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4812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

③花有芳香甚至有异香者多④具有特异性者多

⑤具有突出的抗逆性者多⑥具有强大的自播能力和随遇而安的适应性者多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1、遗传:

这种亲代性状在子代出现,使子代与亲代基本相似的想像。

2、有性繁殖:

是通过雌雄性细胞的融合产生子代,因此性细胞是上下代之间物质联系的唯一桥梁,遗传信息的传递通过性细胞而实现。

3、无性繁殖:

由体细胞或身体的部分组织再成为整个有机体;

其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

4、变异:

亲子之间和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从分子水平讲,是DNA分子上碱基顺序

的变化。

5、能遗传变异:

指性状的改变在后代中反复出现,这类变异在花卉中广泛存在。

6、非遗传变异:

指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环境的作用,引起性状的改变,但没引起遗传物

质的改变。

7、基因型:

是遗传的基础,是生物性状遗传的可能性,不易进行观赏;

它是一般肉眼所看不到的。

8、表现型:

是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总和,是遗传基础在外界条件作用下最终表

现出来的实现性。

9、分离现象:

同一杂交后代个体之间出现显隐性的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之为分离现象。

10、测交:

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其纯合的隐性亲本进行交配方法。

11、等位基因:

相对的遗传因子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成员上,位置相当。

12、连锁图:

标明基因的位置以及相互交换的图称。

13、连锁遗传:

凡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将不能进行自由组合,而表现另一种遗传行为。

14、交换:

完全连锁情况,实际上很少出现更多的情况是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部分节段,连锁基因

中的一位于互换的节段上,因而和它的相对基因互换位置。

15、基因定位:

连锁基因之间交换的反应了基因在染色体的距离,就可以确定基因的位置。

16、表现饰变(模写):

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现型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相似的现象有时亦

称饰变。

第1页共19页

二、填空

1、遗传和变异是有机体在繁殖过程中同时出现的两种普遍现象,2、变异根据能否遗传,分成能遗传变异和不能遗传变异两类。

3、基因型和表现型生物所遗传的是一整套遗传物质,它是生物体一切遗传组成的总和,但是它要

发育成具体的性状,必需得到相应的环境条件。

4、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生物体内外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5、显性基因能否表现显性性状常受有机物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条件影响。

1、怎样区分能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

(1)控制外界环境条件,把实验材料栽培在尽可能一致的环境条件下。

(2)用遗传基础比较一致的材料,栽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由此获得的差异往往是不遗传的,属非遗传变异。

2、分离定律概念?

在杂种中,成对的因子在一起彼此不会发生影响,形成配子是,各自分离。

这些配子在遗传都是纯合的。

杂种所产生的不同配子数目相等,各种不同配子的结合又有着相

同机会。

3、简答分离定律的实质?

实质在于杂交细胞内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是发生分离,产生类型不同,而数目相等的两

类配子。

4分述分离现象出现的条件?

(1)研究的生物必须是二倍体,研究的性状必须区分明显。

(2)控制性状的基因显性作用完全。

并不受到基因影响而改变发育方式。

(3)减数分裂中形成两类配子数目相等,受精是各类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

(4)各种合子及由合子发育起来的个体必须具有同样的成活率。

(5)分析的群体比较大。

第2章

1、同源异型突变:

同源分生组织发生可遗传的变异,产生异位器官或组织就是同源异型突

变。

2、居间调节基因(界标基因):

在分生组织特性基因与花器官特性基因之间起中继作用的

基因。

二、答问。

控制花器官发育的基因有哪能几类,分别控制什么的发育?

