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0934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必背古诗及解释Word格式.doc

  ②辛渐:

诗人一位朋友的名字。

  ③寒雨:

寒冷的雨。

  ④吴:

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

  ⑤平明:

清晨,早晨。

  ⑥客:

在这指辛渐。

  ⑦楚山:

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⑧孤:

独自,孤单一人。

  ⑨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

比喻心的纯洁。

作品今译

  寒冷连绵的雨笼罩了江面,清晨送别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

洛阳的亲朋好友若有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

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雅、纯洁。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

停杯投箸(zhù

)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sè

)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多岐(qí

)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ì

)沧海。

  

(1)行路难:

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金樽(zūn):

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

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

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

精美的食具。

珍羞:

珍贵的菜肴。

羞:

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

通“值”,价值。

  (3)投箸:

丢下筷子。

箸(zhù

):

筷子。

不能食:

咽不下。

茫然:

无所适从。

  (4)太行:

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暗用典故:

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碧:

一作“坐”。

忽复:

忽然又。

  (6)多岐路,今安在:

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

岐:

一作“歧”,岔路。

安:

哪里。

(7)长风破浪:

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据《宋书·

宗悫传》载:

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会:

当。

云帆:

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

渡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准备登上太行山,大雪又堆满了山。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啊!

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作品注释

  呼作:

称为。

  白玉盘:

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

怀疑。

  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

《穆天子传》卷三:

“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

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

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

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

《五经通义》:

“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

指月亮。

  羿:

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

本经训》记载: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

“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

天上人间。

  阴精:

《史记·

天官书》:

“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

沉沦迷惑。

  去去:

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

悲愁伤感。

作品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

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山中问答

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作品注释

  

(1)余:

我。

  栖:

居住。

  碧山:

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

  

(2)闲:

安然,泰然。

  (3)窅(yǎo)然:

远去貌。

  (4)别:

另外。

  非人间:

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

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⑴蜀相:

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诗题下有注:

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

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

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

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

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

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

白白的。

  ⑸三顾:

指刘备三顾茅庐。

顾:

拜访,探望。

频烦:

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

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

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

开创。

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

出兵。

[1-3]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解:

1、八阵图:

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

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

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4、失吞吴:

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韵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白云泉

作者:

白居易唐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天平山①上白云泉②云自无心水自闲

①天平山:

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

②白云泉:

天平山山腰的清泉。

《白云泉》是一首七言绝句。

写于诗人任苏州刺史任内。

这两句是说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

天平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号称“吴中第一水”的白云泉,清冽而晶莹;

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

后句尤为传神,表现白云闲静雅致的神态,连用两个“自”字,强调白云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

这种景况,对身为州刺史政务繁忙的诗人来说,不禁产生了羡慕之情。

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情,言浅旨远,寄托遥深,情趣盎然。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

1、黄鹤楼:

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

久远的意思。

3、历历:

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

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评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

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

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

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送别

王维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

《山中送别》  1、柴扉:

柴门。

  2、王孙:

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题菊花》

晚唐作者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飒飒①西风满院栽,蕊②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③,报④与桃花一处开。

①飒飒∶风声。

②蕊∶花心儿。

③青帝∶春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④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得蝴蝶也不敢来,将来我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不第后赋菊》

晚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⑴,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品注释  

⑴九月八:

古代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

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译文 

等到来年的九月,菊花开放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菊花的阵阵香气直冲长安城,风吹花瓣满城都是金色的盔甲。

  

意译

直等到秋高气爽,人们迎来了重阳佳节,菊花啊,要盛开怒放,看百花凋谢,消散了芬芳。

菊的香气向云天直冲,弥漫在整个长安城中。

秋菊在这里栽遍;

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问刘十九: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

这是作者任江州司马时作,表现了主客深厚不拘的情谊。

醅:

没过滤的酒。

绿蚁:

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无:

相当于“吗”、“否”等问词。

[译诗、诗意]

刚酿好了绿蚁米酒,炭火也烧热了红泥小炉。

今晚可能会下大雪,你能否来与我一醉方休?

我有刚酿成还没有过滤的绿蚁酒,正暖在红泥抹成的小火炉上。

天快黑了,一场雪马上就要飘洒下来,此时你能来和我共饮一杯酒吗?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duó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

)叶落山路,枳(zhǐ)花照驿(yì

)墙。

因思杜陵梦,凫(fú

)雁满回塘。

【注释】

  

(1)商山:

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2)动征铎(duó

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

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

大铃。

  (3)槲(hú

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4)枳花照驿墙:

照:

使……明艳。

枳(zhǐ):

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

)墙:

驿站的墙壁。

驿:

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意为:

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5)杜陵:

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

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6)凫(fú

)雁:

凫,野鸭;

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7)回塘:

圆而曲折的池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

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

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半亩:

形容池塘之小。

方塘:

方形的水塘。

一鉴开:

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鉴,镜子。

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意谓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此句将书比作半亩方塘,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共徘徊:

指都在如镜的水中来回闪动荡漾。

渠:

它,指方塘。

活水:

指流动不息的水。

这句是回答前句的“问”。

说是塘水清澈,能映照万物是因为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古诗今译:

小小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仿佛悠闲自在地在水面上来回游荡。

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呢?

那是因为发源处不断地有活水流进来。

正如读书一样,要想能够清晰明确地领悟,也要长期不断地开卷。

赏析:

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说理诗。

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

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秋夜将晓⑴出篱门⑵迎凉③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⑷东入海,五千仞(rè

n)⑸岳⑹上摩天⑺。

遗民⑻泪尽⑼胡尘⑽里, 南望⑾王师⑿又一年。

注释  

诗意:

秋天夜里,天快要亮了,走出篱笆门不禁感到迎面吹来的凉风十分伤感。

 

(1)将晓:

天将要亮了。

 

(2)篱门:

篱笆的门。

(3)迎凉:

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4)三万里:

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

指黄河。

(5)“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仞:

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6)岳:

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

岳:

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7)摩天:

迫近高天,形容极高。

摩:

摩擦、接触。

(8)遗民:

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9)泪尽:

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10)胡尘:

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

胡:

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1)南望:

远眺南方。

(12)王师:

指宋朝的军队。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xiè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ì

)狸(lí

)祠(cí

)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京口:

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

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

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3)寄奴:

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

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

轻率。

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封狼居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

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6)“四十三年”句:

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7)佛(bì

)狸祠: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

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8)神鸦:

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

祭祀时的鼓声。

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祇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9)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

“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

”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南宋范成大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吠(fei四声):

狗叫。

窦(dou四声):

墙洞。

行商:

流动商贩。

译文:

此乃范成大被弹劾罢免后寄情山水之作《四十田园杂兴》六十首之一,字里行间充满着浓郁而朴实纯真的农家气息,我认为诗里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此首句先描述了蝴蝶双双飞舞于菜花中的农家独有的景色,从正面描述了田园的静态之美,紧接着又直接长时间没有客人来访说农家的恬静。

诗的后两句描写了一幅日常生活的画面,因有生人而来鸡飞过篱笆狗在吠叫而知有商客来收茶,这确实一动态之景却更加衬托了农家的恬静。

此诗流露出了温馨的农家气氛,它以动衬静写出了田园的恬静之美,更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

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

除草。

3.绩麻:

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

不懂。

6.供:

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