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425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文档格式.docx

三大岩类的转变过程。

7.构造运动与地球动力系统构造运动的概念、类型、在地质作用中的表现形式与地质图和野外分析方法。

地球

动力系统的综合分析。

8.地球资源与环境与矿床有关的主要基本概念、成矿作用及其类型,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

地质环境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四、参考资料

汪新文等主编,地球科学概论,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矿物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矿物学

801

通过本门课程的考试,了解考生掌握结晶学与矿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各部分内容都要求与实际矿物相联系。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3.题型:

概念、填空、选择、简答。

总分150分,其中简答类试题占分较高,其他类型占分大体相当。

1.晶体、晶体的基本性质及其所导出的若干规律。

2.晶体生长和晶面发育的理论和有关规律。

3.晶体对称规律和晶体的对称分类。

4.晶体符号、晶体常数特点。

5.单形、聚形和规则连生

6.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

7.矿物和描述矿物形态、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8.矿物化学成分。

9.矿物晶体化学分类体系、分类依据。

10.各主要矿物大类、矿物类和矿物族的概况。

11.主要造岩矿物、矿石矿物及部分能反映特殊地质作用的标型矿物的晶体化学式、定特征和主要用途。

12.矿物组合和矿物标型的基本概念。

13.矿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2009.

李胜荣主编,结晶学与矿物学,北京:

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岩石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岩石学

岩石学是固体地球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地球物质科学的主干课程,包括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和变质岩岩石学三个部分。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岩石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满分150分,名词解释(约占总分15分),简述题和问答题(分别约占总分45分和90分)。

1.岩石学绪论包括岩石与岩石学的概念,岩石分类,岩石学发展现状,研究任务及工作方法。

2.岩浆岩岩石学

1)包括岩浆的概念、成分、温度、粘度特征,岩浆岩的概念,岩浆作用,岩浆岩的产状和相,岩浆岩的物质成分,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岩浆岩的分类等。

2)了解主要岩浆岩的概念和主要特征,包括橄榄岩—苦橄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等、闪长岩—安山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霞石正长岩—响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类,脉岩与火山碎屑岩类。

3)岩浆岩的起源与演化与岩浆岩构造组合:

包括地球的结构与组成、岩浆形成机理、岩浆演化、岩浆岩的构造组合。

3.沉积岩岩石学

1)沉积岩的形成作用与沉积岩的特征:

包括沉积岩概念、沉积物的形成过程、风化产物的搬运和沉积、成岩作用、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沉积岩的一般特征包括沉积岩的物质成分和颜色、沉积构造及其形成机理、沉积岩分类。

2)陆源碎屑岩:

包括砾(角砾)岩类、砂岩类、粉砂岩类、泥质岩类的特征与主要类型。

3)内源沉积岩:

包括内源沉积岩的特征及其主要类型(碳酸盐岩、蒸发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质岩、硅质岩和可燃性有机岩)。

4)沉积相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包括沉积相的概念、分类、鉴别标志和主要沉积相的特征。

4.变质岩岩石学1)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的特征:

包括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类型和方式、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分类。

2.动力变质岩、接触-热变质岩和气-液变质岩:

包括这些变质岩的特征与主要类型。

3.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

包括区域变质岩的特征和主要类型,混合岩化作用和混合岩等。

4.变质相与变质岩研究意义:

包括变质相的概念、变质岩的主要研究方法、变质岩与地壳演化等。

《岩石学》(第二版),于炳松等主编,地质出版社,2012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矿床学》考试大纲

矿床学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掌握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和各类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主要控矿条件和矿床形成过程。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矿床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满分150分,分三部分,一、名词解释8小题40分,二、简答题5小题50分,三、论述题3小题60分。

1、矿床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1)矿床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简介;

(2)矿床、矿体、矿石、围岩、母岩、品位与品级等基本概念;

矿床成因类型划分;

成因类型、工业类型的联系与区别;

(3)矿床地球化学

的基本知识;

(4)矿床学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2、不同成因矿床各论

不同成因类矿床(包括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矽卡岩矿床、热液矿床、火山成因矿床、风化矿床、沉积矿床及变质矿床)的:

(1)基本概念、工业意义;

(2)矿床特点和主要类型;

(3)成矿地质条件;

(4)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

(5)典型矿床实例。

3、区域成矿基本知识

(1)主要成矿控制因素;

(2)成矿时代与成矿区域;

(3)板块构造与成矿控制;

