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5979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生活电子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考点7、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

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考点8、价格与价值关系B

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不变下,价值与价格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商品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价格不可能无限制上涨或下跌,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

考点9、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B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中的“等价”是指两种商品的价值量相等或价格与价值相符。

“等价交换”并不是每一次价格都与价值相符(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之中),但从一段较长时期来看,商品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考点10、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

(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影响:

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表现。

考点1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A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1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考点12、消费的类型A

①按交易方式,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最常见)、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②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考点1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C

做理智的消费者要树立、践行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超前消费和过于节俭都不可取)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B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3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4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考点2、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A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考点3、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A

(1)内容:

在我国现阶段,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个体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2)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

在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考点4、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

基本经济制度内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原因:

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意义: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考点5、公司的含义及形式A

含义: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①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②股份有限公司,是将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考点6、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B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考点7、就业是民生之本B

为什么: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在生产。

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怎么办:

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考点8、树立正确的就业观C

1树立自主择业观。

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2树立职业平等观。

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③树立竞争就业观。

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

为此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

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临时工、家政服务等就业方式可更加灵活地选择。

考点9、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A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

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劳动者权利的内容:

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考点10、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A

①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③结算业务。

考点11、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B

储蓄

债券

股票

商业保险

性质

债务证书、限期偿还

入股凭证(所有权证书)

规避风险的投资

投资

收益

风险

获得

利息,

安全性

最大,

但是

利率

最低

获得利息,利率高于储

蓄,安全性高于股票、

风险性介于储蓄与股票

之间,其中国债风险最

小,金融债券次之、风

险较大的是企业债券,

但相应的利率也高于国

债和金融债券。

获取股息或红利,

以及股票价格上升

带来的差价,收益

多少取决于企业

经营效益,高收益

伴随高风险

根据保险合同

获得相应的补偿,

一般在保险事故

发生时保险公司

的补偿就是投资

的回报。

偿还

方式

活期或

定期偿

还本息

有明确的还本付息的期限

不退股金,可以转让

事故发生后,获得

赔偿或保险金

相同点

都是投资行为,都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都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投资时要注意:

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全面分析风险和收

益,根据自己实际理性投资,采用合法手段进行投资。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考点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考点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A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考点3、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B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考点4、我国财政的作用B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考点5、财政收入的来源A

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考点6、财政收支的关系三种情况A

(1)财政收支平衡:

①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②收入小于支出,略有赤字。

(2)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考点7、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A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税收具有强制性。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税收具有无偿性。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具有固定性。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理更改。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考点8、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A

个人所得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考点9、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

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②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

③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表现:

(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考点2、规范市场秩序B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怎么办: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表现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规定;

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2)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为此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①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②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考点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

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不能让市场调节的领域:

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③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考点5、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A

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考点6、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B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1)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见的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包括税收、财政收支政策等手段;

货币政策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信贷等手段。

(2)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4)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考点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B

1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2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3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考点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新增)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3)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的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必须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考点9、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B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主要表现:

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影响:

(1)有利的方面: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各国经济合作。

(2)不利的方面:

①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②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3)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