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5211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XLS 页数:6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

《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以内的混合加减法练习题表格文件下载.xls

a:

13:

{i:

0;s:

4985:

"“师带徒”工作徒弟总结@#@张海莲2017.1@#@“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傅等同于父母,足以见得他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多么的重要。

@#@这学期我依旧拜谢寿萍老师为师!

@#@谢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工作中那份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理论等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很多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

@#@在谢老师的指导下,我感觉这一学期来,可谓收获满满。

@#@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在理论学习中成长@#@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教师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就将停止教学。

@#@”谢老师常用这句话教育我,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课改的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因此,一学期以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二、在听课、评课中成长。

@#@@#@“师带徒”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如何看待听课?

@#@可能很多新老师惧怕被听课,怕被揭短。

@#@所以端正态度是第一位的。

@#@听课可以帮助我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放下了包袱,就会使我在有人听课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高出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更大。

@#@@#@2、要善于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做一个有心者。

@#@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

@#@比如:

@#@在对某个教具的使用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有必要使用,但又不知其效果会如何,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使用教具的教学效果,这种感受谢老师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师傅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听师傅的课要学什么?

@#@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

@#@谢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情趣,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巧妙。

@#@她的课给人感觉从容不迫,特别容易理解!

@#@课堂气氛也很好!

@#@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每听完谢老师一节课以后主要有两点是我一定要反复思索的:

@#@一点就是谢老师这堂课的核心版块是什么,一点就是她在实际讲解中如何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师傅和我们常在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了她思想的灵动,并且准确地把握住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三、在教学、反思中成长@#@做为教师,上完一节课很简单,但要上好一节课却是一门艺术。

@#@师傅常说“不能带半点疑虑进课堂”,所以她让我一定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课前师傅还经常让我阐述备课的构思,这样备课时会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师傅在他的课中有什么好的举措,有什么难点或容易引起学生歧义的关键点,也都会及时地与我交流,使我的课堂上能够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除了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参加师带徒活动以来,谢老师常鼓励我多上公开课,回想每次上课,从准备各种繁琐的教具,课件、到加班修改教案,方方面面她都亲自来指导我来做,经常是忙到很晚。

@#@谢老师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作为她的徒弟,我没有理由不勇挑重担,不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以谢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在事业上再创新高!

@#@@#@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多写些东西,朝科研型发展。

@#@在谢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课课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相信我的教学水平都会不断地进步。

@#@在此,我想对师傅说声“谢谢”,没有您的从严教导,就没有我的点滴进步。

@#@@#@以上,只是我在“师带徒”中列举几个方面的进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完善自己,“师带徒”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

@#@@#@";i:

1;s:

3663:

"@#@《几分之几》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和作业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多媒体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

@#@图中的情境你们熟悉吗?

@#@谁能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归纳小结。

@#@关键抓住“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两个要素。

@#@@#@二、设疑自探。

@#@@#@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能说出几个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吗?

@#@@#@想好的同学快把你的答案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三、解疑合探。

@#@@#@1.初步认识四分之几。

@#@@#@

(1)师:

@#@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1张正方形的纸,请将它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一份。

@#@想一想:

@#@涂色的部分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

(2)师:

@#@接着再涂一份,现在还能用表示吗?

@#@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

@#@2份是它的。

@#@@#@师:

@#@对。

@#@一份是它的,两份就有2个,2个就是。

@#@@#@(3)师:

@#@如果我们接着再涂出它的3份、4份,又该分别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呢?

@#@请同学们自己涂一涂,想一想。

@#@@#@师:

@#@你涂了几份?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么想的?

@#@你涂了几份?

@#@4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么想的?

@#@@#@(4)归纳小结:

@#@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

@#@@#@2.认识十分之几。

@#@@#@

(1)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师: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多媒体出示:

@#@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

@#@@#@师:

@#@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那么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

@#@7份呢?

@#@为什么?

@#@@#@

(2)同桌相互交流,加深对几分之几分数的理解。

@#@@#@师:

@#@请同学们任意数出其中的几份,并用一个分数表示,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你数了其中的几份?

@#@是它的十分之几?

@#@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

@#@几分之几)@#@(4)师:

@#@你能任意说一个分数吗?

@#@@#@3.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

(1)师:

@#@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请同学们从课本第90页寻找答案吧!

@#@(学生看书自学。

@#@)@#@

(2)师:

@#@分数中间的短横线叫什么?

@#@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

@#@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

@#@@#@(3)师: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

@#@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以为例说明。

@#@@#@(4)巩固练习:

@#@你能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吗?

