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200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讲压强 新人教版9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3.方向:

垂直于__受力面__。

4.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__不一定等于__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__水平地面上时__压力才等于重力。

【易错点提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及联系

联系,只有当物体处于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时,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方向与重力相同,但压力不是重力。

 压强(高频考点)

1.压强

(1)影响因素: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_压力的大小__有关,而且跟__受力面积大小__有关,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__受力面积__。

(2)定义:

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__压力__与__受力面积__之比叫做压强。

用字母__p__表示。

(3)公式:

p=________。

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则是__牛/米2__,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__帕斯卡__,简称__帕__,符号是__Pa__。

(5)物理意义:

1Pa的压强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__。

2.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可以增大__压力__或者减小__受力面积__。

例如:

推土机的推土铲刀,篆刻刀的刀口做得锋利,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这些都是通过__减小__受力面积来__增大__压强的。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可以减小__压力__或者增大__受力面积__。

铁轨下面铺放枕木,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来支撑,这些都是通过__增大__受力面积来__减小__压强的。

【易错点提示】受力面积与受压物体的面积的区别:

压强公式p=F,S中的“S”是指受力面积。

即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面的面积,也就是物体承受压力的实际面积,而不是受压物体的总面积,也不一定是产生压力的物体的底面积。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图所示。

 

(a)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S乙;

乙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乙。

(b)图中乙对甲的受力面积为S乙;

甲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甲。

(c)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小于ab;

乙对地的受力面积为ab。

 液体的压强(高频考点)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具有__流动性__,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a.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相等__。

深度越深,压强越__大__。

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密度__越大,压强越大。

c.液体压强大小跟__液体的体积和质量__无关。

2.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

p=__ρ水gh__。

其中:

ρ表示液体的__密度__,单位为__kg/m3__,h表示液体的__深度__,单位为m,p表示压强,单位为__帕__。

3.连通器

(1)定义:

上端开口,下端__互相连通_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特点:

如果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__相平__的。

(3)应用:

水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连通器、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茶炉和外面的水位计组成连通器、三峡船闸等。

【易错点提示】p=F,S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的区别和联系:

 

公式/区别和联系

压强定义式p=F/S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区别

适用范围

无论对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

适用于液体

决定因素

压力和受力面积

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

联系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是通过公式p=F,S结合液体的具体特点推导出来的;

对于上下一样粗的竖直容器,F=G,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用p=G,S和p=ρgh计算结果一致;

对于上下不一样粗的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要用p=ρgh计算,不能用p=G,S计算

 大气压强(高频考点)

1.大气压强的存在

空气具有__流动性__,所以空气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马德堡半球实验__。

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

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悬空倒置的塑料管中的水能用纸片托住,吸管吸饮料等。

2.大气压的测量

(1)大小:

意大利科学家__托里拆利__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等于__760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__标准__大气压p0,p0=__1.013×

105__Pa。

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1×

105Pa。

1标准的大气压可以支持__10.34__m高的水柱。

(2)测量工具: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__气压计__,气压计通常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3)大气压的特点: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减小__。

(4)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__降低__,气压增大时__升高__。

水的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小__。

3.飞机的升力: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横截面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比较平,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__大__,压强较__小__;

下方的空气流速较__小__,压强较__大__。

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而有__压力__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中考重难点突破

 固体压强及相关计算(三年二考)

【例1】

(2017遵义中考)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华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2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________Pa。

小华每周一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________。

(g取10N/kg)

【解析】花盆对窗台的压力:

F=G=mg=2kg×

10N/kg=20N,

对窗台的压强:

p=F,S=20N,200×

10-4m2=1000Pa;

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的质量变大,重力变大,对窗台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由p=F,S可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变大。

【答案】1000;

变大

1.(2016遵义中考)伴随着道安高速的通车,遵义全面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步入“高速时代”。

正安至贵阳相距280km,一辆质量为4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的轿车,从正安到贵阳用时2小时48分,则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100__km/h,该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5×

104__Pa。

2.(2017白银一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C.若将两物体均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D.若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

3.(2017东平校级中考模拟)有一个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被截成A、B两块,如图所示,已知LA∶LB=3∶2,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D )

                

A.FA∶FB=2∶3 pA∶pB=3∶2

B.FA∶FB=3∶2 pA∶pB=2∶3

C.FA∶FB=2∶3 pA∶pB=1∶1

D.FA∶FB=3∶2 pA∶pB=1∶1

 液体压强(三年三考)

【例2】

(2017春锦江校级中考模拟)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50cm2。

容器甲中盛有10c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15cm高的酒精。

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

(ρ酒精=0.8×

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内水的质量为3kg

B.乙容器内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5×

103Pa

C.当质量m的范围为1.2kg<m<2kg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

D.当质量m的范围为1.2kg<m<1.8kg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

【解析】

(1)甲容器内水的体积为V=Sh=200cm2×

10cm=2000cm3=2×

10-3m3,由ρ=m,V可得,水的质量:

m=ρV=1.0×

103kg/m3×

10-3m3=2kg,故A错误;

(2)乙容器内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酒gh′=0.8×

10N/kg×

0.15m=1.2×

103Pa,故B错误;

(3)乙容器内酒精的质量为:

m酒精=ρ酒精S酒精h酒精=0.8×

0.015m2×

0.15m=1.8kg,因为容器形状规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而p水>p酒精,由公式p=F,S可得:

(m水-Δm)g,S水>(m酒精-Δm)g,S酒精,即:

(2kg-Δm)g,0.02m2>(1.8kg-Δm)g,0.015m2,解得:

Δm>1.2kg;

所以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

1.2kg<Δm<1.8kg,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4.(2017涿州校级中考模拟)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此时两支试管里的液面相平。

