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707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docx

社会篇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

 2016年6月22日,学校组织考察新加坡邱德拔医院。

通过课堂讲授、现场参观、座谈交流以及参阅资料,对新加坡医疗体系有了较为深入和直观的了解。

新加坡的医疗卫生系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评选为亚洲最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世界排名

第六位人均寿命83岁,位居全球

第四。

新加坡只花费不到GDP 4%的成本就打造出一流的国家医疗卫生体系,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发展理念

走进新加坡邱德拔医院会议室,一眼就能看到挂在墙上写着医院核心理念的标语。

愿景以体贴、恭敬的关爱照顾,伴随人们度过健康长寿的一生。

使命以科学、仁爱和智慧,提供优质、价宜、无忧的医疗关怀。

质量承诺以病人为中社会篇 

 心,在不需要特别安排的情况下,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每一位病人。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诠释了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理念。

新加坡通过广泛推广预防医疗保健措施,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整体国民的健康水平。

提倡个人的责任感,强调“保障健康,人人有责”、“个人对自己健康担负主要责任”的理念,实行“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个人必须为看病买单”的医疗制度,避免国民过度依赖政府的福利及医疗保险。

二、政策思路

新加坡的医疗卫生政策,一是推广健康生活,增强国民体质二是强调个人对自己健康应负的责任,适当降低病人的期望值,在能力范围内使用定量有限的资源,避免病人过分依赖国家福利或医疗保险三是为国民提供良好和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四是鼓励竞争以改善及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五是干预医药市场,抑制医药消费和成本过度增长。

最终目的是为公民提供广泛、现代化与高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国民获得优质并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一个健康的国家。

社会篇 

 三、制度体系

新加坡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主要由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双向转诊的分级医疗制度和医疗保健资助制度四个方面组成。

一医疗卫生管理体系

新加坡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主要由卫生部MOH及其直属的健康促进局HPB和卫生科学局HSA组成。

其中,卫生部主要负责对医疗机构实行注册、认证和管理,健康促进局主要负责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卫生科学局主要负责药品及保健品等的管理。

卫生部下设的注册与认证部门负责新加坡医疗机构的准入和监管,包括建立卫生服务的标准、准则并帮助卫生服务机构达到这些标准。

根据

《私立医院和医疗诊所法案》、

《妊娠终止法案》以及《消毒法案》等对医疗机构实行注册和认证,对医疗行为进行监管等。

《私立医院和医疗诊所法案》于1980年通过,并于1999年进行了修订。

在此法案实施之前,政府直接管理政府医疗机构,对私立医新加坡邱德拔医院社会篇 

 疗机构政府不直接管理。

法案实施之后,新加坡对医院进行了重组,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医院。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新加坡医疗保健服务由三方负责提供,简称3P模式。

一是由政府出资创办的政府医疗机构(Public,二是私人或民间资金创办的竞争性、赢利性私立医疗机构Private),三是社会人士、福利团体资助的医疗机构 (People。

新加坡实行医疗保健服务双轨制度,分为公共体系由政府提供

和私立体系由私人提供。

按照等级划分,包括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诊所和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服务的综合医院、专科诊所和专科诊疗中心。

据2013年统计,新加坡有私人诊所约2000家、提供约80% 的基本医疗服务,公立综合诊所18

家、提供约20的基本医疗服务新加坡有8家公立医院其中5家综合医院、1家妇科医院、1家儿童医院、1家精神病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75的病床得到政府的补贴,提供80的二级医疗服务住院、急诊和非住院专科门诊服务有10家私人医院,提供20的二级医疗服务有6家专新加坡伊丽莎白医院社会篇 

 科诊疗中心癌症、心脏、眼、皮肤、神经和牙齿, 提供三四级医疗服务。

新加坡政府所办的公立医疗机构按集团化模式进行运作和管理,现有5个医疗集团,分别是国立健保集团NHG、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国立大学医院、裕廊保健集团和亚历山大保健集团,统一管理和经营新加坡的公立医院和联合诊所。

集团采用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设立董事会等管理机构,政府在具体运营和管理上赋予了集团很大的自主权,同时要求集团自负盈亏,但也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超过一定标准的盈利要上交给政府,保证集团运用有限的政府投入承担国民保健的任务。

三双向转诊的分级医疗制度

新加坡把医疗机构分为两层底层是负责基础性保健服务的诊所,上层是负责综合医疗服务和专科医疗服务的医院及专科诊疗中心。

新加坡强调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以社新加坡医疗系统治理结构图社会篇 

 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机构主要承担基础性保健服务,也承担部分公共卫生的职责,如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儿童保健等。

