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564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

李淑颖

本组课文的专题是深深的怀念,共有4篇课文,分别追忆了受人敬仰的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郝副营长《灯光》、张思德《为人民服务》和周恩来《一夜的工作》。

其中《十六年前的回忆》和《为人民服务》是精读课文,其他两篇是略读课文。

可以看出本组课文的内容都是围绕革命志土共同的理想与信念。

本组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与习作也是紧扣单元专题“我的理想”,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然后将革命先驱的理想与自己的理想相结合,形成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本文是回忆录。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起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本课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

有条件的要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

同时也为下一组“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作一些准备。

 《灯光》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教育学生不忘过去,要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二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内容和抓住重点深入探究,提高自学能力。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论文范畴。

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

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选编这篇文章,有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

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难点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

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

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一夜的工作》节选自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

作者在文章中先简要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他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

二是引导学生领悟本课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

课文的重点是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

这部分是从工作辛劳和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的。

教学时可以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加强各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尝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值得推敲的句子有很多。

既有其他单元里有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有本组课文所特有的一些句子。

特别是其中的三篇课文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通过第一人称对故事的叙述,赞扬人物的品质,抒发作者对主人公的敬仰与怀念。

另外本组课文的前两课都是回忆录,都采用倒叙、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

要让学生理解倒叙与前后照应的写法。

1、学会本组生字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背诵重点段落以及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查阅搜集课文中有关人物的资料。

3、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并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5、在口语交际中让学生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6、在习作中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7、积累革命诗歌。

  8、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

2、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认识文章主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3、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三课时

《灯光》二课时

《为人民服务》三课时

《一夜的工作》二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三》三课时

《回顾·

拓展三》一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