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200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容重

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不完善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

3.2.1虫蚀粒:

被虫蛀蚀,伤与胚与胚乳的颗粒。

3.2.2病斑粒:

粒面带有病斑,伤与胚与胚乳的颗粒。

3.2.3破损粒:

籽粒破损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3.2.4生芽粒:

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3.2.5生霉粒:

粒面生霉的颗粒。

3.2.6热损伤粒:

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3杂质

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

3.3.1筛下物:

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3.3.2无机杂质:

泥土、砂石、砖瓦块与其他无机杂质。

3.3.3有机杂质:

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与其他有机杂质。

3.4色泽、气味

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4分类

4.1根据玉米种皮颜色分为三类:

4.3.1黄玉米:

种皮为黄色,并包括略带红色的黄色玉米。

4.3.2白玉米:

种皮为黄色,并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白色玉米。

4.3.3混合玉米:

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

4.2玉米中的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

5质量指标

5.1各类玉米按容重定等,其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容重g/L杂质%水分%不完善粒%色泽、气味

总量其中:

生霉粒

1≥710≤1.0≤14.0≤5.0≤2.0正常

2≥685

3≥660

注:

水分含量大于表1规定的玉米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2各类玉米以二等为中等玉米,低于三等的等外玉米。

5.3上述容重指标只适用于水分含量在23.0%(含)以下的玉米。

5.4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6检验方法

6.1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5490执行。

6.2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

6.3容重检验按附录A执行。

6.4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执行。

6.5水分检验按GB/T5497执行。

玉米水分含量大于16.0%的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

6.6互混检验按GB/T5493执行。

6.7色泽、气味鉴定按GB/T5492执行。

7检验规则

7.1试样温度在0°

C(含)以下时,对水分含量在23.0%(含)以下的玉米的实际容重为实测容重。

7.2试样温度在0°

C(含)以上时,对水分含量在18.0%-23.0%之间的玉米的实际容重为实测容重加上增补容重。

增补容重以18.0%(含)水分含量为基础,水分含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容重增补5g/L计算。

8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运输和贮存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

A1仪器和用具

A1.1GHCS-1000型容重器(漏斗下口直径为40mm)。

A1.2谷物选筛:

上层筛孔直径为12.0mm,下层筛孔直径为3.0mm。

A2试样制备

从原始样品中用分样器分出平均样品二份,取一份平均样品约1000g,按A1.2规定套好筛层分二次进行筛选。

取下层筛的筛上物混匀,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

A3容重器安装与测定

A3.1打开箱盖,取出所有部件,按粮种选好漏斗。

A3.2将带有排气砣的容重筒放在电子秤上,空载时调节零点。

A3.3取下容量筒,将容量简安装在铁板底座上,套上中间简。

A3.4将制备的试样倒入谷物筒内,装满刮平。

再将谷物筒套在中间筒上,打开漏斗开关,让玉米自由下落,待试样全部经过中间筒落入容量筒后,关闭漏斗开关。

用手握住谷物筒与中间筒的接合处,将插片准确地插入豁口槽中,依次取下谷物筒,拿起中间筒和容量筒,倒净插片上多余的试样,抽出插片,取下容量筒上的铁板底座,将容量筒放在电子秤上称量。

双试验允许差不超过3g/L,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01批准2000-04-01实施

二、制定新国标的背景

首先,稻谷、小麦、玉米是我国目前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品种,原有的国家标准是1986年制定的,距今已有13年之久。

根据规定,国家标准每隔5年都要进行复审,以决定是否进行修订。

但由于管理体制、机构改革等多方面的原因,稻谷、小麦、玉米标准未能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复审和修订。

其次,在原国家粮食标准执行的13年间,我国粮食供求状况经历了由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变化。

国家粮食政策也由统购统销变成了原粮按合同定购、保护价收购、销售和成品粮市场放开。

粮食的消费已经跨越了温饱阶段,开始追求营养品质与食用品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了新的情况:

粮食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优质品种相对不足,一些低品质粮食品种销售不畅等。

原来的国家粮食标准是“数量型”标准,偏重的是粮食的数量,对质量要求不高,甚至存在保护低质和落后的倾向,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更不利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面临的挑战。

这就要求对原来的标准进行修订,以科学引导我国粮食质量和种植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健康发展。

三、重新制定、修订国家粮食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999年国家粮食新标准制定、修订的指导思想是:

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制定的标准要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又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新标准考虑到了粮食收购所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种粮农民,不能因为标准的复杂,操作难度大,而使农民销售粮食的时间延长或出现“卖粮难”等情况,所制定、修订的标准是收购的最低质量要求。

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是:

进一步拉开质量差价、季节差价和地区差价,以市场为导向,以最佳使用品质和最终用途为目标。

同时兼顾国家、农民和消费者三方的利益。

四、新标准制定、修订的主要内容

1、旧玉米国标存在问题

A:

用纯粮率定等使玉米内在质量与等级不相符;

B:

未熟粒规定不易掌握,各地出入较大,容易引起纠纷;

C:

国内玉米标准与外贸标准不相一致,尽管出口玉米在水分、不完善粒、异色粒指标上比国内标准要松,但由于纯粮率与容重属于两个体系的定等标准,在国内可定为一等、二等的玉米到出口时有可能降等,使出口商承担不应有的损失;

D:

收购等级一等率太低,不足10%。

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影响了按质论价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2、新国标的主要变化

分类有所变化:

将玉米的分类由依据粒色和粒质分为四类改为以籽粒种皮颜色划分。

按粒质分较复杂,不易区分。

我国玉米基本是杂交黄色,所以按粒色分为黄、白、混三类。

定等标准发生变化:

将玉米按纯粮率定等改为按容重定等。

这是这次玉米标准制定中最大的变化。

据了解,将纯粮率定等改为按容重定等的主要依据是玉米的纯粮率等级与玉米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完全成正比:

多是二等和三等的蛋白质高于一等,或者是一等和三等的脂肪、灰分含量高于二等,规律性不明显。

由此可见,纯粮率定等反映的是玉米的完整程度而不是成熟程度,不能真实反映出玉米的内在质量。

粮食容重的大小反映粮食籽粒的饱满度、完整度、均匀度和籽粒的大小,同一种粮食容重愈大籽粒中含的营养物质也愈多。

玉米的主要生产国美国、加拿大的标准采用容重定等。

水分指标:

原标准规定,东北、XX、XX地区玉米水分为18%,其余地区为14%。

本次修订统一定为14%。

美国出口玉米水分一般在14.0~14.6%之间,由于我国玉米的储存期稍长,故比美国的水分要求严一些。

玉米主要是工业用粮,购销双方可以在合同中规定双方认可的水分限制指标。

不完善粒:

质量指标中,明确将不完善粒指标定为不大于总量的5%,其中生霉粒不大于2%。

并在新国标中将破损粒放宽,取消未熟粒。

这是因为容重反映了玉米成熟度,未熟粒如果多,容重必然下降。

故不再单设未熟粒项目。

E:

生芽粒:

原标准中生芽粒定义为“芽或幼根突破种皮的颗粒”。

新标准将种皮改为表皮,主要依据是种皮与果皮紧密相连,而且种皮在果皮的内部,所以一般很难观察到芽或幼根突破种皮的现象。

F:

破损粒:

原标准中破损粒定义为“籽粒破碎,伤与胚或胚乳的颗粒”。

新标准中将破损粒定义为“籽粒破损达本颗粒体积1/5(含)以上与裂口改变形状的颗粒”。

这与我国出口标准一样。

原国标破碎粒规定过严,不符合农民机械脱粒和国有企业收获后机械化烘晒的生产实际。

因为破顶拉对玉米品质、储藏、加工、出口基本无影响,对容重影响也小。

另外,国外标准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破碎粒是指通过4.76mm圆孔筛的碎粒,均比我国标准宽松。

故本标准对破损粒的定义放宽了。

五、新国标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玉米的影响

首先,新标准的实施对种植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我国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是种植品种单一,粮食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以致于粮食库存大量积压,财政补贴居高不下,粮食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国家下决心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改变这种局面,但广大农民苦于没有新的粮食质量标准,生产目标不明确,调整的劲头始终不大。

新的粮食国家标准颁布后,对粮食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拉开了品种质量档次,这就为开发和推广适合市场需求的粮食新品种,加快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其次,实施新标准有利于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以稻谷为例,执行新标准后。

中等品出糙率由74%提高到了77%,并增加了加工品质的限制指标,必将对优质稻谷生产起到积极影响,并由此提高农民的质量意识,增加农民种植优良品种和交售高等级粮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再次,实施新标准有利于粮食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以XX省玉米品种为例:

其一,过去粮食企业收购高水分粮食,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烘晒,坏粮可能性依然存在。

实行新标准后,将不再收购水分含量在23%的玉米入库,可促使农民自觉进行田间、庭院降水,缓解企业烘晒的压力,也相应增加收储能力,有利于敞开收购政策的落实。

其二,在实行原标准时,XX省和其他几个省份一直以18%的水分作为标准,与南方省份存在区域标准差异,给购销活动带来不便。

新标准改为14%以后,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其三,实施新标准也为打击粮食XX行为提供了行政执法的依据。

同时,新标准注意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玉米采用容重定等,与美国、加拿大等国质量标准一致,向国际化、标准化进一步靠拢,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粮食出口的竞争能力,并促使尽快培育开发和生产进口粮的替代品种。

新标准的实施,从长远看,将促进粮食生产、流通的良性循环,是利国利民的好举措,但新国标的推行要有一个过程,从近期看,主要会遇到以下问题:

1、客观上造成农民种粮收入的减少。

由于新的粮食质量标准对质量的要求高,如籼稻水分由早中籼稻13.5%、晚籼稻14.0%统一为不超过13.5%;

白麦中白麦粒含量由70%提高到90%;

稻谷黄粒米含量由不超过2%提高到不超过1%;

部分芽麦归属杂质;

东北玉米收购水份由18%降到14%等等,这就影响了粮食定等作价、增加了扣价扣量因素。

农民同样等级的粮食,按新标准衡量,等级将降低,收入会减少。

2、给粮食收购验质作价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尤其是收购高峰时,做不到完全用仪器进行验质、检测,;

不用仪器验质,又很容易使售粮农民产生误会,认为粮站克斤扣两,激化矛盾。

3、执行新的质量标准,需要增添大量的科学检测仪器,增加费用开支,加大企业负担。

六、目前玉米新国标的推行进展情况

新的国家粮食质量标准于1999年11月正式发布,规定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为使新标准能够顺利得到实施,有关部门的力度非常大。

国家粮食局3月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粮食新国家标准。

通知中说,新标准的贯彻执行,涉与国家、企业、消费者和广大种粮农民的利益,对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我国的粮食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

1、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新标准宣传贯彻工作的领导,按照去年全国粮食系统新标准宣传贯彻会议的要求,逐级组织宣传贯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对粮食购销企业、加工企业和农民的宣传,提高他们贯彻执行新标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同时要对农民做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让农民认识到种好粮、卖好价、多增收的道理,增强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引导农民提高粮食品质。

2、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执行粮油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执行新标准的具体措施,并严格执行。

要组织各级粮油质检机构、粮食购销、加工企业的检验人员认真学习、准确理解新标准和国家有关粮食政策,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掌握新的检验技术,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在粮食收购工作中切实做到依质论价,优质优价。

3、要大力推广和普与粮油质量的仪器检验工作,改变依靠感官检验定等的状况。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粮食购销企业和加工企业按照新标准的技术要求,配备检验仪器设备,校验检验仪器和计量器具,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粮食储运条件。

各粮食收购点要在显要位置公布新标准和粮食价格水平,确保粮食收购验质工作准确、快速、有序地进行,坚决制止在执行新标准中出现的压级压价和“卖粮难”的问题。

4、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新标准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执行新标准的行为,要依据有关法规严肃查处。

同时要注意调查了解执行新标准中的问题和建议,逐级汇总后,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

为贯彻此通知精神,XX等农业大省也召开了有关推行粮食新标准的会议。

但是由于推行新标准需要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涉与到很多环节,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在事前有些环节没有做好准备,因此造成目前现货市场上尤其是玉米市场上出现不和谐音:

一是新旧标准同时并行,如XX省政府为了确保政策的连续性,规定该省粮食收购执行新标准的时间为2000年10月1日起,这就造成新标准停留在纸面,现货交易依然以旧标准为主的局面;

二是专用设备不到位。

由于玉米的籽粒大,不规则,含水量高,所以GB/T5498-1985规定的容重器和操作规程就不适合了,因此,必须采用改良的容重器?

