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412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带解析文档格式.docx

C.100mL12mol/L的浓硝酸与过量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6NA

D.将1molCl2通入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2NA

3.“化学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证明某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NO2,可用湿润的淀粉&

shy;

KI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B.将SO2通入足量稀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逸出气体和SO2的体积比为2∶3

C.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取水解液于试管中并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D.向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褪去,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4.A、B、C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且C的原子序数是A的2倍。

A、B、C三种元素的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单质A、C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B.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C.甲、乙可能都具有漂白性

D.丙的水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溶液可能会变浑浊

5.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A.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Ca2++OH-+HCO-3===H2O+CaCO3↓

B.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OHCOOH)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OHCOOH+2HCO-3―→O-COO-+2CO2↑+2H2O

C.向含0.5mol溴化亚铁的溶液中通入0.5mol氯气:

2Fe2++Cl2===2Fe3++2Cl-

D.向BrCH2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BrCH2COOH+OH-――→△BrCH2COO-+H2O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iO2-3、OH-、CO2-3、SO2-4、AlO-2、HCO-3、Na+、Mg2+、Fe3+、Al3+等离子。

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

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原溶液中含有CO2-3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OH-、CO2-3、SiO2-3、AlO-2

7.N4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已知:

断裂N4(g)中1molN—N键吸收193kJ能量,形成N2(g)中1molN≡N放出941kJ能量。

A.N4(g)比N2(g)更稳定

B.N4(g)===2N2(g)ΔH=+724kJmol-1

C.形成1molN4(g)中的化学键放出193kJ的能量

D.1molN2(g)完全转化为N4(g),体系的能量增加362kJ

8.具有下列组成和结构特点的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A)

选项ABCD

分子式C4H8Cl2C5H10O2C4H8O2C9H12

类别含氯化合物羧酸酯含有苯环的烃

9.化学平衡常数K、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或Kb及溶度积常数Ksp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几种常数。

它们都能反映相应的可逆变化进行的程度,下列关于以上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若改变条件使可逆反应平衡右移,则达到新的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B.一定温度下,在amolL-1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适量的bmolL-1CaCl2溶液(ba),则一定有Ca(OH)2析出

C.相同温度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相等,所以CH3COONH4的水溶液显中性

D.升高温度,以上常数均增大

10.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

CO2电池。

该电池放电时“吸入”CO2,充电时“呼出”CO2。

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吸入的全部CO2中,有23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

A.“吸入”CO2时,钠箔为正极

B.“吸入”CO2时的正极反应为4Na++3CO2+4e-===2Na2CO3+C

C.“呼出”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

D.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LC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锅炉水垢中的CaSO4经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可转化为CaCO3

B.常温下,在含有Ag+和Cl-的溶液中,Ag+和Cl-浓度之积是个常数

C.当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变强

D.将浓度为0.1mol/L的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溶液中c(F-)c(H+)始终保持增大

12.常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lgc(H+)c(OH-)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加入NaOH固体导致溶液温度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HX的酸性弱于HY

B.c点溶液中:

c(Y-)c(HY)

C.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

D.b点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解析】A.lgc(H+)c(OH-)越大,表示溶液中c(H+)越大。

未加氢氧化钠时,HX溶液中的lgc(H+)c(OH-)的值大,所以HX的酸性大于HY,故A错误;

B.c点lgc(H+)c(OH-)=6,则溶液中的c(H+)为10-4molL-1,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为0.005mol,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Y和HY且两者物质的量相等,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HY的电离程度大于NaY的水解程度,所以c(Y-)c(HY),故B正确;

C.a点lgc(H+)c(OH-)=12,则溶液中的c(H+)为0.1molL-1,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3molL-1,故C错误;

D.浓度为0.1molL-1、体积为100mL的HY溶液与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消耗的氢氧化钠为0.01mol,而b点时消耗的氢氧化钠为0.008mol,所以酸过量,故D错误。

13.T℃时,在容积均为0.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ΔH=-QkJ/mol(Q0),6min后,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ABC达达到平衡时体系

能量的变化

①2100.75QkJ

②0.40.21.6

A.0~6min,容器①中v(A)=0.25mol/(Lmin)