@#@@#@@#@";i:

2;s:

2656: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一、说教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是在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

@#@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利用情景图和摆小棒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三、说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突破重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学法:

@#@创设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机会,使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如摆一摆、算一算、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新知构建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2、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亲身体验用小棒摆一摆等来解决问题。

@#@@#@3、教师课件出示摆小棒过程,为下面列竖式奠定基础。

@#@@#@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的“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满十进一”,化解了教学的重难点。

@#@@#@4、通过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巩固练习:

@#@@#@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i:

3;s:

4027:

"@#@单元测试@#@一、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

@#@@#@读作:

@#@读作:

@#@@#@写作:

@#@写作:

@#@@#@3.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里面有5个十和9个一。

@#@@#@5.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2的数是()。

@#@@#@6.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

@#@@#@7.在12、36、50、34、18、90这6个数中,比36小一些的数是(),比36大一些的数是(),比12大又比34小的数是(),()比50大得多。

@#@@#@4.快数数@#@@#@一共()个盘子一共()个草莓@#@二、比一比,排一排。

@#@@#@1.47○7459○55100○9760○70@#@2.把80、36、63、56、3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按照数的顺序填一填。

@#@@#@三、我比电脑算得快。

@#@@#@1.30+4=60+2=4+30=2+60=@#@ 34-4=62-2=34-30=62-60=@#@2.70+3=48-8=5+70=60+3=@#@ 66-6=60-30=50+7=20+8=@#@4.填空。

@#@@#@36=30+□60=67-□79=□+□@#@58=□+840=59-□80=□-□@#@四、生活问题我解决。

@#@@#@1.小白兔摘了23个萝卜,小灰兔摘的比小白兔少一些小灰兔可能摘了多少个萝卜?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20个@#@23个@#@50个@#@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摘了()个@#@2.做一做。

@#@@#@

(1)小红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70页,还有9页没看完,这本书有多少页?

@#@@#@@#@

(2)一班种了22棵树,有2棵没有活,活了多少棵?

@#@@#@@#@3.星期天,猫妈妈和小猫一起去钓鱼,它们一共钓了38条鱼,其中猫妈妈钓了30条,想一想,小猫钓了()条。

@#@@#@五、小蝌蚪找妈妈。

@#@@#@3.选一选,在你选择的答案下面画“√”。

@#@@#@全班42个学生,够每人一个吗?

@#@@#@1.按要求填数@#@2、用4颗珠子表示两位数。

@#@先画出来,再写出来.@#@3.看一看,连一连。

@#@@#@4.先找规律,再填数。

@#@@#@参考答案@#@一、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

@#@@#@4@#@5@#@54@#@43@#@3@#@4@#@3.46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4.(59)里面有5个十和9个一。

@#@@#@5.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2的数是(52)。

@#@@#@6.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53).@#@7.在12、36、50、34、18、90这6个数中,比36小一些的数是(34),比36大一些的数是(50),比12大又比34小的数是(18),(90)比50大得多。

@#@@#@二、比一比,排一排。

@#@@#@1.47<7459>55100>9760<70@#@2.把80、36、63、56、3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6)<(37)<(56)<(63)<(80)@#@3.按照数的顺序填一填。

@#@@#@18@#@8@#@38@#@48@#@68@#@52@#@65@#@55@#@49@#@三、我比电脑算得快。

@#@@#@1.30+4=3460+2=624+30=342+60=62@#@ 34-4=3062-2=6034-30=462-60=2@#@2.70+3=7348-8=405+70=7560+3=63@#@ 66-6=6060-30=3050+7=5720+8=28@#@四、生活问题我解决。

@#@@#@1.小白兔摘了23个萝卜,小灰兔摘的和小白兔差不多,小灰兔可能摘了多少个萝卜?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20个@#@23个@#@50个@#@√@#@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摘了(3)个@#@2.星期天,猫妈妈和小猫一起去钓鱼,它们一共钓了38条鱼,其中猫妈妈钓了30条,想一想,小猫钓了(8)条。

@#@@#@7/7@#@";i:

4;s:

2290: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基础练习@#@姓名:

@#@班级@#@一、填空。

@#@@#@

(1)( )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2)( )和( )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是(  )。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线段最短。

@#@@#@(5)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有4条垂线,这4条垂线之间的关系是()。

@#@@#@(6)长方形相邻的两边是()的,相对的两边是()的。

@#@@#@(7)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

@#@@#@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

(2)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平行四边形只有两条高。

@#@()@#@(5)用四根硬纸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两手拽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朝相反方向啦,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原长方形的宽相比相等。

@#@()@#@三、选择@#@1、下面错误的是()@#@A、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都互相垂直。

@#@@#@B、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

@#@@#@C、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D、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之和是3600.@#@2、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周长()@#@A、大B、小C、一样大D、无法比较@#@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的长。

@#@@#@A、线段B、射线C、直线D、垂直线段@#@四、画一画。

@#@@#@

(1)画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

(2)画出一组邻边分别为5厘米和3厘米,两边夹角为60度的平行四边形。

@#@并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2/2@#@";i:

5;s:

8265: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例1-例2@#@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对事情充满好奇心。

@#@所以认识人民币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一年级学生需要在活动体验中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

@#@人民币是学生常见的,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我在课堂中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学习知识,学生整节课兴致都很高,对学习知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难点:

@#@元与角之间的进率:

@#@1元=10角,1角=10分。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具准备:

@#@人民币学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

@#@(5分)@#@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教师:

@#@同学们,今天电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

@#@你们想看看吗?

@#@(想)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汇报发现。

@#@@#@学生1:

@#@第一张图片的小朋友们在超市里买东西。

@#@(生活中买东西是要付钱的)@#@学生2:

@#@第二张图片的小朋友在拿钱买报纸。

@#@(对,他在用钱买报纸)@#@学生3:

@#@第三张图片的小朋友在买票。

@#@(应当主动购票,买票时要付钱的)@#@教师:

@#@那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啊!

