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餐具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构思_王勐.docx
《浅析餐具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构思_王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餐具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构思_王勐.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餐具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构思
/王劫王瑾
摘要:
迈开改革开放的脚步,文创产品的发展初现雏形,由于我国文创产业起步较晚,市场上的文创产品又缺乏规范指导,一套新的文创产品设计构思也必将应运而生。
本文通过对餐具类文创产品进行阐述和思考,分析其设计原则与设计程序,力求唤起大众对文创产品的信心与需求,以期为国内餐具类文创产品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文创产品;餐具;设计原则;设计程序
近年来,国内经济和文化事业迎来新阶段,大国崛起的背后,人们也比以往更加渴望精神层面的满足。
而作为日常生活用具的餐具,也摇身一变从食器、酒器变成了一套套精美的艺术品和礼品。
越来越多的以文创产品的身份出现在了世人面前,餐具类文创产品的设计也水到渠成的成为了设计师眼前新的热点。
一、文创产品概述
1、 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
在1998年,英国首次发文阐述文创产品,由此文创产品逐渐映入大众眼帘。
当时英国将文化创意释义为个人创意与智慧的结合,并能将创意转换为利润的一种新兴产业"。
而国内在最近几年才引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通过对产品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改造,融合中国独特艺术文化的元素与产品本身特点,演变成具有商业形式的文创产品血。
2、 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
文创产品可分为以下四类:
手工艺文创产品——传统手工艺、民族性、地域性元素与一定实用功能结合的创意产品;工业化文创产品——体现设计感、科技感、现代感的批量化生产的创意产品;艺术派文创产品——具有艺术性、纪念性、传播性的艺术作品与功能性产品的创意结合,常见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自然态文创产品——从自然界存在的物体中提取元素或自然界物体本身进行再设计的创意产品。
当前国内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中已经出现一些优秀案例,如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国家级博物馆的部分文创产品。
其中"朕知道了”胶带纸、宋徽宗瘦金体书法系列西式餐具等产品很受人们喜爱。
然而除去有限的优秀文创产品,其余的设计水平则参差不齐。
二、影响现代餐具设计的因素
一套餐具,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食物的感受,就像剑鞘和剑一样,在看不到剑的前提下,剑鞘的质量和外观尤为重要。
不同的饮食文化所展现的饮食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正因如此,影响餐具设计开发的主要因素就是饮食背后各不相同的文化。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区域差异性的存在也使得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个人喜好、文化认同感产生不同。
不同的历史阶段,地区差异性下的餐具肯定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点,是特定时期环境和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
就拿国内来说,河北口感酥脆的驴肉火烧、云南特色鲜明的竹筒饭、福建满坛香的佛跳墙、广东自带声音的煲仔饭等各种舌尖风韵都尽显东方美食文化之美。
国际来说,有东方文化的典雅和内敛,欧洲大陆的别致优雅,非洲的壮丽炎热,地域文化之美更加活灵活现。
当然,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技术层面,而这一层面也是最为关键的。
古往今来,多少文明创造都受制于科技水平,餐具类文创产品也不例外,也正因如此,我国古代的餐具材料经历了重大变革,而每一次的尝试和改良都受益于当时科技水平的支持,或者说技术层面上的支持使得餐具雏形成为可能。
餐具的伟大变革离不开历代人智慧结晶下的默默付出,更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持[2]o
1、 餐具的"形"
中国素来注重生活物品的"形”,餐具"形”的要求更是验证了这一说法。
形的改变直接影响物品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在餐具类文创产品上更是如此。
从外观、材料、色彩及文化因素等综合考量下,然后再结合当时制作工艺和技术水平来完成创造。
比如说外观,要符合现代人对餐具的审美需求,毕竟餐具也是一种艺术品。
而材料尽可能的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当然这也离不开技术支持。
在色彩元素中,色彩的搭配也至关重要,从这一角度来看,白色的纯洁最让人舒心,会给人带来心灵上的纯净,所以大部分餐具都会以白色或浅色为基调。
满足外观、材料、色彩和餐具的实用功能下,餐具"形"的展现必定更加具有个性化。
2、 餐具的"意"
中国菜之所以举世闻名,除了菜本身的色、香、味、形等独到之处外,还与它的意韵紧密相连。
从饮食文化和风俗信仰来说,餐具是人们的必需品之一。
像中国这样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更是将餐具文化发挥到极致,并连同人类文明发展与时俱进。
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期间,饮食是不同时期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同时,饮食文化又间接体现在餐具之中,饮食口味和审美的好坏与其相对应的餐具也密不可分,用"好马配好鞍"这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了。
从科技发展来看,现代餐具已经从过去的简单制造向有高效重复工艺利用设计来转变。
