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0421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提升训练26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L-1的HCl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CH3COOH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溶液中加铜和稀H2SO4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原溶液可能含有NO

C

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

D

向浓度均为0.1mol·

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Ksp[Cu(OH)2]

答案 C

解析 同浓度的两种一元酸做导电性实验,CH3COOH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小,所以醋酸为弱酸,A项正确;

铜在酸性条件下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铜离子,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因此原溶液可能含有NO

,B项正确;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为氯气或二氧化硫,也可能为NaClO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C项错误;

难溶电解质的结构相同,其溶度积越小,加入氨水时越容易生成沉淀,可以得出Ksp[Mg(OH)2]>Ksp[Cu(OH)2],D项正确。

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水和乙醇中

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在适量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5min,加入NaOH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完全水解

向Fe(NO3)2溶液中依次滴加少量稀H2SO4和KSCN溶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能氧化Fe2+

向10mL0.1mol·

L-1Na2S溶液中滴入2mL0.1mol·

L-1ZnSO4溶液,再加入0.1mol·

L-1CuSO4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CuS)<Ksp(ZnS)

解析 钠与水、乙醇反应都能置换出氢气,大小相同的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原子比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A项正确;

若淀粉部分水解,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B项错误;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使溶液呈酸性,形成的硝酸将Fe2+氧化为Fe3+,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而不是稀硫酸能氧化Fe2+,C项错误;

由于Na2S在与ZnSO4反应时过量,所以再加入CuSO4时,发生反应:

Na2S+CuSO4===CuS↓+Na2SO4,不能说明Ksp(CuS)<Ksp(ZnS),D项错误。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和现象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

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Ksp(BaSO4)<Ksp(CaSO4)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代物具有酸性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

L-1Na2SO3溶液的pH为10,0.1mol·

L-1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O

结合H+的能力比SO

的弱

答案 D

解析 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A项错误;

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时,因为Ca2+、Ba2+与SO

反应生成的CaSO4、BaSO4均为白色沉淀,故不能说明Ksp(BaSO4)<Ksp(CaSO4),B项错误;

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代物不具有酸性,但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显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项错误;

0.1mol·

L-1Na2SO3溶液的pH为10,说明SO

+H2OHSO

+OH-,0.1mol·

L-1NaHSO3溶液的pH约为5,说明HSO

H++SO

,所以HSO

的弱,D项正确。

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中a所示装置干燥SO2气体

B.用图中b所示装置蒸发CH3COONa溶液得醋酸钠晶体

C.用图中c所示装置分离有机层与水层,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用图中d所示装置测量氨气的体积

解析 干燥气体,大口进,小口出,图a中气体的进入方向不合理,故A项错误;

图b为蒸发结晶操作并利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操作合理,故B项正确;

水在上层,分液时为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水层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项错误;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故D项错误。

7.下列实验操作中,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

快速制备少量NH3

H2的尾气处理

测量NO的体积

除去乙烯中的SO2

解析 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可快速制备少量NH3,A项正确;

H2属于可燃性气体,且燃烧产物无危害,可用点燃法处理尾气,B项正确;

NO不溶于水,可用量气管测量其体积,C项正确;

溴水不但能与SO2反应,还会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且洗气时,气体应从长导管口进短导管口出,D项错误。

8.(2019·

湖北黄冈质检)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验证反应的热效应,如果钠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空气体积膨胀,使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A项正确;

忽略漏斗的类型而出错,该装置中应该使用分液漏斗,否则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而不能通过注射器定量收集到氧气,不能实现实验目的,B项错误;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防止发生爆炸,C项错误;

稀释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的热,操作应为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液滴飞溅,D项错误。

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

溶液变黄色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

滴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

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

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乙醇发生取代反应

将NaAlO2溶液加入NaHCO3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

结合H+能力比CO

强 

D [不能排除NO

(H+)的影响,A错误;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原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也可能为原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因此不能判断原FeSO4溶液是否已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变质,B错误;

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乙醇在催化剂条件下被氧化为乙醛,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

]