@#@@#@学生:

@#@自由发挥。

@#@@#@教师:

@#@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用它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出示第四张图片)@#@学生4:

@#@存起来,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等。

@#@@#@教师:

@#@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教师:

@#@看来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

@#@@#@学生:

@#@人民币@#@教师:

@#@我们国家发行的钱叫做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学生一起读)@#@(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

@#@由教材主题图引入,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历,让学生感知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熟悉的场景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调动积极的认知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10)@#@教师:

@#@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

@#@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教师应给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毛主席头像,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乱涂,乱画,乱折。

@#@)@#@(少数民族的头像代表着我们每个民族应该相亲相爱,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

@#@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1元、1角、5角的纸币与硬币及1分、2分、5分的硬币。

@#@学生在观察、感知、体验和交流等活动中,不断深化对人民币的认识。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5)@#@教师:

@#@小朋友们看,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啊,老师现在想请向朋友们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类。

@#@@#@同桌互相分一分,说一说,汇报交流。

@#@@#@学生1:

@#@按质地分,硬币分一类,纸币分一类。

@#@@#@学生2:

@#@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学生3:

@#@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在学生汇报完不同分法后,教师应适时总结:

@#@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

@#@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

@#@通过对人民币进行分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学生对人民币的分类非常感兴趣,多样的分类方法不仅使课堂“活”起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对人民币的认识。

@#@)@#@3.认识进率,系统认识(10分)@#@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

@#@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现在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愿意吗?

@#@@#@教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

@#@请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

@#@@#@教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

@#@如果你用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1角硬币?

@#@(板书:

@#@1元=10角)@#@教师:

@#@还是换老师的1元,请你任选角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个硬币。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师总结:

@#@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

@#@@#@教师:

@#@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

@#@1角=10分。

@#@@#@教师:

@#@老师手中有1角钱,可以怎么换?

@#@@#@(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

@#@在知道1角可以换1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

@#@通过换钱游戏,从2角、5角到1元,层层深入,当学生在认识了1元与10角的关系后,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感受进率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换钱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认识元和角的进率的基础上通过迁移认识角与分的进率,完成对元、角、分单位的全面认识。

@#@)@#@四.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师:

@#@有了刚才的分析,你能正确地完成下面的“换一换”吗(呈现下面的练习)。

@#@1.填一填@#@2.做一做@#@四.应用拓展(10分)@#@买一买@#@导语: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把小小超市开到咱们教室里来了(在黑板上贴上)。

@#@你们想买东西吗?

@#@(橡皮,铅笔,本子,信封,糖果,圆珠笔芯,尺子)@#@1.同桌互相说一说,用1元钱可以买哪些物品呢?

@#@@#@(可以买一件,也可以买两件,买三件,但要知道付1元之后应找回多少钱?

@#@)@#@2.购物要求:

@#@学生带1元钱,说出自己想买的物品,并且说出应找回多少钱?

@#@(要注意礼貌用语,比如:

@#@A:

@#@你好,你想买什么?

@#@@#@B:

@#@我想买...?

@#@@#@A:

@#@给你,找你....钱。

@#@@#@B:

@#@谢谢!

@#@)@#@师:

@#@哎呀,今天生意真好,一会儿工夫,东西全卖光了,我来看一看,一共卖了多少钱?

@#@(请售货员先数一数,再带着下面学生一起数)@#@五、课堂总结@#@教师: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

@#@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的损坏它!

@#@我们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

@#@@#@5/5@#@";i:

6;s:

2957: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 @#@《认识立体图形》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中数与空间的教学开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习几何概念。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刚刚入学不久的时间进行,这时候的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我把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参照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物体在家里搜集生活中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和用到的,比如药盒、火柴盒、茶叶筒、铅笔、吸管、魔方、牙膏盒等,然后让孩子们根据形状相同的分为一类,孩子们分的非常好,大部分都分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样四类。

@#@这样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并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同学们通过分类后的各类实物,能够感知每种物体的特征。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这些物体,并能准确的判断。

@#@紧接着我让学生摸一摸,通过摸一摸我让学生说出了每种物体的特征。

@#@然后我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闭上眼睛摸出各种类型的物体,或者是闭上眼睛通过摸一摸说出它是哪种物体。

@#@最后我又让孩子们玩一玩,小组里可以,滚一滚。

@#@发现各种立体图形的区别,通过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让每个学生都充分的参于课堂。

@#@还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巩固各种物体的特点,效果不错。

@#@@#@本节课也有一些缺点,认识物体这节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

@#@因此只是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上认识立体图形,没有对学生在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的描述上进行引导、总结,应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在学生有好的表现时,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就是:

@#@“你真棒!

@#@”“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等,应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以激励孩子参与学习的兴趣。

@#@@#@";i:

7;s:

1723:

"@#@《商是几位数》当堂检测  年级班姓名@#@一.先估算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124÷@#@4=842÷@#@2=726÷@#@6=@#@448÷@#@4=847÷@#@7=369÷@#@3=@#@二.解决问题@#@1.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爷爷今年84岁@#@小明今年7岁@#@2.有726只茶杯,每6只装一盒,120个盒子够装吗?

@#@@#@3.从煤矿要运走256吨煤,每车装4吨,已经装了36车,还要装多少车才能完成任务?

@#@@#@4.董老师把55张画片,平均分给3位同学,每位同学可分得几张?

@#@还剩几张?

@#@@#@5.小亮家距离学校243米,他每秒钟走2米,小亮每天上学放学要走2个来回,那么他每天上学放学得走多长时间?

