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144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

课题

29、寓言两则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

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

箭法又如何呢?

2、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

让课内和课外有机的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

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

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自读自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组合作学习

三、交流讨论,感悟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

师生引导释疑

a.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叫他开弓放箭?

b.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

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本领,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c.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

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文中经典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

妻、虱。

2、写字:

重点指导“冒”“妻”“刺”。

学生完成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课题

29、寓言两则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

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板书课题:

扁鹊治病。

激趣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根据目标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

扁鹊几次见蔡桓公?

都说了什么?

结果怎么样?

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学生自读自悟

小组互查互教

三、  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a.交流学生的疑问。

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

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

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

第三次呢?

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此时浑身疼痛得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

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

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是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

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文中经典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比较字形:

肠、烫、汤。

指导书写:

睬、蔡。

学生完成练习

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课题

30、文成公主进藏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述:

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学生交流资料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自学,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组互查互教

三、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

要求:

用讲故事的语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2、交流疑问。

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导释疑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引导: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公主和其他什么人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唯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b.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

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四、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

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

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

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重点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五、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只是情况

课题

31、普罗米修斯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重点难点

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以“火”导入.

导语:

同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

读题目,说说你想了解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哪些事?

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无一处能离开火。

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

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就开始有了技术发明,向进步和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

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

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共同制定目标,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读自悟,完成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2、边读边思考:

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

火为人类带了了什么?

为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准备与大家交流讨论。

学生自学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导释疑

4、初步汇报交流

5、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和生词。

6、交流思考的问题。

交流时,先说一说,再读文中相应的句子和段落。

试着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当堂检测

三、书写生字生词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课题

31、普罗米修斯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重点难点

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语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一、交流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火?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忍受那样的折磨?

学生自读自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导释疑

二、结合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

1、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把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号加以补充。

小结:

对,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带来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送去温暖。

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们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

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间的变化时,他会怎样想呢?

指导朗读: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2、从哪里看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

指名读六、七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英勇顽强。

结合插图,朗诵六、七自然段。

3、引导评价。

升华情感

导语:

尽管最终普罗米修斯结束了他的苦难,但谁又能忘记他所遭受的痛苦呢!

作为人类

的一员,你将怎样评价普罗米修斯的功绩呢?

请写一写吧!

4、学生自主写。

5、交流朗读。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学生当堂检测

三、鼓励拓展阅读

我们不能忘记,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有几个人物,他们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通过故事,你一定对他们也有了初步的评价。

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可以读读其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当堂检测,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课题

32、渔夫的故事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滑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

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

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激趣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读自悟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互查互教

三、讲故事比赛

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于,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

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小组合作

小组内互相检查

b.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3、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学生品读文中重点词句

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四、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故事导读:

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

《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

凶狠的狼。

想读一读吗?

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重点难点

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

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

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列宁说: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

“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没译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

“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依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

‘读译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名言

课内与课外相联系,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展示学习目标

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由交谈:

自己读过哪些好书。

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小组互查互教

三、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一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的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四、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读书的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

小结:

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指好书。

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好似“好书”。

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学生理解名言

学生当堂检测

五、生活拓展:

1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时安排

第2、3课时

学习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重点难点

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课前准备

自制PPT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激情,拓展思路: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内容的要求。

有的同学说,要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

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全班交流:

最想写什么?

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

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事实,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

体裁伤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激趣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主习作

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小组互查互教

三、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同学读自己的习作。

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

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

修改后在读一读。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内互相检查

师生引导释疑

四、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导读:

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

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自己读文章

拓展阅读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时安排

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重点难点

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课前准备

自制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互相纠错。

听写生词

复习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读对话,了解内容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三、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自学课文

师生引导释疑

四、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

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五、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

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1“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全班交流,品读优美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六、趣味语文

1自读二个小故事,读熟练。

2你觉得趣在哪?

说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