10.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配制0.4000mol·

L-1的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制取并纯化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B [NaOH固体溶解后需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且需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并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然后定容,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中若观察到FeCl3溶液的黄色逐渐褪去,且溶液变成浅绿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能达到实验目的;

通过NaOH溶液可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杂质,再经浓硫酸干燥即可得到H2,没有必要经过KMnO4溶液,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NaHSO3溶液与H2O2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实验现象,无法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1.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设计

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鉴别NaBr和KI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解析 A项,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a2CO3,达不到除去Na2CO3的目的,错误;

B项,蒸干AlCl3溶液,最终得到Al(OH)3而不是无水AlCl3,错误;

C项,苯甲酸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大,重结晶提纯苯甲酸的步骤为①加热溶解、②趁热过滤、③冷却结晶、④洗涤晶体,错误;

D项,NaBr和KI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Br-+Cl2===2Cl-+Br2和2I-+Cl2===2Cl-+I2,反应得到的溶液分别用CCl4萃取,溶液均分层,下层呈紫红色的为I2的CCl4溶液,下层呈橙红色的为Br2的CCl4溶液,故可鉴别,正确。

12.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

向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酸

溶液褪色

乙二酸具有氧化性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得到澄清溶液

Ag+与NH3·

H2O能大量共存

分别向盛有KI3溶液(显黄色)的a、b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AgNO3溶液

a中溶液变蓝,b中产生黄色沉淀

溶液中存在:

I

I2+I-

D [酸性条件下Fe2+、NO

、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但稀硫酸不能氧化Fe2+,A错误;

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酸,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则乙二酸具有还原性,B错误;

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银氨溶液,故Ag+与NH3·

H2O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将FeCl2样品溶于盐酸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原FeCl2样品已变质

将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Na2SO3样品已变质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3滴稀硫酸,再加入10%的H2O2溶液

滴入稀硫酸未见溶液变蓝;

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立即变蓝

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强于I2

向5mL0.5mol·

L-1NaHCO3溶液中滴入2mL1mol·

L-1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且有无色气体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BaCl2===BaCO3↓+2NaCl+CO2↑+H2O

B [若Na2SO3不变质,酸性条件下NO

氧化SO

生成SO

,也能产生白色沉淀,B不正确。

14.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将乙酸乙酯粗产品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

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产生CO2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葡萄糖溶液,溶液褪色

葡萄糖表现氧化性

在碘水中加入某有机溶剂,振荡、静置,上层呈紫红色

该有机溶剂的密度大于水

常温下,测得0.1mol·

L-1醋酸铵溶液的pH=7

CH3COOH与NH3·

H2O的电离常数相等

解析 乙酸乙酯粗产品中可能混有乙酸,与Na2CO3反应产生气泡,A项错误;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和羟基,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表现出还原性,B项错误;

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机相呈紫红色,上层呈紫红色,说明有机溶剂的密度小于水,C项错误;

醋酸铵溶液呈中性,说明CH3COO-与NH

的水解程度相同,CH3COOH与NH3·

H2O的电离常数相等,D项正确。

1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解析 B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

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项,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装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项,吸收Cl2应用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6.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直接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B.装置B中盛放浓硫酸,目的是除去装置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

C.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球形干燥管小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D.装置A也可直接用于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解析 容易忽视检查装置气密性前要先形成密闭体系而出错,应先关闭K1,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A项错误;

装置B中应盛放碱石灰,目的是除去装置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和氯化氢,U形管不能用于盛放液体干燥剂,B项错误;

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球形干燥管小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若听到“噗”的一声,则说明氢气已纯净,C项正确;

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需要加热,故装置A不能直接用于该反应,D项错误。

1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测同温同浓度下Na2CO3和Na2SO3水溶液的pH

比较碳和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证明氧化性:

 

H2O2强于Fe3+

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到Fe(NO3)2溶液中,溶液变成黄色

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在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

证明醋酸的电离过程吸热

测定稀醋酸和稀NaOH反应的中和热数据,数值小于57.3kJ/mol

【答案】D

【解析】Na2SO3溶液中,硫元素为+4价,不是最高价+6价,不能比较碳和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A错误;

