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205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docx

新疆中考化学试题

2018年新疆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答题卷中的要求作答.)

1.(2.00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高粱酿造食醋B.焚烧垃圾发电

C.铁矿石炼铁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2.00分)2018年1月1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实施。

下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  )

A.废旧电池回收利用B.大规模砍伐树木

C.在河床上随意挖沙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3.(2.00分)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B.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4.(2.00分)以下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CO2的验满

B.

收集氢气

C.

测定溶液pH

D.

稀释浓硫酸

5.(2.00分)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6.(2.00分)2017年12月,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又一次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新突破。

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B.+2C.+3D.+4

7.(2.00分)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X+3O2

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

A.CH3COOHB.C2H5OHC.C2H4D.C2H6

8.(2.00分)如图是探究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实验,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需要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强弱:

Fe>Cu

D.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9.(2.00分)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

B.黄铜和铜﹣﹣相互刻画

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

D.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10.(2.00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B.

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

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

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1.(5.00分)抓饭是新疆特色美食。

如表是每200g某品牌抓饭的主要营养成分

抓饭的营养成分

营养素

每份含量

蛋白质

29.6g

油脂

23.5g

糖类

104.7g

维生素A等

……

……

130mg

……

……

(1)抓饭的营养成分中,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

(2)“钙130mg”里的“钙”是指  (填字母编号)。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3)人如果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  。

(4)用化学符号表示:

两个钙离子  ,一个水分子  。

12.(5.00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8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

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电子层数为  ;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  。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  。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3.(9.00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  。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P点的含义是  ;

②t2℃时,将15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③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4)如表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单位:

mL)

温度

溶解度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①根据数据分析: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②打开代水瓶盖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内的气压  (填”>”“=“或“<”)瓶外大气压。

(5)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溶解②溶液装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⑤量取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14.(10.00分)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可燃冰。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份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表示为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③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CO2、H2O.猜想二:

CO、H2O;猜想三:

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C﹣G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装置A、B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

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D、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  成立。

(3)实验过程中D装置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5)实验过程中C、D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  中毒。

15.(5.00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反应的实质是  。

(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7,显酸性。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显酸性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16.(2.00分)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C18H34O2.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2)141g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

17.(4.0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2.5克的大理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是  g。

(2)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量0.1%)。

 

2018年新疆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答题卷中的要求作答.)

1.(2.00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高粱酿造食醋B.焚烧垃圾发电

C.铁矿石炼铁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高粱生产食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焚烧垃圾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0分)2018年1月1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实施。

下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  )

A.废旧电池回收利用B.大规模砍伐树木

C.在河床上随意挖沙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分析】有利于环境保护要知道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方面。

【解答】解:

A、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可以防止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

B、大规模砍伐树木,不利于净化空气,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

C、在河床上随意挖沙,不利于控制水土流失,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

D、生活污水直接,易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

故选:

A。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3.(2.00分)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B.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分析】A、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长期过量摄入食盐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了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会患高血压等,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长期过量摄入食盐的危害、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0分)以下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CO2的验满

B.

收集氢气

C.

测定溶液pH

D.

稀释浓硫酸

【分析】A、据气体的验满方法分析;

B、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错误;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00分)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丙中溶液颜色不变。

【解答】解:

A、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了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A说法正确;

B、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故C说法正确;

D、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丙烧杯内溶液不能与酸接触,颜色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分子在不断运动,酸碱中和。

 

6.(2.00分)2017年12月,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又一次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新突破。

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B.+2C.+3D.+4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氮化硅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硅元素显+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4)×3+4x=0,则x=﹣3价。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7.(2.00分)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X+3O2

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

A.CH3COOHB.C2H5OHC.C2H4D.C2H6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C的个数为:

2,应含有O的个数为:

2×2+3﹣3×2=1,应含有H的个数为:

2×3=6.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

C2H6O,即C2H5OH。

故选:

B。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从而推断出物质的化学式。

 

8.(2.00分)如图是探究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实验,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需要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强弱:

Fe>Cu

D.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分析】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解答】解:

A、铁丝表面容易产生铁锈,因此实验前需要砂纸打磨,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

D、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2.00分)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

B.黄铜和铜﹣﹣相互刻画

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

D.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

A、白酒具有酒的芳香气味,矿泉水没有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相互刻画,硬度较大的是黄铜,较小的是铜,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纯碱和小苏打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D、硝酸铵与熟石灰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

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0.(2.00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B.

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

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

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分析】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B、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氢氧化钠消耗完,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最后剩余的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

B、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7,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至完全反应,氧气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气体的质量从零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氢氧化钠消耗完,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气体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

D。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1.(5.00分)抓饭是新疆特色美食。

如表是每200g某品牌抓饭的主要营养成分

抓饭的营养成分

营养素

每份含量

蛋白质

29.6g

油脂

23.5g

糖类

104.7g

维生素A等

……

……

130mg

……

……

(1)抓饭的营养成分中,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蛋白质 。

(2)“钙130mg”里的“钙”是指 A (填字母编号)。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3)人如果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 夜盲症 。

(4)用化学符号表示:

两个钙离子 2Ca2+ ,一个水分子 H2O 。

【分析】

(1)根据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进行分析;

(2)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

(3)根据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符号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2)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钙130mg”里的“钙”是指钙元素;

(3)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4)两个钙离子可以表示为2Ca2+;一个水分子可以表示为H2O;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A;

(3)夜盲症;

(4)2Ca2+;H2O。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2.(5.00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8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

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4 ;核外电子层数为 2 ;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 Be(OH)2 。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 递增 。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解:

(1)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核外电子层数为2,氢氧化铍中,铍元素化合价是+2,氢氧根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OH)2。

故填:

4;2;Be(OH)2。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故填:

递增。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故填: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3.(9.00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 蒸馏 。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

2H2↑+O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分解反应 。

(3)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P点的含义是 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②t2℃时,将15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60 g。

③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 降温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4)如表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单位:

mL)

温度

溶解度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①根据数据分析: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

②打开代水瓶盖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内的气压 > (填”>”“=“或“<”)瓶外大气压。

(5)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④③⑤①② (填序号)。

①溶解②溶液装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⑤量取

【分析】

(1)根据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蒸馏进行分析;

(2)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3)(4)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蒸馏;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3)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

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将15gA物质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