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429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wx文档格式.docx

B.九龙半岛

C.澳门半岛

D.广州湾

9.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D)。

A.《勘分两北界约记》

B.《改订伊犁条约》

C.《北京条约》

D.《瑗珲条约》

10.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11.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C)。

A.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B)。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B)。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严复

14.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C)

A.秋收起义B.上海工人武装起义C.南昌起义D.武昌起义

15.遵义会议于(A)召开,成为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

A.1935年1月15日B.1934年8月7日C.1933年10月26日D.1927年8月1日

16.1925年,以(C)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A.国民党一大

B.成立黄埔军校

C.五卅运动

D.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7.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是:

(D)

A、遵义会议B、瓦窟堡会议C、中共六大D、八七会议

18.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D)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19.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一个纲领,使北洋政府时期在形式上存在的议会制度被彻底废除了,这个纲领是(B)

A.《宪政纲领》B.《训政纲领》

C.《建国大纲》D.《军政纲领》

20.“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

”上述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C)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21.“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C

A.梁启超B.黄兴C.孙中山D.蔡锷

22.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的实质意义是C

A、反清复明B、反满兴汉C、反对民族压迫D、反对封建统治

23.从广东出发的国民革命军迅速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军队的主力。

取得这一胜利的原因是(A)

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②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③以黄埔军校为基地创建了一支新型军队④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策应了革命军的行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4.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

“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

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

一是《时务报》;

一是《新民丛报》;

一是《新青年》。

”胡适

所说的“三个时代”是C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5.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

A.外国势力的干涉B.军阀混战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

26.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D

①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7.

28.下列与农业合作化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中共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D.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答案C

29.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

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

30.解放战争歼敌最多的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31.毛泽东说: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的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这里的“最基本条件”是

A.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B.建立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C.取得占人口最多的广大农民的拥护、支持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32.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其战略意图是

A.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B.全面扩大解放区

C.解放中原、进取华中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答案D

33.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

“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答案B

34.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进行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推行“统制事业”,“统制事业”的主要范围包括(D)

A.火柴和造纸业B.纺织、烟草和水泥制造业

C.面粉和制糖业D.矿产、钢铁和交通运输业

35.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36.1937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B)

A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

C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D放手发动群众,争取抗日民主

37.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A)余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A.150万

B.200万

C.100万

D.250万

38.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C),全国高等学校重新开始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A.1976年底

B.1977年初

C.1977年底至1978年初

D.1978年秋季

39.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的会议是(B)。

A.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40.1997年(B),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A.6月30日

B.7月1日

C.7月2日

D.10月1日

41.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的法律是(B)。

A.《对外贸易法》

B.《反分裂国家法》

C.《行政许可法》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2.“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是(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林彪

D.江青

43.20世纪初,同盟会发动的多次武装反清起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A.革命党人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B.革命党人没有提出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C.革命党人的武装反清计划不周密

D.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44.1927年初,国民革命的中心是在(A)

A.广州

B.南昌

C.上海

D.武汉

45.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D)

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立宪派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46.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D)。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孙中山

47.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主持的重要学堂是(B)

A.京师大学堂

B.广方言馆

C.时务学堂

D.广州万木草堂

48.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针对的是(B)

A.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

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

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49.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A)余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50.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C)

A.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B.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人民的土地所有制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D.变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1.中共十三大明确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答案A)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四个坚持”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52.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是(答案A)

A.邓小平B.刘伯承C.陈毅D.粟裕

53.新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C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4.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这表明(B)

A.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取得完全胜利

B.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朝结束

C.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最后走向失败

D.中国将要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55.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C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都是为了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二、多项选择题

56.天平天国后期,为重整纲纪,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他们主要是(BC)。

A.洪仁玕

B.李秀成

C.陈玉成

D.石达开

5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ABC)。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58.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共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C)。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D.都以失败告终

59.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主要有(ABCD)。

A.主张革除吸食鸦片

B.主张革除妇女缠足

C.提出“剪辫易服”

D.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

60.近代列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主要表现在(ABCD)。

A.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B.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

C.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

D.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61.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AC)。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62.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ABCD

A.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B.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D.颁布新的学制

63.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ABCD)

A.周恩来B.朱德

C.叶挺D.贺龙

64.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有(ABCD)

A.以湖南为中心,广大农村掀起了大革命的风暴

B.工人运动迅速走向高涨

C.国民政府进行了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的斗争

D.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E.国民政府废除了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65.参加中共一大的北京代表有AB

A.张国焘

B.刘仁静

C.李达

D.李汉俊

66.“一二·

九”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共同点是(BCD)

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

C.以青年学生为先锋D.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

46下列关于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AC)

A.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B.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C.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67.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所遇到的特殊困难有(ABCD)

A理论准备不足

B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

C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较长,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严重

D共产国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教条主义倾向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不适当干预

68.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B.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C.1931年毛泽东和邓子恢等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D.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ABCD

69.重庆政协闭幕后,中共中央指出目前解放区的中心工作是

A.练兵B.减租C.生产D.土改

答案ABC

70.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ABC)

A.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B.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C.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D.只是依靠了毛泽东个人的能力

32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的性质发生转变,它代表(AC)的利益。

A地主阶级

B工人、农民

C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1.毛泽东为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所做的贡献(BD)

A提出进行农村武装斗争

B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坚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D第一次提出进行农村武装斗争

72.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AD)

A.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B.促进经济发展C.实行精兵简政D.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73.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分配方法是(ABCD)

A.以乡为单位

B.按人口平分土地

C.抽多补少

D.抽肥补瘦

74.《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BCD)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

督官员

C.兴办学校、医院和福利事业D.“准富者请人雇工”

解析:

《资政新篇》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

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

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

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

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

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75.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基本的涵义包括以下几点(ABC)。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可持续发展

D.跨越式发展

76.下列史实的先后顺序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C.中共“八大”召开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答案DBCA

77.1956-1976年,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

这主要表现在(.ABCD)。

A.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C.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D.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78.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ABCD)。

A.是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B.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党政军干部七千余人

C.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

D.在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作用

79.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表述是(ABC)。

A.鼓足干劲

B.力争上游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80.19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党的纲领

B.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C.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

D.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ABCD

8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是()

A.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的陆军的74%以上

B.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C.中国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D.美英法等国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

82.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红色政权根据地的政权()

A.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B.是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

C.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权

D.政权的主体是工农兵代表大会

【答案】BCD

8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有()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84.下面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有()。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B.将清政府的卖国投降面目暴露于国人面前

C.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D.阻止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答案】ABC

85.下列能体现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有()

A.1971年联合国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抗美援朝

D.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86.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

87.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为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88.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这缘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ⅹ)

89.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是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90.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

91.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92.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的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

93.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94.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7月召开的二大上,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95.1931年日军占领中国东北后,开始了对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96.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97.在抗日的特殊时期,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98.中共四大前后,党内有人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敢出来作领导、打先锋,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

×

99.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00.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B)A.《中苏友好条约》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D.《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1949年12月毛访问功联。

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2年10月,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37个国家的37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号如亚太地区和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保卫世办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