HNO3也能氧化Fe2+,无法比较,B错误;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碳化,体现脱水性,C错误;

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的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弱酸或弱碱电离过程吸热,所以中和热数值小于57.3kJ/mol,D正确;

正确选项D。

18.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都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

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铝丝先放在NaOH溶液中浸泡1min,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后放在浓硝酸中浸10min,最后放入CuSO4溶液中,铝丝表面无铜析出,说明Al常温下与CuSO4溶液不反应

C.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

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

D.固体碘单质受热易升华,说明碘单质的热稳定性差

解析 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刻度,使用时为避免热胀冷缩,所以标有使用温度,量筒“0”刻度就是底座,容量瓶只有最大容量的一个刻度,所以两者都无“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故A正确;

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生成致密氧化膜,氧化铝与CuSO4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

用浓盐酸来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

L-1)属于粗略配制,用到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和量筒,不用容量瓶,故C错误;

碘易升华是物理性质,与物质的稳定性无关,故D错误。

19.在探究SO2溶于水后溶液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SO2水溶液中加入少量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中含有SO

C.向SO2水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具有还原性

D.向KMnO4溶液中滴加SO2水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解析 SO2溶于水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它的漂白性,A项正确;

SO2溶于水显酸性,NO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SO

,B项错误;

SO2会与H2S发生反应:

SO2+2H2S===3S↓+2H2O,SO2作氧化剂,C项错误;

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2生成SO

而使溶液褪色,SO2表现为还原性,D项错误。

2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解析 二氧化氮和溴都能把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使试纸变蓝,故A错误;

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有黏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不易打开,故B错误;

苯的密度小于水,且不和水互溶,所以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有机层在上层,应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错误;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得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

2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几滴氯水,然后滴加KSCN 

溶液

待测溶液中含有Fe2+

乙二酸具有还原性

Ag+与NH3·

H2O 

能大

量共存

向10mL0.1mol·

L-1Na2S溶液中滴入2mL0.1mol·

L-1 

ZnSO4溶液,再加入0.1mol·

L-1CuSO4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CuS)<

Ksp(ZnS)

【答案】B

【解析】如果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先滴加几滴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也能变为血红色,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A错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乙二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二酸有还原性,B正确;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生成银氨溶液,所以Ag+与NH3·

H2O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溶液中Na2S过量,无法判断Ksp(CuS)<

Ksp(ZnS),D错误;

正确选项B。

2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序号

事实

推论

S(s)+H2(g)=H2S(g)ΔH<

Se(s)+H2(g)=H2Se(g)ΔH>

非金属性:

S>

Se

Li在O2中点燃生成Li2O而Na在O2中点燃生成Na2O2

金属性:

Na>

Li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C

t℃时,Br2+H2

2HBrK=5.6×

107

I2+H2

2HIK=43

Br>

I

【答案】C

【解析】已知:

0;

硫与氢气化合是放热反应说明硫与氢化合比Se化合更容易,所以非金属性:

S>

Se,A正确;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越复杂,反应更剧烈金属性就越强,钠生成过氧化钠,所以金属性:

Li;

B正确;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可以知道酸性亚硫酸大于碳酸,亚硫酸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则不能以此比较非金属性强弱,C错误;

K越大,说明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为

则非金属性为

,D正确。

2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Ⅰ可制取NH3

B.用装置Ⅱ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C.用装置Ⅲ除去Cl2中和HCl和H2O

D.用装置Ⅳ提取溴水中的Br2

解析 NH4HCO3分解产生CO2、H2O和NH3,碱石灰可吸收CO2和H2O,最终可制得NH3,A项正确;

从溴水中提取溴应先用萃取分液的方法,D项错误。

24.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时,下列实验装置不需要的是(  )

解析 海水中提取溴要通入Cl2将Br-氧化成Br2,A项需要;

溴要从海水中分离出来,B项需要;

溴和有机溶剂分离开需要蒸馏,D项需要;

蒸发浓缩液体的C装置不需要。

25.某同学设计用如图装置测定CuSO4·

xH2O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图中半透膜可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