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014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Word文档格式.docx

而2003年,就在地球奖与它选出的211位环保英雄走过了7个年头,地球奖上升为我国第一环保大奖时,地球之友却决定退出参与地球奖的评选及捐助。

地球之友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地球之友中国联络主任陈英。

她带我走进地球之友的讲坛,也揭开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颁奖反思,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地球之友参与的地球奖从1997年至2003年成功举办了7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成为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环保奖项。

在中国大陆众多的环保奖项中地球奖发起最早,而且始终保持着民间和非商业化特色。

它所表彰的不单是个人的行为和成就,更是其无私的奉献、奋斗精神和一份环保社会责任心。

地球之友坚持地球奖要尽量凸现一股民间草根色彩。

所以不收企业赞助,只接受慈善基金和私人捐助,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地球奖清纯的风格和崇高的品味以及对得奖者的尊重。

7年来,先后有211个环保积极人士和28个热衷于环保的青少年集体获此殊荣。

但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国内的环保奖项也越来越多,评奖、颁奖、选举也日益频密,甚至有些泛滥了。

在这个趋势之下,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女士开始反思地球奖未来的发展方向。

吴方笑薇认为,环保工作有无限的需求,但是在有限的时间、体力和精力范围内,总是需要做出取舍的。

所以吴方笑薇在她针对地球之友退出地球奖的敬告中写道:

地球奖每年匆匆评奖、匆匆颁奖、匆匆分道扬镳,没有机会深入地去了解和感染这班环保模范的绿色理念和实践经验。

继续评下去,倒不如拜师求教,向这些环保英雄取经,或跟他们结合力量将其实践经验推广传播。

为了更好地发挥地球奖获奖者在环保宣传方面的资源优势,倡导继续贡献的精神,2019年10月底,一个以寻找地球的故事为主题的地球奖环境教育讲师团开始了它非凡的绿色长征。

这支以内地地球奖教育界获奖人士为主要成员的队伍,由吴方笑薇女士亲自率领,每年出征,义务下乡给边远地区和西部农村老师和孩子进行培训,推动民间环保工作,也为地球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地球奖肯定了过去的成绩,颁布属于过去的荣誉,锦上添花;

而讲师团则是支持未来的教育,引导需要帮助的人们,雪中送炭!

讲师团侧重选择大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比较落后的边远省份和农村地区作为培训地点。

而为了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每次培训活动的开展都通过地球奖获奖者的桥梁作用,尽量争取到当地教育系统、环保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一些环保志愿者的支持与协助。

陈英女士作为中国联络主任负责了整个培训过程的协调工作。

为了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培训讲义均由地球之友统一修订编辑后,免费提供给广大学员。

此外,地球之友还购买了一些相关书籍、杂志赠送给那些缺少有效资源的中小学校、妇女团体、非政府组织和大学生等以供他们开展环境教育使用。

尽管讲师团成员拥有环保教育专业优势,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但他们却不收取讲课费及其它任何报酬,而是将自己的特长无私地奉献给基层单位,让所需人员分享理论与实践的成果。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香港地球之友的绿色讲坛

(2)寸草心,带你寻找地球故事寸草心地球奖环境教育讲师团(以下简称讲师团)点燃了绿色的火种。

陈英女士为我们诠释了寸草心的意义:

讲师团在绿色征途中,以谦卑的行动,像草般扎根,关注平常之中不平常的事态,承担平淡之中不平淡的工作,坚持平凡之中不平凡的使命!

秉持着这种信念,至今讲师团已走过16个省市、行走33,066公里,辐射约94万人次,为老师、学生、妇女、儿童、政府官员(党校)企业和环保干部、新闻记者、旅游业人士、志愿者和环保社团以及农牧民等送上寸草之心。

每个人都有一双脚,每个人都在地球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它记下每个人一生耗用的资源,包括住房(建材和装饰材料)、空调(耗用能源)、看电视(制造电视的材料)、饮食(吃的动物植物)、交通出行(汽油等)每一个地球人都有一批生态账,今天人类面临对石油危机、食物安全危机、气候变暖危机、环境污染危机,更需要从价格中反思隐性的代价,寻回真正的价值。

这是吴方笑薇女士梳理的生态足迹。

有谁这样充分地考评过自己一生会从地球那里索取多少生态资源?