@#@@#@《猴子的烦恼》当堂检测  年级班姓名:

@#@@#@方法指导@#@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表示没有,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可以表示把0平均分成若干份,那么每份还是0.这里要注意的是,0作除数无意义,0不能作除数。

@#@@#@1.直接写得数。

@#@@#@8×@#@0=@#@0÷@#@3=@#@5+0=@#@4—0=@#@6—0=@#@0÷@#@4=@#@0—0=@#@0÷@#@7=@#@0+6=@#@0÷@#@9=@#@8+0=@#@0+4=@#@7×@#@0=@#@0+0=@#@2.比一比,算一算@#@3.竖式计算@#@480÷@#@2=408÷@#@2=505÷@#@5=960÷@#@6=@#@@#@@#@解决问题@#@1.一台织布机5天织布505米,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

@#@@#@2.王阿姨买了5箱牛奶一共用去300元,平均每箱牛奶多少元?

@#@@#@3.609本书平均分给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

@#@@#@2@#@";i:

8;s:

46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法算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2、自己探索出求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理解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探索出求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开始了,淘气与笑笑所在的班级分别排出了下面两种队形,你能算一算他们两个班各有多少人吗?

@#@9×@#@4=36(人)5×@#@7=35(人)@#@2.大家别小看了这两道很普通的乘法算式,里面却蕴含了丰富的学问,咱们就以9×@#@4=36为例,在这道算式中,4、9、36分别叫什么?

@#@乘数和积之间还有一种更具体的关系,想知道吗?

@#@请翻开教材31页自学“认一认”部分。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

(一)认识倍数与因数@#@1.学生自学。

@#@@#@2.通过自学,发现4、9和36有什么样的关系了吗?

@#@@#@3.学生汇报。

@#@@#@4.在这两句话中出现了两个数学名词,它们是?

@#@(因数和倍数)@#@5.揭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倍数与因数。

@#@(板书课题)@#@6.刚才在你自学的时候,智慧老人告诉我们一句很关键的话,你注意到了吗?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什么是自然数?

@#@那也就是在1、2、3……这些自然数的基础上研究倍数与因数。

@#@@#@7.那你还能根据其它的乘法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

@#@谁是谁的因数吗?

@#@@#@请个别同学说乘法算式,其他同学来回答倍数与因数的问题。

@#@@#@8.老师这有两道算式,谁来试一试。

@#@45÷@#@5=91×@#@36=36@#@用心倾听的同学一定会发现,1×@#@36=36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话特别拗口,就像绕口令一样,是哪两句?

@#@@#@36是36的因数,36是36的倍数。

@#@@#@既然这两么拗口,那能不能直接说36是因数,36是倍数呢?

@#@@#@(不能)这样的话就不知道36是谁的因数,36是谁的倍数了,因数与倍数在数学中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表达时一定要讲清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通过这道题你还有发现吗?

@#@@#@一个数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

@#@@#@

(二)找倍数@#@1.刚才我们是根据乘法或除法算式来判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那现在老师如果给你几个数,你能判断一下谁是7的倍数吗?

@#@注意要说清你的理由。

@#@7、14、17、25、77@#@2.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3.学生汇报。

@#@@#@4.其实要找出7的倍数并不难,难的是你能不能找出7的所有倍数?

@#@下面就请小组合作来找7的倍数,不过在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

@#@想一想怎样才能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7的倍数?

@#@老师只给你3分钟的时间,看看哪一个小组找到的数有序、多。

@#@@#@

(1)学生找@#@

(2)小组汇报。

@#@用7去分别与1、2、3……相乘,所得的积就是7的倍数。

@#@@#@(3)小结:

@#@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7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

@#@(不能)@#@为什么?

@#@因为7的倍数有无数个。

@#@所以我们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可以背这个数的乘法口诀!

@#@如一七得七……,一般可以从小到大写5个,后面用省略号表示。

@#@@#@5.请同学们快速写出100以内8的倍数。

@#@(师板书)@#@6.根据板书,观察7、8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知道了找倍数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来帮助小兔子回家吧!

@#@@#@完成32页第3题。

@#@@#@2.我们再来找找4和6的倍数。

@#@@#@完成练一练的第5题。

@#@连线即可。

@#@@#@3.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

@#@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

@#@老师出示一张卡片,你要说出自己的学号与老师这张卡片存在的倍数与因数的关系,才可以走出教室。

@#@@#@例如;@#@老师出示5,如果你的学号是10,你就可以说:

@#@我的学号是10,10是5的倍数,5是10的因数。

@#@@#@";i:

9;s:

19291: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梯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8~91页的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掌握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教材的编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方法思考问题。

@#@教材中的插图给出了转化的操作过程,同时继续渗透旋转和平移的思想,以便于学生理解。

@#@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概括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进而再利用字母表述出新学的计算公式,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最后通过例题进一步说明怎样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初步理解了平移、旋转的思想,具有了一定的探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并初步领悟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具备了初步的归纳、对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用同样的推理方法推出梯形面积的公式是可能的。

@#@只是学生在推导计算公式时肯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用割补法推导公式,因此我先让学生用拼摆两个相同的梯形的方法来推导公式,在此基础上再用割补法来推导公式,这样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充足的发展。

@#@使学生自己探索学习,最终获取知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梯形学具、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以旧引新@#@师: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

@#@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根据学生所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图所示。

@#@)@#@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再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先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师:

@#@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们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把我们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

@#@@#@设计意图:

@#@采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再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唤起学生的回忆,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迁移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创设。

@#@(多媒体课件演示)@#@师:

@#@某厂家要为幼儿园制作一批桌椅,桌面是梯形的(如上图),上底80厘米,下底120厘米,高70厘米,做这样一个桌面要用多大的木板是求什么?

