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018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年月日发出,应于年月日完成,然后提交各系进行答辩。

系主任批准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审核年月日

指导教师审核年月日

目录

摘要:

7

Abstract8

前言9

1设备的检查及日常维护保养9

1.1设备的检查9

1.1.1日常检查9

1.1.2定期检查9

1.1.3精度检查9

1.2设备的保养10

1.2.1日常保养10

1.2.2二级保养10

1.4修理的主要类别11

1.4.1三级保养11

1.4.2针对性修理11

1.4.3整机大修11

1.5验收标准12

2胶印机故障对印刷套准的影响12

2.1纸路造成纸张套印不准12

2.2纸路造成的局部套印不准13

2.3水、墨路造成的合印不准14

2.4制版部分造成的套印不准14

3胶印机故障检测方法14

3.1因果关系图15

3.2基准测试法16

3.3替换法(排除法)16

3.4对称原则16

3.5目视法16

3.6耳听法17

3.7触摸法17

3.8信号分析法17

4胶印机的维修17

4.1维修依据17

4.1.1印刷品的质量17

4.1.2胶印机的使用时间17

4.1.3胶印机的精度指数17

4.2胶印机的维修计划的编制17

4.2.1胶印机小修检查项目18

4.3胶印机维修的准备工作18

4.4胶印机维修的注意事项18

4.5胶印机的机件维修19

4.5.2轴套或偏心套的修复19

4.5.3牙垫的修复19

4.5.4尼龙辊的修复20

4.5.5橡胶辊的修复20

5小结20

致谢20

参考文献:

21

单张纸胶印机的维护保养

张耀辉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工程系510330)

本文综合论述了单张纸胶印机日常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检测的方法,简单分析了印刷机故障对印刷套印套准精度的影响。

并且对单张纸胶印机故障产生后如何对其进行维修计划的编制和维修项目及维修方法的确定。

关键词:

维护保养故障检测精度影响维修计划维修方法

Leafletpaperprintingmaintenance

ZhangYaoHui

(GuangdongIndustryTechnicalCollege510330)

Abstract:

thispaperhasexpoundedleafletpaperprintingroutinemaintenanceandfaultdetectionmethod,asimpleanalysisoftheprintingpressesfaulttheinfluenceofprintingalignmentprecision.Andtheoffsetofleafletpaperaftercausingtroubleforthemaintenanceplanhowthepreparationandmaintenanceprojectsandmaintenancemethodsidentified.

Keywords:

maintenancefaultdetectionprecisioninfluence

前言

现代印刷企业中,设备反映了企业现代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占据着日趋重要的地位,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产量、生产成本、交货期限、能源消耗及人机环境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在不断更新,产品生产的自动化、连续化程度越来越高。

所以,设备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设备维护与维修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密切相关,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是不容忽视的,应引起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的重视,尤其是当前企业设备不断地更新,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设备日趋增多,更显出设备维护与维修工作的重要性。

1设备的检查及日常维护保养

正确使用与维护设备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由操作工人和专业人员根据设备的技术资料及参数要求和保养细则来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维护工作,也是设备自身运动的客观要求。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包括:

日常维护保养(一保)、设备的润滑和定期加油换油、预防性试验、定期调整精度和设备的二、三级保养。

维护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情况、产品的质量及企业的生产效率。

1.1设备的检查

设备检查是及时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实行设备状态监测维修的有效手段,是维修的基础工作,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防止突发故障和事故,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1.1.1日常检查(日常点检)

日常检查是操作工人按规定,以五官感觉为主,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技术状况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采取对策,尽量减少故障停机损失。

对重点设备,每班或一定时间由操作者按设备点检卡逐项进行检查记录。

维修人员在巡检时,根据点检卡记录的异常进行及时有效的排除,保证设备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1.1.2定期检查

按规定的检查周期,由维修工对设备性能和精度进行全面检查和测量,发现问题除当时能够解决的外,将检查结果认真做好记录,作为日后决策该设备维修方案的依据。

1.1.3精度检查

这是对设备的几何精度、加工精度及安装水平的测定、分析、调整。

此项工作由专职检查员按计划进行,其目的是为确定设备的实际精度,为设备调整、修理、验收和报废提供参考依据。

1.2设备的保养

1.2.1日常保养

设备的日常保养可归纳为八个字----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整齐:

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

安全防护用品齐全;

线路管道安全完整。

清洁:

设备内外清洁干净;

各滑动面、丝杆、齿条、齿轮、手柄手轮等油垢、无损伤;

各部位不漏油、漏水,铁屑垃圾清扫干净。

润滑:

定时定量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齐全;

油标、油线、油刮保持清洁,油路畅通。

安全:

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和交接班制度;

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规程,合理使用,精心保养,安全无事故。

1.2.2二级保养

该级保养以操作工作为主,维修工作配合。

保养周期可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而定,如金属切削机械可定为400~600运转小时,停歇时间和保养工时可按设备每复杂系数0.5小时计算。

二级保养内容:

①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调整,更换个别易损件;

②彻底清扫设备内外部,去“黄袍”及污垢;

③检查、清理润滑油路,清洗油刮、油线、滤油器,适当添加润滑油,并检查滑动面的上油情况;

④对设备的各运动面配合间隙进行适当的调整;

⑤清扫电气箱(电工配合)及电气装置,做到线路固定整齐、安全防护牢靠;

⑥清洗设备附件及冷却系统;

二级保养标准:

二级保养后达到设备内外清洁,呈现本色;

油路畅通,油标明亮,油位清晰可见;

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保养完毕后由专人负责验收,认真填写保养完工记录单。

1.3设备维修方式

设备在使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些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烧损、变形等缺陷,影响到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正确操作和精心维护虽然可以减少损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但设备运行毕竟会磨损和损坏,这是客观规律。

所以,除了正确使用和保养外,还必须对已磨损的零部件进更换、修理或改进,安排必要的检修计划,以恢复设备的精度及性能,保存证加工产品质量和发挥设备应有的效能。

常见的维修方式有:

①预防维修

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和技术条件所进行的维修活动。

就是从预防“医疗”的立场出发,根据设备经常的检查记录或运转中对主品质量、生产效能存在不正常的征兆,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就去进行预防性的修理改进。

预防维修通常根据设备实际运作情况来编排计划。

有计划的预防维修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和切合实际的预修计划,可以统一安排人力、物力及早做好修前准备工作,缩短设备停机时间,减少修理费用,既能按时检修设备,又能有计划有节奏地安排生产,做到生产、维修两不误。

②故障维修:

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时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亦称事后维修。

③生产维修:

从经济效益出发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维修方法,它根据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对待。

不重要的设备采用事后维修,重点关键设备则进行预防维修。

④预知维修:

根据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在故障发生前进行必要和适当的维修,也称状态监测维修。

除以上几种维修方式外,还有改善维修,定期维修及无维修设计等方式。

1.4修理的主要类别

1.4.1三级保养(亦称小修)

小修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的定期检修工作。

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清洗检修,更换或修复严重磨损件,恢复设备的部分精度,使之达到工艺要求。

三级保养的主要内容有:

①更换设备中部分磨损快、腐蚀快、烧损快的零部件;

②清洗部分设备零部件,清除可以调整的、被扩大了的问题,紧固机件里卡楔和螺丝;

③按照规定周期更换润滑脂;

④测量并记灵设备的主要精度及部分零配件的磨损、烧损变形和腐蚀的情况。

1.4.2针对性修理(亦称项修)

针对设备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及存在问题,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对设备的一个或几个项目进行的部分修理。

其工作量相当于设备大修的20%~70%。

1.4.3整机大修

这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修理方式。

设备全部解体,修理基准件、更换或修复所有损坏零配件,全面消除缺陷,恢复原有精度、性能、效率,达到出厂标准或满足工艺要求的标准。

在设备进行大修时,应尽量结合技术改造进行,提高原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除以上几种维修类别外,还有定期的清洗换油、修前预检以及对动力运行设备和预防性试验,季节性的技术维护等维修方式,以确保不同类型设备的正常运行。

1.5验收标准

可将大修的验收标准分为验收精度、相关精度、无关精度三类,其中验收精度即项修中所恢复部位精度,必须达到出厂标准;

相关精度则要求不低于修前精度即可;

无关精度可不作检查。

2胶印机故障对印刷套准的影响

套印不准即图文和纸张之间位置配合不准确。

纸张通过纸路传递,图文通过水、墨路传递。

纸路传送不准确,水、墨路传递不准确,以及纸路同水、墨路的配合不准确等都可能造成套印不准。

2.1纸路造成纸张套印不准

从纸路来看,套印准确就是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位置不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只要其位置变化就会造成套印不准。