像这样的概念,讲师团在全国各地的培训中针对不同的对象以多种形式,贯穿始终。

讲师团老师们用铝罐子的一生、汉堡包的故事、环境审计、生命周期分析和求签筒等道具,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影响,加深了他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这使学员们从中体会到了环保课并非就是照本宣科,并非都是大道理,它更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是人们的举手之劳。

这就是讲师团的特色新颖别致的教学方式。

讲师团的教学有别于传统单向的方式,却让学员们真正在沟通中体会到了环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其实教学远不仅仅限于课堂,有时课外的沟通也很重要。

例如年过半百、身为讲师团主帅的吴方笑薇老师甚至会在课前开心地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起打雪仗。

这种看似游戏的前奏,加深了双方的感情、消除了隔阂,从而使得大家担心的一堂幼儿及妈妈的培训课取得满意的效果。

讲师团的成员都是地球奖中教育奖获得者,他们在环保教育上颇有建树,各有特色。

郭耕,著名环保专家,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

这位多年从事自然保护教育的科普工作者对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

他说,任何事,唯有打动心灵才是实现最终目的的方法。

他的讲座令学员大饱眼福,他的煽情使学员们认识到动物物种所面临的危机。

郭耕在一次培训课上说:

只有野兽有资格穿裘皮,因为野兽一生只有一件衣服谁听到这话能没有任何感觉呢?

当然气氛轻松时,学员们在课堂上也时常能听到他学鸟叫,并引来教室外面的小鸟共鸣。

这种功底决非临场发挥,而是来自多年的磨练。

还有姚亚萍、盛晶晶、毛小梅、徐大鹏等老师,他们多年从事课堂教学,则着重向学员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基本概念,传授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香港地球之友的绿色讲坛(3)向日葵,绽放自助环保希望地球之友在大陆目前最核心的工作是定期的巡回讲座和社区环保活动,培训和社区项目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侧重于培训,培训之余不忘体察了解当地各方面的情况,并筹募到的捐款转投进草根生态工程和环保教育中。

陈英女士告诉我,在众多的培训对象中,教师、学生、妇女成为地球之友关注的重中之重。

教师能将教育延续,学生则是环保新生力量。

而妇女是家庭主要核心人物,智慧的女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寸草心为中国妇女草根组织架起了与国际交流的桥梁。

2005年,吴方笑薇女士倡导并捐资了向日葵行动农村妇女儿童环境健康教育建设项目,并荣获2006年艾希顿可持续能源奖。

这是中国第一次获得国际性的能源奖项。

这个项目是由吴方笑薇、钟楚红和陕西省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王明英共同发起的农村生态能源示范项目,是直接资助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在陕北地区(包括延安宝塔县、大荔县、米脂县等)开拓四为一体(猪厕沼果)的农村庭院生态活动。

项目帮助当地的妇女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可杀虫灭菌,减少蚊蝇孳生;

能有效保护水源,改善水的环境质量;

减少燃烧煤炭所带来的CO、SO2、SO3等有毒气体和致癌物质的室内空气污染,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卫生面貌;

更可将妇女从繁重的厨房劳作解放出来,腾出时间精力从事庭院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至今已帮助18个县(区)26个村庄的1,144户农妇家庭,直接受益达5,700余人。

在农忙的雨季,沼气灶成为为农村上四邻烧水、煮汤的便捷灶,间接受益近3,000人。

对于艾希顿奖的深刻内涵,陕西省大荔县的农家妇女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描述起使用沼气带来的好处,她们的脸上挂满了笑意:

开关一打,又没有烟,也没有煤气味;

做起饭来快得很,以前在灶房里要做俩钟头,现在最多一个钟头饭就做好了。

农妇们的微笑,正是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入围艾希顿奖的理由,也是地球之友努力的最好回报。

