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2216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中考科学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氮气

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下列归纳或类推中,正确的是(  )

A.将盐酸滴入某试样中,有气泡产生,则原试样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含碳、氢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3.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4.某研究小组测定Cu~Fe合金和Al~Fe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向5.6g其中一种合金粉末中加入100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ag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当粉末为Cu~Fe合金时,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Cu2+;

②当粉末为Cu~Fe合金时,若a为0.1g,则该种合金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50%;

③当粉末为Al~Fe合金时,a<0.2g;

④当粉末为Al~Fe合金时,所需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9.8%;

(  )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5.今年5月1日起国家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化学式为C14H10O4)这种使用多年的面粉增白剂正式退出人们的餐桌.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242g

C.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

5:

2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6.某工业盐酸中因含有少量FeCl3(不含其它杂质)而显黄色,测知该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88:

97,则其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  )

A.1:

97B.1:

3C.3:

1D.3:

97

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84

A.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g

D.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

9:

111:

80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10.05g固体

C.液体加热

D.量取9.5mL液体

9.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火山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剧烈形式

火山喷发现象多发生在板块的中间地带

所有火山都有明显的火山锥

全球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A.

B.

C.

D.

10.(3分)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利用菜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应挑选最薄且叶片横切面较完整的材料制成临时切片

B.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其目的是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

C.模拟呼吸运动实验,能说明肋间肌和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D.观察蚯蚓时,经常用湿棉球擦蚯蚓,保持体壁湿润以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11.(3分)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胃壁内有胃腺,与胃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B.根尖具有分生区,与根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C.叶片中有叶脉,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

D.毛细血管管壁薄、管内径小,与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12.关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向不同B.公转和自转的周期是相同的

C.都是围绕太阳转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

13.(3分)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食草昆虫都属于生产者

B.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

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

D.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草→鼠→蛇→猫头鹰

14.(3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标号①指的是砧木,标号②指的是接穗

B.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②的性状

C.要确保该繁殖手段成功,须把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D.这种繁殖方式叫嫁接,属于有性生殖

15.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

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所示).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9:

24,则金属块A的密度为(  )

ρB.

ρC.

ρD.

ρ

1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3~6min内是液态B.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在4~6min内,甲的内能保持不变D.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17.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从甲、乙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F甲和△F乙的关系是(  )

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大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

18.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用电器和开关.对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线上的保险丝应该改装到零线上

B.甲处应装用电器,乙处应装开关

C.当用电器功率增大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就增大

D.当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

19.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1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0s~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B.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87.5J

C.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s~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

20.有R1、R2两个电阻,它们的U﹣I关系图象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将这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已知干路电流为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阻R1阻值是电阻R2阻值2倍

B.通过电阻R1电流是通过电阻R2电流2倍

C.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的2倍

D.电阻R1与电阻R2的电功率相等

2、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3分)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oxFe3﹣xO3+x的化合物,已知氧为﹣2价,钴(Co)和铁可能是+2价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则x值为  ,铁的化合价为  ,钴的化合价为  .

22.(3分)工业上可以用食盐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1)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  

(2)对“设备(II)”中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3)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  .

23.(4分)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4.(6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师傅用40N的拉力将质量为5kg、底面积为1600cm2的空吊篮A匀速提升到二楼平台,动滑轮的重是  N.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若静止在二楼平台的吊篮里装了1020N的砖块,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0N和600N,当质量为50kg的工人师傅拉绳子C时,吊篮对二楼平台的最小压强为  Pa.

25.(4分)如果你是一位足球迷,在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有时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使你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B]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肾上腺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等的机能,从而出现图示中[C]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做  调节.通过图示的反射过程可以看出,此调节过程是在  系统的调节控制下完成的.

(4)专心看球的你,手不小心碰到了很烫的杯子,你会先缩手,然后产生痛觉,说明脊髓有  和  功能.

26.(6分)资料分析

资料一中国疾控卫生应急中心倪大新指出:

任何地方传染病引起的健康威胁都是全球性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致病率极高.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经通过了灵长类动物的安全检测,志愿者已陈成功接受了实验性疫苗的早期测试.某科研所在测试埃博拉疫苗对灵长类动物的免疫效果实验中,用身体状况相当的20只猴子平均分成A、B两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组别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处理情况

结果

A组

注射埃博拉实验性疫苗

不患病

注射埃博拉病毒

B组

不注射埃博拉实验性疫苗

患病

材料二埃博拉疫情还没结束,肆虐美洲和非洲的塞卡病毒又席卷而来,并已陆续进入我国境内,截至2016年5月28日,我国境内共确诊了8例患者.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埃博拉病毒是引起埃博拉传染病的  

(2)2016年3月19日,山东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假疫苗案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假疫苗对传染病的预防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在资料一的实验中给A组猴子第一次处理时注射的是假疫苗,则在经过第二次处理后,A组猴子和B组猴子一样会患病,原因是  

(3)我国某边境口岸发现了输入性塞卡病毒感染案例,疾控防疫部门立即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  .