B.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QkJ

C.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绝热恒容,则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23

D.若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通入1molA与0.5molB,则反应再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A.容器①中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2mol×

0.75QkJQkJ=1.5mol,浓度是1.5mol÷

0.5L=3.0mol/L,则0~6min,v(A)=3.0mol/L÷

6min=0.5mol/(Lmin),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2A(g)+B(g)2C(g)

起始(mol):

210

转化(mol):

1.50.751.5

平衡(mol):

0.50.251.5

恒温恒容下,容器②中C采用“一边倒法”完全转化到方程式左边可以得到2molA、1molB,容器①②中的反应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25-0.2)mol×

QkJ/mol=0.05QkJ,B错误;

C.平衡时容器①②中C的体积分数为1.5mol(0.5+0.25+1.5)mol=23,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绝热恒容,随着反应进行,温度降低,反应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生成2molC时,混合气体减少1mol,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23,C错误;

D.若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通入1molA与0.5molB,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再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

14.将30.8g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6.72L气体(标准状况下)。

另取等质量的该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11.2L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的质量为(C)

A.34.2gB.39.3g

C.40.7gD.56.3g

【解析】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6.72L(标准状况下),所以金属铝的质量是5.4g,金属铝失电子的量是0.6mol;

将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分别生成Al3+、Fe3+、Cu2+,根据电子守恒,金属共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

3=1.5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铝离子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不会出现沉淀,反应中金属铁、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9mol等于其生成氢氧化物时结合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n(OH-)=0.9mol,所以反应后沉淀的质量等于30.8g-5.4g+0.9mol×

17gmol-1=40.7g。

综上所述,答案选C。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CDBBADDACBABD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个小题,共58分)

15.(每空1分,共6分)

(1)已知下表数据:

化学式电离平衡常数(25℃)

HCNK=5.0×

10-10

CH3COOHK=1.8×

10-5

H2CO3K1=4.4×

10-7,K2=4.7×

10-11

(1)①25℃时,等浓度的四种溶液:

a.NaCN溶液;

b.Na2CO3溶液;

c.CH3COONa溶液;

d.NaHCO3溶液。

pH值最大的溶液为__b__(填标号)。

②将0.2mol/LHCN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c(HCN)、c(H+)、c(OH-)、c(CN-)、c(Na+)浓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__c(HCN)>c(Na+)>c(CN-)>c(OH-)>c(H+)__,c(HCN)+c(CN-)__=__0.1mol/L(填“”“”或“=”)(忽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③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等pH的:

a.HCN溶液;

b.CH3COOH溶液;

c.H2CO3溶液。

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从大到小的排序为__b>c>a__(填标号)。

④25℃时,将体积为Va、pH=13的某一元强碱与体积为Vb、pH=2的某二元强酸混合,若所得溶液的pH=11,则Va∶Vb=__1∶9__(忽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2)温度为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的H2SO4溶液与bmol/L的一元碱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下列可判断溶液呈中性的是__b__(填标号)。

a.混合溶液的pH=7

b.c(SO2-4)=12c(A+)

c.混合溶液中c(H+)c(OH-)=Kw

d.混合溶液中c(OH-)=Kw2

16.(每空2分,共10分)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可用于水体消毒与废水处理。

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的工艺主要包括:

①粗盐精制;

②电解微酸性NaCl溶液;

③ClO2的制取。

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上述过程中,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

电解时生成的气体B是__H2__(填化学式);

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__Cl--6e-+3H2O===ClO-3+6H+__。

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ClO3+4HCl===2ClO2↑+2NaCl+2H2O+Cl2↑__。

(2)某同学欲对用ClO2消毒过的自来水进行氯元素含量的测定(假定ClO2全部转化为Cl-),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向30.00mL水样中加几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001molL-1AgNO3溶液滴定,当有砖红色Ag2CrO4沉淀出现时,达到滴定终点,此时用去AgNO3溶液12.12mL。