(4)中国区域成矿特征。

翟裕生主编,矿床学(第三版),北京:

地质出版社,201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地球化学》考试大纲

地球化学

802

、考试性质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地球化学教学中的绪论、地球和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分配、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状态、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和地球化学热力学、微迹元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和方法。

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4.答卷方式:

5.答卷时间:

6.题型比例:

满分150分,概念题5-8题(占总分1/4),论述题4-6题(占总分3/4)。

14.绪论地球化学概念、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史。

15.地球、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分配陨石分类与球粒陨石及其研究意义,与丰度和克拉克值有关的概念,载体矿物和富集矿物,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研究方法,地壳克拉克值特征、规律与克拉克值研究的地球化学意义。

16.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状态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元素的电负性,离子电位,硬软酸碱原理,元素地球化学分类,类质同象与固溶体作用,类质同象置换的晶体化学因素、法则和规律,元素在地球固相中的赋存状态。

17.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和地球化学热力学元素迁移化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介质pH值与氧化-还原反应对元素迁移的控制,吉布斯相律和矿物学相律。

18.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概念和分类,相容与不相容元素,能斯特分配定律和分配系数,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岩浆结晶和部分熔融过程元素分配演化的定量模型,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组成数据表示方法,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及其解释。

19.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衰变特征与衰变定律,主要同位素体系年代学测定原理与方法、Rb-Sr法、Sm-Nd法、K-Ar法、锆石U-Pb法,等时线年龄测定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Sr、Nd

同位素体系地球化学示踪。

20.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组成及其表示方法,稳定同位素分馏与分类,氢、氧同位素分馏效应,大气降水线形成的同位素分馏原理,自然产状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必须满足的条件,硫同位素和碳同位素分馏机理。

韩吟文,马振东,地球化学,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地史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地史学代码:

803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地球历史特征及其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地球历史主要阶段划分、各阶段主要地史特征及其演化,具体包括各阶段的大地构造格局、生物圈、沉积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特征、演化及各层圈之间的协同演化与相互作用,涉及地层学、古气候学、沉积相古地理学和历史大地构造学。

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满分150分,包括名词解释题(约占总分50分)、综合论述题(约占总分75分),选择填空题和/或简答题(约占总分25分)。

1、地史学(包括地层学、沉积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和历史大地构造学)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2、地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地球历史阶段的划分与各阶段主要地史特征

4、全球地史基本特征、重大地质事件及其表现与影响

5、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单元划分及其演化

6、中国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地层、古气候、沉积古地理特征及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与主要特征。

刘本培等主编,地史学教程,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6

地质出版社,1996。

《构造地质学》考试大纲

构造地质学

804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包含应掌握的构造地质学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包括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各种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历史。

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构造基本特点、构造研究基本方法的总结和训练。

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约占30-40%,实验、实习及其综合应用约占20%,其余为综合分析与论述题、读图题。

1.绪论及构造地质学发展史了解构造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特点、分析和研究思路方法。

2.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层状岩石的原生构造及其对顶、底面的指示;

地层层序及其接触关系;

不整合的识别和表示方法、研究不整合的意义。

3.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应力、应力状态和应力摩尔圆等概念;

线应变、角应变和应变椭球的概念;

纯剪切变形、简单剪切变形、递进变形;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岩石变形的因素。

4.褶皱

褶皱及其基本要素;

褶皱的分类及褶皱的组合类型;

褶皱的形成机制;

影响褶皱作

用的主要因素;

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的基本特点;

剪切褶皱作用和柔流褶皱作用。

5.节理节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节理的分类;

节理的观测和研究方法。

6.劈理和线理劈理的结构、分类、地质意义和野外研究方法。

7.断层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断层的分类;

断层的地层效应;

断层形成力学机制和安德生模式;

断层的观察和研究;

同沉积断层;

8.区域构造逆冲推覆构造;

走滑(平移)断层与拉分盆地;

伸展构造;

韧性剪切带。

9.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吴氏网的使用方法;

面状和线状构造的赤平投影。

《构造地质学》,宋鸿林张长厚王根厚主编,2013,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大

第四纪地质学

805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第四纪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及基础理论的应用。

注重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融会贯通。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选拔优秀人才。

7.答卷方式:

8.答卷时间:

9.题型比例:

满分150分,名词解释或选择题(占总分20%〜30%),论述和简述题

(70~80%)。

21.第四纪沉积物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沉积物的成因标识,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各类沉积物的野外判别标识