@#@@#@(学生会异口同声说出“梯形的面积”,教师同步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梯形图。

@#@)@#@(教师板书:

@#@梯形的面积)@#@设计意图:

@#@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容易感受、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及其用处。

@#@所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呈现梯形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提出问题。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需要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但是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还没有学过,你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学情预设:

@#@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关,并猜想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把它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可能会说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甚至是三角形。

@#@教师在这里要对学生的多种猜想都予以积极评价。

@#@@#@师:

@#@同学们都有了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总的思路都是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找到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才能确定是否正确。

@#@那你想不想马上动手试一试呢?

@#@@#@设计意图:

@#@猜想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目标与方向,即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提供材料,自主探究@#@1、介绍学具。

@#@@#@师:

@#@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个普通梯形、一个直角梯形、一个等腰梯形。

@#@想一想,用这些梯形能完成验证任务吗?

@#@如果不能,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

@#@为学生准备一组这样的学具,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经验储备,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只凭学生自己手中的梯形是完不成拼组的,需要到同学手中寻找他所需要的另外一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才能完成任务。

@#@@#@2、研究建议。

@#@@#@师:

@#@在你们动手操作之前,老师要提这样三点建议:

@#@

(1)选择你们喜欢的梯形,先独立思考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再按照“转化—找联系—推导公式”的思路来研究;@#@

(2)把你的方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共同验证;@#@(3)选择合适的方法交流汇报。

@#@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动作快。

@#@@#@设计意图:

@#@由原来向学生提供操作要求转变成向学生提出研究建议,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实际研究中,教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判断、交流、反思等活动中自己实现知识的意义生成和构建,同时会有多种不同的策略和解决办法,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拓展思维。

@#@@#@3、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了解情况。

@#@@#@学情预设:

@#@在操作实验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同,选择的学具不同,可能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分割的方法,也有拼摆的方法;@#@有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的,也有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的。

@#@教师要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操作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及时进行点拔和引导。

@#@@#@4、汇报展示。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帮助学生演示“拼组、割补和添补”图形的变化过程。

@#@)@#@师:

@#@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多种图形,并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是了不起!

@#@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每个小组的成果。

@#@@#@

(1)展台展示“拼组”的方法。

@#@@#@学生一边演示拼组过程,一边介绍方法步骤。

@#@@#@方法一:

@#@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得出: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上底+下底)×@#@高÷@#@2@#@师:

@#@这个方法很好!

@#@老师还发现有的同学拼成的是长方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又是怎么拼的呢?

@#@@#@方法二:

@#@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如图:

@#@@#@师:

@#@这样拼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请一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把拼组的思路叙述出来。

@#@@#@教学建议:

@#@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的表述要有条理、思路要清晰。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直角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梯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所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2 @#@=长×@#@宽÷@#@2@#@=(上底+下底)×@#@高÷@#@2@#@师:

@#@同学们不仅动手能力特别强,公式的推导过程也叙述得特别条理、清晰。

@#@那么两个怎样的梯形可以拼成正方形呢?

@#@同学们试着想象一下。

@#@@#@学情预设: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实际操作,会得出结论:

@#@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且上底与下底的和正好与梯形的高相等,这样的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

@#@对!

@#@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

@#@刚才展示的两种方法都是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经过“拼组”之后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

@#@还有哪些同学的方法更有意思呢?

@#@快来展示吧!

@#@@#@

(2)展台展示“割补”的方法。

@#@@#@师:

@#@有的同学只用自己手中的一个梯形就完成了任务,我们快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吧!

@#@@#@方法三:

@#@把梯形切割成两块,一块是平行四边形,一块是三角形(如下图)。

@#@@#@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的上底,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下底与上底之差,而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都等于梯形的高。

@#@然后算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和。

@#@@#@师:

@#@你真聪明:

@#@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创意!

@#@@#@方法四:

@#@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a和b。

@#@(如下图所示)@#@a的面积=上底×@#@高÷@#@2@#@b的面积=下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a的面积+b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上底+下底)×@#@高÷@#@2@#@学情预设:

@#@对上述两种推导过程有部分学生感到理解困难,教师要发挥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思路。

@#@@#@师:

@#@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了乘法分配律,非常巧妙,很独特!

@#@@#@师:

@#@噢,有的同学也只用自己手中的一个梯形就完成了任务,方法又与上面的不同,大家动手与他们一起来验证吧!

@#@@#@方法五:

@#@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情预设:

@#@通过实际操作,将梯形对折,使上下底重合,沿折线将梯形剪开,就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

@#@@#@像这样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高是梯形高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梯形的面积,所以: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电子白板演示添补法@#@师:

@#@有的同学把自己手中的一个梯形添加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也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创意吧!

