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14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第五章

第五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学时分配:

4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曲折发展,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特别是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2、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授课时数:

1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

本节主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理解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掌握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

教学重点

1、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改革开放以前党对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改革开放以前党对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背景: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体制安排和政策选择上,基本效仿了苏联模式,但苏联模式未必适合中国。

毛泽东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即使在苏联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合中国的情况。

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于是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符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道路的重大问题。

从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背景: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从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适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次大会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在苏联国内和战后国际社会都引起了巨大的震荡。

匈牙利、波兰都发生了政变。

 反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苏联模式的弊端__在经济体制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常造成资源的错误配置和生产的低效率,且无法形成差异性的分配激励机制;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片面追求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在政治上,权力高度垄断,官僚主义盛行,违背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治生活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篡改为官僚阶层维护权力和利益的政治工具,导致国家政治生活中思想的僵化。

使中国共产党更加明确认识到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模式,中国共产党必须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论十大关系》1956年--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

2、中共八大召开 1956年--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来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和群众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

1956年秋冬,国内一些地区出现了部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现象。

国际上,苏联赫鲁晓夫政府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与挫折,引发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思考。

思考与评价:

1957年反右派的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9年的反右倾,是“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的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全面失调。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政策,党和政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趋势,到1965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党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认识偏差的表现及其原因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原因:

1)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多的有待于继续探索

2)党过去长期处于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

表现1)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2)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看作阶级斗争

3)把探索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

2、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提出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不变质的思想;“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等等。

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是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等。

周恩来——提出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朱德——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等。

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邓子恢——提出来在农业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思考与评价:

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曲折和失误,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不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负面的教训,只要科学地加以总结,都是宝贵的财富。

正是这些经验教训,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和条件,这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

我们不能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而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历史。

在这一时期,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

本节讲授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历史过程,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节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预测

1、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

2、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取代无政府的盲目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

4、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

5、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

6、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获得彻底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与实际模式

1、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①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②最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③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④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实际模式:

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单纯的公有制+单纯的按劳分配。

2、50-70年代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和偏差

(1)观念上的偏差

一是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则当作教条;

二是把斯大林模式当作社会主义唯一的实践形式。

主要表现:

①所有制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②按劳分配下的平均主义加等级特权分配;

③高度集中的单一计划经济,忽视商品经济;

④政治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必须继续革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特点:

侧重于生产关系,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背景:

1)改革开放的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从实际出发调整了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但是改革开放每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

原因在于实行这些新的经济政策不仅同过去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想法完全不同,而且从表面上看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距离实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愈来愈远。

仿佛是从社会主义阵地上向后撤退,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出发,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

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

比如改革之初,我们选择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

对此,人们不理解、困惑过,担心“辛辛苦苦三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

实行对外开放,试办经济特区,人们茫然过,怀疑经济特区到底姓“社”还是姓“资”?

要发展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和拍卖,鼓励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人们更是困惑不解,怀疑中国是不是真的要丢掉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

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究竟哪一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这就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

由此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

2)我们的传统认识有问题

侧重于生产关系,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认识根源

1.多年来,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存在着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而“马克思去世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

2.我们曾经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

其实“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如何认识和突破苏联模式,如何建设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我们长期以来并没有搞清楚。

正是由于我们长期把苏联模式当成唯一的或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而把这个模式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种种弊端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附加在社会主义上。

例如:

社会主义不能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纯粹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必须建立政企不分、党政不分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等等。

要认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先需要去掉在社会主义理解上的种种附加,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3.还有一些是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形成的习惯势力,如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

这就造成我们过去离开了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

认为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0年

第二阶段:

从反面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经验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

共10个

第三阶段:

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986年

第四阶段:

科学、精炼、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根本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根本目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1)这一概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生产力,是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

马克思指出: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发展社会生产,“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列宁进一步指出: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但是这一条,长期以来,经常被人们排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外,一讲社会主义,只讲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则重视不够,甚至被“四人帮”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

针对以往脱离发展生产力来讲“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他深刻指出:

“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

社会主义不但应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且应当继承先前社会的生产力成就,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从而建立起真正够格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

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

(2)这一概括还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解放生产力,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受到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阻碍时,以革命或改革的形式,消除这些束缚,使生产力获得解放,以其自身规律向前运动发展。

毛泽东指出: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根据多年的实践深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一基本矛盾尽管在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须进行改革。

因此,“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江泽民同志再一次明确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十五大报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有赖于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2.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新概括,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上说明社会主义本质的。

是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必然能创造出新的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因为生产力自身不存在解放、发展与束缚的问题,生产力只有在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与一定的目的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其制度特征。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贡献就在于:

他是针对以前不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旧模式而发,因此特别强调了要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同时他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紧紧联系起来,这就突出了社会主义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本质特征。

只有像邓小平同志那样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辩证统一的角度,把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并防止上述错误倾向的再发生。

很显然这是从实际出发而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与丰富。

有些同志可能要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一些三资企业中,难道没有剥削吗?

有的下岗职工刚解决温饱,而有的人却腰缠万贯,这又难道不是两极分化吗?

”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

首先,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

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

彻底消灭剥削,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这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两极分化,是指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向贫富两极积累、最终导致阶级分化。

消除两极分化与消灭剥削是紧密联系的,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而两极分化的发展又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

如果没有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就不可能消灭剥削;在分配领域,也就不可能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取代不劳而获,其结果必然导致贫富悬殊,造成两极分化。

其次,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

剥削现象与贫富不均、差距拉大现象恐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都将长期存在,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逐渐消灭以至完全消除。

这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

”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3.强调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揭示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要始终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正是由于同共产主义相联系,为实现人类大同的美好前程,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使其本质充分体现出来。

正因为这样,邓小平多次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来说,社会主义要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它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要有很高的标准。

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应当更高,在社会富裕程度上也应当更高。

而且这种富裕,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富裕,它是以物质财富为基础、包括人类科学文化等精神财富的全面的富裕。

社会主义必须为创造这样的富裕、共享这样的富裕而奋斗。

如果孤立地看,“贫穷”和“富裕”也不能简单地作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

因为,一方面,贫与富是社会历史范畴,其内涵随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因此是动态的、相对的。

另一方面,从横向比较来看,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收入、生活水平比社会主义国家高得多。

固然,一个贫穷的社会决不是也不可能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把贫穷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是对社会主义的讽刺和亵渎,社会主义必须是富裕的。

但是,一个富裕的社会却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

还要看社会财富在经济集团和公民之间的分配是否合理,还要看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还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全面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富裕,但国民收入的分配极不公正,社会贫富悬殊惊人。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同时又是贫富最为悬殊的国家。

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贡献在于:

一方面,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另一方面,又把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必须通过现实的物质手段即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

从而否定了穷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否定了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企图依靠生产关系公有化的程度来实现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这就揭示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具有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显著特征,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清楚,更具体了。

4.从整体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又体现了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的入手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落脚点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后者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前者则是实现根本目的的手段,两者互为规定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鲜明地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如果从中任意抽取某一点,片面地加以强调,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涵义,而且还会使游离出来的个别方面变成与其在原“整体”中含义不同甚至相背离的东西。

邓小平对“消灭”、“消除”和“达到”几个动词的运用,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与未来,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过程与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结果的辩证统一。

在这一长过程中,为了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又要允许富裕程度的差别和富裕先后的差别存在。

也就是说,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也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后富。

这完全是以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为根据的,并且也是为了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换言之,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可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对社会主义历史的、动态的考察的角度来揭示其发展进程和结果的,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辩证法。

综上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从实际出发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成果,字里行间都闪烁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光辉。

它从根本上反对和纠正了以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种种曲解、误解和不正确的观点,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了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强大理论武器,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和意义

(一)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所重视和强调的是生产关系,追求“一大二公三纯”。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既注意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克服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又要求人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注意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二)意义

1、理论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1)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与特征不同)

2)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什么是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2、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和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