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777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体育课中常用的实心球质量为50g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dm

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D.一块学生常用橡皮的质量约为0.5kg

2.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3.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

4.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人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 甲和P乙 ,则它们的关系是(  )

A.P甲<P 乙

B.P甲>P 乙

C.P甲=P 乙

D.无法确定

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

C.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科

D.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6.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边长之比为1:

2的正方体A和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

pB为(  )

A.1:

4

B.4:

1

C.1:

8

D.8:

1

7.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

,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  )

A.0.2倍

B.0.8倍

C.1.25倍

D.5倍

8.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

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9.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

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

10.如图所示是国外生产的一款“体重计”,有趣的是这款“体重计”的刻度盘上标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些动物。

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  )

A.猫

B.羊

C.牛

D.象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1.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      ,表示每立方米冰的    为0.9×103千克.一块质量为1.8千克的冰的体积为    米3,若它完全熔化成水,其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13.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

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该天平的感量为   g;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    g。

14.“南水北调”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淡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保护北调之水不受污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某中学“环保小组”为了对京杭大运河高邮段的水质进行监测,定期取样测量其密度进行物理分析.如图是按ABC顺序测量的过程,运河水的密为      kg/m3.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河水的密度,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填ABC序号)。

15.在铜、铁、铝三种金属中,密度最大的是   ;质量相等的三种金属块,它们中   的体积最大;若用这三种金属制成的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球.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8.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ρ水=1.0g/cm3,g取10N/kg)

(1)用细线讲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石块重   N。

(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   N。

(3)石块的体积V=    cm3;

(4)石块的密度ρ石块=    g/cm3,

(5)【拓展】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

①将表格补充完整。

②分析上表,小明得出此装置可制作“密度计”的分度值是       。

19.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③                              ;

④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1)请补充步骤③的内容。

(2)为了记录相关数据,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将表格第一行所缺的项目补充完整。

(3)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四、计算题(共2小题,第16题5分,第17题6分,共11分)

16.一个容积为270L的水缸盛满了水,求:

(1)水缸中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2)在寒冷的冬天,这些水全部结成冰,则冰的体积是多少?

(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17.一块碑石体积是6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出质量为50g,用量筒装水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

求:

(1)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

(2)这块碑石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部分

1.考点:

质量及测量

试题解析:

A、体育课中常用的实心球质量为500g,所以A不符合实际情况;

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0.4dm,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

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所以C符合实际情况;

D、一块学生常用橡皮的质量约为5g,所以D不符合实际情况.

所以选C.

答案:

C

  

  

3.考点:

长度测量质量及测量

试题解析:

A.错误,普通课桌的高度一般为80cm;

B.错误,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正确,1kg=2斤,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100斤=50kg;

D.错误,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00g;

故选C.

答案:

C

  

4.考点:

密度液体压强

试题解析:

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甲图小球漂在表面上,说明甲的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

而乙图的小球在水中悬浮,所以乙的密度等于小球的密度,故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根据公式p=ρgh可知,深度相同时,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即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5.考点:

6.4密度知识的应用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利用了钨丝的导电性好,熔点高。

B选项,利用了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

C选项,利用了塑料的绝缘性差。

D选项,利用橡胶的弹性好。

正确的选项是B。

答案:

B

  

6.考点:

密度相关计算

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当m甲=8g时V甲=1cm3,当m乙=2g时V乙=2cm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ρ甲=

=

=8g/cm3,ρ乙=

=

=1g/cm3,

=

=,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

=

=ρgL,

甲、乙两物体的棱长相同,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

=

=×=.

答案:

B

  

7.考点:

密度相关计算

试题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

ρ甲=ρ乙,m甲=m乙;

甲乙的体积之比为

=

=

×

=

×

==1.25.

所以选C.

