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758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docx

第三单元《宇宙》教案

宇宙

一、单元概述

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们已经知道了许多有关地球、太阳、月亮、星球的知识,甚至还可以讲出黑洞、超新星爆炸、类星体等科学词汇来。

我们都会惊叹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面之广泛,也会慨叹人类对宇宙奥秘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以至留下如此丰富多彩的智慧成果。

但仅仅停留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层面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思考:

学生有没有观察过月亮的阴晴圆缺?

对于各种词汇,他们理解吗?

探究宇宙的方法一观察、推理与发现,学生了解与体验过吗?

这个单元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

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

当然,在这一单元中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也是重要的教学日标。

本单元包括这样几课。

第一课,“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让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及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己的月球卡的制作。

第二课,“月相变化”。

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第三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学生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每四课,“日食和月食”。

让学生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五课,“太阳系”。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理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

学生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第六课,“在星空中

(一)”。

学生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近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第七课,“在星空中

(二)”。

学生将了解夏季主要星座的特点,并根据制作的星图去实际观察天空中的星座。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天文的兴趣。

第八课,“探索宇宙”。

学生将了解宇宙的组成、规模、运动变化等,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果,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和所付出的努力。

通过这八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单元教学的活动性,教科书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模型、建北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学生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

这是本单元的特色之一。

另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课后的活动,如观月、观星、收集资料等,希望这些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二、夜间观察活动较难组织、开展。

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

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做出假设。

.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并对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让模型更具解释力有所认识。

.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探究天文现象或事物的成因。

.用合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如画简图、示意图、结构图或做实物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

.认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宇宙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对探究宇宙天文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地球的卫星

月球

(一)背景和目标

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

但是,由于月球距地球最近,对于地球来说,除了太阳之外,天空中没有任何天体比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更加显著。

因此,月球同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月球是地球以外留下人类足迹的第一个天体,也是日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

月球公转的周期是:

恒星月27.5天;朔望月29.5天。

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速度为1.02千米/秒。

月球的体积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是地球的1/81,月球引力大约只有地球引力的1/6,因此,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要比在地球上轻得多。

月球没有大气层存在,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

月表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一白天最热时,温度可达12'70C;夜间最冷时,温度则可降到一1830C0

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

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存在。

当然,这些有关月球的基础知识,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记忆的,而是希望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这些有所了解。

在交流过程中,对月球形成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一月球在诸多方面的特征都与地球不同。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学生准备:

有关月球的书籍、图片、记录卡片。

为全班学生准备:

有关月球的多媒体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几组图片反映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认识过程:

从远古开始的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碳等来作观月记录;用望远镜来观察月球;无人探测器近距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

人类登月进行科学考察与实验。

2.这一个历时几千年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科学不断推进,人类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精神的写照。

3.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如看录像资料、诵吟诗词、讲登月故事等。

第二部分:

我的“月球卡”

1.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记录在“月球卡”上,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这是一个信息交流的活动,也是一个知识不断扩展、形成“头脑风暴”的过程。

2.教科书中将学生信息交流的主题集中在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地形、月球与地球的对比、月球的其他情况这四个主题上。

当然这只是几个可供参考的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这几个主题可以平行展开,也可以有所侧重展开,可以是分小组展开,也可以集中进行交流,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班级的情况灵活开展活动。

3.教师让学生围绕几个有关月球的主题开展讨论交流活动时,学生们会把不同地方收集到的有关月球的知识“广而告之”,收集到的有关月球的知识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会出现差异,这正是交流的价值所在,它其实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会因为知识的相同而加深印象,也会因为差异产生分歧而产生探究的兴趣。

如月球的公转周期有几种,其中包括常说的恒星月和朔望月二种周期。

恒星月周期为27.5天,也就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真正的周期;朔望月周期是29.5天,是两次朔月或望月的周期,是月球围绕随太阳公转的地球一周的时间。

学生也许不会真正理解这两者之间差异的原因,也不需要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理解,而是让学生产生弄清楚二者差异的兴趣。

4.与书中四个交流主题有关的信息罗列如下。

月球公转周期:

恒星月周期为27.5天;朔望月周期是29.5天;月球的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速度为1.02千米/秒。

月球基本数据:

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质量为7350亿亿吨。

月球的地形:

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

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是无一滴水的“海”;环形山为数众多,直径超过1千米的就有33000多个。

人类登月: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月球表面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其后又有十多位宇航员先后登上了月球。

5.教学中,可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补充资料。

该资料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月球的一些特征。

(四)教学建议

1.引人。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有一个卫星,那就是月球。

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你能不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

.从同学们的诗或故事中,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

2.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先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说一说图片的主要内容。

.问一问大家,图中观察月球的工具分别是什么?

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你知道了些什么?

.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3.我的“月球卡”。

.课前让大家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收集到的是月球的哪个方面的信息?