@#@@#@方法六:

@#@把梯形的两个缺角补上,正好补成一个长方形(如下图),则:

@#@@#@长方形的面积=下底×@#@高,而补上的两个小三角形的总面积为:

@#@@#@小三角形面积和=(下底-上底)×@#@高÷@#@2@#@所以梯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小三角形面积和@#@=下底×@#@高-(下底-上底)×@#@高÷@#@2@#@=[下底-(下底-上底)÷@#@2]×@#@高@#@=[2×@#@下底-(下底-上底)]×@#@高÷@#@2@#@=(上底+下底)×@#@高÷@#@2@#@方法七:

@#@在梯形的一侧补上一个三角形,使整个图形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下底,三角形的底恰好是梯形的下底与上底之差。

@#@它们的高都是梯形的高。

@#@(如下图)最后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即可。

@#@@#@师:

@#@同学们能够设法将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来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创造。

@#@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才能给大家带来如此多的发现。

@#@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

@#@(教师大屏幕呈现学生喜欢的方法)@#@设计意图:

@#@多媒体演示,能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的难度,突出了观察的重点。

@#@随着实物—实物图—平面图的显示,学生的空间意识一步步得到增强,空间观念不断得到发展。

@#@同时,由于多媒体提供悦耳的音乐、和谐的色彩,流畅的动感,给学生以强烈的美感,在这种情景交融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被进一步有效激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建议:

@#@在整个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注意反馈学生的不同方法和想法,并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互动交流。

@#@或启迪学生深思,或引发学生争论,或碰撞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对话中达成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1、整理公式。

@#@@#@师: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非常欣赏你们的创新能力。

@#@这些方法虽然操作过程不同,但是同学们一定感觉到它们之间是有共同点的,谁来说一说共同点是什么呢?

@#@@#@知识链接:

@#@这个共同点就是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2、自学字母公式。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字母表示方法,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同学们非常喜欢。

@#@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知识链接:

@#@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表示梯形的上底,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s=(a+b)×@#@h÷@#@2。

@#@@#@五、实践运用,解决问题@#@1、出示例题:

@#@我国三峡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求它的面积。

@#@@#@(课件动态演示横截面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横截面的含义,明确直角梯@#@形的高也是它的一个腰长。

@#@)@#@2、师:

@#@梯形的的用途很广泛,在很多物体中经常会看到梯形。

@#@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

(1)出示篮球场的罚球区图形,请计算出罚球区的面积。

@#@@#@

(2)出示汽车的侧门窗户,要制作这扇车门的窗户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有机玻璃?

@#@@#@3、算出幼儿园需要的梯形桌面的面积。

@#@@#@4、(出示图)师:

@#@这是学校靠墙的一个花坛,周围篱笆的长度是46m,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比一比,谁的观察力最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最高?

@#@@#@设计意图: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

@#@练习题的设计,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有综合性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认识事物,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六、反思收获,拓展延伸@#@师:

@#@这节课同学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而且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说明:

@#@练习和总结的环节要注意三点:

@#@一要加强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二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三要关注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收获的表述,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

@#@@#@[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经验,本节课在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了学生学的过程。

@#@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先让学生大胆猜想,进而是实践检验。

@#@“猜想”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成为可能。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本节课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概括梯形的面积公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合作探究,初步概括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这样,通过“拼、剪、割、补”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

@#@同时,又由于各项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思维的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时空”上得到保证@#@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用眼看、用手做、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新知。

@#@而教师则体现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当学生受现有知识的制约,推导概括公式思维停滞时,教师实施点拨诱导,促其思维顺畅、变通,最后使学生明确,尽管剪拼的方法不同,但都达到了“殊途同归”之效,即从不同的思维角度验证了梯形的面积公式。

@#@将发散与收敛、直觉与逻辑这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主体动态式的思维结构。

@#@@#@10@#@";i:

10;s:

5737: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在分的过程中,明确除法的意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纸卡若干@#@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

@#@@#@(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多媒体课件出示两只不同颜色的小猴子,师声情并茂的讲述。

@#@)有那么一对猴兄弟,在家里表现的特别好,猴妈妈为了奖励它们两个,就给他们买来了8个大苹果。

@#@这下可把这对猴兄弟难住了。

@#@它们想把这些苹果分成相同多的两份,可是它们不会分,怎么办呢?

@#@你们能帮助它们分一分吗?

@#@请同学们用正方形纸卡代替大苹果,帮它们分一分。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你是怎么帮它们分的?

@#@学生各抒己见@#@看老师是怎样帮它们分的。

@#@(师多媒体生动的演示分的过程。

@#@)@#@师:

@#@(每人分一个的时候问:

@#@分完了吗?

@#@每人再分一个。

@#@现在分完了吗?

@#@直到分完为止)初步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问:

@#@这几种分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多媒体出示题目,要求:

@#@把8个正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的同样多。

@#@会分吗?

@#@分分看。

@#@@#@用正方形纸卡代替正方体,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分的情况.@#@请学生到前面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只要是每分分得同样多,允许有多种分法。

@#@)@#@问:

@#@分成了几份?

@#@(4份)@#@每份同样多吗?

@#@(同样多)每份有几个?

@#@(2个)@#@像这样把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指多媒体的题目:

@#@咱们看看它是怎样分的?

@#@演示分的过程。

@#@强调平均分。

@#@@#@巩固:

@#@看多媒体课件,判断哪些是平均分。

@#@(口答)@#@2.教学除法.@#@

(1)(多媒体出示题目)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

@#@@#@问:

@#@平均放在3个盘里说明了什么?