这同时也给陈英女士一再提到的自助环保精神一个完美的诠释。

陈英谈到在当地培训的情况时,感概地说,我们最没有资格谈给尚且吃不饱穿不暖的农民做培训,整天高呼着环保没有任何作用,只有从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生活的关怀入手,从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入手,才能为推动环保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时,吴方笑薇女士就用前面提到的求签筒道具,生动地告诉农民如何通过环境保护把握自己的命运。

向日葵行动为提倡自助环保精神树立了积极有力的榜样,解放了妇女,更让妇女带动了家庭。

这个项目给农村的妇女带来了改变生存状况的希望。

正如吴方笑薇女士反思捐钱文化时表示,建小学、捐电脑、捐书籍等硬件的捐助的确很有意义和需要。

但除了硬件之外,软件也同样重要,知识、意识、经验、技术的转移更是自可持续的基础。

目前,地球之友支持的向日葵行动将继续下去,他们要让农村小学生看到自己的排泄物也能点亮教室的灯光。

这将是多么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吴方笑薇女士说,农村小学生们将看到生态技能的作用,在他们无法获得求学机会的时候,能通过接受生态技能的培训,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并和家乡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也是一个项目的持续性。

吴方笑薇女士说,我们不贪心,项目不求多,但求深入和广泛的影响,一个成熟的项目将成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它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也让他们获得更多可借鉴的范例,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寸草之心,芳香之旅香港地球之友的绿色讲坛(4)大学生,绿色接力栽种未来2006年8月26日下午,我们在中国青年环保论坛见到了吴方笑薇女士。

大学生的环保激情一次又一次被她充满激情的演讲煽动起来。

会后,我们有幸采访了,吴方笑薇女士。

她告诉我们,地球之友曾将他们的大学生论坛及培训项目命名为绿色接力。

目前,40%的环保组织是大学生社团,但却又有众多大学生环保社团活动流于形式,许多大学生社团组织者们要同成年人一样将大部分精力投入赞助及广告等商业运作中,但活动到执行阶段却表现为普通会议和演说。

无怪有人质疑,为什么大学生搞环保活动还停留在中学阶段?

针对这种情况,吴方笑薇老师也发问,为什么我们要悲天抢地的为几万里以外的环境问题或物种吶喊而忘掉了身边的环境和受害者?

为什么我们不去改善自身的校园环境?

为什么我们不强化自身的环保专业知识和宣教技巧?

为什么我们不把环保知识和技术带回自己的故乡?

为什么我们不反思自己的消费所带来的生态影响?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未来事业岗位上为推动环保管理?

就这样,地球之友曾通过绿色接力帮助年轻的社团领袖明白由关注环境问题至实际行动的成长过程中必须从自身的理念、目标和能力基础做起。

用先知先觉,启发后知后觉为不知不觉服务,启发大学生社团,将教育别人转为先教育自己;

关注项目实施的策略,将个人化感情化的呐喊转化为科学性、客观性的有效宣传。

将环保执行力带进自己能够影响的地方。

绿色接力的目的,在于栽种环保的未来。

一个女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在博客里对吴方老师的回忆:

我跟香港地球之友会长吴方笑薇老师接触并不多,但是我至今仍然记得她给我说的一段话。

她说,从事公益活动最好与自己的人生发展相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它的可持续性。

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吴方老师也夹杂着英语回答了我关于寻找职业志愿者困难的问题。

她的理念是,大学生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的储备力量,当环保队伍里未来专注环评的律师、研究绿色经济的经济学家以及关心人类生态安全的医生等等社会高端人才,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与环保融合起来,百花齐放的局面才最完美。

目前绿色接力已被地球之友融入涵盖范围更广的寸草心讲师团培训项目中,吴方笑薇老师变定点的单一培训为巡回宣讲,但这并不代表绿色接力的结束。

相反,绿色接力在讲师团的不断移动中,接纳了更多的讯息,也将更多的资源分享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