(4)志愿者接受埃博拉实验性疫苗注射,则其所注射的物质和免疫类型是  

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3、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2分)

27.(6分)某同学在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准备通过实验来验证有关因素是否真的影响了光合作用,如图为他的实验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他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

(2)通过将植物放置在黑暗处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3)步骤e是检验植物叶片中是否生成了  .

(4)若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  .

28.(9分)某化学小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如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

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填写甲或乙).

(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如图装置▲(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

29.(7分)学习完“酸、喊、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

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

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大家椐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

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

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张云:

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溶液和▲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现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

“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査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7(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30.(7分)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

【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

【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31.(7分)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

①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的仰角不同;

②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他们想探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什么关系?

”(注:

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

他们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把圆柱形空心笔穿过“机翼”并固定在“机翼”上,将一根金属杆从笔杆中穿过并上下固定,确保“机翼”能沿金属杆在竖直方向移动,将“机翼”挂在测力计的下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鼓风机对着“机翼”吹风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当鼓风机向右吹风时,以气流为对照物,飞机向▲飞升;

(2)为了研究“机翼”获得的升力与仰角的关系,他们对同一个“机翼”吹风,并保持风速不变,只改变“机翼”▲的大小,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更换面积不同的“机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每次吹风前测力计示数均为3.5N)

275

395

566

(水平)

3.2

3.0

2.6

较小

2.9

2.4

较大

2.8

2.3

最大

3.1

2.7

①在上述实验中,吹风前后测力计示数的▲即为“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

②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③实验时,“机翼”沿金属杆上升,金属杆对笔杆有向▲的摩擦力,因此测得的升力应▲(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机翼”实际获得的升力.

32.(6分)同学们利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所用电源电压为3V,RX阻值约为5Ω.

(1)实物电路如图甲,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好.

(2)闭合开关,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则通过电阻RX的电流I=▲ A,计算出RX=▲Ω.

(3)利用现有的器材和电路,在已经规范使用器材的前提下,如何使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4、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2分)

33.(6分)为倡导节能环保,某科研机构设计了新型路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控制电路中R2为半导体硅制成的光敏电阻,R2阻值随光强(国际单位坎德拉,符号:

cd)变化的规律如下表所示,工作电路中开关S2的状态由R2两端的电压决定,光照足够强时,R2两端的电压很小,开关S2和与b点接触,处于断开状态,路灯L关闭;

当光强降为20cd时,R2两端的电压刚好升至2V,开关S2与c点接触,电路接通,路灯L正常工作.已知,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分别为6V和220V,路灯L正常工作时流为1A.

光强/cd

5

10

20

25

40

电阻/Ω

8

求:

(1)若路灯L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其消耗的电能;

(2)工作电路刚好接通时,R1接入电路的阻值;

(3)保持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当R2两端的电压为1V时,R2的阻值是多大?

分析表格中光强与电阻数据的规律,确定此时光强是多大;

34.(5分)如图所示,钢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内.请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35.(6分)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装置匀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重力的0.1倍,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1m.当物体质量为2kg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求:

(1)物体质量为2kg时,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动滑轮的重力;

(3)物体质量为10kg,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功率.

36.(5分)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7.(10分)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能源问题形势日益严峻,由能源问题引发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1)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H4•xH2O)

①下列有关CH4•xH2O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属于氧化物

b、在低温高压下呈固态

c、碳元素质量分数高于甲烷

d、C、H、O原子个数比为2:

6:

1

②研究测得某可燃冰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5%,则x的值为▲.

(2)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含量.我国新修订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混合区24小时内的PM2.5平均浓度在75µ

g/m3之内为达标.图为扬州一周PM2.5的实时监测数据

①从图中可知,这周PM2.5超标▲天.

②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是▲(填字母)

a、戴口罩b、禁止焚烧秸秆c、植树造林

(3)酸雨也是环境问题之一.新能源混合动力(汽油和电动)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有点备受人们青睐,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酸雨,在杭州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如图).已知某内燃机效率为80%,那么这个内燃机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

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7.2×

107J/m3)

(4)注重环境问题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改善一些卫生问题。

例如,某工厂往河水里偷偷排放CdCl2溶液遭到了处罚,其原因是因为溶液里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卫生部门经常对地铁站、公交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场所进行杀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