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62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工程版《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及详解.docx

《中国经济史》各章思考题答题要点

绪论

1.简述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答题要点:

经济史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经济史涵盖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古代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

(1)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组成。

(2)每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又都是在一定区域空间内展开的,它要受自然环境、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经济史研究的视野并不仅限于经济发展的规律自身,还要包括制约经济运行的自然环境、国家制度、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

(3)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不仅要受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制约,还要受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

因此,要将中国的经济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考察。

2.简述经济史与经济学的关系。

答题要点:

经济学理论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产生的。

经济史则是经济学理论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源泉。

(1)经济学理论是对经济运行、经济实践活动的经验提炼、升华和抽象概括,这里的经济运行、经济实践活动包括了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所以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源泉,任何理论都来自实践,经济理论更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实践的总结。

(2)经济史也是经济学理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3.说明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答题要点:

经济史的方法均可分为三类:

(1)世界观意义上的方法,即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历史观,也是经济史学最科学、最基本的历史观。

(2)认识论意义上的方法,即逻辑思维。

不外乎有几种方法:

归纳法,即由个别、特殊推出共性、一般;演绎法,即由一般推出个别、特殊;证伪法,通过问题→猜想→证伪(反驳)→新问题的过程,循环探索,使科学知识得以创造。

(3)专业技术研究方法,经济史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理论和辩证分析方法,以及其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4.从经济史与经济学的关系出发论述学习经济史的意义。

答题要点:

(1)学习经济史是理解经济学理论的需要。

经济学理论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而不是经济学的“流”。

同时,经济学理论又是在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被不断地修正、完善的,因此,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历史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史实和统计数据)进行解析,检验理论的适用性、合理性、科学性,进而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是学习和研究经济史的任务和目标。

(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找出中国经济现代化、市场化发展变化的趋势、特征及其规律,分析其成功经验,总结其失败教训,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实证研究的资料,即是开设中国经济史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所在。

(3)学习中国经济史是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曲折,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理想的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科技、文化的诸多辉煌,居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

然而,19世纪末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才开始了艰难曲折的近代化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再度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重新成为了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体。

第一章中国古代社会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1.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答题要点:

(1)资源禀赋直接影响个体生产方式。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而人类的经济活动又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这个区域的资源、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选择。

(2)资源禀赋间接影响社会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一定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就是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历史。

尤其在科学技术作用有限的古代社会里,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着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及生产方式。

(3)资源禀赋是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因素。

在中国古代社会,基础禀赋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因分布不均和利用率低等原因导致了以为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男耕女织的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

2.简析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

答题要点: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为主,其特点是:

(1)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自给自足式经济。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

个体家庭不仅是一个共同生活和消费的单位,而且是一个从事生产的独立经济单位,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以男耕女织的耕织结构为基础。

汉武帝时期把“男耕女织”口号贯彻到了每个民众家庭。

在以后的历朝历代,这种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个体小农经济模式,在政府政策的倡导和扶植下,一直被延续下来。

(3)以精耕细作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

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的特色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

(4)土地以大土地所有,小土地经营为特色。

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特权或经济实力,占有大量土地,而小农只有少量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

(5)手工业与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新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缓慢发展。

但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手工业和商业始终处于农业附庸的地位。

3.试述影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答题要点:

(1)小农家庭以五口人为主,生活通常处于较低水平,是小农经济形成和稳定发展的客观因素。

汉代以后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基本保持在五口左右,生产规模小和生产力水平较低,与官僚、地主、商人相比其所能提供的产品有限,收入偏低,生活水平不高。

(2)小农需要经营农桑之外的副业补充家庭收入,是小农经济形成的内在因素。

以个体家庭为社会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单靠粮食产出不足以维系家庭生产生活的需要,即便是在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产区,小农经济本身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农桑之外的副业。

(3)农业租税剥削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是小农经济形成的外在因素。

农业长期保持“低投入-低产出”的特点,并且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4)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是小农经济形成的国家律法因素。

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

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在相应的历史时期,国家的制度安排促进了小农业与家庭副业的紧密结合,而这些政策大多有利于国家尽可能多地榨取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产品。

第二章古代社会的农(牧)业经济

1.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答题要点:

(1)中国古代社会“精耕细作”的生产传统由来已久,并被不断发展完善。

中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即已进入阶级社会,从那时起,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主要标志。

②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以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为主要标志。

