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295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生产六防知识培训宣导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立即呼叫120急救服务。

5、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坚持长时间进行。

6、妥善处理局部电烧伤的伤口。

四、发生触电的原因

1、确乏安全用电知识

由于不知道哪些地方带电,什么东西能传电,误用湿布抹布泡或擦抹

带电的家用电器,或随意摆弄灯头,开关,电线,一知半解玩弄电气

等,因而造成触电。

2、用电设备安装不合格

如果电风扇、电饭煲、洗衣机、电冰箱等没有将金属外壳接地,一旦漏电,人碰触设备的外壳,就会发生触电。

有的家庭因为一时材料不全,将就使用已经老化或破损的旧电线,旧开关,这种错误的做法,很容易引起人身触电。

3、用电设备没有及时检查修理

如果开关,插座,灯头等日久失修,外壳破裂,电线脱皮,家用电器或电动机受潮,塑料老化漏电等,也容易引起触电。

4、一知半解玩弄电气、电线时,似懂非懂,私拉乱接,造成触电。

5、 

用“一线一地”安装电灯,极易造成触电事故。

6、用电设备外壳不接地,致使漏电电流入地无门,人碰着就‘会发生触电。

7、误拾断落电线触电,同伴用手去拉触电者,造成多人受伤或死亡,称为群伤或群死。

8、电灯安装的位置过低,碰撞打碎灯泡时,人手触及灯丝而引起触电

9、用湿布擦抹灯泡,开关,插座以及家用电器,因为湿布导电而引起触电。

10、在供电线路底下或变压器台旁边盲目施工,因碰撞电线电器而引起触电。

11、跨步电压触电。

当一相电线断落地面时,电压总是沿着地面成阶梯状下降,电流也从地面向大地深处逐步扩散,当人的双脚或耕畜的前后脚之间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电压触电。

12、使用非标准的圆柱形三线插头插座时,由于插头各级在任何角度,任何方向都可以插进插座内,所以当把插头的接地极误插入插座的火线孔内,电器的外壳便会带电,人体接触外壳便会导致触电死亡。

五、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1、各种电气设备龙其是移动式电气设备,应建立经常与定期的检查制度。

如发现故障或与有关的规定不符合时应及时加以处理。

2、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制度,不得将三脚插头擅自改为二脚插头,也不得直接将线头插入插座内用电。

3、尽量不要带电工作特别是在危险场所(如工作地很狭窄工作地周围有对电压在250V以上的导体等)禁止带电工作,如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站在橡胶毡上或穿绝缘橡胶靴附近的其它导电体或接地处都应用橡胶布遮盖并需要有专人监护等等)

4、静电可能引起危害重则可引起爆炸与火灾。

轻则可使人受到电击引起严衙后果,消除静电首先应尽量限制静电电荷的产生或积聚方法:

①良好的接地以消除静电电荷的积累。

②提高设备周围的空气湿度至相对湿度70%以上,加静电荷逸散。

③用电离中和的措施在形成电荷最强烈的地方安装放电针使电荷得到中和消除静电。

④采用能防止产生静电的生产过程如减少摩擦,防止液体摇晃,防止灰尘飞扬等

⑤在低导电性物质中掺入导电性能良好的物质。

5、采用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器。

7、严禁利用大地作中性线,即严禁采用三线一地、二线一地、或一线一地制。

“六防”之坍塌事故怎么防?

所谓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超过自身极限强度的破坏成因,结构稳定失衡塌落而造成物体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挤压伤害及窒息的事故。

这类事故因塌落物自重大,作用范围大,往往伤害人员多,后果严重,为重大或特大人身伤亡事故隐患。

坍塌事故主要分为:

土方坍塌、模板坍塌、脚手架坍塌、拆除工程的坍塌、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坍塌事故等五种类型。

一、防范措施

1、项目施工时,制定防坍塌方案,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2、对于地下孔内的露天作业,作业面周围,须做放坍塌的固定,雨天禁止作业作业;

3、脚手架的搭建必须有持证人员完成,使用前工厂安全人员检查合格后,挂绿色合格证牌,方可使用,对于检查不合格的,整改合格前挂红牌禁止使用;

4、设备、管道等的支撑,必须牢靠,且定期检查;

5、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下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

6、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7、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该防止其他部分发生坍塌;