纸路套印不准一般分为前后套印不准、左右套印不准、左右与前后同时套印不准。

因此分析纸路套印不准时就要找那些造成纸张位置(前后、左右、前后及左右同时)变化的因素,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1)规矩定位不准确

仔细检查前规和侧规的工作状况,前规什么时候给纸张定位,侧规什么时候给纸张定位,按说明书的要求将其调节好。

同时要注意前规及侧规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2)递纸牙取纸不准确

①递纸牙取纸时抖动,造成交接不稳:

调节递纸牙的靠刹,使其在输纸板上取纸时保持静止,递纸过渡最平缓;

②递纸牙取纸时轴向串动:

调节轴向锁紧螺母,使其有0.03mm的串动量即可;

③递纸牙的咬力不足,纸张滑动:

增大咬力,尤其是高速时应注意这一点(主要是由纸张的惯性引起的);

④递纸牙开闭牙时间不准确:

重新调整开闭牙时间。

(3)递纸牙和规矩之间配合不准确

①递纸牙还未取纸时,规矩部分已放开纸张:

调节规矩使递纸牙和规矩之间有共同的交接时间;

②规矩还未定位完毕:

递纸牙就取纸,按上述调节;

③递纸牙叼纸离开输纸板时,规矩部分还未放纸:

调节规矩使其提前放纸;

④上摆式递纸牙的牙垫高低不合适:

太低,容易对纸张形成冲击,使纸张移位;

太高,递纸牙合牙时将纸张向上拉,纸张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应仔细检查其在输纸板上的高低位置。

一般其高度应为:

纸张厚度+0.2mm,即与前规帽和侧规压板的高度一致。

(4)递纸牙和前传纸滚筒(或压印滚筒)之间的交接不准确

①交接时间太短:

调整相应开闭牙凸轮的位置;

②牙垫之间的距离不合适:

重新调节,使其距离为:

纸厚+0.2mm。

不过一般此距离不宜调节。

(5)压印滚筒咬牙的咬力不足,纸张在压印滚筒叼牙内滑动

①牙片的压力太小:

增大牙片的压力;

②牙垫的摩擦系数太小:

更换牙垫;

③油墨的粘度太大,加调墨油或撤粘剂降低油墨的粘度;

④橡皮布表面发粘:

更换橡皮布;

⑤印刷压力太大:

减小印刷压力。

(6)后传纸滚筒咬牙的咬力不足,纸张在咬牙内滑动由于一般机器上的后传纸滚筒都参与了后半部分的印刷过程,所以对其要求同压印滚筒。

其故障排除方法同上。

(7)其它滚筒咬牙的咬力不足其故障排除方法可参照(4)、(5)进行。

(8)收纸链排的咬力不足其故障排除方法同(6)。

(9)所有滚筒的轴向串动都会造成套印不准限制滚筒的轴向串动一般用的都是双螺母机构。

如发现轴向串动量超过规定要求(>0.03mm),调整锁紧螺母,一般应使其完全锁紧后,再反转三分之一转即可。

调完后,一定要把螺母锁紧。

轴向推力轴承磨损也会造成滚筒的轴向串动,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

更精确的话,可用百分表检测。

2.2纸路造成的局部套印不准

局部套印不准指的是:

纸张的局部位置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相对滑动。

(1)只有两个前规定位时,纸张在到达前规时,中间部位向前突出,纸越软,这种情况越突出。

降低速度或增加前规的数目,从而使纸张前日在规矩处准确定位。

(2)送纸牙上个别叼牙的咬力不足,从而使该处纸张的前后位置发生变化。

可增大叼牙咬力或更换牙垫解决。

(3)递纸牙的咬纸量不均匀,一边多,一边少,咬纸量少的部位容易出现相对滑动。

调节前规使其咬纸量均匀。

(4)压印滚筒上个别咬牙的咬力不足。

可更换牙垫或增大咬纸力。

(5)局部印刷压力过大,造成纸张前进的阻力增大,从而造成该处的纸张滑动。

检查橡皮布和衬垫,重校印刷压力。

(6)印版表面图文分布不合理,实地面积大的部位,纸张容易出现相对滑动。

加调墨油或减小印刷压力。

(7)纸张通水膨胀,从而造成纸张后半部分甩角将纸张印刷前进行调湿处理。

2.3水、墨路造成的合印不准

(1)印版松动由于印版松动,因而印迹的位置在印刷过程中是变化的,所以不可能套印准确。

调整紧固螺钉,卡紧印版。

(2)印版下面的包衬不合适,使印迹变大或变小,从而造成套印不准重新检测衬垫的厚度,按技术说明书重新垫包衬。

(3)由于橡皮布松动,因而每次的印迹位置都有所变化,从而造成套印不准。

(4)上水量太大,致使纸张的张力变小,纸张容易受拉变形。

减小上水量。

(5)上墨量太大,致使纸张在叼牙中滑动。

降低油墨的粘度。

2.4制版部分造成的套印不准

(1)拼版拼的不准。

印刷时以十字线或角线为基准线,拼版时也是以十字线式均线为基准,如果图文与规矩线之间的位置配合不准确,则印刷时要套印准确是极其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因而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拼版的精度。

(2)晒版时晒的不准。

如果是一晒的活,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

两晒或两晒以上的活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因而应尽可量避免晒两晒以上的活。

如必须这样做,则应先晒台纸。

(3)拉版时版材变形由于印版抵抗变形的能力差,受到较大的力后容易出现变形,有时甚至会出现裂口。

因而拉版时不宜用太大的力,拉不动时应仔细查找原因。

(4)工艺编排造成的套印不准

①多色叠印的活容易出现套印不准,叠印的次数越多,误差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应尽量减少叠印次数;

②多色叠印的反白字或线条最容易出现套印不准,因而在这些场合应尽量采用专色代替叠印。

另外也可采用合理的工艺使叠印次数最少,造成误差的可能性也就最小。

3胶印机故障检测方法

如何能够准确地掌握机器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这是要进行机器故障识别的主要目的。

常见的故障分析方法有:

3.1因果关系图

因果关系图就是把原因和结果之间的所有可能的相互关系以图形的方式联接起来,这样查找故障简单明了。

图7.1鱼刺图

(1)鱼刺图将上述的每一故障与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以鱼刺的形状联系起来,中间主干为故障(即结果),两侧的鱼刺为原因。

以套印不准为例,其鱼刺图如图7.1所示,其它故障的鱼刺图也可参此画出。

(2)矩形表将上面的故障及其原因以矩形表的形式画出来,矩形的一边为故障(即结果),另一边为原因。

相互之间有联系的地方用圆黑点或其它符号表示;

没有联系的地方就空着或用×

号表示。

下面以套印不准和重影为例,画出它们与其原因之间相互关系的矩形表。

其它故障的短形表也可参此画出,短形表的优点是可以看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交叉关系。

3.2基准测试法

机器上所有的部件都是以基准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因而如果我们能找到绝对基准和相对基准,那么根据基准关系图就可测试它们之间的对应状态,如与标准状态不符,则应予调整。

一机器上的基准一般分为两大类:

位置基准和时间基准。

抓住这个本质关系,很多故障都会很容易排除。

3.3替换法(排除法)

由于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错综复杂性,这给故障识别带来了极大困难。

因此为了准确地识别故障源,应需把非故障源首先排除掉,进行故障排除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就是替换法。

替换前后不变就意味着其不是故障源,如有变化则表明其很可能就是故障源(当然不排除还有其它故障源)。

(1)纸张替换法印迹的最终结果表现在纸张上,因而通过更换纸张就可查出很多故障源。

下面以纸张替换例子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①厚纸换薄纸:

如果两种状态下,规矩都不准,那么很可能是规矩调节不合适,而与纸张无关;

如果两种状态不一样,一个套的准,一个套的不准,那表明故障与纸张有关.按标准状态调卡使规矩与纸张之间处于最佳配合。

②铜版纸替换胶版纸:

如果替换前后仍然墨色不匀,那么很可能是墨路调节不当,而与纸路无关;

如果替换前后有变化,一个墨色匀,一个墨色不匀,那么纸张很可能就是故障原。

上面所述的替换法都是一级替换,如果要进一步排除非故障源,还需进行二级或二级以上的替换。

总之对一个故障可以进行多级替换,替换不变则剔除,替换有变则保留,调试后再替换。

这就是用替换法进行故障排除的基本指导思想。

3.4对称原则

对称原则是进行机器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下面以几个故障的实例说明对称原则的使用方法。

