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199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汇总Word格式.docx

因此,建议大家在个性化复习上把握好国情社情的备考,多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和重大举措,例如两会、政府工作报道、国家主权、法律层面等,平时多留意、多观察、多思考。

  首先,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其次,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仅凭这两条,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成为公务员考试中经常考查的知识。

  常识判断部分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往往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一分即是天壤之别的国考中,实在不能忽视。

然而,大部分考生会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庞杂,内容多而且体系长,实在不易拿下。

因为对历史常识的复习感到无从下手,无从掌握,或者收效甚微,继而放弃。

事实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历史常识的复习也是如此,只要掌握正确合理的复习方法和技巧,短时间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不是不可能的。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

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

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

我是之前在论坛里看到一个关于速读的帖子,之后才了解速读的。

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这里就链接过去了,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

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

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

大家好好学习吧!

祝大家早日上岸!

  一、联想法

  对知识有机归纳,用某一种相近似的历史结构把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

当这种思维方式建立起来时,就如同得到了一把学习历史的金钥匙,一种打开历史之迷的渴望也就油然而生了。

  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

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

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来表示。

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分析法

  历史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不但要一般地了解历史常识,还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去伪存真的、由表及里的分析,从而悟出一些道理。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得出结论:

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稳定则兴,动乱则衰;

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由今溯古,强调重点。

联系现实问题考查历史知识,是国考历史出题的突出特点,所以要挖掘和当前热点时事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历史知识。

例如,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围绕这一热点时事,考生应总结一下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又如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有关五四运动的历史就应该认真地复习准备。

按照这一出题思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运用发散思维,努力挖掘一下,看看当前热点时事中有哪些和过往历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将这些关联性的历史知识找出来并认真掌握。

  三、数字法

  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多如繁星,很难数得清记得准,但若巧妙运用阿拉伯数字就方便了。

如记尾数相同的事件,以“9”为例,1689美国颁布《权利法案》,1789法国爆发大革命;

1919中国五四运动;

1929资义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49新中国诞生等,不胜枚举。

  以世纪初第一年为例,1600年美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建造飞艇成功。

周年记忆的形式也可取,到1997年,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逢周年的很多,如张勋复辟1917,大革命失败1927,日本全面侵华1937,南京大屠杀1937;

1947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反攻,1957年中共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等。

  中外历史并列记法,如1861年中国总理外国事务衙门建立;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俄国农奴制改革。

并列的记法举一反三,同时看出了这些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先后位置,以便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

另外象历史上的今天这种方法已被报刊杂志和新闻媒介广泛采用,可见其数字记忆方法的普及程度是相当高的。

  另外,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进行及时的笔记整理和习题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我们加深记忆和实际知识运用。

虽然这两个是最基本的方法,但也是非常有效和针对性的方法。

京佳教育希望同学们掌握好方法,顺利有效地进行备考。

    常识判断中,地理常识一般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能源类知识等内容,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原因来为人类的提供相应的对策服务。

其实也就是说,对于地理常识的备考而言,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和归纳,从中找出规律,并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来作出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

  对于地理常识的备考,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对地理常识进行全面复习掌握。

  【例1】:

解决我国的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是()。

  A.防止水污染B.兴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D.节约水

  【京佳解析】本题答案为B。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有两个:

一是季节变化大,二是南北分布不均。

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兴建水库,在枯水期蓄水,丰水期放水,保持一年四季都有一定的水资源可以利用。

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跨流域调水,目前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该种举措。

但是要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根本的就是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二、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

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

对于常识判断备考意义尤其重大。

  【例2】对于“鸟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B.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C.“鸟巢”使用的钢材Q460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它在受力强度达到460兆帕时才会发生塑性变形,这个强度要比一般钢材大,因此生产难度很大。

这次“鸟巢”使用这种钢是从卢森堡、韩国、日本进口的

  D.“鸟巢”的坐席呈碗状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

  【京佳解析】本题答案为C。

  为了给“鸟巢”提供“合身”的Q460,从2004年9月开始,河南舞钢特种钢厂的科研人员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科技攻关,前后3次试制终于获得成功。

2008年,400吨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Q460钢材,撑起了“鸟巢”的铁骨钢筋。

在“鸟巢”里一共用了4.2万吨钢材。

故选C。

  三、重点备考内容。

  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

“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

”是地理常识的考查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

例如采用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以及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备考联系过程中,可以首先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比如:

诺曼底登陆为什么选择在六月?