8、架子上不能集中堆放模板或其他材料,防止架子坍塌。

“六防”之高处坠落怎么防?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据统计,施工现场40%以上的死亡事故是由高空坠落造成的。

目前公司常见的高处作业为:

设备检修、管路施工、屋面修缮等

一、高处作业类别

1、临边作业:

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2、 

洞口作业:

孔、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作业。

3、 

攀登作业:

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采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4、悬空作业:

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

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二、高处作业要求

1、建立高处作业许可证制度,规定超过2米的作业必须申请作业许可证,持证作业,作业审批分级管理;

2、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安全带高挂低用,安全帽下颌带必须紧固;

3、在管廊架等不容易固定安全带的地方,安装挂安全带的防坠落生命线;

4、对于安全风险较大的施工,施工前制定施工方案,规范施工要求;

5、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防护栏杆;

6、脚手架的搭建必须有持证人员完成,使用前工厂安全人员检查

7、大风天气(6级以上)禁止登高作业,确需作业的,必须制定作业方案及预防措施;

8、培训员工,所有人员作业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复训;

9、不要在没有护栏的建筑物边缘工作;

10、任何孔洞都应该设有围栏或加盖;

11、绝对不要坐在或靠在护栏上;

12、如果感觉身体乏力或晕眩,则不宜在高空工作。

三、安全带的正确使用

1、1.8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2、安全防护未完善区域和身体重心高于护栏作业必须100%系挂安全带;

3、安全防护用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完好;

将安全带正确固定。

“六防”之物体打击怎么防?

物体打击伤害是作业现场常见的伤害之一,特别是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发生。

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在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存放过程中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帽。

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作业现场设备、管线必须固定牢固,禁止使用承重力不足易断裂的绳条固定设备或管道,如:

线绳、布条、麻绳等。

3、物料、备件必须堆放整齐,防止跌落伤人。

4、工具、螺栓等禁止放在高处的横梁、法兰边缘、管道等上面,防止坠落伤人。

5、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防止零部件落下伤人。

6、拆除或拆卸作业要设置警戒区域,并且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7、高处作业时,小型的工具必须放在随身佩戴工具袋里面,防止掉落伤人。

8、注意交叉作业,上部区域进行作业,可能产生坠物风险时,下部禁止作业,并用警戒线围挡下部,专人值守,禁止人员进入,防止落物产生坠物伤害。

“六防”之机械伤害怎么防?

机械在给人们带高效、便捷的同时,在其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事故类型。

机械危害风险的大小除取决于机器的类型、用途、使用方法和人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等因素外,还与人们对危险的了解程度和所采取的避免危险的措施有关。

预防机械伤害包括两方面的对策。

一、实现机械本质安全

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2.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

3.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

4.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

上述措施可以结合起来应用。

二、保护人员安全

1.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

2.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或使用警示标志)。

3.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

4.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六防”之场内机动车怎么防?

场(厂)内机动车辆,是指在作业区域内(农用机动车除外)行驶,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最大行驶速度(设计值)大于5公里/小时或具有起升、回转、翻转等工作装置的机动车辆。

场(厂)内专用机动工业车辆包括叉车、牵引车、推顶车、搬运车、内燃观光车、蓄电池观光车等。

一、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思想麻痹

⑴由于每天驾驶车辆往返于厂内各车间、材料库、施工现场以及仓厍内库房之间,驾驶员头脑中滋生了“轻车熟路”的思想,行车中精力不集中。

⑵厂区内没有专职交通管理人员,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我约束力又差。

⑶驾驶和装卸怍业中与他人戏笑、打闹.操1乍不认真。

⑷车辆起步时不认真了望,也不先鸣笛,放松警惕。

⑸操作中不按安全操作规程办事,总以为没事。

 