也正是得益于这些改良和创新,才使得餐具文创产品的文化历久不息地传承下去,才使得餐具"意"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餐具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构思
任何一个文创产品都融入了开发者的创意,任何一副餐具都有时代赋予它的意义。
当文创艺术遇到餐具构想,便产生独特的设计原则和构思。
1、设计原则
(1)可行性原则。
任何一种产品首先要满足的条件必须是有可行性,否则产品存在将不存在意义。
所以在对餐具类文创产品进行最初的设计和创意开发时,要从当今社会现状、经济水平、消费者需求、创意开发前有效准确评估、综合考虑餐具产品开发后的优势与劣势。
此外,还要把社会效益和公司效益相结合起来,来分析产品设计开发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衡量利弊,最终确定产品是否具有生产开发的价值[7]o
(2)文化性原则。
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离不开文化因素,其实一种产品就是一种文化,时时刻刻散发着时代与生活的魅力。
餐具文化创意要以文化创造为核心,体现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特色,也可融入历史文化元素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文创产品具有文化识别的功能。
(3)情感性原则。
文创产品本身就是人类情感需求提升的一种重要体现,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从简单的关注物质生活转变到情感上的满足。
正如丹麦学家罗尔夫•詹森所言:
购物即发现故事,也就是购买情感函。
(4)功能性原则。
餐具类文创产品开发受制于各种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循功能要素是产品设计开发的基础这一原则。
设计师可以通过符合潮流发展的创新思维模式和文创设计模式,统一餐具文化特性和餐具产品特有功能,创造出独特且为人接受和喜爱的餐具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5)创新性原则。
时代在变化,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审美和饮食理念的重大变化,一个好的餐具文创设计很容易吸引社会的眼球。
餐具文创产品设计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着眼于时代前沿,将文化因素与消费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新兴的技术手段,使产品满足"形"与"意",更要体现一种时代的家庭餐具创新仪式感以。
2、设计程序
(1)市场调研。
餐具类文创产品设计程序的前提必然是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出来的结果直接影响设计方向。
结合近几年国内优秀餐具文创产品的各调研分析报告来看,除了掌握市场上餐具文创产品的内容、形式、造型、色彩、价格等基本有效信息外,同时还要了解社会家庭中使用的餐具产品发展动向和设计发展的大致趋势,所以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的意义显得非常重要[7]o
(2)设定目标群体。
通过市场调研,设计师大致就会知道消费市场的主要人群,同时,为产品设计方向选择特定人群,针对符合目标受众群体的餐具需求,设定餐具文创产品的目标人群。
(3)明确产品定位。
通过市场调研和设定了目标群体,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和大众人群需求的产品形式和内容发展方向,从而更明确的定位餐具产品整体目标、产品类别、产品功能、消费人群、产品价格及其文化属性等等。
(4)提取文化因素。
前面已经提到了餐具文创设计离不开滋润它的文化土壤。
因此,对餐具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是提取文化的首要任务,提取目标人群喜爱的文化特征,了解文化属性,寻找契合目标人群需求的文化因素,然后将文化因素赋予到餐具本身,使其发挥出本身应具有的独特魅力。
(5)产品设计。
通过整合上述已有材料,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有设计技术理念,将文化因素通过各种形式融入餐具产品设计之中。
让餐具类文创产品的文化功能、使用功能以及特有情感功能都能被消费者青睐,从而达到设计开发者最初的设计需求。
(6)提出设计方案。
根据前期对餐具的市场调研,设定目标群体、明确产品定位、提取文化因素、产出设计方案。
对概念方案进行认真反复筛选,选出最佳的一个可行方案,对其进行落实,终进入生产阶段,餐具类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程序就此完成[71o
四、结语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推崇创新改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自然备受关注。
也正因如此,文创产品也被大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创产品设计是连接古代勤劳文明与现代发明创造的桥梁,也是发扬勤劳与创造精神的手段。
在做好餐具类文创产品本身的同时,也要灵活运用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再结合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考量,方能将文创产品血脉更深的植入现代饮食生活之中!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雅琦,北京民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2] 时旺弟.浅析文化因素对餐具设计的影响.[B]艺术与美学,2015,⑻.
[3] 赵慧颖.论现代餐具设计.[A]艺术探索第23卷.第2期,2009,⑷.
[4] 李思.中国当代餐具设计中的文化元素研究」A]农业科学,2015,(5).
[5] 熊子莹.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分析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
[6] 郑蓉蓉.文化旅游产业中苏绣衍生产品的设计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4,29(4):
148-150.
[7] 颜曦.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浅析[D],艺术设计,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