HCS-1000型容重器,但是此设备属新产品,基层严重缺乏;

三是专业检验人员技术不过关。

七、美国玉米标准、

术语定义:

§

810.401玉米的定义

含有50%或50%以上脱粒的整粒马牙玉米或整粒硬质玉米(ZeamaysL.)与不超过10%根据美国谷物标准法已确定标准的其它谷物的谷物。

810.402其它术语的定义

(a)破碎玉米。

依据FGIS指令要求所规定的方法筛分所有能很容易通过12/64(0.48cm)圆孔筛,但停留在6/64(0.24cm)圆孔筛板上的物料被称为破碎玉米。

(b)破碎玉米和异物。

依据FGIS指令要求所规定的方法筛分所有能很容易通过12/64(0.48cm)圆孔筛板以与所有仍旧留在所述的被筛分样品中除玉米外的其它物料被称作破碎玉米与其异物。

(c)种类。

玉米有三种:

黄玉米、白玉米与混合玉米。

(1)黄玉米。

颗粒为黄色、其它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5.0%。

略带一点红色色调的黄色颗粒玉米也被认为是黄玉米。

(2)白玉米。

颗粒为白色,其它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5.0%。

略带一点浅稻草或粉色色调的白色颗粒玉米也被认为是白玉米。

(3)混合玉米。

指颜色既不能满足黄玉米的颜色要求,也不符合白玉米颜色要求,并含有白顶黄玉米的称之为混合玉米。

(d)损坏粒。

指遭严重摩擦损坏、严重气候损坏、发生病害、霜坏、胚芽损坏、热损坏、虫蛀、霉坏、发芽损坏或其它实质性损坏的玉米颗粒和颗粒碎片。

(e)异物。

按FGIS指令规定方法筛分所有能很容易地通过6/64(0.24cm)圆孔筛板和所有停留在12/64(0.48cm)圆孔筛板上面的,除去玉米以外的物料被称为异物。

(f)热损坏粒。

指由于受热而发生实质性变色和损害的玉米颗粒和颗粒碎片。

(g)筛板。

(l)12/64(0.48Ccm)圆孔筛板。

厚度为0.032英寸(0.0813cm)、带有0.1875(12/64)英寸(0.48Cm)直径圆冲孔、孔中心距为1/4英寸(0.635cm)的金属筛板。

筛板上每行冲孔都和邻近行冲孔错开排列。

(2)6/64(0.24cm)圆孔筛板。

厚度为0.032英寸(0.0813cm)、带有0.0937(6/64)英寸(0.24Cm)直径圆冲孔、孔间中心距为5/32英寸(0.397cm)的金属筛板。

标准的适用和应用原则

810.403测定的基础

每次有关种类、损坏粒、热损坏粒、蜡质玉米、硬质玉米和马牙玉米的测定是以去除破碎玉米和异物以后的谷物为基础测定的。

按一般条款没有特别规定的其它测定则是以整个样品为基础进行,只有气味测定例外。

气味测定或以全部原样品为基础,或以去除掉破碎玉米和异物后的谷物样品为基础进行测定。

等级和定等标准

810.404玉米的等级和定等标准

等级最低容重磅/蒲式耳(公斤/百升)最高限度

损坏粒破碎玉米粒异物(%)

热损坏粒(%)总损坏粒(%)

美国一级美国二级美国三级美国四级美国五级56.0(72.1)54.0(69.5)52.0(66.9)49.0(68.1)46.0(59.2)0.10.20.51.03.03.05.07.010.015.02.03.04.05.07.0

美国样品级

美国样品级玉米是这样的

(a)达不到美国等级一至五级要求的;

(b)1000克中含石子总重量超过样品重量0.1%;

含2片或2片以上的玻璃;

含3粒或3粒以上猪屎豆(Crotalariaspp.)种子;

含2粒或2粒以上蓖麻子(RicinusmunisL);

含4粒或4粒以上一种或多种公认有害或有毒物质;

含8粒或8粒以上单独或成团仓耳子(Xanthium.spp.)或其它类似植物或动物污染物超出0.20%的;

(c)有霉味、酸味或商业上受人厌恶的异味;

(d)正在发热或明显低质量。

特别等级和特别等级标准

810.405特别等级和特别等级标准

(a)硬质玉米。

硬质玉米含量超过95%以上的玉米。

(b)硬质和马牙玉米。

所含硬质和马牙玉米混合物中硬质玉米含量超过5%,但不足95%的玉米。

(c)蜡质玉米。

根据FGIS指令规定方法进行测定,含有95%或95%以上蜡质玉米的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