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090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揭题激趣:

1.同学们,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

你熟悉《三国演义》中哪些人物、哪些故事?

(学生说说)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

(板题)

二、检查讨论: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他们之间分别有着怎样的关联,发生了什么事?

⑴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联系。

妒忌的意思、妒忌的原因,妒忌和造箭的联系

⑵说说周瑜和鲁肃之间的事情

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打算怎样造箭。

⑶说说诸葛亮和鲁肃之间的事情。

A.弄清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等,并要求鲁肃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周瑜。

朗读诸葛亮请鲁肃帮忙的话,着重理解诸葛亮向鲁肃借些什么,还要如何布置草船。

B.鲁肃是怎么做的,抓住“果然”,弄清和上文的关系。

⑷简要理解诸葛亮和曹操之间的关联。

诸葛亮在第三天带着二十条草船假装进攻曹军,曹操不敢派兵出来,叫了弓驽手射箭防御,诸葛亮的草船上插满了箭。

诸葛亮带着这些箭驶回去,兑现了当初立下的军令状。

4.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研读对话,体会人物内心

1.通过前面的阅读,我们知道了周瑜要求诸葛亮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实际上是因妒忌而要陷害他。

周瑜怎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接下这个任务的?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两人的一对一答,你会发现两人的话很有意思。

同桌分角色互读,然后说说两人的话分别包含着什么意思。

2.指名一对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完后分别请学生以“周瑜”、“诸葛亮”的身份说说自己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教师点拨、指导。

针对学生回答情况,抓住有关语句指导朗读,帮助体会人物言外之意。

从周瑜的“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明知故问,为泄私怨,以公事相要挟,借军情紧急,步步紧逼的心理活动;

从诸葛亮“用箭最好”、“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的豁达大度,沉着镇定、胸有成竹。

四、自由读3—5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五、精读课文第6—10自然段

1.鲁肃应邀随诸葛亮一起去取箭,经历的“草船借箭”的一幕使他又惊又叹。

他回来后向周瑜讲述诸葛亮的借箭经过,肯定会一一赞叹诸葛亮的一招招神机妙算。

默读第6—9自然段,想一想:

如果你是鲁肃,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高超之处?

在自己有所发现的地方做上记号,加上简单的批注;

读不懂的地方也做上记号,准备共同讨论解决。

2.学生默读思考、批注后,用角色置换的方式向大家作交流。

你作为鲁肃,经历了“草船借箭”的一幕,发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巧妙、高超之处?

教师参与讨论,点拨引导。

扣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

A.准备充分。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二十条战船、布置草把子,一可以用来迷惑曹军,使对方误以为战船上站满了军士;

二可以使对方射来的箭正好插在上面,达到借箭的目的。

布置青布幔子,使对方看不清船舱内的真实情况,每条船上的二十个军士是用来虚张声势的。

B.熟悉气象。

诸葛亮安排第三天去曹营借箭,第三天正好有大雾,便于迷惑、欺骗对方。

可见诸葛亮对天气早有预测,熟悉气象。

C.知悉对方。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可见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把握很透,预料准确。

D.布置周密。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

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他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这样船体受箭的面积大,保证曹军射来的箭不丢失。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这样船上另一侧的草把子上又可射满箭。

这样安排布阵,撤退时船不需再调头,顺风顺水,节省时间,及时赶回。

3.指导学生相机朗读有关句段。

六、小结课文,深化认识

1.周瑜收到了诸葛亮如期送来的十万支箭,从鲁肃那里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如果曹操知道了此事会说些什么?

2.读完了课文,你觉得文章的题目“草船借箭”起得好不好?

七、复述课文,进一步发展语言。

八、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板书:

周瑜派其探听鲁肃

(气量小)(正直老实、顾全大局)

妒忌造箭请他帮忙

借船和军士

诸葛亮“借”箭曹操

(神机妙算)知人、识天(多疑、用兵谨慎)

考场作文秘籍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