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142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初步了解《三字经》这本儿童启蒙读本。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三字经》书本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本书:

古时候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每句话都是三个字,所以叫做《三字经》,内容十分丰富。

2、师激趣:

古时候儿童学习的课本,今天我们学起来也会十分有趣。

《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是“人之初”,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

3、师板书课题,指导生字“之”的写法:

“之”有三笔,第一笔点画居中,第二笔横撇略扁,最后一笔平捺,注意运笔的变化。

4、指名生朗读课题,认识生字“初”:

左右结构,衣字旁加个“刀”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交流听后的感受(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很好听等)。

2、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学习第一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一句,出示字词卡片:

性、善、相近、习、远,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

“性”是后鼻音,“近”是前鼻音,“善”是翘舌音。

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出示这句话中的一对反义词“近—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词意。

ƒ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一句话,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2)学习第二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二句,出示生字卡片:

教、迁、贵、专,指名多生认读。

‚学习“教”这个多音字,生说说这个字有哪两个读音,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读第四声。

师小结:

在“教师、教室、教育”这些词中读第四声;

在表示“教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读第一声。

ƒ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全班齐读。

(3)学习第三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三句,出示生字卡片:

幼,指名生认读,说说还在哪些词语中见过这个字:

幼小、幼儿园。

‚指导学生读好这个问句。

ƒ全班齐读第三句话。

(4)学习第四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出示生字卡片:

玉、器、义,指名生认读。

并为它们口头组词,以便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理解。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全班齐读。

4、生再次轻声自由练习朗读文本,争取读正确读通顺,同位之间相互练读。

5、指名生分小节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读出课文三字一停、朗朗上口的节奏。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生再次朗读课文,并与同位合作朗读,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师再次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3个生字,鼓励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或在其他的词语中也见过这些汉字,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理解句子意思。

4、师小结:

在识记汉字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偏旁、与形近字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进行识记,这样归类识字,效果会更好。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

之、相、近、习、远、玉、义。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这些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行重点指导:

“近、远”是半包围架构,其中“斤、元”书写时要略小,最后写走之儿;

“义”字先写中间的点,再写撇、捺、注意撇画比捺画略高。

4、师范写,生认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临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书写情况并及时反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三字经》的内容,还读熟了其中的几句话,认识了很多的汉字。

那么,《三字经》中的这些句子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为什么值得古代和现代的小朋友没学习呢?

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2、指名生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

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

1、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熟读了《三字经》中的一些句子,那么,这些句子里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使它们成为古代小朋友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时又值得我们现在学习呢?

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字经》。

二、精读句子,理解意思

1、学习第1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一句话,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生交流自己的问题,师给予解答,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词组、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初:

刚出生;

性:

本性;

善:

善良;

相近:

差不多;

习:

性情和行为;

相远:

差别很大。

(3)鼓励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适当小结: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只是因为后天的学习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性情和行为就有了好坏之分。

(4)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5)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这句话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师适当讲解:

“苟”是如果的意思,“迁”指的是改变;

“贵以专”的意思是指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

(7)在弄懂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并适当小结:

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

(8)生齐读第二句话。

(9)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实际谈谈对这段话的体会,师相机点拨:

小朋友们刚出生的受都差不多,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有的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段话告诉我们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0)生有节奏地齐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并尝试与同位相互交流。

(2)指名生交流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不太明白。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

非所宜:

这是不应该的。

老何为:

长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琢:

精心打磨;

器:

物品、器物;

义:

知识和道理。

(4)鼓励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5)师适当讲解:

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长大了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玉石不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就不能成为精美的物件,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6)师小结:

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7)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学习都有哪些好处,师予以鼓励。

(8)全班有节奏地齐读第2小节。

3、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对读,同位对读、拍掌伴奏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味。

三、练习背诵,适度拓展

1、生自主练习背诵课文,在背诵过程中,师适当指导:

可以先分句背诵,再连起来背诵;

再背诵的时候结合句子的意思帮助记忆。

2、指名生分句背诵,分小节背诵,全文背诵。

3、适度拓展。

(1)师过渡:

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了《三字经》中的四句话,但是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三字经》中丰富的内容,难怪古代、现代的小朋友都要学习它呢!

接下来,老师再从《三字经》中选两句话,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

(2)师出示: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师范读,生自主读一读。

(3)指名生说说在这两句话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师适当补充,讲述“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4)生齐读出示的两句话。

四、课堂小结

《三字经》不仅读起来郎朗上口,易于背诵,而且还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一读,相信你从中一定会得到很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8.人之初

重视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善于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