有A、B、C三类。

A类基因控制第Ⅰ轮花萼的发育B类基因控制第Ⅳ轮雌蕊的发育B类和A共同控制第Ⅱ轮花瓣的发育

B类C类共同控制第Ⅲ轮雄蕊的发育,其中A和C相互抗结抗,B可与A、C重叠。

第3章

1、花色:

狭义是指花瓣的颜色;

广义是指花器官花萼、雄芯甚至苞片发育成花瓣的颜色。

二、填空题。

1、花青素基本骨架是三羟基黄、羊盐。

第2页共19页

2、花色素有类胡萝卜素、类黄铜和花青素三大类。

3、类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和胡萝卜醇的总称。

4、花从花蕾开放到凋谢,花色条数变浅或者叫褪色。

5、花色的母体是花色素。

6、花色素合成的起动和终止是完全由基因控制三、简答题。

1、在花色遗传中,根据是否具有转录和翻译的功能,可将基因分为哪几类?

第一类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第二类只有转录功能而没有翻译功能的转运RNA基因和核蛋白体RNA基因;

第三类是不转录基因。

2、简述不同花色杂交的显隐性?

一般带色花是显性,白色花是隐性,带色花杂交时,紫色花是显性,红色花是隐性;

在紫色花

与蓝花杂色时,蓝色花是显性,紫色花是隐性。

第4章

1、彩斑:

植物的花、叶、果实、枝干等部位的异色斑点、条纹。

2、不规则彩斑:

花瓣上具有非固定图案的异色散点或条纹,形成洒金;

有些花朵被划分为或大或

小的异色部分,形成“二乔”或“跳枝”。

1、彩斑分为规则彩斑和不规则彩斑。

1、简述规则彩斑遗传规律?

则性的花瓣彩斑都是通过基因的稳定遗传而控制的,都能经由有性生殖过程按照遗传的基本规

律进行遗传传递。

第5章

1、花茎遗传:

植物花朵直径大小的遗传变异规律。

2、花朵的大小:

影响观花植物观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3、数量形状:

表现连续变异的形状。

4、遗传力:

亲代遗传某一遗传特性给后代群体的能力,是植物育种上广泛应用的一个统计数据,可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

5、花朵重瓣性:

指观赏植物花瓣数量的遗传变异规律。

6、单因子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花朵重瓣性是隐性性状。

7、双因子控制:

有的观赏植物重瓣性受两对基因的支配。

8、多基因控制:

对花朵重瓣性表现为数量性状的观赏植物,当以单瓣品种与重瓣品种杂交,F1出

现一系列过渡类型。

1、数量性状不像质量性状那样稳定,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易受环境的影响。

2、遗传力的大小可作为衡量亲代和子代之间性状遗传程度的标准。

是数量性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选育新品种上有重要意义。

3、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主要分为加性作用和非加性作用。

其中加性作用是指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之间无显隐性关系,基因的作用是按一定的常数累加或倍加,而非加性作用是包括等位基因间的显性,部分显性和超显性作用,以及非等位基因间的作用。

第3页共19页

三、简答题。

1、简述数量性状有哪些特征?

数量性状的特征:

1)、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的。

2)、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3)、有时会出现超亲现象。

2、简述多基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多基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数量性状同时受多基因控制,每个基因对性状的影响是微小的,等效

的,其作用是累加的,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通常不存在,它们的传递方式也遵循孟德尔的基本遗传规律。

3、简述增加花径的途径有哪些?

1)改进栽培条件:

优良的栽培条件给花朵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可使其基因得到充分的表达。

2)人工诱变:

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大花基因和小花基因,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可获得大花基因。

3)倍性育种多倍体育种技术在观赏植物中已得到应用,人工诱变成许多多倍体大花品种。

4)增加花朵重瓣性使其有效观赏面积增大,从而获得花径增大的实际效果,提高观赏价值。

5)定向选择花朵的大小受微多基因控制,这些基因有着累加的作用,长期人为地向花径增大或花径减小的方向进行选择,最终可以有效地改变花径。

4、简述重瓣花的起源从形态发生的角度看有六种?

1)积累起源。

2)雌雄起源。

3)花序起源。

4)重复起源。

5)突变起源。

6)台阁起源。

5、简述重瓣花径的遗传分为哪几种?

