自主获得情感体验。

如新课伊始以“燕子、青蛙和蜜蜂是怎样商量的又是怎样过冬的?

”这个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讨论。

这样学生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

又如通过美读第三自然段中的“春暖花开”和燕子说的话,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让学生体会到燕子准备到南方过冬,到明年春天再飞回来;

通过指导学生读好第4自然段的问句,让学生体会到燕子对青蛙的关心。

设置情境,训练说话

凭借情境,可以强化学生已有的感知,充分利用情绪加深内心体验,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能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丰富课文的内涵。

利用拓展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直观演示,加深体会

演示既直观又有趣,十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板书我主要以图文的形式来呈现。

为帮助学生理解“青蛙是怎么钻进泥土里睡大觉的”,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

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主识字的能力,把识字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观察、分析来识记生字,并当堂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每次备课之前都会问自己:

这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

上完这堂课学生会学到什么?

但每每都觉得这两个问题回答起来简单,实施起来真难。

到底一堂扎实的语文课要怎么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动物怎样过冬的故事。

课文以小蚂蚁找朋友为主线,分别讲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以及青蛙的过冬方式。

最后点到小蚂蚁也在准备过冬的粮食。

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情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配有三幅图画,图画反映的是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或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周、梢、睡、舒、食”是翘舌音,“静、粮”是后鼻音。

“食”的本音是二声,在“粮食”一词中读轻声。

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周、梢、备、静、眠、粮、食”几个字,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识记字形。

  2写字教学。

右边的“垂”笔顺是垂。

上半部的“人”要盖住下面的“”。

  燕:

笔画较多,结构较复杂,要着重指导。

可以用“廿(nià

n)字头,黑字尾,北字中间夹个口”来帮助记忆。

  (三)词句教学

  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基本上没有难懂的词句。

有些词语的意思,课文本身就解释了。

例如“冬眠”,课文里用青蛙的话说“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

”这就是“冬眠”。

只要多读几遍课文,学生就能理解。

  “天冷了,他们到南方过冬去了,明年才回来呢。

”“天冷了”是候鸟南飞的原因,因为南方暖和,等到第二年春天暖和了,它们再飞回北方。

  “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一会儿就刨好了一个洞。

”可让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体会“一边……一边……”就是同时做两个动作,为用“一边……一边……”进行造句打基础。

  (四)朗读指导

  根据这篇课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要指导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

小蚂蚁的问话较多,要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喜鹊和青蛙的话,要用耐心、亲切的语气读。

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内容,体会感情。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三题是用生字组词语的扩词练习,要鼓励学生口头多组一些词语,然后选两个写下来。

  “睡”可组成“睡觉、睡眠、睡衣、午睡”等;

  “周”可组成“周围、周到、周密、四周”等;

  “食”可组成“食物、食品、粮食、月食”等;

  “舒”可组成“舒服、舒心、舒展”等;

  “备”可组成“准备、备课、备用”等;

  “静”可组成“安静、平静、清静、静悄悄”等。

  第四题是造句练习。

先让学生读例句,体会“一边……一边……”就是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再让学生口头造句,造正确了,再写下来。

  (六)扩展活动

  发动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生活的资料,举办一个“可爱的动物”报告会,进行互相交流,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初读课文。

  要求:

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的读音。

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的是哪几种动物的过冬方法。

  

(二)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注意正音。

  (三)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出示问题:

这几种动物各是怎样过冬的?

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四)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角色对话的神态、表情及语气。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布置扩展活动。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八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三至七自然段,了解小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

听好了: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这是什么呢?

”“雪花!

”“哪个季节下雪的呢?

”“冬天!

”“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小动物过冬》。

    板书课题。

齐读。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

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这也正是老师心中的疑问,咱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课文

   1.初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序号。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读。

      动物刮起来商量暖和接着哥哥钻到约定第二

    

(2)再读课文(要求: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把课文读一遍)

   2.精读一、二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谁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小动物们都是谁?

     在黑板上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

     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你从哪段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句话。

     你还从那些地方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段。

     谁能仿照第一段说说你和你好朋友的生活。

     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天小蜜蜂、小青蛙和小燕子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

    小动物们为什么商量过冬的事情?

    指名试读。

你的“渐渐”读得特别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精读第二部分三至七段

     过渡:

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那它们是怎么商量的,请小朋友们自读3-7自然段。

     他们是怎样过冬的?

大家讨论讨论。

     你知道谁怎样过冬?

    

(1)生:

我知道了燕子到南方去过冬。

       板书:

飞到南方过冬

       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到南方过冬呢?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燕子的话念起来。

       理解“暖和”“很多虫子”

       你们现在就是小燕子,谁能把你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

       指名试读。

       燕子是候鸟,冬天飞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种过冬方式称作“迁徙”,小朋友还知道哪些鸟也是这样过冬的?

    

(2)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

       小燕子告诉伙伴他要到南方去过冬,他非常想知道他的好朋友是怎么过冬的,所以他就问了。

他问了谁?

他是怎么问的?

       出示句子。

燕子接着问小青蛙:

“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

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了?

       指名读。

指导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燕子怎么称呼小青蛙的?

说明什么?

同桌读。

       青蛙怎么回答的?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

钻到泥土里

       出示句子:

小青蛙说:

“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

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

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指导。

“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

谁能再读一读。

       “来年春天”,相机理解“来年”

       青蛙要睡多长时间?

       指名读,齐读第五段。

      青蛙在冬天来临之前吃的饱饱的,然后钻到土里比吃也不喝,一觉能睡上一个冬天,我们把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作“冬眠”。

       男女生合作读。

   (3)说一说,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

躲到蜂巢里

     指名读第七段。

     小蜜蜂为什么这样过冬呢?

     蜜蜂的这种过冬的方法使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一篇课文中也讲到了一种动物,也是这样在冬天到来之前先储备好粮食过冬的,小朋友知不知道是什么动物?

我们还学过一个成语“有备无患,防范未然”,就是说这种情况的。

     分角色朗读。

   5.精读第三部分

     三个好朋友通过交流才知道:

原来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秋风越刮越紧,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该到分手的时候了,他们互相告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齐读第八段。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

   1.这么有趣的故事!

大家想不想把它演出来?

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体把动作演出来,用你的小脸蛋把表情带出来,用你的小嘴巴把他们的话说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

那些地方该怎样演?

   3.组先讨论讨论,在分角色演一演。

    小组上台演,台下观众共同评议,老师发“最佳表演奖”。

  五、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蜜蜂、小檐子的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课后请同学们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下节可我们一起来讨论?

            19小动物过冬

         小燕子飞到南方去(迁徙)

         小青蛙钻到泥土里(冬眠)

         小蜜蜂躲到蜂巢里(备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