.从大家收集的信息主题来看,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月球的基本情况数据;二是月球的运动;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事。

下面就分四个大组进行这四个方面情况的交流,你可能根据你收集的信息或你感兴趣的方面选择参加哪一小组。

.在小组信息交流之前,问一问大家,小组交流时如何进行发言,发言中有的信息会有冲突该怎么办,比如说有的同学收集到月球的公转周期是27天,有的是29天,到底我们该相信谁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处理。

.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时的规则是:

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资料有冲突的地方,这节课不解决,但要记下来。

.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后个人完成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书中。

4.课后扩展。

.你们还想进一步收集有关月球资料吗?

在讨论中产生了哪些分歧,如何解决呢?

.阅读教科书的补充资料。

第2课月相变化

(一)背景和目标

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多种形象叫做月相。

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由朔到望再到朔的演变过程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月球的规律性的圆缺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它无论转到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

因而,在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也就不同,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而月相变化的根本原因,日、月、地三者转动产生的位置关系变化,不是本课要研究的内容。

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形成认识,故教科书安排了一个课后观察月相的活动,希望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验证并形成较稳固的认识。

从教学的难度上看,本课和以前的教科书相比,大大降低了,但对观察的要求提高了一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这对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

科学概念

.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学生准备:

圆纸片、笔、剪刀等。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

画月相

1.让学生根据曾经观察过的月相情况将月相画出来,也就是说是写实的,不需要艺术想象或加工。

2.让学生找出判断月相正确与否的标准,其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月球的一个特征--一个不发光的天体,并为后面的模拟活动打下基础。

3.如何判断所画月相是否正确呢?

所画月相明暗相接的圆弧的半径稍大于圆的半径。

因为月球不发光,球体的一半被阳光照亮。

这样,学生就会知道美术课中所画的弯弯的月亮,实际上并不存在。

如图所示。

第二部分:

给月相排序

1.该活动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

所画的月相是什么时间发生的?

该放在哪一个时间段内的圆圈中?

月相变化是否有规律性,有什么样的规律性?

2.学生在贴月相纸片的过程中,会发现诸多问题,如:

为什么同一时间的圆纸片中所贴的月相不同?

为什么有的时间的圆纸片中没有贴月相?

为什么有的时间的圆纸片中贴了许多月相?

所贴的月相所放的时间会不会有错?

为什么有的月相是亮面在下,有的在上,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谁对谁错呢?

有了这些问题,会进一步推动学生去反思,去评判,去辩论。

这时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去寻找真正的答案一模拟月相变化,并提出观察的要点:

月相亮面大小如何变化、月相亮面的方向。

3.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上半月,由亏到圆;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

也可以说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至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朔月,亮面在左侧。

这部分规律学生总结起来有难度,可让学生在课后观察中加以总结。

第三部分:

模拟月相变化

1.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

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

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2.教科书要求处于“地球”位置的学生做好几个观察点的记录。

这几个月球运行轨道的观察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到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因有所认识。

3.月相的成因不要求学生认识清楚,但通过这个模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

4.模拟活动中,可让几个学生同时处于地球的位置,同时观察记录,并对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四部分:

观察白天的月相

1.让学生在夜间坚持一个月观察月相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也不够安全。

因此教科书设计了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更具操作性。

2.教科书中只画了一张图,实际上是需要学生用两张记录纸,各记录上、下半月的月相。

记录的要求书中已经写明。

3.教科书中要求学生在每天的下午放学和上午上学时观察。

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具体要求每天的几点钟开始观察,比如上午7,30分。

因为同一时间观察月相,对于月球这时在天空中的位置的记录才准确。

学生才能够发现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随时间推移逐渐偏东的规律,即月球在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4.教科书中还请学生在同一天的不同时刻观察月相。

即夜间7点,8点,9点分别观察一次,学生会发现月相也会逐渐西移。

这主要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月球的相对视运动的结果。

5.观察活动中,会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就是受天气的影响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

观察不到月相时该如何记录?

记录下来的月相是否正确?

让学生们自行解决他们的问题。

学生们会去推测月相是如何变化的,同时也会知道如果观察到的月相越多,则已知的证据越多,而根据月相做出的推测就越可靠。

6.观察白天的月相,既是一个课外观察活动,又是一个课堂延伸的实证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概念的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建议

1.引人。

.教师背诵古诗,引人月相。

.学生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月相。

2.画月相。

.教师给每位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剪下来。

.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观察:

这些月相相同吗?

有哪些不同?

你认为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请学生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教师出示一个半明半暗的皮球,让它代表月球并让学生观察,提问:

如何判断所画月相是否正确?

3.给月相排序。

.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让学生在黑板上标有时间的圆圈内将月相贴上。

.观察:

观察什么?

有何发现?

从黑板上所贴月相你想到了什么?

.把观察中的想法记人记录表中。

.小组交流。

.问:

再请一位同学来对月相进行排序,你能行吗?

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序?

月相变化有规律吗?

.教师小结这次活动。

并指出交流活动中分歧所在。

4.月相变化模拟活动。

.请学生根据活动要求做模拟实验。

.请学生根据活动做好月相记录。

.全班交流:

在不同的观察点,你画的月相是怎样的?

为什么只能看到这样的月相?

月相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5.观察白天的月相。

.在给月相排序中出现了许多分歧,如何判断谁对谁错呢?

