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0781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整理(课文内容复习)Word格式.doc

三.走遍天下书为侣

1.《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是()国作家()。

课文中作者把一本书比作()、()和()。

2.仿写。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3.作者把书比作家和朋友,有什么好处?

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地写出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表达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

4.作者的读书方法是:

思考内容—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四.我的”长生果”

1.《我的”长生果”》作者是(),”长生果”是指(),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这是个()的用法。

作者通过文章告诉我们:

作文,首先构思要(),落笔要(),要写出自己的(),开始离不开()和(),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自己()。

五.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1.默写古诗。

2.解释词语。

一水间:

只隔着江水。

绿:

吹绿。

还:

回家。

3.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后两行的意思是:

春风吹动,绿草萌生,江南两岸一片勃勃生机。

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不能回乡的惆怅之情。

4.”绿”字有什么好处?

写出了春天的色彩美和动态美,更深化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秋思》

意万重:

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

捎信的人。

开封:

把封好的信又拆开。

3.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后两行的意思是:

又担心刚才匆匆忙忙的,没有把想说的都写上,所以在带信人临走的时候,再拆开信封看看。

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情绪,是由()引起的。

《长相思》

1.默写全词。

那畔:

更:

表示时辰。

聒:

故园:

3.这是一首(),()是词牌名,作者是()朝(),他的字是()。

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4.三首诗词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泊船瓜洲》:

借景抒情;

《秋思》:

叙事抒情;

《长相思》:

情景交融。

六、梅花魂

1.作者是(),课文写了哪五件小事?

哪些是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哪些是间接?

①教”我”读诗落泪;

②因”我”弄脏墨梅图发脾气;

③无法回国而哭泣;

④离别前送”我”墨梅图;

⑤临别送”我”梅花手绢。

第一件和第三件是直接,其他是间接。

2.”旁的花”具体指的花有()、()。

3.《梅花魂》中的”魂”是指(),梅花魂,即(),在本课中是指(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秉性”是(),也是(梅花的精神)。

4.作者表面上是在写梅花(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实际上表达了(对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美),这种写法叫()。

5.课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这种写法的作用是()。

6.写出两位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文天祥、司马迁、黄继光、邱少云

8.课文中出现三句诗词,试着写出来,并标明出处,另外再写一句和梅花有关的诗句。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②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山中送别》)

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秦观《浣溪沙》)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七、桂花雨

1.本文作者是(),回忆了童年()的故事。

2.本文写作手法是()。

3.”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浸”字好在哪里?

桂花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4.母亲为何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不是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体味它们,一亲一疏,自然更喜欢故乡的桂花,因而觉得它们”更香”。

八、小桥流水人家

1.本文作者是(),课题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的散曲()。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写作手法?

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和直接抒情。

3.”推敲”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和()。

4.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游子们怀念和赞美故乡。

九、鲸(常识性说明文)

1.鲸的生活习性包括鲸的()()()()。

2.鲸为什么不是鱼?

()()()

3.课内阅读。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等肺里吸足了气,在潜入水中。

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

须鲸的水柱是(  )的,又(  )又(  );

齿鲸的水柱是(  )的,又(  )又(  )。

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把课文补充完整。

(2)这段话介绍了鲸区别于鱼类的一大特征是()

A、胎生B、祖先生活在陆地或靠陆地的浅海里C、哺乳动物D、用肺呼吸

(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说法。

()

A、鲸吸气时喷出水柱B、鲸吸气时浮上海面

C、鲸呼气时喷出水柱D、鲸呼气时潜入海底

(4)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2)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

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3)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

十、松鼠(文艺性说明文)

1.《松鼠》的作者是_______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________,他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的巨著____________。

第一段写松鼠外貌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本文从哪六个方面写了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相。

3.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

4.小松鼠的特点是:

乖巧,驯良,惹人喜爱。

5.从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三个方面比较一下《鲸》和《松鼠》有什么不同。

①从说明角度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②从表达方法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十一、新型玻璃

1.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个)

①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

②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

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1)填表。

玻璃名称

特点

作用

2)吸热玻璃,在________的夏天,它能阻挡_________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__________;

在________的冬季,它能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________。

4.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桂花可以观赏,可以入药,可以泡茶,也可以做糕点。

5.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这段话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打比方、作比较、作假设、列数字

十二、假如没有灰尘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2.时时勤拂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段话首先运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作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

4.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是?

特点:

细小,散射七色阳光,具有吸湿性能;

作用:

削弱阳光的强度;

使天空呈现白色;

调节气候、形成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5.作者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了什么深刻的哲理?

5.《森林报》不是(报纸),而是(一本书)。

它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

比安基)的代表作。

几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

更具体,更详细。

列数字:

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作比较:

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分类别:

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打比方:

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作假设:

增强说明对象的说服力。

十三、钓鱼的启示

1.第四组课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钓鱼的启示》给”我”的启示是:

_______只是个简单的_____与_____的问题,________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________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________和________。

写一写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必须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父亲对我的教导,让我永生难

忘,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有道德、有底线的人。

3.课文中”我”心情变化的过程是:

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句话中,诱惑人的”鱼”是指什么?

再举个身边的例子。

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

5.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严格的教育是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6.“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父亲会想些什么?

