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069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

2、补充下列有关“惜时与勤奋”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2)三更灯火五更鸡,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4)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用恰当的诗句来描述下列景物。

(1)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青天。

      (    )

2、莫愁前路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7、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四、分别写出一句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诗句。

1、描写春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夏天的:

3、描写秋天的:

4、描写冬天的:

5、描写山水的诗句:

6、歌颂情谊的诗句:

7、反映科学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反映边疆将士的诗句:

9、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

10、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

五、想一想,用《登鹳雀楼》一诗的每一字填出一个成语。

白(     )黄(     )欲(      )更(      )

日(     )河(     )穷(      )上(      )

依(     )入(     )千(      )一(      )

山(     )海(     )里(      )层(      )

尽(     )流(     )目(      )楼(      )

六、补充诗句,并写出作者和诗题。

1、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悠然见南山。

      ( )___《_______》

3、_______,燕山月似钩。

       ( )___《_______》

4、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 )___《_______》

5、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6、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

   ( )___《_______》

7、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8、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

9、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10、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11、本是同根生,__________。

12、谁知盘中餐,__________。

13、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1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

15、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

16、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

17、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18、十指不沾泥,__________。

19、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

20、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

2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

22、大江东去,__________。

23、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

  ( )___《_______》

2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

( )___《_______》

25、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

 

26、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

 ( )___《_______》

27、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

28、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

29、粉身碎骨全不怕,__________。

30、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

31、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

32、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

33、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

34、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

35、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

36、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

37、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

38、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

39、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

40、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

4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

4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

4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

44、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

45、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

46、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

47、绿阴不减来时路,__________。

 ( )___《_______》

48、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

49、__________,人间能有几回闻。

50、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51、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52、__________,八千里路云和月。

53、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54、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55、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56、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57、__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

58、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59、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60、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61、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62、__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

63、__________,不教湖马度阴山。

64、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65、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66、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67、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

68、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69、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70、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

( )___《_______》

七、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

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

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

“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

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

我几时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呀!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

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

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

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

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

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

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9)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一个例子。

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10)“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绿得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12)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

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4)“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15)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

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

(17)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

(18)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

”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

“就你会耍贫嘴!

(二)古诗文知识测试

一、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

二、请与古人对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

2、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

4、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

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

7、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

8、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

三、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渭城朝雨浥轻尘,()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四、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

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

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为下面的图配上合适的诗句。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六、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1、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边野草花,()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七、按诗意填空。

1、《商山早行》这首诗,作者是___朝诗人___。

此诗描写诗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虽然没出现一个“早”字,但却通过___、茅店、___、人迹、板桥、___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了。

2、唐代诗人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八、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

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认真品读《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诗后练习。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绿杨阴里白沙堤。

乱花渐欲迷人眼,水面初平云脚低。

最爱湖东行不足,浅草才能没马蹄。

1、这首诗共4句诗。

每句的后半句被打乱了顺序,请反复品读,用连线的方法使它正确相对。

2、这首诗是()朝著名诗人()所写。

此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

3、反复吟读,仿佛自己也正随诗漫游西湖。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把此诗改写成一篇精美的小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引得多少人吟诗赞美。

请再默写一首赞美西湖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语文练习题(四大名著)

1,成语,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变而来

2《三国演义》中得“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

3,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的“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3)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事。

(4)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5)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而后回目。

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4.《红楼梦》原名是(),该书以()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