不妨这样分析:

有利渡海作战→风浪小→风力小→温差小→北半球夏季南北温差小。

这样从大气运动到风浪,从地表受热不均匀到大气运动进行反推,建立逻辑推理的链条,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总之,常识判断部分考试的难度和综合性在上升,考查能力更全面。

考生在备考地理常识时,更需要突出重点,全面把握。

复习过程中应当结合历年真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在复习与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一:

涵盖面太广,花时间不值。

  很多非法律专业的考生认为,法律常识题目细小,涉及面很广,而且近年来常识判断部分考查的法律常识内容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产生了浪费时间在法律常识上不值的感觉。

此为误区之一。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我们看到,国家公务员考试在经历了2007、2008年常识判断全考法律常识之后,2009、2010年又回归到了多元化的模式,这两年的法律常识内容分别考察了7题、5题。

对于2011年的常识判断题目,我们认为,命题人在坚持多元化的基础上,将会大致依照前两年的题型题量,合理安排法律常识的数量,同时也将结合其他内容,突出考查应试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

因此,适当加强法律常识的复习时间和投入精力,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

  对法律常识的复习还能运用于申论中。

以2009年申论真题为例,材料1和9涉及了他地法律制度,材料2中涉及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材料5和6中对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问题均有涉及。

因此,适当运用法律的观点回答题目不仅角度新颖,而且符合公务员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不仅要用政治和经济的视角观察社会问题,更要运用法律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另外,通过对常识判断十年真题的比较,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

法律常识最集中地考点一直分布在宪法、行政法、民法和刑法部分,兼有其他法的知识,因此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是,需要更注重上述几大部门法的常识内容。

  误区二:

法律常识太难、耗精力太多。

  一些考生看到常识判断的复习材料比较厚,内容较多,专业性较强,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同学,看到材料中以法律知识为主时,更是产生了巨大的疑虑——我从来没学习过法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能复习得了住么多的法律内容吗?

此为另一误区。

  一些考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虑和畏惧,关键是忽略了这部分考试题目的特点。

法律常识考查的知识最基本的法律知识。

所谓常识,简单理解其实就是普通的、一般的知识,是能够为大家所掌握的。

国考应试者自身的学历和素质都是相对较高的,因此,常识判断试题比普通常识的难度只是略高一点而已,不可能完全达到专业级层次。

以2010年国考常识判断为例,从136题到140题考查法律常识,涉及了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几大部门法,同时有《政府信息公开条列》和《食品安全法》等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的法律。

其难度不仅不能和司法考试同日而语,甚至同法律自考、法律硕士联考题目相比,难度也相距甚远。

所以,考生只需调整好心态,从容备考法律常识。

  备考技巧一:

集中适当的精力备考法律知识。

  在2011年国考的法律常识备考时,考生无需花费大量时间熟记大量法律条款,但要对一些基础性的法律知识,例如一些法律部门和一些简单的职能有所了解,重点复习宪法、行政法、民法,另外,需要了解一些国家最近出台或修改的相关法律。

此外考生还可以结合时政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非法律专业的同学应当树立坚定信念,坚信只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有效备考,梳理出法律常识的脉络,找到有效复习途径,一定能达到要求。

  【例】根据《食品安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实施监督的部门分别为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不需购买样品

  C.名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由食品生产经营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D.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京佳解析】本题答案选C。

  《食品安全法》这部新法法受到了重点关注。

根据该法第五十五条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A项缺少一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错误,需要购买样品进行抽检;

D错误,免检需要各部门共同决定,并已于2008年底取消了免检制度。

  备考技巧二:

合理分配时间。

  2011国考报名已经结束,备考之战也已经拉开了序幕。

在仅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如何合理科学的备战法律常识,才能事半功倍?

  针对法律常识内容的特点,备考时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

第一阶段:

广泛积累知识。

法律常识需要平时的积累和试题训练,以熟知各部法律的重要条款、各部门的职能和其他考查点。

要广泛涉猎一些法律案例、辅导教材,以及一些专业性的法律网站。

第二阶段:

真题训练。

一方面把握整体的做题的时间和感觉;

另一方面,掌握考察重点、难度。

鉴往可以知未来,通过做真题重新审视复习效果。

第三阶段:

重新翻阅法律常识复习资料、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此外,要认真把握做真题过程中涉及的要点和难点。

  总之,在复习法律常识的过程中既要有大量积累和练习,又要注意在练习中总结方法和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倍功半。

 

  一、经济常识备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学知识与国家政策、居民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公务员考试本身的目的和性质就决定了其关注点必然会在与行政、民生相关的方面,所以经济学知识的考核充分体现出公务员考试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备考经济学知识点