他想:

这条鲈鱼这么大,我真想把它带回家,可是现在还不到捕捞鲈鱼的时间,所以应该把它放回去。

我要让儿子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能做不道德的事。

7.”我”为什么不肯放掉鲈鱼?

父亲为什么又坚持让我放弃呢?

①因为鲈鱼很大很漂亮,是”我”好不容易才钓上来的,而且四周没有人看到,”我”可以偷偷拿回家;

②父亲想让”我”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

8.父亲让我放掉鱼和我后来成为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

正是当年那件”沮丧”的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这道理能使”我”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我”后来能成为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

9.写一句关于道德的名言。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管仲

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

——马克·

吐温

十四、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类似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说明道理的,第________件事用的篇幅更长,这种写作手法叫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么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

此路不通彼路通。

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一种办法不行的话就换另一种办法试试。

十五、落花生

1.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__________,笔名_________。

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可以概括为种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是重点描写。

”那么,人要做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意思是,我们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

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2.《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课内阅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爱慕——()体面——()

解释一下体面的意思。

体面:

2)你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

3)将父亲说的话画上”_______”。

上文中父亲的话说了两层意思,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①父亲的话的意思是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我们做人要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

②父亲的话的意思是赞美花生默默奉献,不夸耀自己的品格,教育我们做人要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

5)这段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6)除了品格高尚,课文中还写了花生有什么好处?

4.“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十六、珍珠鸟

1.作者是著名作家_________,课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

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小家伙”这个词,让人深深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对”我”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从害怕,到渐渐胆大,到开始亲近,到完全信赖的变化过程。

4.文中从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对小鸟的关爱?

(1)给它准备了舒适又温暖的巢;

(2)在鸟笼外面覆盖上吊兰,让他们感到安全;

(3)从不去打扰他们。

5.最后一自然段点出了文章的中心,这种篇末点题的写作手法又叫:

6.成语故事”水滴石穿”的主人公是_____代的_______,现在比喻:

遨游汉字王国

1、第五单元是综合性学习,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它分两个板块,一是有趣的汉字,二是我爱你,汉字。

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2、字谜补充:

①多出一半。

(岁)②再见。

(观)③一点不出头。

(术)

3、歇后语补充:

①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②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4、谐音是音相同或相近的字,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括号内是本义,括号外是引申义。

5、谐音对联:

上联六七八九;

下联二三四五;

横批缺衣

(一)少食(十)

6、枇杷:

一种果树或这种树上结的果实;

琵琶:

一种乐器。

7、《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

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

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

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8、《“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

“册”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着文册,“删”是用刀削去错字。

造字法包括: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其中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

9、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甲骨文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文字,盛行于殷商时期。

10、人们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王懿荣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从此,我国文化领域又多了一门新学科——“甲骨文学”。

11、我知道著名的古代书法家有王羲之,他的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

柳公权(《玄秘塔碑》)、欧阳询、颜真卿(《勤礼碑》)和赵孟頫。

十七、地震中的父与子

1、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父母的爱。

2、《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

汉林,故事发生在洛杉矶。

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也是儿子在恐惧和黑暗中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3、“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文中出现3次。

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对父亲多么信赖。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这句话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执著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5、“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外貌描写,既真实再现了当时父亲的样子,又体现了父亲执著的信念和救儿子时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6、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父亲了不起:

父亲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他是一个坚忍不拔、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信守承诺,信念坚定,永不放弃)

儿子了不起:

儿子在只有恐惧和危险的情况下,却能告诉同学们要勇敢坚持;

当得到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同学。

(临危不惧,先人后己)

十八、慈母情深

1、《慈母情深》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

课文中的“我”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

现代诗《纸船——寄母亲》的作者是冰心。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运用了反复和倒装的手法。

3、“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话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

4、为什么母亲第二次给我钱买书,而我说我没有权利买别的东西?

答:

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

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5、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苦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十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

舒尔伯格。

本文题目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精彩极了”在课文中代表母亲的慈祥鼓励,“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父亲的警告教育,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用的部分。

2、“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四个句号,体现时间漫长,突出巴迪的迫不及待。

3、为什么说“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父亲读诗很仔细,而“我”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4、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两股风”指的是母亲的慈祥鼓励和父亲的警告教育。

5、多年后,我成功的因素有:

①母亲的鼓励,激励自己满怀信心地前进;

②父亲的严格要求,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③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

其中,最重要的是:

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

二十、学会看病

1、《学会看病》的作者是毕淑敏。

2、结合课文内容感受母亲情感变化。

3、写父母之爱的文章:

朱自清《背影》,冰心《纸船---寄母亲》

古诗:

孟郊《游子吟》

名言: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

罗兰) 

4、世界著名漫画集《父与子》的作者是(德)国的埃·

奥·

卜劳恩,反映的是父子之间有趣的故事。

二十一、圆明园的毁灭

1、第七组课文的主题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本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叙述,这句话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读了三、四两个自然段,你有哪些感受?

圆明园真是气势恢宏,宝物应有尽有,它的毁灭太可惜了。

4、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这段话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

“凡是”“统统”说明他们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

“任意”则写出了他们的疯狂、野蛮。

这段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激起了读者的强烈愤慨,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说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圆明园不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它所收藏的历史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所以说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