@#@每盘放的同样多。

@#@@#@谁能到前面把这些梨按要求放到盘子里呢?

@#@@#@让学生到黑板演示分的过程@#@有没有和他的分法不一样的呢?

@#@(只要结果相同,允许用不同的方法来分)@#@

(2)提问:

@#@一共要分多少个梨?

@#@(6个)平均分在几只盘子里?

@#@(3只)每盘分了几个?

@#@

(2)@#@问:

@#@是不是每盘分得同样多?

@#@(是)@#@每盘分得同样多,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

@#@(平均分)@#@(3).揭示课题.@#@归纳:

@#@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梨平均分在3只盘子里,这些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些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到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4).教学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除号.@#@加法里的运算符号叫加号,减法的运算符号叫减号,乘法的运算符号叫乘号。

@#@除法的运算符号就叫做除号(板书:

@#@÷@#@)“÷@#@”这个就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要画得平直,上下各写一个小圆点.(直接板书到要写除法算式的位置)@#@除法算式的读写法.@#@①象刚才的演示,把6个梨平均分在3只盘子里,每盘是()个。

@#@这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总数是几个?

@#@把“6”写在除号的前面(板书:

@#@6÷@#@);@#@把6平均分成几份?

@#@(3份)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面;@#@(6÷@#@3)每份是几?

@#@

(2),分得的结果写在等号后面.@#@②教师指着6÷@#@3=2说明:

@#@这就是除法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生跟读)@#@这里的6表示--,3表示--,2表示--,@#@整个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强化理解,观看多媒体演示及算式读法意义。

@#@@#@学生互相说说6÷@#@3=2这个算式的读法及表示的意义.@#@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尝试练习。

@#@摆一摆,再写出算式@#@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独立尝试,多媒体演示订正)@#@把8个足球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每盒几个?

@#@(独立尝试,多媒体演示订正)@#@2、、应用提高@#@8÷@#@4=4表示把8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是()。

@#@@#@10÷@#@2=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读下面的算式,用小棒摆一摆,再填得数。

@#@@#@8÷@#@2=()10÷@#@5=()@#@看图列除法算式。

@#@(略)@#@机动题:

@#@@#@妈妈买来6个苹果。

@#@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到几个?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

@#@除法的初步认识。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就是把每份分得?

@#@?

@#@同样多。

@#@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

@#@除法计算。

@#@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i:

11;s:

2380:

"《图形与几何》综合习题@#@1.填空。

@#@@#@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倍,所以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可表示为()或()。

@#@@#@

(2)圆的面积公司用字母表示为()。

@#@@#@(3)面积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半径长度(),直径长度()。

@#@@#@(4)有大小两个圆,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4倍,大圆和小圆的半径比是(),面积比是()。

@#@@#@(5)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5cm,所画的圆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²@#@。

@#@@#@(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7)看图填空。

@#@@#@①学校在书店的___偏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②邮局在学校的___偏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学校在邮局的___偏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2.仔细推敲,我会辨析。

@#@(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圆的半径长短,决定了这个圆的大小。

@#@()@#@

(2)一个圆的周长与半径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3)半径是8cm的圆的面积和周长是相等的。

@#@()@#@(4)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3.反复比较,认真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图形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圆@#@

(2)由大小两个圆组成的图形中,最多能有()对称轴。

@#@@#@A.1条@#@B.2条@#@C.无数条@#@(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cm,那么它的面积是()。

@#@@#@A.314cm²@#@@#@B.78.5cm²@#@@#@C.15.7cm²@#@@#@D.50.24cm²@#@@#@(4)半圆的半径是5cm,半圆的周长是()。

@#@@#@A.11.57cm@#@B.25.7cm@#@C.15.7cm@#@D.31.4cm@#@4.填表。

@#@@#@5.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6.求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7.解决问题。

@#@@#@一种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70cm。

@#@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用了10分钟。

@#@如果车轮每分钟转200圈,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车身的长度忽略不计)@#@3/3@#@";i:

12;s:

5349:

"1010以以内内混混合合加加减减法法一一44+55-22=44-22+55=55+44+11=1010-55-44=66+11-44=66-33+77=66+11+22=44-11-22=44+11-00=99-22+11=22+11+33=99-11-66=33+33-22=77-11+33=22+00+55=44-00-44=77+22-55=55-22+11=55+33+11=88-44-11=22+55-44=88-00+22=99+11+00=1010-66-22=55+44-33=44-44+88=44+22+11=55-00-22=66+33-11=77-22+22=11+22+55=99-00-44=22+44-55=1010-88+55=66+33+11=88-11-33=88+22-77=99-66+22=55+22+22=99-11-22=11+44-55=66-44+11=77+00+22=77-44-11=55+55-22=88-11+22=33+55+11=55-11-11=33+44-11=77-00+11=55+11+44=99-55-44=44+55-77=99-11+11=11+11+55=77-33-11=55+11-22=55-33+44=22+00+44=1010-88-11=88+11-00=66-55+22=44+55+00=77-44-11=22+66-22=44-44+22=55+22+22=1010-22-55=44+55-44=55-55+11=44+11+11=99-55-22=55+33-22=55-33+88=66+22+11=88-44-11=66+11-55=44-00+55=00+33+22=88-22-55=99+00-55=1010-66+33=22+88+00=66-33-33=88+00-11=55-44+88=55+11+22=88-66-22=44+33-22=77-22+44=22+00+55=77-11-22=22+22-00=66-11+55=22+22+33=1010-44-55=33+44-11=1010-77+22=44+55+11=55-33-11=计计时时:

@#@分分秒秒对对题题签名:

@#@日期:

@#@月日1010以以内内混混合合加加减减法法二二44+55-22=55+44+11=44-44+88=77-22+22=66+11-44=66+11+22=77-22+22=1010-88+55=44+11-00=22+11+33=1010-88+55=99-66+22=33+33-22=22+00+55=99-66+22=66-44+11=44-00+55=55+33+11=66-44+11=88-11+22=1010-66+33=55-00-22=88-11+22=55+11+44=55-44+88=99-00-44=77-00+11=11+11+55=77-22+44=88-11-33=88+11-00=22+00+44=22+00+55=99-11-22=22+66-22=44+55+00=22+22+33=77-44-11=44+55-44=55+22+22=44+55+11=55+55-22=55+33-22=55-55+11=99-55-22=33+44-11=66+11-55=55-33+88=88-44-11=44+55-77=99+00-55=44-00+55=88-22-55=55+11-22=77-44-11=1010-66+33=66-33-33=88+11-00=55-11-11=55-44+88=66+33+11=55-22+11=99-55-44=99-55-44=55+22+22=88-00+22=77-33-11=77-33-11=77+00+22=44-44+88=1010-88-11=1010-88-11=33+55+11=77-22+22=77-44-11=77-44-11=55+11+44=1010-88+55=44+22+11=1010-22-55=44-22+55=99-66+22=11+22+55=99+00-55=66-33+77=66-44+11=66+33+11=88+00-11=99-22+11=22+00+55=55+22+22=44+33-22=77-11+33=22+22+33=77+00+22=55+11+22=55-22+11=44+55+11=99+00-55=22+00+55=计计时时:

@#@分分秒秒对对题题签名:

@#@日期:

@#@月日1010以以内内混混合合加加减减法法三三22+55-22=44-11+55=33+44+11=1010-44-44=55+11-44=66-55+77=22+11+22=44-00-22=88+11-00=99-44+11=55+11+33=99-33-66=44+33-22=77-44+33=11+00+55=77-11-44=55+22-55=55-55+11=44+33+11=88-55-11=55+55-44=88-44+22=77+11+00=1010-44-22=44+44-33=44-22+88=22+22+11=55-11-22=33+33-11=77-77+22=33+22+55=99-22-44=55+44-55=1010-55+55=22+33+11=88-55-33=44+55-77=99-33+22=44+22+22=99-22-22=66+44-55=66-66+11=88+00+22=77-11-11=33+55-22=88-55+22=22+55+11=55-33-11=55+44-11=77-44+11=44+11+44=99-11-44=55+55-77=99-88+11=33+11+55=77-22-11=66+11-22=55-33+44=55+00+44=1010-44-11=44+11-00=66-44+22=11+55+00=77-33-11=33+66-22=44-22+22=22+22+22=1010-44-55=22+55-44=55-33+11=55+11+11=99-22-22=66+33-22=55-44+22=77+22+11=88-55-11=77+11-55=44-22+55=44+33+22=88-33-55=88+00-55=1010-44+33=11+88+00=66-22-33=44+00-11=55-33+88=22+11+22=88-44-22=66+33-22=77-44+44=44+00+55=77-55-22=55+22-00=66-44+55=44+22+33=1010-44-55=11+44-11=1010-33+22=22+55+11=55-22-11=计计时时:

@#@分分秒秒对对题题签名:

@#@日期:

@#@月日1010以以内内混混合合加加减减法法四四22+55-22=1010-44-44=33+22+55=1010-44-44=55+11-44=44-00-22=22+33+11=44-00-22=88+11-00=99-33-66=44+22+22=99-33-66=44+33-22=77-11-44=88+00+22=77-11-44=55+22-55=88-55-11=22+55+11=22+22+22=55+55-44=1010-44-22=44+11+44=55+11+11=44+44-33=55-11-22=99-22-44=77+22+11=44-11+55=33+33-11=88-55-33=44+33+22=66-55+77=55+44-55=99-22-22=11+88+00=99-44+11=44+55-77=77-11-11=33+66-22=77-44+33=66+44-55=55-33-11=22+55-44=55-55+11=33+55-22=99-11-44=66+33-22=88-44+22=55+44-11=44+11-00=55-55+11=44-22+88=77-77+22=33+66-22=88-44+22=33+44+11=1010-55+55=22+55-44=44-22+88=22+11+22=99-33+22=66+33-22=77-77+22=55+11+33=66-66+11=77+11-55=1010-55+55=11+00+55=88-55+22=55-33+11=99-33+22=44+33+11=77-44+11=55-44+22=44+33+22=77+11+00=44+11+44=44-22+55=11+88+00=22+22+11=33+11+55=1010-44+33=22+11+22=44+00-11=55-33+88=55-33+88=1010-33+22=66+33-22=77-44+44=77-44+44=77-55-22=55+22-00=66-44+55=44+22+33=1010-44-55=11+44-11=1010-33+22=22+55+11=55-22-11=计计时时:

@#@分分秒秒对对题题签名:

@#@日期:

@#@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