  经济学知识,从框架上基本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内容。

由于公务员考试不会对专业性要求太高,所以考生只要通过阅读能熟悉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即可。

备考第一阶段,仍要尽可能全面系统的学习经济学知识,对其有基本的概念和了解。

  

(二)重点学习热点概念

  与民生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是考试的重点,需要考生进行重点学习。

  【例1】

(2009年国考第16题)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A.CPI是采用指数商品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B.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C.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D.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京佳解析】本题答案选D。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CPI。

大多数国家都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例2】电子商务网站中所售产品价格一般都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低廉一些,主要原因是()。

  A.进货直接与厂商联系,减少了中间环节花费的成本

  B.质量要差一些

  C.为了吸引顾客,赔本赚吆喝

  D.批发销售,所以比零售价格低

  【京佳解析】本题答案选A。

  电子商务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网站中售出的东西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花费的成本,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低廉一些。

所以A项正确。

  从这两道题可以看出,与我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概念考生要多加关注。

公务员考试考查的深度和难度并不会太高,因此概念本身的含义、意义、相关点等基础内容就是学习的重点。

  (三)关注时事热点

  对社会事务的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是公务员必备的工作素质之一。

因此无论笔试还是面试,对时事热点的考核贯穿于公务员考试始终,关注热点是考生备考期间必须下功夫去做的工作。

联系到经济学常识方面,我们可以从真题中看出,将经济学知识与时事相结合的题出现的次数也不少。

  【例3】

(2010年国考第117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①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

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

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

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

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京佳解析】本题答案选B。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

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

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是实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因此①应排在最前面,由此排除选项C、D。

A项和B项的区别在于,②和③哪一个应在前。

上海浦东的开发在20世纪90年代初,而西部大开发战略是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的,由此可以判断正确答案是B。

  【例4】

(2010年国考第120题)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A.提高税率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降低税率D.缩减财政支出

  降低税率不只是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而是为了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鼓励企业发展。

尤其是现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可以增强企业的信心,得到国家想稳定发展的信号,有利于扩大内需。

  对真题进行专项知识的整理,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对考点的敏感度,在面对大量知识点时候,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复习重点和方向。

以上考题充分体现出公务员考试紧扣时事的特点,如扩大内需、收入分配结构等,无一不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问题和状况。

考生在平时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尤其对现阶段民众最关心的经济学知识要深入了解和学习。

  二、科技常识

  2011年国考大纲中列举的常识判断九方面知识,科技知识被排在最后一位,从中可以得出两方面信息。

第一,科技常识被明确列入笔试大纲,在一定程度上已说明其重要性,是考生需要明确掌握的内容;

第二,科技常识相比于法律、政治、经济等方面常识内容,重要程度仍然明显不及,在出题的比重上也较轻,考生不必为之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

科技常识相关考题,在2009年国考中只占到两道,并且难度不高,通过排除法也可以比较轻易解决。

对于热点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科技知识应当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例5】

(2010年国考第127题)下列有关现代科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温超导体是指其超导临界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

  B.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度达到纳米级而保持原有性能不变的材料

  C.杂交水稻是通过基因重组改变水稻的基因来提高产量

  D.转基因食品是指转移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

  高温超导体指的是超导临界温度高于热力学温度77K(25摄氏度)的材料,而非零摄氏度,A项错误;

纳米材料结构单元的尺度达到纳米级,但物理化学性质发生较大改变,B项错误;

转基因食品所转移的是植物基因而非动物,D项错误。

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科技类常识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大面积进行铺开几乎是不可能进行的工作,较为合理的方式是以点代面,通过近几年间比较重大的事情和科技热点放射相关知识。

如今年航空航天工程成就,其本身就可以引申出多方面的科技类话题,如果再进一步,甚至可以引申至近一、两年以来发生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蕴含的科技知识。

  三、自然、环境、能源常识等

  今年以来,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在持续恶化,环境和能源问题引起社会热议,受到广泛关注。

2011国考很可能涉及到环境和能源方面的知识,同时会结合地理、物理等内容综合考查。

根据近两年国考的命题特点,这些综合性题的比重将有所增加,而且考查范围会更加广泛,在备考时要做到联系社会和自然环境问题,做到知识点基本看到、理解到、准确把握、灵活运用。

  【例6】

(2010国考第128题)下列有关能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目前核电站对核能的利用方式分为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

  B.氢气是一种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

  C.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光化学转换

  D.可燃冰是一种稀缺的能源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