③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以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为主要标志。

④明、清,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适应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集约农业,居世界领先水平。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种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精耕细作、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约农业。

这种集约农业最显著的两大优势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复种指数都很高。

从同期世界农业发展来看,中国古代农业在耕作制度、经营方式、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比较高,经营的规模、范围、深度、广度和水平都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特色。

2.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地权变动趋势。

答题要点:

1)土地买卖是保证中国古代社会土地高度利用的重要条件。

土地不仅能够带来农业收益,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入交换领域。

经营者在经济条件恶化时便抛售土地以改进生存状态,在经济条件好转时便买进土地以扩大经济收益。

2)土地兼并是土地的集中化趋势和过程,是各种社会财富地产化的过程。

土地兼并早在秦汉时代就已产生,并且这种经济活动几千年来始终没有终止。

3)土地离散是造成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未能出现稳定的大土地经营的重要原因。

土地离散是指通过土地买卖、分家析产等方式,使土地占有规模日趋小型化、分散化的一种趋势。

3.简述导致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不彻底的原因。

答题要点:

1)牧区受自然条件所限,畜牧业可以高度自给性生产,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牧区因生态条件差,位置偏僻,不能发展种植业,只能发展马、牛、羊等草食家畜的畜牧业,所以畜牧业基本是牧区唯一的生产部门,是高度自给性的生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仍基本处于原始状态。

2)中原地区的农业种植以铁犁牛耕为主,需要饲养耕牛。

中原地区土地平坦肥沃,在土地上种植粮食是最迅速、简单的获取食物的途径,为此需要牛耕。

养牛是为了种田,是作为种植业的生产资料,而不是作为消费资料,所以养牛是依附于种植业的。

3)农业区副产品可用于畜牧业饲料,饲养家禽家畜。

农业区的天然水草条件较好,除部分粮食可以作为饲料外,大量的作物秸秆、糠麸、茎根和蔬菜等可作为精料和多汁料,可以饲养大量的猪和家禽。

因而,以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而言,广大中原地区既没有单纯从事畜牧业的游牧部落,也没有单纯从事农业的农业部落。

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是当时黄河流域经济的特点,家畜、家禽的饲养是农业的重要副业,这种情况在中原地区一直没有变化。

第三章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1.简述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发展的阶段及其产生的影响。

答题要点: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出很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同时随着行业的发展,对社会分工、经济重心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1)发展阶段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呈现出了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

第一,汉代: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反映在铁器的广泛使用、丝织品的发展与造纸工业的创建三个方面。

第二,宋代:

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在矿冶业、雕版印刷工业以及纺织业规模及印染技术的进步等方面。

第三,明清:

手工业的突出发展反映在制瓷、棉纺织等生产领域。

2)历史影响

伴随着手工业部门的增加、技术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引起内部分工和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细化。

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具体表现在:

手工业部门的增加与分工细化;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与劳动分工的细化;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变化。

2.简述中国古代社会商路的类型和分布,分析商路变迁的原因。

答题要点:

随着中国商业的发展和国家对道路网络的建设,中国很早就出现了沟通全国的水陆商路体系。

归纳起来可分为国内区域性商路和国际性商路。

(1)国内主要区域性商路有:

中原商路、江南商路、西北商路、东北商路及其他区域性商路。

(2)主要国际性商路有: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

商路变迁的原因:

交通设施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变迁、区域经济和长途贸易发展的需要、军事政治和外交等因素的影响等

3.试述中国古代社会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答题要点:

(1)战国秦汉时代的商业城镇

中国古代最初的城市只是出于军事防御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建立的,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

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城市大发展时期。

城市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数量增多,居民增加。

同时,不仅在量上有大的变化,城市性质和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秦朝末年由于战争的破坏,战国以来繁荣的城市衰败不堪。

西汉建立后,城市又开始出现繁荣的局面,集中表现为商业都会的大量兴起。

到了东汉,大规模的商业贸易和巨商大贾已不多见,城市的商业贸易活动也随之日趋枯萎,从商业贸易中心的角度来看,东汉城市确已衰落了。

但作为政治统治的中心,其繁荣程度仍颇为可观。

(2)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商业城镇

西晋统一后,城市经济进一步繁荣,已有了初步专业化的倾向。

十六国时期,战祸连绵,政权更替,使开始复苏的北方商业再次全面衰退。

一度繁荣过的城市经济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

在此期间北方城市除有短暂的恢复外,基本上在反复不断的战乱中处于残破状态。

隋唐时期随着全国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经济再次繁荣。

(3)宋明时代商业城镇的再度繁荣

两宋时期,由于较长时间的安定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和繁荣程度都超过了前代。

经过明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代的城市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4)清代商业城镇的发展状况