为了切实发挥社区机构的基础性作用,规定除急诊外,病人原则上先进社区诊所一般路程在10分钟以内,一般病人就地治疗。

当诊所认为需要转诊时出具证明,患者凭证明到大医院就诊,在大医院治疗之后,进入康复期再转回社区,否则其在大医院的费用不能享受政府补贴。

为鼓励人们到社区首诊,在医疗费用方面对于那些经社区首诊转入大医院者给予10-20的优惠,而对于直接到大医院首诊者则额外加价,从经济利益上诱导人们首先进入社区医院。

通过双层双向转诊制度,使医疗资源的配置得到全面整合和优化,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整体效益。

新加坡竹脚妇幼医院

手外科联合诊所社会篇 

 四医疗保健资助制度

新加坡的医疗保健资助由政府、企业与个人三部分组成。

政府资助主要通过政府医药津贴实现,政府医药津贴是政府用于公民医疗保健的补贴,由政府直接拨付给5个健保集团。

政府通过设定不同的津贴比例对公立医院住院病人和公立综合诊疗所的病人进行资助。

住院病房分Al、A2、B1、B2、C五个档次。

除A级为私人性质的床位政府不予津贴外,其他等级都能享受到不同比例的政府津贴,病房级别越低,得到政府补助就越多。

Bl级病房的政府津贴为20,B2级病房的政府津贴为50-65% ,C级病房的病人可享受最高达80的政府津贴。

不同等级病房的条件不一样,如A1级病房为空调房1张床,A2级病房为空调房2张床,C级病房就多于6张床。

同时,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综合诊所或专科门诊给予津贴,门诊病人在这些地方就诊可以享受最高达75的政府律

A1级病房

B1级病房

C级病房社会篇 

 贴,在私立诊所就诊不享受津贴。

医疗保障有三重体系一是保健储蓄Medisave)。

1984

年建立,采用强制性方式让国人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满足将来的卫生保健需要,其缴纳的款项存入个人户头,可用于支付个人及其直系亲属的住院费用包括保险费用,但不能被用来支付门诊或到私人诊所看病的费用。

为避免储蓄提早用尽,鼓励病人选择与自己经济能力相当的病房等级。

二是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

1990年政府设立的低成本重大疾病保险,个人自由选择加入。

根据年龄,年保险费50-1190新元不等,最大保险年龄92岁,为投保人提供保障应对重大疾病及长期疾病的庞大医疗费开支。

健保双全涵盖住院费用及昂贵的门诊治疗费用,起付线为1000-1500新元,起付线以上的费用再由个人自付10-20% ,但可以通过购买私人医药保险支付。

三是保健基金(Medifund)。

1993年政府投入2亿新元设立的一项保健信托基金,政府根据预算盈余情况,每年增加约6000万新元,2012年总额已达到30亿新元,其利息收入用于满足没有能力负担医疗费用的病人支付新加坡邱德拔医院-绿色建筑社会篇 

 医疗费用,用完保健储蓄和保险后仍然无法完全支付医疗费用的人可以申请,由保健基金委员会审批决定。

四、医院管理

一管理模式

从1985年起,新加坡政府为改善公立医院的管理不如私立医院的状况,实行“重组计划”,将公立医院转为私人有限公司管理体制,原股权在卫生部下辖局,卫生部派人员参加公司董事会,但医院则全部按照私人企业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也就是实行了医院所有权国家所有和经营权私人有限公司分离的模式,这样使医院在享有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保证不丧失社会公益性。

同时,为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新加坡还邀请美国医院公司接管新加坡中央医院,并将这个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作为样板供其它公立医院效仿。

这种医院重组和企业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医疗满意度不断上升。

二管理措施

新加坡的医院管理理念先进,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采取许多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的措施。

一新加坡邱德拔医院-楼内环境社会篇 

 是医院文化建设方面。

几乎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宗旨、任务,并围绕这种价值观来建设医院自己的文化。

二是提高医疗质量方面。

进行JCI认证、ISO认证等实行按病种付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建立健全医院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部门,如医学护理质量改进小组、感染控制小组、病例审查小组等。

重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对病历进行审查,对用药和检查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对医疗纠纷进行分析和总结,将重要的医疗指标如感染率等明示在每个病区等。

医生和护士人员比在1∶3左右重视员工培训,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方面。

处处以病人为中心,无论是医院环境,病人就诊过程,还是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处处都体现出对病人的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