.答:

1)单因子控制。

2)双因子控制。

3)多基因控制。

第6章

1、株型:

株型是园林植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状,与花器官的观赏性同等重要;

在一些花形较小

的植物上,株型性状甚至比花器官的观赏性更重要。

2、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实际上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激素平衡。

3、株型基因工程:

株型基因工程就是通过插入编码与激素调节有关蛋白的基因,来修饰激素变化

而变株型。

二、填空题。

1、对于植物的株型,可以从以下分枝、株高、枝姿三个方面来分析。

2、枝资是生长素和赤霉素在枝条的横断面上的不均匀分布及其变化造成的。

3、激素平衡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体细胞无性系型态变异的基础。

单基因性状则是基因工程的前提。

4、激素的过量表达、少量生产、互作或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的改变均会引起株型的变化。

5、生长在光照下的或黑暗中植物的株型不一样,这与细胞色素有关。

三.简述题。

1、顶端优势与矮化是什么关系?

在顶芽合成,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和赤

第4页共19页

霉素,抑制侧芽的生长;

在根部合成经过木质部向上运输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芽的萌发。

株高上的区别主要是节间伸长的问题与生长素赤霉素的含量有关等生长延缓剂有助于植株的矮化。

第7章

1、胁迫:

环境中任何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2、抗性:

把植物对不适环境因素的存活能力作为抗性。

3、避逆性:

植物整个生育过程不与逆境相遇,或者是植物在逆境胁迫到来之前,植物已完成其生

育周期。

4、御逆性:

植物具有一定的防御环境胁迫的能力,植物在环境胁迫下各种生理过程仍保持正常状

态。

5、植物病害:

当受到外来因素干扰而超越其适应范围,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变色、变态、

腐烂、畸形,局部或整株死亡的形象就是生病的表现。

6、生理性病害:

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没有侵染过程,不能相互传染。

7、植物抗性病:

植物生长发育重的一个特性,是指寄生植物与病原生物间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抗

性现象和感病性一样,都是寄生植物和致病病原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8、病原生理小种:

病原物的种中形态相同,但其生理特性有所不同的类型。

9、被动抗病性:

静止型抵抗是指病原物侵染之前,植物体所具有的抗性。

10、诱发型抗性:

是指植物组织或细胞受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不被诱发产生的一系列已性反应。

11、抗寒性:

园林植物在对低温寒冷环境的长期适应中,通过本身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获得的一

种抗寒能力。

12、抗热性:

把植物能够忍耐高温逆境的适应能力通称抗热性。

二、填空。

1、环境胁迫包括:

生物胁迫和物理、化学胁迫两方面。

2、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为避逆性、御逆性、御胁变性、胁变可逆性和胁变修复五个方面。

3、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统称为病原。

4、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异养生物。

5、植物抗病性是寄主植物与病原植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6、植物对病害的抵抗性反映大致可分为静止型和诱发型。

7、在核遗传中,控制抗病性遗传的因素有两类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

8、影响切花生产的主要原因低温。

9、抗寒性是植物对零下摄氏度低温长期适应的一种遗传特性,但这种特性只有在特定环境条件诱导下,才能表达出来,随环境的改变也可消失。

10、植物的抗寒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11、抗性基因是一种诱发基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低温和短日照的作用下,才能表达成为

抗寒性。

12、盐碱对植物的伤害主要有离子胁迫伤害、渗透胁迫伤害。

13、植物抗盐的基本方式逃避盐害、忍耐盐害。

14、与植物热害有关的温度指标包括植物体温、土壤温度、空气温度。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

(1)避逆性,植物整个生育过程不与逆境相遇,或者是植物在逆境胁迫到来之前,植物已完成

其生育周期;

(2)御逆性,植物具有一定防御环境胁迫的能力,植物在环境胁迫下各种生理过程仍保持正常

第5页共1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