答案:

C

  

  

9.考点:

6.4密度知识的应用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用量筒分别量出体积相等的液体,并用天平测出质量,质量较大的是盐水,故A可以;用天平和烧杯分别称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液体的高度,高度小的是盐水,故B可以;用烧杯和刻度尺分别量出高度相等的液体,然后把木块放入其中,再用刻度尺测出升高到的位置,高度高的密度小,是纯水,故C可以;D中的三个工具,无法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分辨出盐水和纯水来,故D不可以,应选D。

答案:

D

  

10.考点: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试题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猫的质量约为2.5kg,牛的质量约为500~1000kg,大象的质量约为6000kg,一只羊的质量大约50kg与中学生的质量差不多,因此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羊.故选B.

考点:

质量的估测

答案:

B

  

11.考点:

密度相关计算

试题解析:

(1)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千克每立方米;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冰的质量为0.9×103千克.

(2)根据密度公式ρ=得,冰的体积为V=

=

=2×10﹣3m3;

(3)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因为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它完全熔化成水,其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

千克每立方米;质量;2×10﹣3;变大.

答案:

千克每立方米;质量;2×10﹣3;变大.

  

12.考点:

质量及测量

试题解析:

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测质量的仪器是托盘天平,在使用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物体的质量m=20g+10g+2.2g=32.2g

答案:

右;33.2

  

13.考点:

质量及测量

试题解析:

此时标尺一个大格是1g,又分了5份,所以一个小格是0.2g,故分度值或感量是0.2g;

此时砝码的质量是15g,游码所对的数值是1.4g,故此时物体的质量是16.4g;

由于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是无关的,所以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16.4g。

答案:

0.2  16.4

  

14.考点:

密度的测量

试题解析:

(1)图A中烧杯的质量为:

20g+5g+2g=27g,图C中烧杯与河水的总质量为:

50g+5g+2.6=57.6g,

则倒入量筒中河水的质量:

m=57.6g﹣27g=30.6g,

量筒中河水的体积为:

V=30cm3,

则河水的密度为:

ρ==

=1.02g/cm3=1.02×103kg/m3。

(2)为了避免将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时,烧杯壁上沾有的水影响体积的测量,实验时,应先测烧杯与河水的总质量,再将其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再测烧杯及剩余水的质量,这样可减小误差的产生,故正确顺序为:

CAB或CBA。

答案:

1.02×103;CAB或CBA

  

15.考点:

密度相关计算

试题解析:

      由课本的密度表可知,在铜、铁、铝这三种金属中,密度最大的是铜,最小的是铝;

得:

质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块中,铝的体积最大;

若用这三种金属制成的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由空心球的体积减去金属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可知:

三种金属制成的体积、质量都一样大的空心球中,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

答案:

铜;铝;铜.

  

答案:

(1)水缸中的水的质量是270kg.

(2)在寒冷的冬天,这些水全部结成冰,冰的体积是0.3m3

  

17.考点: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试题解析:

(1)碑石的密度:

 =2.5g/cm3=2.5×103kg/m3;

(2)由

可知,碑石的质量:

m′=ρV′=2.5×103kg/m3×6m3=1.5×104kg;

答:

(1)这块碑石的密度是2.5×103kg/m3.

(2)这块碑石的质量为1.5×103kg

答案:

(1)这块碑石的密度是2.5×103kg/m3.

(2)这块碑石的质量为1.5×103kg

  

18.考点:

密度的测量

试题解析:

(1)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石块重G=4.8N.

(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8N,所以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4.8N-2.8N=2N.

(3)F浮=ρ水gV排,所以石块的体积

(4)因为G=mg,所以石块的质量

(5)①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9N,所以F浮=G-F示=4.8N-1.9N=2.9N;

因为F浮=ρgV排,所以

②表中“密度计”的分度值是0.05g/cm3.

答案:

(1)4.8;

(2)2;(3)200;(4)2.4【拓展】①1.45;②0.05g/cm3(或50kg/m3)

  

19.考点:

密度的测量

试题解析:

(1)根据①②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所以还需要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就可以了,所以③应该的操作室:

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2)量筒内盐水的体积/cm3

(3)根据密度公式:

所以答案为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