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34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5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教学工作计划2010年8月28日

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

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

存在问题:

1.各班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

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

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

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按教学大纲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

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4.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5.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6.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课堂教学

方面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好,及时作好课后记录,教学随想,及时反思、总结。

课外辅导

方面的措施

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

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构图色彩,主题的表现等)。

3.定期进行作品展评。

教改教研课题

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方法与范例

教学进度表2010年9月1日

本学期上课20周共40课时,其中新授课30节,复习反馈课8节,机动2节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教学辅导

活动

实际完成情况

1

8/30—9/3

始业教育准备课一课时

良好

2

9/6—9/10

第一课《台灯设计》

良好

3

9/13—9/17

第二课《水资源》第三课《漫画与生活》

良好

4

9/20—9/24

第四课《戏曲人物》

泥塑

良好

5

9/27—10/1

第五课《喜气洋洋》

良好

6

10/4—10/8

第六课《龙的传人》

良好

7

10/1—10/15

第七课《线条的魅力》

良好

8

10/1—10/22

第八课《风儿吹过》

良好

9

10/2—10/29

第九课《虫虫大聚会》

良好

10

11/1—11/5

第十课《生长的植树》

良好

11

11/8—11/12

第十一课《材料妙用》

良好

12

11/1—11/19

第十二课《塔》

良好

13

11/2—11/26

第十三课《瓶子新生代》

泥塑

良好

14

11/29—12/3

第十四课《盘盘转转》

良好

15

12/6—12/10

第十五课《秦陵兵马俑博物馆》

泥塑

良好

16

12/1—12/17

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玩具》

良好

17

12/2—12/24

美术万花筒

良好

18

12/27-12/31

复习

良好

19

1/3—1/7

期末美术作品展示

良好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10年9月3日

课题:

1台灯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

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铅笔、黑色水笔。

(教师)课件。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欣赏,谈谈感受

 

即兴创作,全新体验。

 

课件出示,拓宽视野

 

优秀作品欣赏

 

自由创作

 

评价展示

 

1.欣赏。

(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

(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

2.即兴造型。

(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

(注意灯的位置摆放)

(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

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的结合。

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

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

(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

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

(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

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

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

(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

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

(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

(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

5.创作。

要求:

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

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

6.评价展示。

(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

(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

 

学生动手创作。

 

学生自评、互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解决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评价促进提高

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

角锥型的灯罩基本做法和圆锥型做法的不同。

强调制作难点:

只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分,用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

制作圆锥型灯罩,引导学生们发现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圆锥越小。

圆柱型的灯罩制作比较简单,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

教学过程中指导运用绘画、剪贴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

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投影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10年9月8日

课题:

2水资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

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

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难点: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

②关于水的知识。

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

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

),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情境导入

 

观察感受

 

 

欣赏讨论、启发思维

 

表现与创新

 

展示与评价

1.情境导入。

(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

设问:

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2)引出课题。

2.观察感受。

(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

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

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

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

(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

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

(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

(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

设问:

你最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

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

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

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

4.表现与创新。

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

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

(2)作业要求:

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

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

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

5.展示与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

设问:

你最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自由创作。

 

展示评价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交流感受

 

增强审美情趣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本课是“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

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水的各方面资料,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班级大集体中交流学习探讨,萌发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以此来激发美术创作的强烈欲望。

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10年9月13日

课题:

2水资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

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

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难点: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

②关于水的知识。

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

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

),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分析

 

 

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

 

展开联想,实践创作

 

大胆宣传,展示评价

 

引申拓展,感悟升华

1.导入。

出示一招贴画:

(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

猜猜它想表达什么?

(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

(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

(3)讨论得出:

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

2.欣赏分析。

观察讨论:

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了解:

(1)主要构成:

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

(2)创作手段:

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主要特点:

构图单纯、主题鲜明。

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

(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浪费水的现象

(2)小组交流:

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

(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

(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学习并启发思维。

(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

(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

(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

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

(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

(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

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

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

 

讨论:

画面中表达的含义?

 

观察讨论:

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

 

讨论:

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学习并启发思维。

 

增强环保意识

 

讨论交流促进提高

 

联系生活,增强感悟。

 

通过欣赏拓宽视野

 

情感交流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画个有创意的图标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利用一个简洁的画面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警示,那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

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广泛的水的相关知识、大量的水资源现状及现象,以此来储备创作之源泉,同时向学生展示各类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招贴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招贴画写实、装饰、抽象、漫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夸张、拟人、想象的手法,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10年9月15日

课题:

3漫画与生活

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

难点:

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情境激趣

 

模仿尝试

 

 

课件欣赏

 

尝试创作

 

作业展示

课外延伸

1.情境激趣。

(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

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2)小结:

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

“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

漫画来自于生活。

(揭题:

《漫画与生活》)

2.模仿尝试。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

(2)观察、思考:

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小结:

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

(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

试试。

(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

(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

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

《小猫钓鱼》:

漫画表达的意思?

幽默之处?

《半分》:

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

《画画》: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

(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

独幅漫画)

欣赏《原来如此》

(出示第一、二张):

画面描绘的内容?

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

(试画)

(出示第三、四张):

有不同结果吗?

(小结:

四格漫画)

4.尝试创作。

(1)讨论创作内容。

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

(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

(3)分层教学:

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

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

《“理”在其中》

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

“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

”杰克回答:

“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

《拔牙》

牙医对病人说:

“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

”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

“你现在觉得如何?

”“看谁还敢拔我的牙?

”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

5.作业展示。

6.课外延伸。

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

介绍其他漫画类型

思考:

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观察、思考:

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

 

讨论创作内容。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感受作品的魅力

 

讨论交流,突出教学重、难点。

 

尝试创作,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示评价促进提高

 

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是一种“笑的艺术”,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

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

从而我们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

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它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绘画,它与其它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

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艺术。

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

同时也学习用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10年9月20日

课题:

4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难点:

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组织教学

 

导入激趣

 

 

感知引趣

 

尝试探趣

 

评价延趣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

(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

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

(提示:

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

(提示:

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

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

 

各小组进行作业展示

 

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自由创作:

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为上课做好准备。

 

通过作品展示突破教学难点

 

 

交流讨论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评价能力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

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10年9月27日

课题:

5喜气洋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难点:

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

(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

 

欣赏评析

 

 

活动表现

 

学生创作

 

作业展示

1.导入。

(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