清代工商业城镇的发展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不同层次的工商业城镇在全国蓬勃兴起,主要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

一是手工业城镇,二是商业型城镇,而又以商业型城镇为主。

各类工商业城镇的兴起,形成了区域性商业中心,商业正向城市化发展,而商业相当繁盛的都会也在全国各地区均有出现。

4.简述中国古代社会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

答题要点:

中国古代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的主导倾向一直是统治和限制。

无论是从唐代开始实行的市舶制度,还是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朝贡贸易和公行制度,莫不如此。

(1)市舶制度出现于唐代,完善于宋代。

所谓市舶制度,就是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制度。

海关与外贸的结合是中国市舶制度的一个主要特征。

元代市舶制度较之宋代更为完善,尤其是对国人出海的条例有了详细的规定。

(2)明代初期实行朝贡贸易制度。

所谓朝贡,是指外国对中国统治王朝的贡纳。

自汉唐时期以来对外贸易都具有朝贡的性质,到明代时,这种贸易更加制度化。

后来针对这种竞相而来的贡舶,政府决定实行堪合制度。

(3)清兵入关夺取中央政权后,仍沿袭明制实行海禁政策。

后虽宣布取消海禁,但限制颇多,实际上实行的是一种有限制的开海贸易政策。

总之,中国在古代社会中实行统制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及其所决定的意识形态的顽固性,而资源的多样性则作为一种客观条件助长了闭关自守、不依赖对外贸易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古代社会的财政与金融

1.中国古代的财政收入制度为什么会经历从以控制人丁为主到以控制地产为主的演变过程?

答题要点:

(1)古代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人丁和土地,是因为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土地是财富的主要载体、农民是主要的财富创造者;

(2)唐代以前,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产量相对较少且不稳定,国有土地比重较大,所以政府为了保障财政收入,必须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唐代中期以后,生产力水平相对提高,土地私有化也日趋深入,土地的主人变换频繁,土地相对成为最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

2.中国古代的国家消费为什么会出现从实物征调向市场购买的演变?

答题要点:

(1)与生产力水平与市场交换程度的差异有关,前期水平低,后期逐步发展;

(2)与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有关,前期以直接取自农业和农民的实物和力役为主,后期货币性收入(尤其是来自工商业的)逐渐增加;

(3)中国古代国家消费的这种演变,既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也会刺激和拉动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试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变迁。

答题要点:

(1)制度也与商品一样有需求供给。

在中国古代,货币制度既反映市场交易需求情况,也反映制度供给状况;

(2)由于货币制度的供给基本被国家控制,中国古代货币制度一个贯穿始终的突出特点是,国家财政构成了货币流通的中心,货币制度实际包含在以收支为核心的财政政策之中,属于财政制度的一部分;

(3)因此,中国古代货币无论是制造、发行、投放、回笼、贮藏等流通过程,还是币制、币值、币种、发行量、流通区域等制度要件,都常常不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货币的客观要求调整,而是依财政需要为转移的。

(4)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既有与社会经济的需要基本适应的一面,也由于财政制度的掣肘而存在一些缺陷。

4.中国古代的信用经济发展较早,水平也不低,但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欧洲那样的金融业?

答题要点:

该题目的设计意图,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深入思考、产生延伸阅读。

由于有可能涉及的知识点超出了本教材的内容,建议不作为考试题,而可以作为课堂讨论题。

建议从市场状况、社会形态、契约精神、制度供给等方面,启发学生展开讨论。

第五章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与成就

1.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

答题要点:

(1)明确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

(2)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最主要的三个特点,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传统农业的类型是大陆集约型农业。

2.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制约因素?