.白天我们可以在清晨上学时或傍晚放学时观察月相,主要观察什么呢?

.教师指导如何进行观察记录:

在白天将观察到的月相画在相应时间的圆圈内,并注意月相的亮面方向。

.问:

有些时候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做观察记录呢?

6.教师总结。

第3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一)背景和目标

教科书共两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月球的地形特征一环形山”;第二部分是“造‘环形山”,;第三部分是“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第四部分是“阅读资料一环形山的成因”。

广泛分布环形山,是月球表面突出的特征。

环形山,又叫做月坑,形似圆形,中间地势低平,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

有些环形山的周围,还向外辐射出许多明亮的条纹。

在月球上到处可以看到环形山。

无论是月球的正面,还是月球的背面,无论是明亮的高原,还是低平的月海,都有环形山分布。

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万多个。

环形山的大小差别很大。

较大的环形山直径达100千米以上,小的直径则在1千米以下。

让学生造环形山,是让学生以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环形山的成因。

教科书中设计了两种方法:

由内向外的喷射法和由外向内的撞击法。

用两种方法造环形山,自然会让

学生联系到环形山成因的两种学说一火山喷发说和撞击说。

让学生根据实验的情况开展对这两种学说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环形山的成因。

现在,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同撞击说。

但教科书并没有强调学生只接受这种学说,希望学生认识到环形山的形成跟诸多因素有关,学生可以更自由地思考、推测和讨论。

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造“环形山”的活动来帮助他们认识环形山,重点不是让学生真正找到环形山的形成原因,而是如何造一个相似的“环形山”,在“造山”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能做出有根据的推测。

本课还提示学生,建立模型,提出假说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也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

本课第四部分采用资料卡片的形式介绍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这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可以籍此对他们的推测进行比较和反思。

科学概念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二)教学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

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或打气筒、细胶管、水等。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

月球上的环形山

1.关于环形山,教科书通过文字和图片进行了介绍,让学生自行发现环形山的特点:

C1}分布杂乱随机;C2)数量众多;(3)大小和深浅不一。

2.提示学生要根据环形山的特点来合理“造山”,同时这对学生提出环形山的成因假说也是有帮助作用的。

第二部分:

造“环形山”

1.造“环形山”有哪些方法呢?

又该如何造“环形山”呢?

需要用哪些材料呢?

这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即让学生设计好“造山”的方案。

2.“造山”活动本身绝不仅仅是一个游戏,而是一个科学探究的模拟实验,学生要借助这样一个实验弄清各种因素对实验现象的影响,这是一个寻找证据过程,也是一个从证据中提出假说的过程。

3.造“环形山”有哪些方法呢?

书上用图片的形式提示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用撞击法,一种是用喷水法。

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可能提出更多的方法,比如用泥沙直接堆塑,用球在沙上滚动。

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去造环形山,但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模拟实验行为或研究行为进行选择。

因为作为模拟实验,需要对月球上的自然条件进行模拟,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方法。

所以,让学生想一想在造环形山的方法中,哪些方法可能是模拟月球环形山的成因?

哪些方法符合月球的客观环境?

4.造“环形山”教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

泥沙、大小不同的皮球或其它圆球、喷射用的塑料水管(也可用打气筒代替)等。

5.根据月球的特征造出特征相似的环形山,又在造“环形山”过程中推测环形山成因,提出假说,这就是科学探究。

学生的推测应该也必需以模拟实验为基础,在模拟实验中应该充分分析实验中的各种因素,只有这样学生所做出的推测才更为可靠。

那么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到底有哪些影响因素,各种因素与环形山的形状、大小有何关系呢?

如果学生用撞击的方法做实验,撞击球的大小、撞击的速度是学生可以观察到的主要因素。

学生也可以通过多次对比实验找出它们对环形山的影响:

撞击球大,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大,撞击球小,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小;撞击的速度快,环形山相对较深,撞击速度较慢,环形山相对较浅。

如果学生用喷水方法来做实验,喷射口的大小、喷射物的多少等这些因素会对环形山造成影响:

喷射口相对较大,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大,喷射口相对较小,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小;喷射物越多,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大;喷射物较少,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小。

当然,相对于撞击实验来说,对影响因素的控制难度较大,而且实验材料的准备也相对因难一些。

第三部分:

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1.如何帮助学生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他们关于环形山成因的推测呢?

这需要将前一活动中有关环形山的特征结构起来。

我们通过图片知道环形山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这一特点,故学生的模拟实验也要相应造出具有类似特点的环形山。

2.学生在提出推测前,需要进行讨论交流一推测环形山成因的证据。

哪一种模拟实验方法能造出特征相似的环形山呢?

如果用这种推测来解释环形山的成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证实?

如果让你到月球上去考察环形山的成因,你最需要考察什么来证实你的推测?

总之,希望学生能用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来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同时,希望学生能意识到模拟实验也好,假说也好,和真正的客观事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第四部分:

阅读资料一环形山成因

教科书的最后部分,让学生部分去阅读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其意图在于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反思,将自己的推测与科学的假说进行对比:

科学家提出了哪些假说?

他们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