⑹不认真从险情、小事故中分析原因,吸取教训,盲目乐观,有侥幸心理。

⑺在危险地段行驶或在危险场所装卸怍业时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冒险蛮干,

⑻行驶中思想溜号忽视了望。

⑼急于完成任务或图省事而忘记了安全第一。

2、违章操作

⑴忽视规章,超速行驶。

不管是转弯、进出厂房门、仓库门还是直路行驶行车速度超过限制。

⑵酒后开车。

⑶驾驶与驾驶证所准驾的不相符的车辆。

⑷叉车叉物起重纵向稳定性受到破坏时,用入压车维持车辆平衡。

⑸)通过平交道口时不认真执行“一慢、二看、三通过”,或“一停、二看、三通过”的规则。

⑹驾驶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车辆。

⑺驾驶违章装载或安全设备不全、机件失灵的车辆。

⑻在狭窄地段与车、人相会不能礼让“三先”,或违章强行通过。

3、车况不良

⑴车辆安全装置如转向、制动、喇叭、照明、雨刷、后视镜和转向指示灯不齐全有效。

⑵蓄电池车调速失控造成“飞车”。

⑶车辆保养修理不及时,带“病”运行。

4、环境缺陷

⑴道路条件差。

厂区道路和厂房内、库房内通道狭窄、曲折,不但弯路多而且急转弯多。

路面两侧的堆积物如原材料、工件、建筑材料、设备等占道或乱堆放,致使车辆通行困难,装卸作业受限。

⑵视线不良。

厂区内,厂房、库房、大型设备、各种建筑设施等比比皆是,致使操纵车辆在道路上驾驶员的视距、视野受限,视线盲区太多。

⑶照明不适。

由于厂房、库房内的照明装置普遍照度不够,使车辆装卸作业和道路行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5、管理不善

⑴有章不循,执行不严。

⑵无证驾驶车辆。

⑶车辆失保失修。

二、预防厂内机动车事故措施

1、严格执行厂内机动车操作规范

2、防止货垛坍塌

车辆驶近货垛时,要注意观察货垛的高低、堆码的稳固情况,车轮能否辗动垛底托盘等物,以防货垛坍塌伤及驾驶员或其池人员。

叉车在码垛时不得超高或堆码不稳固,以免留下隐患。

3、防止土方坍塌

进出土建施工工地,要尽量远离地坑、地槽行驶,必须时应注意地面土质松软程度,以防车轮压塌土方造成翻车事故。

4、防止高空坠物

进出有高空作业如建筑施工、车间内有天车运行等现场.要留心观察高空坠物能否落到行车路线范围内,以防落物伤害。

5、预防触电

车辆,尤其是吊车、铲车、叉车在举升操作时极易刮撞架空电线或其它架空设施,所以在进入作业现场时,应首先观察现场空间环境,吊杆、铲斗、门架回转时能否触及电线等物。

当然,应尽量避免在电线下怍业,或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除注意上空,亦不应忽视地面。

6、严禁无证驾驶厂内机动车

未经正规培训,无论是安全技术知识,还是经验都远不符合要求,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所以防止非司机开车对驾驶员本身、对其他人员以及国家财产都是有益的。

有限空间事故怎么防?

所谓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一、定义

定义为有限空间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 

体积足够大,人能够完全进入;

2. 

进出口有限或者受到限制;

3. 

不是设计为长时间占用空间。

二、有限空间的主要特点

1、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易燃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

此特点是造成有限空间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毒有害气体中又以硫化氢为常见;

所以在进入限空间前首先必须保证该空间内有足够的无害的空气。

2、对于某些有限空间,内部构造的复杂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

三、有限空间事故的特点

1、作业人员对有限空间概念的陌生,以致于根本无法认清相应空间存在的危害性,这是有限空间事故高发生率的根本原因;

2、监护、救援人员相关知识的匮乏是导致相应事故的高死亡人数的主要原因,经常发生一人在有限空间内作业发生意外,多名救援人员的进行营救时的死亡事故;

3、适用救援设备的缺失也是导致相应作业人员高死亡率的原因。

四、有限空间分为四类

1、密闭设备: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4、冶金企业非标设备:

高炉、转炉、电炉、矿热炉、电渣炉、中频炉、混铁炉、煤气柜、重力除尘器、电除尘器、排水器、煤气水封等。

五、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安全要求

1、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六、有限空间作业遇险切忌盲目施救

1、有限空间作业,如果不注意防范,容易发生中毒事件;

施救人员不明状况,盲目进入有限空间施救,则容易造成二次伤亡。

所以,有限空间作业遇到危险,切忌盲目施救。

2、有限空间往往空间狭小、透气性差,且多半处于地下,其用途也多为存放物品或作为污水池等。

由于各类有害气体要重于空气,长时间没有空气流通,就会造成有限空间内毒气沉淀、氧气缺乏。

3、目前正值夏季,有毒有害气体更易挥发。

未经通风和含氧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一旦发生险情,监护人员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后实施救援,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以免导致事故扩大。

情况危急的,施救人员一定要在通风基础上系好导向绳后再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