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257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电图整理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

左室肥大主要看V5导联(电压超过2.5mv)注:

R波决定心室肥厚;

S波决定左室肥厚;

S波+RV5决定左室肥厚;

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大致正常;

QRS波形态常用于判断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

T波

Ⅰ、Ⅱ导联以及V4~V6导联向上;

aVR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这有点像P波-aVF例外!

———————

除Ⅲ、aVL、aVF、V1~V3外,其他导联T波不能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心室快速复极

T波的方向多与QRS波主波的方向一致

U波

—————————

出现在T波之后0.02~0.04s

——————

心室后继电位

U波的方向多与T波方向一致,在胸导连尤其是V3、V4导联容易见到

缺血性T波倒置;

U波增高见于血钾过低。

Q波

除aVR导联外,都≤0.04(1小格)

振幅小于同导联的R波的1/4

正常人V1、V2不应出现Q波,但偶尔可出现QS波

坏死性Q波

PR段

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电活动

ST段

心室缓慢复极

损伤性ST段抬高

PR间期

0.12~0.20s(大概占3~5小格,不超过1大格)

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老年人可略长,但不超过0.22s;

用于判断房室传导阻滞

QT间期

0.32~0.44s

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P-P和R-R

一般用来计算心率;

连续规律的P-P和R-R间距不相等表现为房室分离,完全传导阻滞;

P-P间距缩短说明有期前收缩;

心电图的观测顺序:

1整体印象:

QRS波的电轴;

心率;

心律。

2

体会:

通过第一步经常可以看出异常心电图的性质。

一般来说心电图异常常见的有这么几种情况:

心率异常;

心律异常;

传导异常;

心脏肥大;

心肌缺血坏死性改变。

技巧:

QRS波电轴快速判断:

心率的快速判断:

1大格=5小格=0.2秒,1小格=0.04s;

正常心率:

3~5大格(60~100次/分),2大格-150次/分,4大格-75次/分,6大格-50次/分。

心律失常快速判断:

P-P间期之间差值不能超过0.12s,否则为心率不齐。

心电图定性:

判断心率的粗略方法:

判断QRS电轴方向的粗略方法:

判断心律的粗略方法:

注意图中的异常波型,间歇及规则否。

    a.在每个QRS波前寻找这P波b.在每个P波后寻找QRS波;

    c.测量这P-R间期 d.测量QRS波群。

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务必做到:

①定位②定性③定时

导联位置及其意义(用于定位)

导联

位置

肢体导联

标准导联

QRS额面轴0°

心脏左外侧壁的电位变化

QRS额面轴+60°

心脏下壁的电位变化

QRS额面轴+120°

加压导联

aVR

QRS额面轴-30°

心腔内的电位变化

aVL

QRS额面轴-150°

心脏外侧壁的电位变化

aVF

QRS额面轴+90°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

右心室外侧壁的电位变化

V2

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左右心室过渡区的电位变化

V4

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左心室心尖部的电位变化

V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左心室外侧壁的电位变化

V6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导联位置组合(用于定位)

心壁

导联组合

高侧壁

Ⅰ、aVL

下壁

Ⅱ、Ⅲ、aVF

右心室

V3R、V4R、V5R

前间壁

V1、V2、V3

心尖部

前侧壁

V5、V6

正后壁

V7、V8、V9

前壁

V4、V5

广泛前壁

V1~V5或V1~V6

常见波形改变及其意义(用于定性)

心电图特点

高大T波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倒置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透壁性心肌缺血

ST段压低

典型心绞痛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

ST段抬高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

变异性心绞痛

低钾血症

心肌梗死

心电图定位的理解重点:

①②③④⑤⑥

对于传导阻滞务必做到:

①传导阻滞的水平②传导阻滞的程度③④

房室传导阻滞传导阻滞

传导阻滞类型

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

起搏点为窦房结。

PR间期延长(成人大于一大格,老年人超过1.2大格)

二度

MorbizⅠ型:

短、长、漏

MorbizⅡ型:

PR间期恒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三度

起搏点非窦房结。

PR间期不固定(或者说P波和QRS波群毫无关系,可以看P-P,R-R间期),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心房激动不能传到心室。

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增宽大于0.12s,以终末波形态改变明显,主要看V1导联(QRS波呈rSR’波,即M型波),同时伴有ST段移位,T波与QRS波方向相反。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电轴左偏,全导联QRS波增宽大于0.12s,I,aVL,V5为R,有切迹。

V1为QS波。

期前收缩及心动过速

类型

发生机制及其他

房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P’R间期大于0.12s,多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前一个P-P间期长于后一个P-P间期

交界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前一个R-R间期长于后一个R-R间期,提示QRS波提前出现,之前没有P波,然后是形态为宽大畸形,主波方向与T波方向相反,时间大于0.12s,多为完全代偿间歇。

窦性心动过速

P波规律出现,PR间期正常,P波和QRS波的形态时间电压都正常,大于100次/分(成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突发突止,频率一般在150~250次/分,节律快而规则,QRS波形态一般正常。