比较液体对甲、乙试管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则( B )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2017春莲湖校级中考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图中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液体是( B )

A.水银、盐水、酒精B.水银、酒精、盐水

C.盐水、水银、酒精D.酒精、盐水、水银

 大气压强(近三年未考)

【例3】

(2017红花岗校级中考模拟)如图所示是关于大气压测量的四幅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试管向下按入10mm,试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会减小到750mm

B.试管倾斜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若试管变粗,试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C.拿着这个气压计从一楼爬到十楼的过程中,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下降

D.向右拉动针管的活塞,锥形瓶内空气减少,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升高

【解析】A、B.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取决于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在正常测量时,外界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高度差就不会改变,故在外界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若将试管向下按入10mm,液柱会上升,即试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试管倾斜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若试管变粗,试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故A错误,B正确;

C.拿着这个气压计从一楼爬到十楼的过程中,气压减小,液柱会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高,故C错误;

D.向右拉动针管的活塞,锥形瓶内空气减少,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大于瓶内压强,所以管中的液体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下,故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降低,故D错误。

【答案】B

6.(2017枣阳中考模拟)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A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没有水

D.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

7.(2017春文登中考模拟)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有关大气压强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D )

A.甲:

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是大气压的作用

B.乙: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相当于1m2的面积受到的压力约为1.01×

105N,能支持约76cm高的水银

C.丙:

在高原上,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的值会偏小

D.丁: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换用粗细不同玻璃管做实验,测量结果不同

8.(2017春东明中考模拟)如图所示,图中的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瓶盖上有一小孔,将瓶倒置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会很快流尽

B.水不会流出来

C.流出少量水后,水就不流了

D.以上都不对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三年一考)

【例4】

(2017绥阳一模)如图所示,舰艇护航编队在较近距离时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

与之原理相同的实验是图中的(   )

A.口吹硬币跳过拉杆

B.水不从杯中流出

C.橡皮膜向下凸出

D.密度计漂浮

【解析】舰艇并排行驶时,舰艇带动其周围的水随船向前运动,结果使舰艇内侧之间的水流速度大于舰艇外侧的水流速度;

因此舰艇内侧水的压强小于舰艇外侧水的压强,水的压强差使舰艇靠近,进而发生碰撞,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

舰艇护航编队在较近距离时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

B选项利用大气压,C利用液体压强特点,D利用浮力,只有A中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答案】A

9.(2017枣庄中考模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B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0.(2017老河口中考模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如图关于小汽车的知识正确的是( A )

A.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B.前挡风玻璃采用倾斜安装主要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C.轮胎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与地面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

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中考实验突破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近三年未考)

命题点: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转换法的应用(往相同的海绵上放置数量不同的木块,并改变木块放置的形状,观察海绵凹陷的程度,从而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的结论)。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可得出压力越大,其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同理,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可得出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2017单县校级中考模拟)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下列器材:

a.用钉子做小桌的腿;

b.海绵;

c.砝码;

d.木板;

e.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f.装有沙的容器。

某些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acfB.beC.bcdD.cde

【解析】A.选择a用钉子做小桌的腿、c砝码、f装有沙的容器,小桌放在沙子上,观察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

在小桌上再放砝码,再观察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

把小桌的桌面朝下,小桌上放砝码,再观察桌面陷入沙子的深度。

故A正确。

B.选择b海绵、e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瓶口拧紧,瓶子正放和倒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瓶子正放时,瓶子中有水和空瓶分别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故B正确。

C.选择b海绵、c砝码、d木板,木板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凹陷程度;

木板上再放砝码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砝码放在海绵上,再在砝码上面放木板,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故C正确。

D.选择c砝码、d木板、d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没有明显发生形变的物体,无法显示压强大小。

故D错误。

1.(2017成华中考模拟)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B.由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由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D.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2017湘潭中考)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1至图3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__形变__(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__可以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1和图2,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越大__(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2__(填序号)和图3,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U形管液面的调平(不平的原因是橡皮管中有气体,应拆除橡皮管,再重新安装)。

3.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的液柱是否变化)。

4.比较压强计浸入液体中压强是否相同的方法(观察U形管中的两个液面的高度差)。

5.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让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的深度、不同的方向进行实验、可得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的结论)。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让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的方向、不同的深度进行实验,发现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的结论)。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让金属盒在相同的深度,相同的方向,不同种液体中进行实验,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的结论)。

(汇川中考模拟)如图所示是小黄同学使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一个情景。

(1)通过观察比较甲、乙、丙三图所做的实验,可知小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探究这个问题,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做甲、乙、丙三个图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压强计U形管中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其中显示高度差最小的压强计是________。

A.装酒精的   B.装水的   C.装水银的

(3)小黄同学如果还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应观察比较________两图。

(1)通过观察比较甲、乙、丙三图所做的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液体的深度相同,金属盒朝向不同,U形管内液面差相等,所以探究的问题是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要探究这个问题,应控制液体的密度、深度都相同,方向不同;

(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甲、乙、丙探头在水的同一深度所受压强相等,由p=ρgh,要使U形管显示的高度差最小,则U形管内部所装液体的密度应最大,所以C正确;

(3)要想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需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符合条件的图是丙和丁。

【答案】

(1)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液体的密度、深度都相同;

(2)C;

(3)丙和丁

3.(兴化校级中考模拟)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压强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为验证“压强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小明采用如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静止地挤压在两手指间来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图甲与图乙中铅笔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B.图甲、图乙的方法都合理

C.图甲、图乙的方法都不合理

D.用图甲的方法不能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4.(2017荆州中考)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B__(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相等__。

(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变大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500__Pa。

(ρ盐水=1.2×

103kg/m3,ρ水=1.0×

103kg/m3,g取10N/kg)

请完成精练本第24页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