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5233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

《[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欧桂才】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

(2)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若遇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它的倒数;

遇到整数就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2、分数除法的意义:

与整数除法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分数除法的计算:

甲数÷

乙数=甲数×

乙数的倒数(乙数≠0)

【①被除数不变②除号变为乘号③除数变为它的倒数】

4、两个数的商与被除数比较大小,关键看除数:

除数大于1,商就更小;

除数小于1,商就更大。

【与乘法恰好相反】

5、分数除法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1)求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例如:

3是6的几分之几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单位“1”未知)数量÷

数量所对应的分数=单位“1”。

已知一个数的是5,求这个数是多少?

本题中的单位“1”不知道,只知道单位“1”的是5,所以本题解决过程为:

所求单位“1”为15.

(3)、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分,求这个数?

(1+分数)=单位“1”。

已知学校十月份用水量为10吨,比九月份多用,求九月份用水多少吨?

本题中比的后面为九月份用水量,所以本题中单位“1”为九月份用水量,知道十月份用适量比单位“1”九月份用水量多,所以求九月份用水量的解决过程为:

(吨)。

例题:

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多,本句话中,九月份用水量是单位“1”,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多,所以十月份用水量是九月份用水量的所以九月份用水量为:

4、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分,求这个数?

(1-分数)=单位“1”例如:

已知学校十月份用水量为10吨,比九月份少用,求九月份用水多少吨?

本题中比的后面为九月份用水量,所以本题中单位“1”为九月份用水量,知道十月份用水量比单位“1”九月份用水量少,所以求九月份用水量的解决过程为:

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少,本句话中,九月份用水量是单位“1”,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少,所以十月份用水量是九月份用水量的所以九月份用水量为:

二、分数混合运算及解决问题(第6单元):

(一)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加减法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为第二级运算)

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二)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分数加减法计算:

如果分母不同,要先通分,然后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简便计算:

主要是掌握好五大运算定律和两大运算性质的运用

1、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b=b×

乘法结合律:

(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

(a+b)×

c=a×

b+a×

c或(a-b)×

b-a×

【重点】

2、运算性质:

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除法运算性质:

c)=a÷

c

(四)解决问题:

(方法)

【重中之重】

1、熟悉题意(至少要读两遍题)

2、分析题意(这是重点,必须进行,不能马虎,草稿本上完成。

关键在于:

(1)寻找题里的单位“1”;

(2)写出相应的等量关系,注意标出已知与未知

3、列式解答(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能反推的一定要用方程进行解答,这样才不容易错;

注意要单位、答语要及时、准确写上。

4、检验(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三、比和按比例分配(第4单元):

1、比的意义:

两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各部分的名称 

4=3÷

4=

前项比号后项 

比值 

(注意:

比的后项不能为0)

3、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具有一致性】

4、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联 

区别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是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是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是一种数

只有两个数的比,比号才能作除号;

三个数的比中比号不能作除号。

5、求比值与化简比

方法

求比值

用前项除以后项的商

结果是一个数

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最终化成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注意:

①前后项均为整数 

②前后项要互质)

结果是一个比

6、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解题思路:

(1)求出总份数;

(2)求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3)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各是多少。

[或用“份数方法”解决]

四、负数的初步认识(第7单元):

1、像+3,+15,+8844.4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3”读作“正3”,“+”是正号。

通常“+”号省略不写。

像-6,-1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6”读作“负6”,“-”是负号。

“-”号不可以省略不写。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数和负数可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五、圆(第2单元):

(一)圆的认识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各部分的名称:

(1)圆心(O):

画圆时,固定的点是圆心。

(2)半径(r):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线段是半径。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半径。

(3)直径(d):

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3、圆的特征:

(1)在同一个圆(等圆)里,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2)在同一个圆(等圆)里,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3)在同一个圆里(等圆),d=2r或r=。

(4)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注意: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有1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二)扇形的认识

1、扇形: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2、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三)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2、圆的周长公式:

C=πd(注:

告诉直径用它)或C=2πr(注:

告诉半径用它)

【计算时,通常取π的近似值,π≈3.14。

注意π≠3.14】

3、半圆的周长=圆周长×

+直径字母表示:

C=πd+d或C=πr+2r

(四)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公式:

S=πr2 

2、半圆面积=圆面积×

3、圆环面积=外圆(大圆)面积-内圆(小圆)面积

S圆环=S外圆-S内圆

=πR2-πr2

=π(R2-r2)

(五)常用的结论:

(1)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圆的周长最短,长方形的周长最长;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圆面积最大,长方形面积最小。

(六)解决问题

(1)注意区分“周长”和“面积”:

“周长”指的是长度,“面积”指的是大小,注意单位描述的是“周长”还是“面积”。

(2)求周长就需要知道直径或半径;

求面积就需要知道半径;

求半径就需要知道周长或直径。

六、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第5单元):

1、放大和缩小图形:

指的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1:

2指的是缩小图形,把图形缩小2倍;

2:

1指的是放大图形,把图形放大2倍。

【前项指现在图形,后项指原来图形】

3、比例尺:

(1)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注意:

比例尺是一个长度比,不是面积比,它没有单位。

(2)比例尺分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4、如何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思路一: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

思路二:

找倍数关系

如1:

1000(1代表图上距离,1000代表实际距离)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厘米,即“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1000”。

注:

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不会变的,但比例尺不同,图上距离也就不同。

5、确定观测点后,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七、可能性(第8单元):

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真分数来表示,可能性不同就意味着游戏规则的不公平。

安岳县石羊镇赤云小学欧桂才制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