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折返激动引起的快速异位心率。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主要是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所致。

室性心动过速

频率多在140~200次/分(而非大于100次/分)节律可稍不齐,QRS波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可有房室分离、心房夺获、室性融合波三种现象。

房扑

P波消失,出现连续的扑动波--F波(I、II、aVF清晰可见);

F波特点:

无等电位线(连续出现),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多为250~350次/分,大多不能下传而以固定房室比例下传,故心室率规则。

QRS波不增宽。

房颤

P波消失,出现颤动波--f波;

f波特点:

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时间、电压不等),通常以V1最为明显,房颤波频率为:

350~600次/分。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表现为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不增宽。

室扑

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分。

室颤

正常的QRS-T波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齐的低小波,频率200~500次/分。

几个心电图名词解释

名词

定义

期前收缩

联律间期

代偿间歇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类型

补充说明

正常心电图

左心室肥大

主要看V5导联(电压超过2.5mv)

检查Ⅴ1-P波决定心房肥大;

R波决定心室肥厚           S波决定左室肥厚;

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大致正常

右心房肥大

P波尖锐高耸

右心室肥大

主要看V1导联(V1大于2大格,心电轴右偏)

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缓

心房颤动

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就可以。

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相关P波,期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大于0.12s,T波方向多与QRS的主波方向相反。

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心室颤动

典型心肌缺血

ST段-T波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

典型:

坏死性Q波,损伤性ST段抬高,缺血性T波倒置。

诊断时需要:

定位、分期

心肌梗塞

超急期

无坏死性Q波

急性期

表现为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亚急性期

陈旧期

心肌梗塞的"

损伤型"

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

(D)

  A.R波电压降低

  B.异常Q波

  C.T波直立高耸

  D.ST段抬高

E.T波对称性

11.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

(E)

  A.Ⅱ导联P波直立

  B.Ⅲ导联P波双向

  C.aVR导联P波倒置

  D.aVL导联P波不明显

  E.V5导联P波倒置

12.关于室性早博的心电图特点:

  A.提前出现的宽大QRS波

  B.宽大QRS波前无P波

  C.其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D.代偿间期不完全

  E.QRS波时间>

0.12S

 15.关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下列那些正确?

(E)

  A.连续三个以上的房性早博

  B.心率160~220次/分

  C.心律绝对整齐

  D.QRS波型正常

 

房室扑动与颤动:

电生理基础未心肌兴奋性增高、不应期缩短,同时伴有一定的传导障碍。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呼吸困难总体分类

呼吸困难分型

亚分型

主要表现

机制

肺源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三凹征;

可伴有干咳及吸气性喉鸣

大气道堵塞(见于阻塞性病变等)

呼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费力、缓慢、时间延长;

常伴呼气期哮鸣音

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痉挛或炎症所致(见于阻塞性病变等)

混合性呼吸困难

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快,深度变浅;

可伴有呼吸音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

肺或胸膜腔病变使肺呼吸面积减少导致换气功能障碍所致(见于炎症等渗出性病变等)

心源性呼吸困难

左心衰性

有左心衰的基础病因;

呈混合性呼吸困难;

两肺底部布满哮鸣音或全肺出现湿啰音;

应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可改善症状

肺淤血、肺泡弹性降低

右心衰性

体循环淤血

中毒性呼吸困难

代谢性酸中毒

有代谢性酸中毒的基础病因;

Kussmaul呼吸

大量代谢物堆积反射性引起呼吸困难

药物中毒

有药物或化学物中毒史;

呼吸缓慢变浅可伴有潮式呼吸或间停呼吸

药物抑制呼吸中枢

化学药物中毒

机体缺氧

神经精神性性呼吸困难

神经性呼吸困难

呼吸变为慢而浅,常伴呼吸节律的改变

呼吸中枢收增高的颅内压和供血减少刺激

精神性呼吸困难

呼吸浅快;

伴有叹息样呼吸或出现手足抽搐

过度通气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血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浅,心率快

红细胞携氧量少,血氧含量降低所致

 

发绀总体分类

亚类型

真性发绀

中心性发绀

肺性发绀

心性混合性发绀

周围性发绀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

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混合性发绀

假性发绀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黄疸分类

黄疸类型

临床表现

发生机制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少尿和无尿基本病因

分类

病因

肾前性

有效血容量太少

心脏排血功能下降

肾血管病变

肾性

肾小球病变

肾小管病变

肾后性

机械性尿路梗阻

尿路的外周压迫

其他

啰音分类及特点

啰音分类

亚分类

另名

时期

啰音特点

湿啰音

粗湿啰音

大水泡音

吸气早期

断续而短暂,吸气过程较明显,部位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湿罗音可同时纯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中湿啰音

中水泡音

吸气中期

细湿啰音

小水泡音

吸气末期

捻发音

————

吸气终末

干啰音

高调干啰音

哨笛音

呼吸相皆有,呼相明显

持续时间较长,双相可闻及,以呼明显,强度性质易改变,部位易交换。

低调干啰音

鼾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