答题要点:

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农业发展的成就

(1)农业及其生产技术达到个体小生产农业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古代中国农业是最基本的生产部门,以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养活了日益增长的庞大人口,其成就是巨大的。

(2)中国传统农业在利用土地方面创造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3)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革与创新。

举曲辕犁、筒车、龙骨水车、水排等为例。

(4)完善的灌溉制度和灌溉系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农业具备了更多的防御、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使农作物的品种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政府和民间对此的重视。

(5)注重田间管理、维护和增进土地肥力。

(6)培植野生植物,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

(7)注重总结农业生产经验,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农业典籍最丰富的国家。

(二)古代畜牧业的成就

(1)了解中国古代畜牧业的两种类型。

(2)在畜禽饲养管理方面,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许多技术流传世界各国,沿用至今,产生巨大的经济意义。

(3)中国古代在饲养管理和品种选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突出的是出版了许多畜禽外貌鉴别、品种鉴定的著作。

(4)在兽医科技上中国古代处于领先地位。

(5)注意总结经验,有丰富的相关著述。

(三)古代手工业的成就

(1)官府手工业的贡献与作用。

(2)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与转型。

(四)商业发展的成就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各级市场的不断培育和发展,形成从农村集市到具有全国性意义水陆联运的市场网络。

(2)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深化。

3)商人集团的活跃和商业资本的积累,商帮的形成,商业行会组织的发展逐,商业利润的提高,商税比重的加大,货币形态及商业信用也不断完善。

(4)新兴工商业城镇的兴起。

(5)古代中国在很长时间里都处于亚洲经济的领先地位,海陆丝绸之路及朝贡贸易等对外贸易活跃。

(五)科技成就

(1)中国古代最发达的有天文学、历法、农学、医学、数学、地理学等科学。

(2)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与文化有极其重要的贡献。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个体小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局限,畜牧业和林业发展的短板。

(2)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阻碍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的扩大。

(3)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4)奢侈性的手工艺产品、建筑及雕塑等,占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5)工商业所获利润大量流向土地和官场,无法更多地投入扩大再生产之中。

(6)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7)综合因素制约了古代中国经济发展。

3.引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题要点:

(1)周期性的波动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中国历史上曾经形成过商品经济发展的三次浪潮,也正是周期性波动中的登峰时期。

战国秦汉时期,牛耕和铁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乃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以地主经济为代表的土地私有制走上历史舞台,并且出现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隋唐五代宋时期,国有私有混合型的土地制度逐渐转向允许乃至放任土地买卖的纯私有制。

租佃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区域向南方的扩展及经济重心的南移、东南移,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税收体制发生变化;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力提高,使得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市民阶层已经形成,新经济因素的出现。

(2)一般认为,造成中国古代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因素有气候、民族、战争、人口迁徙等,而且这些因素又往往具有连锁效应或交织在一起。

分别从气候原因、民族及战争因素、王朝兴衰周期变化的影响分析叙述。

4.如何评价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答题要点:

(1)古代中国是东亚大陆的核心区,经济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周边地区包括东亚、东南亚具有辐射性影响。

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阶段,以地理大发现为界限。

(2)与其他古代文明区域比较,古代中国同时拥有多个核心经济区,而且这个核心地区面积广大并不断扩展。

阐述多个核心经济区的范围及特征。

与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进行比较。

(3)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久、始终保持文明传承的国家。

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中东地区的古代国家进行比较。

第六章世界市场的扩张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

1.论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答题要点: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通,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历史结果。

(1)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域上的条件。

(2)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的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产业革命,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生产能力,对开拓世界市场具有势不可当的推动力。

(3)19世纪以后,各种贸易组织形式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和制度的保证。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推动力。

(5)19世纪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制度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标志。

2.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答题要点:

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将中国纳入了世界市场体系。

(1)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侵华战争建立不平等条约贸易体系,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

列强获得沿海和内地通商口岸贸易权,使租界口岸成为中外贸易的据点;侵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海关行政管理权,使中国失去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基本手段;取得沿海和内河通商口岸之间的航行权,加强了在航行和贸易方面的竞争优势;甲午战争后又获得在华投资设厂权,进一步占据了中国市场。

(2)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大量机制品的输入,占领了中国国内市场,古代社会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加速分解。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分解过程还相对较为缓慢。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继续在同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获得种种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终于敌不过输入品的价格优势,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分解。

甲午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分解过程进一步加快。

(3)国际市场也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

丝、茶、豆类、花生、芝麻、油类、蛋品、皮毛等的出口不断增加,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没有直接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是使中国变成了西方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基地。

3.论述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近代化的道路。

答题要点:

中国的近代化不是社会内部的近代性成熟和积累的结果,其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来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先进国家的示范效应。

由于其特殊历史背景,中国的经济近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