①水样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4.04×

10-4_molL-1__。

②已知Ksp(AgCl)=1.78×

10-10,Ksp(Ag2CrO4)=2.00×

10-12。

如在滴定终点时,测得溶液中CrO2-4的浓度是5.0×

10-3molL-1,此时溶液中Cl-的浓度是__8.9×

10-6_molL-1__。

17.(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14分)据报道,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烷重整是提高甲烷利用率的重要方式,现有以下三种重整方式:

部分氧化:

CH4(g)+12O2(g)CO(g)+2H2(g)ΔH1=-35.9kJmol-1①

水蒸气重整:

CH4(g)+H2O(g)CO(g)+3H2(g)ΔH2=+205.9kJmol-1②

CO(g)+H2O(g)CO2(g)+H2(g)ΔH3=-41.2kJmol-1③

二氧化碳重整:

CH4(g)+CO2(g)2CO(g)+2H2(g)ΔH4④

则反应②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高温(1分)__,ΔH4=__+247.1(1分)__kJmol-1。

(2)起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4(g)和O2(g),发生反应①。

CH4(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M、N两点的H2的物质的量浓度:

c(M)__<(1分)__c(N)(填“>”“<”或“=”)。

②N、P两点的平衡常数:

K(N)__>(1分)__K(P)(填“>”“<”或“=”);

理由是__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H4(g)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所以T1<T2,故_P点平衡常数小于N点__。

(3)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在容积均为V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molCO和2a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一定处在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T3__(填“T1”“T2”或“T3”);

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9V22a2__(用a、V表示)。

(4)光能储存一般是指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或化学能进行储存,利用太阳光、CO2、H2O生成甲醇的光能储存装置如图所示,制备开始时质子交换膜两侧的溶液质量相等。

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CO2+6e-+6H+===CH3OH+H2O__;

当电路中有3mol电子转移时,质子交换膜两侧溶液相差__52__g。

18.(每空2分,共14分)砷为第ⅤA族元素,金属冶炼过程产生的含砷有毒废弃物需处理与检测。

Ⅰ.冶炼废水中砷元素主要以亚砷酸(H3AsO3)的形式存在,可用化学沉降法处理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

①As2S3与过量的S2-存在反应As2S3(s)+3S2-(aq)2AsS3-3(aq);

②亚砷酸盐的溶解性大于相应砷酸盐。

(1)砷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__H3AsO4H++H2AsO-4__。

(2)“一级沉砷”中FeSO4的作用是__沉淀过量的S2-,使As2S3(s)+3S2-(aq)2AsS3-3(aq)平衡左移,提高沉砷效果__;

“二级沉砷”中H2O2与含砷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3AsO3+H2O2===H3AsO4+H2O__。

(3)沉淀X为__CaSO4__(填化学式)。

Ⅱ.冶炼废渣中的砷元素主要以As2S3的形式存在,可用古氏试砷法半定量检测(As的最低检出限为3.0×

10-6g)。

步骤1:

取10g废渣样品,粉碎后与锌粉混合,加入H2SO4共热,生成AsH3气体。

步骤2:

将AsH3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生成银镜和As2O3。

步骤3:

取1g废渣样品,重复上述实验,未见银镜生成。

(4)AsH3的电子式为__HAsHH__。

(5)步骤2的离子方程式为__12Ag++2AsH3+3H2O===12Ag↓+As2O3↓+12H+__。

(6)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标准中,砷元素不得高于4.0×

10-5gkg-1,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排放的废渣中砷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__不符合,因为该废渣砷含量最少为(3.0×

10-6_g÷

10_g)×

1_000_gkg-1=3.0×

10-4_gkg-1,大于排放标准4.0×

10-5_gkg-1__。

19.(每空2分,共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线路合成有机化合物M:

R—C≡CH+R′—Br――→PdK2CO3R—C≡C—R′+HBr。

(1)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碳碳双键、羧基__。

(2)M的结构简式为__CCCH2CH3__,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__消去反应__。

(3)写出C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CHBrCHBrCOOH+3NaOH――→△CHOHCHOHCOONa+2NaBr+H2O__。

(4)2分子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该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

____。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17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

③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且其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6)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及有机溶剂可以合成3&

己炔,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