(1)印张横向一边起格检查咬口的大小是否处于对称状态。

如果为对称状态,那表明起皱与叼纸量的大小无关。

(2)印张左右墨色不匀检查各接触面的印刷压力,如果都呈对称状态,那表明故障与印刷压力大小无关。

3.5目视法

通过目视可观测着墨辊表面上的水量大小,如果着墨辊反光,那表明水大了。

有很多故障都可通过目视排除其非故障源。

3.6耳听法

通过耳朵来分析机器内部是否有异常声音,如果有异常声音,则需停机检查,这种方法可用来发现不明显故障。

3.7触摸法

通过触摸可检查部件的灵活性或气垫吸力的大小,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查力封闭机构内的隐藏故障。

3.8信号分析法

通过传感器拾取机器上的振动信号,然后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查找故障源。

采用此方法时最好采集新、旧两种信号,这样便于比较分析。

上面简述了排除故障常用的一般方法,当然还有其它方法,排除故障时应把这些方法综合应用,从而选出一条排除故障的最佳路径。

4胶印机的维修

印机不论制造、装配精度有多高,使用一定时期后,零部件都会逐渐磨损,甚至损坏,造成工作效率和精度下降或者不能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机器的工作效率,除了要求操作人员正确地使用,调试、保养外,还必须定期地或不定期地对机器进行拆卸,检查,修理或更换一部分零件,使机器恢复应有的精度。

4.1维修依据

胶印机的维修是对具体机器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制定中修或大修计划时要有一定的依据。

4.1.1印刷品的质量

通过对印刷品质量的检验与分析来确定是否需要大修。

如印刷品有明显的条杠,网点严重变形,套印误差较大,毛字、重影,字迹发虚等,则应考虑该机的大修问题。

4.1.2胶印机的使用时间

胶印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自然磨损,机器的精度和技术性能会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为一台胶印机使用价值变化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胶印机的使用价值(由产品质量、产量等决定)降低时,就应对该机进行大修。

4.1.3胶印机的精度指数

胶印机的精度指数是衡量机器磨损状况的综合指标,对胶印机的某些关键部位进行检验,求得数据,掌握各部件的磨损情况。

4.2胶印机的维修计划的编制

为及时消除设备事故的隐患,应该对胶印机进行全面的检查与分析,所以胶印机应该定期进行维修——半年一小修,全年一大修。

4.2.1胶印机小修检查项目

①输纸系统的气泵、吸气吹风情况,气泵内及时加注真空油,输气的橡胶管壁内不能有灰尘纤维、污物等,保持气路的畅通。

②叨纸牙及其弹簧,递纸牙及其弹簧以及装版夹版的固定调节螺丝等的紧固程度,以免因螺丝或夹版的跳出而轧坏滚筒。

③前规自锁机构、双张控制器、输纸板上的安全杠以及墨辊上的轴承,防止因轴承碎裂后滚珠落入齿轮而把机器轧坏。

④收纸链条销子及调节螺丝,水辊、墨辊等胶辊及其元件上的轴承、输纸机上的部件和输纸板上的部件等。

4.2.2胶印机大修检查项目

①检查容易松动的部件,由于胶印机高速运转,最容易松动和脱落的部位是叨纸牙和递纸牙的调节与固定螺丝;

水辊与墨辊的调节螺丝;

输纸机吸风的销子、以及收纸链条上的销子等。

②检查轴承,机件上磨损的轴承最为突出。

磨损严重的部位有:

滚筒轴承、齿轮轴承、平衡凸轮轴承和水墨辊上两头的轴承等,磨损的轴承、齿轮必须及时更换。

③检查油管、油眼及其它处的油路是否畅通,发现堵塞应及时排除。

④检查输纸器升降吸铁牵引、递纸牙撑簧销轴,以及油泵芯轴等件,这些部件的断裂可能性较大,对容易断裂各部件应及时更新。

4.3胶印机维修的准备工作

对于需要中修或大修的机器,为了缩短工时,耗资最少,在修理前应制定严密的计划,采取必要的组织和技术措施,做好下述准备工作:

(1)查阅有关图纸资料及说明书,弄清机器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