22.地貌学基本问题和地貌系统地貌形态,地貌成因,地貌时代,地貌演化理论研究;

中国地貌基本特征,地表流水作用及地貌演化特征;

地下水循环系统及喀斯特地貌演化特征;

斜坡重力作用及相关地貌演化过程,风力作用及其地貌特征,冰川作用及其地貌,冻土作用及冻土地貌特征,

23.第四纪生物界

第四纪生物界基本特征,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划分及特征,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人类的演化阶段及文化发展特征,第四纪生物地理特征及环境演化

24.第四纪地层

第四纪下限的方案及依据,中国第四纪下线问题研究,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原则与方法,中国第四纪地层的基本特征及各分区典型地层系统。

25.第四纪气候第四纪气候波动的标识,第四纪各时期气候变化特征,季风及中国第四纪季风的演化史,第四纪气候波动的动力因素及未来气候发展趋势,第四纪主要气候事件及特征。

26.新构造新构造及新构造运动的概念,新构造类型,新构造运动的标志,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27.第四纪年代学及第四纪地质研究方法主要年代学方法及应用范围,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研究的工作程序,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调查方法。

28.应用第四纪地质应用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内容,工程建设与第四纪,农业与第四纪地质,第四纪矿产与第四纪地质,人体健康与第四纪地质,地貌景观与旅游地质。

田明中,程捷主编,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矿产勘查学》考试大纲

矿产勘查学

809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

(1)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相似类比”、“求异”和“致矿异常因素组合控矿”理论等;

(2)矿产勘查的基本准则与影响因素;

(3)矿产勘查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强调信息找矿技术对寻找隐伏矿床和难识别矿床的重要作用;

(4)储量

分类与储量计算等。

注重考查考生应用现代矿产勘查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成矿地质背景,提取控矿因素,进而圈定与评价找矿靶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良好或良好以上水平。

1.答卷方式:

2.答卷时间:

3.题型比例:

满分150分,基本概念题(占总分30%),简述题(占总分30%),论述题(占总分40%)。

1.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相似类比”、“求异”和“致矿异常因素组合控矿”

理论等。

2.矿产勘查的基本准则[

(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

(2)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3)“模型类比”与“求异”的统一;

(4)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5)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与影响因素(政治、地理、地质和经济因素等)。

3.矿产勘查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地质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以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与遥感找矿信息的综合应用等;

掌握应用现代矿产勘查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成矿地质背景,提取控矿因素,进而圈定与评价找矿靶区的基本技能。

4.信息找矿技术,了解空间地学数据、空间地学信息与空间地学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找矿靶区圈定与评价中的意义。

5.勘探类型的划分与影响因素与储量分类以及储量计算方法。

2006.

赵鹏大等主编,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矿产资源经济学》考试

大纲

矿产资源经济学

810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矿产资源勘查经济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矿业权评估、矿业权市场。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矿产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以及应用这些方法和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10.答卷方式:

11.答卷时间:

12.题型比例:

满分150分,题型全为论述题。

29.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世界和中国矿产资源特点和形势、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

30.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矿产资源经济区类型、特征、区划的理论、方法以及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现状和发展

31.矿产资源勘查经济

矿产资源勘查业形成、特点和发展,矿产资源价值及其经济核算、区域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等

32.矿业权评估

矿业权概念、法律特征和矿业权评估的准则、方法以及矿业权市场等

3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要求、程序,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目的、要求、

内容、格式等

2002

李万亨主编,矿产经济与管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大纲

遥感原理与应用

811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应用领域及最新进展。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掌握遥感技术的技能与方法。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13.答卷方式:

14.答卷时间:

15.题型比例:

满分150分,名词解释40分,简答题50分,论述题60分。

34.遥感的基本概念、技术系统、特点及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

35.遥感基本理论、物理概念、地物波谱特征、彩色原理简介

36.遥感数据源的获取、传输机理、成像规律及各类遥感信息的特征,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37.遥感分析方法:

数字图像处理:

预处理、波谱信息增强、空间信息增强、变化信息增强、图像融合及图像分类

遥感图像解译:

解译标志及应用遥感综合分析方法:

地理相关分析法、环境本底法、分层分类法、系列制图法、交叉分拆法、信息复合等

38.遥感应用:

应用的原理与方法及在地质、土地、植被、水体等领域的应用

39.“3s”技术的结合应用

2007

《遥感导论》,梅安新等,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程》,韦玉春等,北京:

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